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

聽這方老闆發完牢騷,我笑道:“難道方老闆就不做做私鹽生意?”

那方老闆見我緊盯着他,知道我們也是有備而來,話也不敢說得太虛。

於是乾笑了兩聲道:

“不瞞二位說,這私鹽我也做過,利潤的確可觀。

而且現在官鹽供應吃緊,對私鹽的黑市交易,官方也是睜隻眼兒,閉隻眼兒。

關鍵是這私鹽的來路也是有限的,定遠縣那麼多人,就算我弄來點私鹽,但也是不夠分的。

現在,你們佔了定遠城,這以後官鹽估計也運不來了,我這鹽號也快撐不下去了。”

聽那方老闆說到這裡,我哈哈大笑道:

“我今天來找你,就爲了這事兒,就是要你把這鹽號辦下去。

你倒說說,你以前倒騰來的那些私鹽,進價是多少?”

那方老闆說:“這個價就不一定,這兩年,四處戰亂,本來朝庭發行的銀鈔幣值就不穩,米價都是一路上漲,何況這鹽價。”

據那方老闆講,現在那些私鹽販子一般不要銀鈔。他們都知道這東西貶值得快,一般得用金條或者銀子跟他們做生意。價錢一般是參照米價,大約是一斤鹽換十斤米。

當然,這說得是前兩年的情況。

這幾個月,這鹽價更是一路瘋漲,現在一兩銀子只能換到五斤鹽,而且還是供不應求。

再這樣下去,估計過不了兩個月,一兩銀子連四斤鹽都換不到了。

那方老闆一邊講,我一邊思忖着,這生意還是大有“錢途”嘛,看來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於是,我問那方老闆:“咱定遠縣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那方老闆道:“這搞食鹽定量供給的時候,官方說全縣有約九千戶,四、五萬人肯定是有的。”

我心裡默默算了個賬,就算是四萬人,一個月節約點吃,四個人吃一斤鹽,也得吃掉一萬斤。

如果按一兩銀子五斤鹽買給這方老闆,每個月就能收入二千兩銀子。

這一萬斤鹽,大哥沈萬三給我拉到和州碼頭來,頂多也就一千兩銀子。

等於說,我只要組織人手從和州拉回一萬斤鹽,毛利潤是一千兩銀子,除去人工搬運費什麼的,保守估計,每個月淨掙五百兩銀子是沒問題的。

而且,一旦咱定遠縣私鹽供給充足,周邊地區的人也會到定遠縣來買鹽,所以這一萬斤鹽,到時夠不夠分配都是問題。

於是,我問那方老闆:“假如我有貨源,一兩銀子五斤鹽,你每個月要多少貨?”

方老闆驚訝地看着我,問道:

“你真的有貨?

我們找私鹽販子進貨是一兩銀子五斤鹽,也就是二錢銀子一斤鹽,但在黑市上交易,一般都是三錢銀子,甚至四錢銀子一斤鹽。

那可是有大賺頭啊,四當家,你有多少貨?

每個月只要不超過兩萬斤,我都要了。

即使多於兩萬斤,我也要,這周邊幾縣也早就是食鹽供應吃緊的很。”

嘿嘿,好傢伙,本來我打算每月銷一萬斤,這下他要兩萬斤。那行,只要他要,我就供應。

我可不必象官方那樣,還給他限量限價,只要他賣得出去,反正我大哥那邊鹽多的是。

只要我這邊供應量能夠跟得上,也就不怕他在黑市上擡高鹽價。畢竟鹽也不能當飯吃,每個人每個月只能吃得了那麼多一點兒。

我當即站起身,對那方老闆道:“好!成交,以後每個月,我就給你拉兩萬斤鹽過來。”

那方老闆見我這麼說,也是當即站了起來,顯得是異常興奮。

我們雙方又彼此說了些親熱的話,我和柳懷鏡就起身告辭了。

出了鹽號的門,我就準備去西門看看劉三狗子搬運物資的情況,柳懷鏡則去其他七家催收物資。

不到中午,我就回到了達魯花赤府,正好常遇春也在。

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談事情。

我是想起了上次在錐子山上那兩個不肯降的漢人士兵,想就這件事跟常遇春談談。

我的意思是,我們新招募的兵員中,如果家眷在定遠城和周邊的,儘量動員他們把家眷都遷到錐子山去,那樣一旦打起仗來,也解了這些兵士的後顧之憂。

此次,我們在定遠城也得了不少物資,加上以後的私鹽生意,養活這些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我這方案說出來之後,常遇春也表示他早有此意。

他也準備近期回山,將這事兒跟劉聚、張思淑好好談一談,順便主持一下祭奠師傅的儀式。畢竟天氣越來越熱了,那阿古達木的腦袋可不是個久放之物。

我想這樣也好,讓他先回去,看看張思淑的情況。等他從錐子山返回後,我就回錐子山去給她拆線。

就這些事宜,我們又談了很久。

最終,我終於將話引入了正題,我說道:

“二哥,這去和州的事,其實我早先也考慮過。

最初我是打算派裴德龍去的,但聽藍玉說,你派裴德龍有事出去了。

不知道你安排給他什麼事呀?”

常遇春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一陣詭秘的笑容,說道:

“三弟啊,裴德龍的確是我派出去的。

而且我還讓他帶了一些新繳獲的好東西出門了,但具體是幹什麼去了,你容我這個當哥哥的先賣了關子啊。

他日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定當對你和盤托出。

不過目前,你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聽到這裡,我也鬆了口氣。

看來我這二哥的確不是那種見利忘義之人,但裴德龍帶着這些東西究竟幹什麼去了呢?

從藍玉那個賬本上可以看出來,反正是帶了不少金銀首飾,還有古玩字畫之類的好東西。

算了,反正我相信他沒幹什麼壞事,他想幹什麼隨他去吧。

我也懶得猜了,到了我該知道的時候,他肯定會說給我聽的。

我還是先操心眼前的事吧,羅仁馬上要走了,我得給大哥沈萬三帶封信去,告訴他我這邊談私鹽生意的情況。讓他按每月兩萬斤的量給我準時供應,當然多點也是可以的。

大不了,下一步我去和州、滁州地盤上考察考察,繼續尋找方老闆這樣的合作伙伴。

還有那張思淑的傷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按我估計,這小丫頭知道我們偷偷給她灌麻藥,然後由我給她動了手術,肯定罵了我千百遍。

我這次回錐子山去拆線,還得看看常遇春到時從山上回來反饋的情況。

實在不行,還得偷偷回山,讓藍氏、王氏她們用蒙汗藥把她麻翻了,我拆完線就跑。

這小丫頭片子,還是離得越遠越好。

但轉念一想,也不行,我這次回去,還得帶那幾個鐵匠去趟黑石嶺,看看那個隕鐵能不能煉得出來,還有那鋁合金板的事。

當日,我和常遇春商定,他第二日回山,估計在山上盤桓一、兩日,他就回定遠縣城。

那時,也差不多是到我給張思淑拆線的時間了。

這羅仁去和州的事,他就全權委託我負責了。

由於是第一次去和州拉貨,我建議給他們配十輛馬車,再多派十個人。

因爲我估計,如果大哥沈萬三用我的那條船拉一船私鹽,怎麼的,也得有一萬斤。

這食鹽現在又是緊俏物資,多去點人,保險一點兒。

常遇春也沒表示有反對的意見,因爲羅仁是在他之後一天出發,此事就由我安排了。

下午,我則回到房間給大哥沈萬三寫了封信,主要是介紹一下分別後的情況。

當然,最重要的是談了下這私鹽生意的事。讓他以後每月至少給我和州碼頭聯絡點送兩萬斤鹽過來,當然,越多肯定是越好。

第二天一早,常遇春就回錐子山去了,這定遠城內現在也就是我說了算了。

當然,權力越大也就意味着責任越大,一大早,我就去四處城門轉了一圈。

西門處,劉三狗子已把大部分物資都運回去了。

那八個富戶捐獻的東西也有大部分到位了,今天是給他們期限的最後一天,估計他們也不敢耍滑頭。

我又叮囑劉三狗子,羅仁明天要帶三十人去和州,馬車得給他留十輛,馬匹留二十匹。

然後,我又去招兵點兒看了看,零零星星有幾個人來報名,可遠遠沒有剛進城的那兩天火爆。

想起明天羅仁就得出發了,給他增加十個人的事還沒跟他說,我便去找他。

找到了羅仁,我先將寫給沈大哥的信交給他,看他這次去能不能遇上沈大哥的人,如果能就將信轉交。

如果不行,就把信交給陳元貴,讓他到時轉交。

另外,又給他交待了增加十個人的事。

並讓他找劉三狗子要馬匹、車輛等物資,順便讓他們帶上五千兩銀子,還帶上繳獲的銀鈔。

一路上花費的盤纏要記個賬,儘量使用銀鈔,來回費用要控制在五百兩銀子之內。多的銀子直接交給陳元貴,並做好交接手續。

如果沈大哥的人在,最好商談一下私鹽的進價,也就是他們交付到和州碼頭的價格,並將運來的私鹽的的進貨款交給沈大哥他們。

這一系列的事情,也給他交待了好久。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588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七章 穿越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五百三十九章 陳友諒的王炸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513章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