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

首先,譚誠這方面,放了劉伯溫兒子,這是必須的。

至於說讓劉伯溫去他父親墳頭上磕頭,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要說這贖金的問題,劉伯溫估計也支付不了多少,不過這錢的事好商量,我倒可以幫劉伯溫解決。

然後,是劉伯溫這方面,必須給譚誠一條活路。

既然是要給譚誠活路,那肯定不能現在抓了他。

當時,我腦子裡就有了一個初步想法。

我先說動劉伯溫,讓他對譚誠既往不咎,我負責去跟那譚誠談判,讓他放了劉伯溫兒子。

最好是談判的過程中,能把譚誠給爭取過來,讓他跟着我們。

這樣,劉伯溫也不好意思再扣押譚誠了。

這譚誠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個重要人物,將來如果與元朝打經濟戰,肯定可以派上大用場。

於是,我對劉伯溫說道:

“劉大人,你看這樣好不好?

你讓我進去跟那個譚誠好好談談,我讓他放了你兒子。

你呢也網開一面,今天放那譚誠一馬。

如果你想抓他,日後還可以再抓。

犯不着今天以自己的兒子的性命作賭注。萬一那小子頭腦一發熱,可憐的是孩子啊!”

劉伯溫聽了我這話,猶豫不決。

這時,他一個手下插話道:“劉大人,萬一他們跟那個姓譚的小子是一夥的,那就不妙了。你還是要慎重啊!”

劉伯溫聽了這話,看了看他那個手下,又看了看我,更加顯得猶豫不決了。

這時,羅仁跳下馬車,插話道:

“劉大人,你要是信不過咱們,我看這樣。

我甘願作你們的人質,你們用刀架着我的脖子,如果胡大哥對你們耍了什麼花樣,你一刀結果了我。

這總成了吧!”

劉伯溫看了看羅仁,沒有作聲。

這時,劉伯溫那個手下又插話了,說道:

“這位兄弟,不是我說你啊!

那裡面可是我們劉大人才六歲的兒子,你應該就是這胡兄的一個跟班。

你說你的命怎麼能跟我們劉大人的兒子的命相提並論。”

這話雖然說得難聽,但仔細揣摩,也是有幾分道理。

站在劉伯溫他們的立場上,羅仁的命雖然也是一條命,但比不得他劉伯溫兒子的命。

我正在思忖着,怎麼把這筆事談攏。

突然一個尖細的聲音開了口:“我們三個當你們的人質總可以吧!三個人的命總比得過一個人吧!”

衆人都循聲望去,只見剛纔羅仁駕的馬車上跳下三個少年,說話的正是爲首之人。

不錯,此人就是偰蘭兒。

我想這可不行,本來就答應她老爹要保護她的,總不能讓她們以身涉險啊。

我正準備開口阻止,偰蘭兒又開口對我道:“胡大哥,你不用擔心我們,我相信劉大人是個君子,不會對我們怎麼樣的。”

說完朝我堅定地點了點頭,意思很明確,這趟渾水她是趟定了。

此時,我的心情真是無比複雜。

說真的,我當時還真有點佩服這個小丫頭的,同時也很感激這個小丫頭,關鍵時刻她能用自己的生命作賭注堅定地相信我。

還好,劉伯溫終於開口了:

“不用當什麼人質了,我相信胡兄絕不會和那譚誠是一夥的。

只是要和那個亡命之徒去談判,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我們不能對這麼盜匪做出妥協的行爲。”

見事情有了轉機,我就向劉伯溫他們瞭解情況。

原來今天一早,大約辰時末,劉伯溫的兒子剛起牀上茅房,就被這譚誠給逮住了。

顯而易見,這譚誠早就盯上了劉家,估計夜晚就來埋伏了。

但譚誠挾持着劉伯溫的兒子還沒走多遠,這小孩子的求救聲就驚動了劉家的人。

於是劉伯溫帶着這一大撥人就追了出去,一直追到這座小破廟。

也就是說,到現在爲止,形成這種對峙局面已經有近三個時辰了。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璉,生於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今年剛滿六歲;次子叫劉璟,生於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今年剛滿四歲。

劉伯溫生於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在那個年代,三十七、八歲的人才得子,也算是比較晚的了。

劉伯溫對這兩個兒子自是十分喜愛,這次被譚誠抓住的就是他的長子劉璉。

雖然劉伯溫也是救子心切,但讓他就這麼屈服於譚誠,他肯定是不會幹。

這要是傳出去,他這個飽讀聖賢書之人以後都不知臉面往哪裡放。

其實要是一般人,要是自己的孩子在別人手中,肯定會想辦法和解。

但劉伯溫不一樣,這其一,他是讀書人,自然明白那些“舍小家爲大家”的道理,捨生取義的事他們這些讀書人幹得出來。

這其二,他是元朝任命的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他可不想給別人留下一個因私廢公的把柄。

這要做通讀書人的思想工作,可就得動點腦筋了。

於是,我緩緩開口說道:

“劉大人,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今天令公子在別人手上,我覺得咱們不妨以退爲進,今天就先放過那個姓譚的小子。

等把令公子救出來以後,日後多的是機會捉拿那姓譚的小子。

你是堂堂的元帥大人,肚子裡肯定也是有能撐船的量。你看行不行?”

這話我是一邊勸他一邊誇他,好讓他鬆口放了那譚誠。

劉伯溫還沒答話,他旁邊的幾個家人就紛紛插話了,都說我說得有道理,還是先救小公子要緊。

劉伯溫皺了皺眉,道:“胡兄說得也在理,但我是朝廷命官,也是從小讀着聖賢書長大的。我不能爲了我的兒子,而放棄朝廷的法度,丟了讀書人的尊嚴。”

唉,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我就擔心這劉伯溫心裡這麼想,這樣要是想用常規手段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就太難了。

看樣子,得走點偏門,忽悠忽悠他了。

於是,我問道:

“劉大人,久聞你飽讀詩書,天文地理、星相占卜也是十分精通。

在下今天斗膽向你請教一二,不知劉大人覺得咱大元朝的氣數還能維持多少年?”

此話一出,劉伯溫臉色大變,他睜大雙眼,怒視着我說道:

“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這話可是大逆不道之話,今天我要忙着緝拿土匪之事,不與你作過多計較。

沒什麼其他事,你們速速離開。

不要妨礙我的公務。”

我知道這話起作用了,劉伯溫不知是不敢回答,還是不敢當着大家的面回答。

總之,我這句話肯定在他的內心是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的。

既然這話起作用了,我決定要把這談話繼續下去,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劉伯溫肯定是會有所顧忌的。

於是,我開口說道:“劉大人,咱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劉伯溫緊盯着我沒有開口,我做了個“請”的動作。

劉伯溫猶豫再三,與我一前一後走出了人羣,天還在下着小雨,我們直走到離人羣約兩百米開外的一棵大樹下,才停住了腳步。

劉伯溫轉過頭,對我說道:“你有什麼要說的?”

我咧了咧嘴角,笑道:“還是剛纔那個問題,劉大人你還沒回答我呢。”

劉伯溫聽我又提起這事,十分嚴肅地說:“咱大元朝疆域遼闊、兵多將廣,蒙古鐵騎橫掃天下、所向披靡。難道你對咱大元朝的江山還有什麼疑問嗎?”

我知道這並不是他的真心話,於是哈哈笑道:

“劉大人,這都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吧!

你看看現在,各地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徐壽輝、劉福通、郭子興、張士誠……

對了,還有你們浙江的方國珍,都有興起燎原之勢。

當然了,元朝也有一些能耐人。

比如前宰相脫脫,也算是個文武全才。本來在江蘇鎮壓起義軍,搞得是有聲有色,但昏庸的朝廷突然下旨,罷了他的官。

這脫脫一倒,他原來任用的一些能臣幹吏都跟着遭到清算。

多的例子我就不舉了,咱就舉兩個例子。

朱升老爺子,知道吧?

那也是一代大儒啊,脫脫被罷相後,他不光是被迫辭官,家人都遭到暗算,差點兒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

偰玉立大人知道吧,泉州路達魯花赤,色目人中的優秀人物。

不久前不光被罷官,偰府還被圍,也不知道偰玉立大人這次能不能逃過一劫。”

其實,我就知道這兩個例子,全部拿來忽悠這劉伯溫了。

劉伯溫聽了我這話,也是一驚,詫異道:“你說偰玉立大人現在也被罷官,身陷囹圄了。還有那朱老先生,他辭官的事我聽說了,你說他的家人遭到了暗算?”

我十分堅定地對他說道:“千真萬確!”

既然得交個朋友,我就得拿出點誠意來。

於是,接着說道:

“去年年末,我路經安慶。

安慶有個黑蛟幫,現幫主姓傅,叫傅友廣,與我也算是個朋友。

當時,朱老爺子辭官准備回休寧縣老家講學。

臨行前,他的愛女朱霏突然被劫持到了黑蛟幫。

當時黑蛟幫的老幫主病重,說是要娶了這朱霏沖喜。

但這事兒恰巧讓我們給碰上了,我與那當時的黑蛟幫二當家傅友廣有些交情,就讓他說動了老幫主,放了朱霏。”

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588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七十六章 蜀中來信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娶美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陰招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三百四十二章 與陳叔明攤牌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五百六十七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進妓院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機會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