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

到了碼頭,我們分乘了兩條船。沈萬三、張思淑、朱霏他們加上幾個黑蛟幫的人上了我們得來的毛憨子的那條船。

想起這下要跟大哥沈萬三分別了,我和常遇春都說道:“沈大哥,這一路多保重啊。回了蘇州,有什麼事捎個信兒來。”

沈萬三道:

“放心吧,你們也保重。

我回了蘇州,就會安排人送兩船鹽過來的,一船到和州碼頭,一船到安慶碼頭。

信肯定是有的,你們放心吧。哈哈。”

我又單獨給鄭奇交待了幾句,當然無外乎就是鼓勵的話。

我們互道珍重以後,我和常遇春、傅友廣他們上了黑蛟幫準備的船,我們的船在前,沈萬三他們的船在後,直奔池州而去。

當然,到了池州後,我們的船靠岸了,沈萬三他們的船繼續前行到銅陵縣。

我們的船在池州碼頭靠了岸,傅友廣留下幾個人看船,讓他們隨時待命。我們一行則直奔池州城裡朱家而去。

到了離朱家不遠的地方,傅友廣說:

“我們黑蛟幫的人就在外圍接應,你們快去朱家,讓朱家的人快點出來去池州碼頭。

他們朱家的宅子不用擔心,只要他們安全逃離了,我們黑蛟幫的人會幫他們處理掉,並把錢給他們送到歙縣去的。”

我們分派完畢,我、常遇春、羅仁、陳定邦、陳元貴加上常遇春這次從錐子山帶來的兩個人,一行七人直奔朱家而去。

到了朱家門口,我們先是左右仔細觀察了一遍,沒看見什麼可疑人員。應該是大年初一,盯稍的人也回去休息了吧。

我讓羅仁趕緊敲門,很快一個五十多歲僕人模樣的男子開了門。

我問道:“這是不是卸任學正朱老爺的家。”

那男子點頭稱是,於是我開門見山地道:“我找朱老爺有急事,是關於小姐的,請你趕緊幫我們通報一聲。”

那男子,打開門在門外左右看了看,把我們迎進屋,讓我們在大廳裡等,他說他去叫老爺。

這朱家宅子並不算很大,看樣子,朱家的人應該並不是很多。

很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男子進了大廳,看穿着象個教書先生,我估計這十有八九就是朱升老爺子了。

於是我作了個揖,問道:“請問您可是朱升朱老爺?”

這老爺子答道:“正是,請問你們是?”

我當即二話不說,從懷中掏出朱霏的親筆書信,還有她的隨身香囊。朱老爺子仔細看了信和香囊,然後打量着我們。

我知道這朱老爺子還在思索這書信的真實性,畢竟我們也可以逼着她女兒給她寫信,這香囊也可以從她女兒身上摘下來。

於是,我開口說道:

“朱老爺肯定是在懷疑這信是真是假。

但就算這信是假的,朱老爺子跟我們去趟銅陵縣也不會損失什麼?

如果我們想殺你們朱家的人,現在就可以動手,何必多此一舉,把你們騙到銅陵縣呢?”

朱升又把朱霏的信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問道:“你們爲什麼要幫我們朱家呢?”

我很直接地回答道:

“我們今天來的七個人是濠州府定遠縣錐子山的人,臘月二十七來搶朱小姐的是安慶黑蛟幫的人。

雖然我們都乾的是土匪的勾當,但我們都是走投無路才幹上了這門營生。

以朱老爺子您的睿智,定能感受到這蒙古人統治的日子不長了,不然您也不會毅然辭官。

雖然我們和朱老爺子您走的是不同的路,但我想我們應該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把蒙古人趕出華夏大地,讓我們漢人重新當家作主。”

我這一番話,說得是義正辭嚴。

朱老爺子似乎也是跟我產生了共鳴,喃喃地說道:“說得好,把蒙古人趕出華夏大地。”

這朱老爺子又仔細地看了看信和香囊,終於下定決心說道:“那好,我就信你們一回,可這附近有人盯稍,我們怎麼走?”

聽他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我問道:

“我知道您還有兩個兒子,不知道家裡還有什麼人,準備跟您一起走?

我想朱小姐的信上應該都說明白了,我們準備把你們送到歙縣石門,那裡已經有人給你們準備了安身之處。

您老人家的家鄉休寧縣我們就不要去了。

您這池州的宅子,您也不用操心,黑蛟幫的人會幫您出手,然後把錢給您送去。

您到歙縣了把房契交給他們就行了。”

朱升說道:“我就兩個兒子,還有一個結髮妻子,還有剛纔給你們開門的老李頭加上一個老媽子,再加上我總共六個人。”

我一想,這人不多,這樣正好。

便說道:“你們趕緊收拾東西,咱分批走,這樣目標小,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朱升也表示同意,於是,他先叫來了小兒子。

朱升的小兒子叫朱同,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出生,比朱霏小兩歲,當時還不滿十八歲。

朱升對朱同道:“你姐姐現在已到銅陵縣了,我們也準備乘船去銅陵縣,爲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我們分開走,你先走,他們給你帶路,到了船上安心地等我們,明白了沒有?”

這朱同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期。對父親道:“這分批走,也是您老人家先走啊,哪有我這個當兒子先走的道理呀?”

朱升沒好氣地說道:“叫你走你就走,哪來這麼多廢話。”

朱同見父親發火了,只得耷拉着腦袋說:“那我先去收拾一下東西。”

朱升道:“不用收拾了,我讓你哥幫你收拾,你快走。”

於是,朱同就只好跟着我們走了。

我讓羅仁、陳定邦送朱同先出去,把他交給傅友廣了就回來,由傅友廣安排人送他上船。

接着,朱升又叫來了大兒子朱異。這朱異生於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這要算起來比我和常遇春還大一歲。

這朱異比起朱同就成熟多了,也可以說是聽話多了。

朱升只是對他說:

“我們馬上要去銅陵縣,你快收拾一下東西,把你弟弟的也一便收拾一下,你弟弟已經先走了。

你收拾好後,第二個走,我們分批走,在池州碼頭的船上匯合。”

這朱異沒跟弟弟一樣問東問西、討價還價,很恭順地就退下去收拾東西了。

本來這朱升的長子朱異比女兒朱霏大了五歲,這中間還有一個孩子,但沒養活夭折了。

所以,朱升就是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把長子朱異安排好了,朱升就叫來了妻子曹氏、老李頭及一個老媽子。

朱升向他們說明了,馬上要去池州碼頭乘船去銅陵縣,女兒朱霏在銅陵縣等他們。讓大家趕緊收拾東西,然後分批到池州碼頭的船上。

按照朱升的分派,大兒子走後,妻子曹氏和那老媽子一起走,然後是老李頭,他最後走。

我覺得這個方案也可行。於是就幫着他們收拾東西。

很快,羅仁和陳定邦回來了,說是已經把朱同交給了傅友廣。

朱異的東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我讓羅仁、陳定邦幫朱異揹着東西,送朱異出門。

很快,人員都陸續送走了。

我和常遇春還有陳元貴是最後一批出門的。當然,出門之前,爲了掩人耳目,我們還是對朱老爺子作了一下喬裝打扮。

讓他把那一身教書先生衣服換成了老李頭的粗布衣服。因爲是正月初一,天正冷,讓他帶了頂瓜皮帽子並把臉遮住。

不認真看的,還真認不出來他,乍一看,活脫脫就是一個普通的莊稼老漢。

出了大門,見左右無人。我讓常遇春進到屋裡面,把大門關好頂住,讓他翻圍牆出來了。

然後大家才一起上路,直奔池州碼頭而去。

待大家都到了船上,已是過了午時的時分。傅友廣命迅速開船,然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食物,大家在船上邊吃邊聊。

原來,朱升老爺子辭官並非僅僅是因爲元朝儒學腐敗,池州路許多官員對他不滿這麼簡單。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的這一決定。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朱升於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出生在休寧縣迥溪鄉。

少時他廣拜名師,十九歲時考中秀才,二十四歲就開始編書著學,竟沉迷此道,連續錯過多年鄉試、殿試。

元順帝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那場殿試以後,因丞相伯顏擅權,執意廢除了科舉。

直到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朝末年最著名的政治人物脫脫任右丞相,他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恢復科舉。

也就是這一年,時年四十二歲的朱升才參加鄉試中舉,次年三月參加殿試考中進士。

脫脫十分看中朱升的才華,讓朱升幫助自己修《遼史》、《宋史》、《金史》,因爲此事,雖然二人一漢一蒙,但成爲了至交。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元朝授朱升池州路學正官位。

但當時,脫脫因被罷免了右丞相一職,朱升爲至交好友感到不平,遂沒有去池州上任,而是回到家鄉繼續編書、講學。

直到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脫脫復出爲中書左丞相,才寫信給朱升,督促其上任。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們的老底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三百零九章 謀取江陰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四百零八章 丟人丟大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入妖風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測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六十七章 圍點打援(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513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