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

當李善長走進以“小明王”韓林兒爲首的龍鳳政權朝廷之時,李善長心中立即有了一個想法:龍鳳政權必敗。

爲什麼李善長會作出這麼個判斷?

他是經過深入分析的。

當時的龍鳳政權雖然經過短暫的輝煌,曾經奪取過安徽、河南一帶大片土地,但在元軍主力的反撲之下,其控制的地盤是越來越小。

但龍鳳政權的排場仍在,韓林兒接見下屬的大殿裡,到處是裝飾得金碧輝煌。李善長也私下聽說韓林兒及其母親楊太后平常用度也是十分奢侈。

如此一來,一些下屬重臣,包括劉福通在內,也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上行下效嘛!

一個還沒有奪取天下的政權,就在提前透支奪取天下之後的紅利,焉能不敗?

李善長畢恭畢敬地高舉着朱元璋的奏章,向前參拜了韓林兒。韓林兒讓身邊的太監接過了奏章,並當衆朗讀。

太監讀完後,韓林兒沒有發話,而是問道:“衆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麼看?”

一般能在決策一件重大事情之前,一點傾向性意見都不發表,直接問下屬是什麼意見的,只有兩種人。

一種人是能夠掌控全局,故意以這種方式,看看下屬是些什麼意見的領導者。

另一種人就是自己實際只是個傀儡,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聽之任之的傀儡型領導。

韓林兒顯然就是後者。

他這話問完之後,下面鴉鵲無聲,沒有一個人發言。

盛文鬱、羅文素都低着頭,時不時瞄一眼劉福通。

這二人還是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的。

以前杜遵道當右丞相,盛文鬱當左丞相,劉福通只是一個平章。因此杜遵道就逐漸自大起來,發展到後來,他都不把劉福通放在眼裡了。

這豈是劉福通能夠忍受的?

得了,你不把我放眼裡。好了,我就讓你閉上眼睛。就這樣,杜遵道被劉福通殺了。

杜遵道死了之後,劉福通當了右丞相,這下他是名符其實的韓林兒之下的一號人物。

盛文鬱、羅文素就聰明得多了,人家軍政大權一把抓,和他作對無異於找死,凡事聽之任之,當個“和稀泥”的太平官兒得了。

既然盛文鬱、羅文素有這個政治覺悟,那劉福通就少了很多麻煩。

他們是在等自己發言表態呢。但劉福通還是不想讓自己表現得太霸道,便拿眼瞅瞅自己的弟弟劉六。

劉六心神領會,出列大聲奏道:“臣有話說。”

韓林兒程序性地說道:“愛卿請講。”

劉六奏道:

“滁州、和州方向的紅巾軍本來已渡過長江,只要堅持下去,拿下集慶是指日可待。

但郭天敘、張天佑不幸戰死。眼下最關鍵的問題是,主將戰死要穩定住軍心。

我認爲朱元璋的奏本說得很好,我也贊同他奏章裡提出的方案。由朱元璋任平章政事,郭天爵任中書省右丞。

這一是體現出對郭子興後人的恩恤,二也是向大家表明一個態度,我們龍鳳政權的用人策略是‘能者上’。

這樣更能激發一些將士建功立業的熱情。”

劉六奏完入列,劉福通又看看盛文鬱。

盛文鬱是左丞相,雖然沒什麼實際權力,但好歹這些人中,除了劉福通就屬他的官兒最大。

劉福通拿眼看他,意思很明確,你趕緊表態吧!

盛文鬱、羅文素早就一直盯着劉福通,看他是個什麼意思。現在他的弟弟劉六打響了第一槍,現在輪到盛文鬱了。

於是,盛文鬱出列奏道:“臣也有話講。”

韓林兒仍舊是程序性地說道:“愛卿請講。”

盛文鬱當然是順着劉六的話頭,接着向下說。

無非就是說郭天爵尚且年少,又沒什麼帶兵經驗,不適宜擔任滁州方向的一把手。朱元璋則已是身經百戰,由朱元璋擔當平章政事兼都元帥是再適合不過了。

盛文鬱說完,羅文素接着說。

無非就是再一次論證朱元璋奏章的正確性,以及任命朱元璋爲滁州、和州方面一把手的現實緊迫性。

最後,劉福通也表了態。

無非就是什麼大家的意見都很一致,說明大家是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什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之類的。

總之,明明是劉福通一心想提拔朱元璋當個地方的一把手,最終成了會議集體討論研究決定。

反正不管過程如何,朱元璋這事兒算是基本上妥了。

這最後一步就是韓林兒表態,或者說是由他作總結髮言了。

韓林兒雖然年紀不大,但還是知道好歹的。

杜遵道的死讓他明白,亂世之中,兵權纔是最重要的。自己手下無一兵一卒,當“皇帝”無非就是過過乾癮。

於是,韓林兒很配合地先把參會的衆位,以及遠在太平的朱元璋都表揚了一番。

最後還少不了說幾句,今天的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是一次勝利的大會,是一次龍鳳政權發展史上重要的大會。

大會勝利閉幕後,李善長也如願拿到了龍鳳政權頒發的任命文書,當然這個文書不是現代的紅頭文件,而是以聖旨的形式下發。

因爲當時兵荒馬亂,韓林兒也不便專門派幾個太監去太平和滁州宣讀任命了,直接把這個聖旨交給李善長得了。

拿到聖旨後,李善長很明事理地再次拜會了劉六,將剩下的半箱珠寶全部送給了他。

李善長算是看明白了,這龍鳳政權就是劉福通的“一言堂”,只要把劉福通兄弟給侍候好了,一切萬事大吉!

可讓李善長沒想到的是,就在李善長拿着聖旨準備回和州的時候,劉福通突然又接見了他。

劉福通見李善長不爲別的事,就是讓他給朱元璋帶了一封他的親筆書信。書信用火漆封了口,裡面是什麼內容他也不清楚。

但從劉福通的話裡,李善長也能把信中的內容大致猜個八九不離十。

劉福通話裡話外,都表達了對朱元璋的仰慕之心,細數了他的一些光輝歷史。並說他日見面,二人再來宰殺白馬,結爲兄弟。

因此,李善長也就斷定,劉福通信中的內容應該就是願意與朱元璋結交的意思。

李善長講述完毫州之行的經過後,對我再次表達了謝意。

我問他下一步的打算。他說他也是剛回來,就此事已向馬氏、郭氏作了彙報。他準備年前去趟太平,把劉福通的書信交給朱元璋,另外也要把聖旨給朱元璋看看,讓他放心。

而且這道聖旨就是朱元璋的任職命令,得給高級將領,特別是原來郭天敘、張天佑部的將領看一下,讓他們從此就一心一意地跟前朱元璋幹。

我覺得李善長這個安排不錯,聽說他要去趟太平,我也想去看看常二哥。

李善長聽說我也要去,滿口答應了。

但我其實還有個想法,就是等沈大哥來了,一起過江去太平,他畢竟和常二哥是好久沒見面了。

但又不知道沈大哥什麼時候到和州來,如果來得太晚了,要過年了,也沒辦法去太平了。

如果年後去太平,那就耽誤了李善長與馬氏、郭氏去滁州的事情。

於是,我問李善長什麼時候出發去太平。

李善長表示,這事兒他先稟報馬氏、郭氏一聲。這去太平一來一回得兩天,在太平至少也得待兩日。所以,最遲也得後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五日出發。

我一想,他說得也是,總得在春節前趕回來。

我便提議道,如果臘月二十五日之前,沈大哥趕來和州了,就帶上他一起去。

李善長當然是沒什麼理由反對。

也算是湊巧,當晚沈大哥的船就來和州了。這次沈大哥又帶了三個首飾箱,裡面放着三頂鳳冠。

當沈大哥將這三個箱子打開時,我們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做工的確是太考究了,上面鑲嵌的寶石都是來自西洋,又大又亮眼,這在當時的國內是很難找到的。

沈大哥也言明,這次他回去也是下了大功夫,讓蘇州最好的工匠給他趕製了這三個鳳冠,所以到和州來的日子稍微遲了一點。

我告訴他來得剛剛好,正好明天可以去面見馬氏、郭氏,後天跟我們一起過江去看看常二哥。

沈大哥聽說後天要去見常遇春,也是十分興奮。

爲了順利成行,我當晚就去找了李善長,讓他安排明天沈大哥見馬氏、郭氏的事情。

李善長也知道後天我們得去太平,只好明天一早去找馬氏、郭氏安排時間了,讓我們就在家裡等他消息。

第二日巳時,李善長的人就送來了消息,讓我們下午未時去他府上,然後跟他一起去拜見馬氏、郭氏。

午飯後,我們如約而至。李善長便帶着我們去見馬氏、郭氏。馬氏早坐完月子了,這次與郭氏在朱府的大廳接見了我們。

上次沒有見着馬氏的面,這次總算是瞧見了。

客觀地說,馬氏長得並不算很漂亮。如果說我的霏兒跟思淑能算得上絕世佳人的話,郭氏則可以稱得上是有些姿色,但那馬氏頂多只能算是稍有幾分姿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場規劃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憤的張思淑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