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

至正十年(1350年)四月,脫脫被任命爲中書右丞相,朱升終於從家鄉趕往池州上任。

朱升上任後,配合脫脫的一系列新政,也在池州路大力整肅儒學風氣,取得了斐然的成效。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脫脫上書奏請親自征討徐州芝麻李的紅巾軍,並在徐州大敗芝麻李。回京後,脫脫被朝庭任命爲太師,仍領右丞相職務。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張士誠在泰州起義,並迅速佔領高郵等地。

脫脫再次親征,當年十一月,也就是我們從江夏逃往江州的那段日子,脫脫在高郵大敗張士誠,眼看着張士誠就要頂不住了。

朝廷突然下詔以勞民傷財的罪名剝奪了脫脫的兵權,削除一切官職,貶居淮安,聽候處置。

朱升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他已預感到脫脫這次難逃政敵的迫害了。他也感到元朝氣數將盡,遂產生了棄官歸隱之心。

也就是在春節前,朱升辭了官,準備過完年就帶着家人回家鄉繼續編書、講學。

誰知,臘月二十七日的晚上,女兒朱霏被人劫持。

朱升迅速找到池州路同知,因這同知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

自己的女兒被劫持了,肯定得找這負責捕盜的同知了。

這同知是蒙古人,朱升以前當學正時,跟這同知不和。

這次,聽說朱升的女兒被劫持了,他故意裝聾作啞,也不關閉城門,也不派人緝拿劫匪,找出各種理由推脫。

諸如此事重大,要報達魯花赤同意,才能全城戒嚴緝盜,現在是晚上,無法上報達魯花赤大人之類。

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這同知纔派出人員象徵性地在城內搜捕。

其實,這天上午,傅友廣已押着朱霏不慌不忙地返回了安慶。

其間,朱升又找了很多池州路的大小官員,但有點實權的人物,都對他這事兒愛理不理;同情他的人,又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權力。

直到這天下午,他才發覺,自己家門口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他猛然意識到,很可能是這幫蒙古官員對他進行報復,故意讓劫匪抓走了他的女兒。而且他自己,也被這幫人監視了。

這幾天,他天天是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直到過年那天,他看到女兒都被劫匪抓去三天了,估計是凶多吉少了。

可以說這個春節是朱升一生之中最煩心的一個春節。

今天我們的突然而至,他看到了女兒的親筆信和女兒的隨身香囊,他才又燃起了女兒還活在世上的希望。

在船上,傅友廣也向朱升講述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朱老爺子就更加堅信了那幫蒙古官員迫害他的企圖。

我不知道朱霏給她父親的信裡對這件事情描述的夠不夠詳細。我在黑蛟幫冒充與他家是世交、並與朱霏定有娃娃親的事,不知道朱霏是否在信中提及。

但這事等他們父女二人見面後,肯定還得說起。

於是,我趁此機會將這件事情也對朱老爺子作了個說明。當然,傅友廣和常遇春都在一旁給我幫腔。

最後,我對朱升說道:“朱老爺,這事兒雖然是當時情況緊急,但還是有不妥之處,特別是讓令愛蒙受了名譽上的損失,還請朱老爺和朱小姐多多見諒。”

說完,我對朱升深深作了一揖。

朱升也不愧是一代大儒,聽我們仨把這事情說了之後,說道:

“霏兒在信中對此事也有提及。

當時情況緊急,你們這麼做也是權宜之計。

這怪不得你們,反而是這次多虧了你們救我們全家。

等我們朱家順利脫險之後,我們一定還要好好感謝幾位。”

聽到這朱老爺子這麼說,我也就放心了。

因爲是順水行舟,加上那天風大,正好又是順風。也就兩個時辰,我們就到了銅陵縣。

船一靠上碼頭,就有黑蛟幫的人前來接應。很快,我們在來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張思淑、朱霏她們的藏身之地。

銅陵縣當時屬於池州府管轄,爲了逃避追蹤,黑蛟幫的人沒並有安排我們住客棧,而是把我們安排在一戶普通人家。

這戶人家據說是幫裡一個兄弟的親戚,因爲人多,加上這戶人家的院子也並不是很大。因此,我們得多人擠一間屋子。

張思淑、朱霏還有朱霏母親及那個老媽子她們四人佔了一間。朱升老爺子、朱異、朱同加上老李頭四人佔了一間。

我們錐子山的九個人和其餘黑蛟幫的人佔了一間大點的屋子。雖然屋子大點,但也大不了多少,只能打個通鋪了。

大家都安頓好之後,傅友廣還是到各個房間客氣了一番。說是爲了逃避追捕,我們今晚只能在這裡擠一擠,不能住客棧了。

明天一早出發,直接向東至宣州,到了那裡就不屬於池州路的管轄範圍了。那裡屬於寧國路管轄,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住客棧了。

所以,今晚還是得委屈大家一晚上。

大家聽了傅友廣的安排,都表示在逃亡的路上,這個條件已是相當好了,感謝黑蛟幫的仗義相助。

當晚,朱家的人也是格外高興,本來都以爲朱霏是凶多吉少了,沒想到現在竟然能夠毫髮未損地站在他們面前。

大家都奔波了一天了,也都累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得趕路,因此大家當晚都休息得很早。

第二天,大家也都起得早。

傅友廣安排的這幾個來銅陵縣打前站的人也很不錯,飯食也安排得很好。安排了一輛雙馬拉的馬車,主要是給朱霏母女及那個老媽子坐的。

其餘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匹馬,我們錐子山的人包括張思淑在內正好十個人,朱家三父子加上老李頭四個人,黑蛟幫派了四個人跟着去歙縣,其中三人騎馬,一行趕馬車。

總共一行是十七匹馬,加上一輛馬車,人數總共是二十一人。

傅友廣肯定是去不了歙縣了,他說要把我們送到了宣州他再返回安慶,宣州那邊不歸池州路管,他就放心了。

我趕緊阻止他道:

“你還是儘快回安慶爲妙。

我上次給吳幫主說他活不過半年,其實還是在寬他的心。

據我判斷,他過不了今年的清明。

你這段時間要多在幫裡待着,另外你和吳鑰的事,抓緊辦了,這樣吳幫主也了了一大心願。

這去宣州雖然路程不算遠,這一來一回至少也得十來天,你那邊耽擱不起啊。”

傅友廣聽我這麼說,也就不再堅持了。

他把黑蛟幫跟我們同行的一個騎馬的小子叫到了我的面前,對我說道:

“他叫黃宗海,和吳幫主是歙縣老鄉。

這一路去歙縣他情況比較熟悉,而且我也交待了,這一行的具體事宜就由他負責,你有什麼事,或者有什麼要求直接跟他講。

到了歙縣,會有幫裡另外一個兄弟‘趙瞎子’跟你們接頭,他也是歙縣人。

等你們到的時候,他應該在那邊一切都安排好了。

等你們把朱家的人安全送達歙縣後,你們就原路返回銅陵縣。

如果那時幫裡走得開,我到時會在銅陵縣等你們,從銅陵碼頭去和州的船由我們來給你們安排。”

聽到這裡,我對傅友廣拱了拱手道:“傅兄啊,這次就麻煩你了。”

傅友廣聽到這裡,趕緊說:

“胡大哥,你別這麼說,這朱家的事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因我而起。

但因我實在抽不開身,只能麻煩胡大哥你們一行護送朱家的人了,我真還得感謝你們啊。”

我和傅友廣又說了一些分別、珍重的話,常遇春也來和傅友廣道別。

最後,傅友廣又來到朱升老爺子面前,對他深深作了個揖,道:

“朱老爺,這次真是對不住了。

令愛的事都是因我而起,而我因幫裡有事脫不開身,不能送你們去歙縣了,只能由胡大哥他們代勞了。

還望你們一路保重。”

朱升老爺子也是個豁然大度之人,趕緊拱了拱手道:

“傅當家的言重了。

這次的事要怪只能怪池州路的那幫蒙古官,是他們盯上了我,即使你們不出面,也有其他的人會對我們下手。

幸虧還是遇上了你們黑蛟幫,你們幫主深明大義,加上你和這位胡小哥從中斡旋,小女才得以平安而歸。

要說感謝,還得是我們朱家感謝你們啊。”

就這樣,我們和傅友廣在銅陵縣分了手,一路向東直奔宣州而來。

因爲還在池州路管轄的地盤上,現在大家都還是處於逃亡階段,因此一路無話。

五天後的下午,我們到了宣州城。

這連續五天的趕路,可是把大家累壞了。特別是朱霏的母親,五十多歲的人了,受了五天的顛簸,精神頭實在不好。

而且這五天吃也沒吃個好的,睡也沒睡個好的,真是苦了大家了。

這入了宣州城,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快入城之前,黃宗海就帶着一個黑蛟幫的小夥子快馬加鞭去城裡找客棧去了。

我們這一入城,他們立即就帶我們進了一家客棧,大家都是趕緊梳洗了一番。

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們的老底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脈神劍是假的?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屁精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五百六十九章 突圍闖關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