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水土治理

農典章屬於三品封僵大吏,在大殿上亦有坐位。他經理西京政務,聽了秦牧的話,他可謂是首當其衝,於是連忙執笏出班作揖道:“陛下,宋開寶年間,宋太祖念及中關殘破,亦曾下旨禁止西北伐木。然收效甚微,且此令沒幾年便告廢馳。

臣細想來,宋初禁令廢馳的因由,除了地方官員不夠重視外,關鍵還在於受客觀因素的制約。以宋初爲例,隨着戰亂逐漸平息,境內逐步承平,民生迅速恢復,民間置產建房,需要大量木材。

且宋太祖鼓勵功臣權貴置豪宅養美妾,高官勳貴無不大興土木,需求更大,自言以半本論語治天下的趙普,就派家人到西北伐取大量木材。

如此上至宰相,下至普通民衆,對木材皆有需求,而西北獨禁止砍伐,不法商人又哄擡木材價格,使西北民衆不堪重負,終至禁伐詔令形同廢紙。

陛下,我朝要在西北禁止伐木,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陛下鼓勵工商,加上新式作物的推廣,民生恢復迅速。而以前因戰亂頻繁,民居毀壞極其嚴重。再過一兩年,民生恢復過來,接下去十年內民間勢將迎來一個大興土木的高峰期。

請陛下恕臣斗膽直言,臣所慮者,陛下雖有禁令,但民間需求若不\ ..酌情考慮,恐怕陛下的之禁令,將來也難以維持。”

農典章這是要先打預防針了,現在說總好過將來禁不住了,被天子責罰。

秦牧當然知道,民間有需求,要強禁肯定是禁不住的,必須堵與疏雙管齊下才行。

民間對木材的需求,最主要的無非是兩點,一是作柴草。二是作建房材料。

特別建房用料,用量極爲驚人,這個時代的建築,大部份爲木質結構,拿一棟兩層小樓來說,通常除了外牆是磚石的外,樓梯,二樓地板,樑柱等,無不是木頭的。有的甚至連外牆也是木質的。

對此秦牧早有預案,也提前做了一些佈置,否則也不會在今天提這件事。

這時于成龍出班說道:“陛下,要使禁止伐的詔令能落實,首先得減少民間對木材的需求。陛下,就臣就所知,在陝北地區,普通百姓有挖窯洞而居的舊習。

自古以來,陝北就是漢胡雜居的地方。常是烽火連連,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遇到這種時期,就是有錢人家。也不願建豪宅大院,多數是挖幾丈土窯而居,戰亂一起,棄之而去。

而土窯挖掘簡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涼。臣以爲。如果在陝北、隴右等黃土高原適合挖窯洞的地方,大力推行窯洞民居,便能極大了減少民間對木材的依賴。”

聽了于成龍的話,秦牧不禁連連點頭,他沒有去過陝北,上次去隴右一帶,雖然也是黃土高原,但那裡的百姓沒有挖窯洞居住的習慣,以至於他根本沒想起窯洞這個低成本,且易行的辦法。

“好,於卿所言,甚合朕意。朕知道,要在西北禁伐困難重重,但由於西北日漸殘破,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黃河攜帶的泥沙不斷增多,給下游造成了巨大的隱患。

縱觀歷朝歷代,在治理黃河水患方面,無不是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收效卻甚微,元末更是因爲大力治理黃河水患,導致亡國。

由此可見,光從黃河下游着手,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再難,這標本兼治之策也要落實下去,否則恐怕將來大秦花在治理黃河上的錢糧,同樣是個無底洞。

於卿所說的窯洞,針對黃土高源的普通民衆,朕以爲十分適合,朝廷理應推行。同時西京可招集一些建築方面的能工巧匠,對窯洞的格局、佈置加以設計,務求讓窯洞在實用性、安全性、採光、通風、防潮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讓百姓更樂於接受,農卿,此事就交由你去落實了。”

“臣遵旨。”農典章只得起身作答,他想了想接着說道,“陛下,窯洞在普通人家推廣不難,但只怕一些大戶人家並不樂意接受。而建豪宅華堂,耗費木材最多的恰恰是這樣的富戶。而且除了黃土高原,其他地方並不適合挖窯洞。因此臣以爲,窯洞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西北百姓對木材的依賴,要在西北禁伐仍將是困難重重。”

秦牧不想浪費時間,直接說道:“朕現在說幾點,一,農卿要先作個示範,組織人力,加大煤礦開採力度,然後在各州各縣推廣蜂窩煤使用,儘可能減少城中百姓燒柴草的數量。

二,推廣鋼筋水泥建築,這方面朕已經有所準備,很快會爭取在各州都建起一個水泥廠,加強原材料供應。

三,對木材加稅,增加使用木材的成本。

四,在各州縣設立林業巡僉司,對境內木材加強監管,對林木進行科學砍伐,嚴禁濫砍濫伐。同時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村的里正身上,不管是誰家的樹木,若要砍伐,每砍伐一顆樹必須補種活三棵樹苗,否則予以罰款。

五,對黃土高原的土地加強管理,禁止進一步墾荒。禁止過度放牧,今後人口增加,現有土地不夠耕種之後,朝廷再負責遷民。

六,鼓勵植樹,朕會責令戶撥下專款,不管是誰,每植樹一百株,第二年若存活,可得到兩個龍幣獎勵。

七,把每年三月十二日定爲植樹節,西北所有官吏,每年每人必須帶頭植樹二十株,且要保證七成的存活率,此項任務將納入政績考覈內容。”

秦牧說完之後,詢問司馬安等人有什麼補充。

司馬安沉吟道:“陛下所說的鋼筋水泥建築,民間從未見過,要推行起來恐怕不易。陛下要推行,臣以爲應在各州縣做些試點,得讓當地百姓對此先有所瞭解才行。”

秦牧點頭說道:“這是自然,諸位大臣還有什麼補充?”

李源想了想說道:“陛下,一種觀念的改變,最是困難,我漢民有史以來,已經習慣木質結構的民居,即便在各州縣做了試點,百姓恐怕也未必願意照做。

臣以爲,要想此策能順利推行,只能以利驅使,才能起到實際作用。臣建議除了增加木材的稅率,提高木材使用成本外,可依照生育政策予以補助的辦法,對使用鋼筋水泥建房的人家給予一定的補助,或是減免相應的銳賦。如此,臣相信民間被利所動,推行起來便容易得多。”

戶部右侍郎立即苦着臉說道:“李閣老,用銀錢補助,這會大大增加國庫支出”

秦牧擺擺手說道:“楊卿,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得千秋的大事,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況且西北人口損失嚴重,如今是地廣人稀,荒地極多,一但禁止隨便開荒之後,荒地也會變得值錢了,到時可以用荒地作爲補償,不一定要國庫掏錢。”

“陛下聖明,如此甚好,甚好。”

見楊超活象個守財奴,連司馬安等人也不禁嘴角上翹,微露笑意。

其實正如一開始農典章所說,在宋代朝廷就已經意識到西北水土流失嚴重,需要採取防範措施了。

只不過宋太祖雖然下了禁伐令,但沒有相應的措施配套施行,是以沒有成功。另外,北宋時期黃河上游還多控制在異族手中,也沒有大秦現在的條件。

秦牧這一天,和在坐的大臣專門討論此事,絞盡腦汁制定各項實施細則,把事情敲定。

他制定的五年計劃的各項條款,要由易到難,一條條的落實下去,不但需要時間,有些條款還需要契機。

象治理水土流失這一項,比較容易達成共識,便先拿出來敲定。

至於其他的,他正在造勢,等時機逐漸成熟,再推出(……)

第779章 巴音淖爾湖第518章 風雲變幻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898章 歲月的回聲第1082章 爭分奪秒第679章 內監司的發明第712章 破城第255章 黑雲壓城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290章 慾求不滿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926章 海如風要挺進印度第44章 初臨會昌第112章 烈火焚城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538章 地球儀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587章 生擒多鐸第446章 犁庭掃穴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854章 修路計劃第863章 寒夜凝冰第1033章 底線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1014章 懦弱者的怒火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12章 東廠拿人第5章 我要上青樓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290章 慾求不滿第929章 革囊渡河第1088章 快刀斬亂麻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906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412章 久別重逢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616章 漢奸的下場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1078章 這裡的黎明亂糟糟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498章 又見螯拜第215章 活捉瘟神第969章 佛光反擊第1082章 爭分奪秒第604章 多爾袞之死第465章 太后,嫁給我吧第626章 禍水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7章 妾家住洞庭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328章 招兵買馬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28章 雨夜奔襲第1026章 柳如是的建議第1019章 最長一夜(一)第233章 天下爲先第269章 背水一戰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197章 夜宿湘江第1115章 陰霾籠罩第153章 飲鴆止渴第1105章 突破口第1169章 大結局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946章 奴家顧橫波第141章 給張獻忠來頂綠帽?第150章 田忌賽馬第981章 應變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847章 風潮第429章 戰略武器第870章 護駕第378章 幣與稅(二)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649章 以邊養邊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個省第828章 風動,幡動,心動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832章 沙州大撤退第222章 支援左良玉第533章 海洋戰略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269章 背水一戰第827章 再三斟酌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482章 玉京有喜第651章 來複槍發威第35章 盜亦有道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237章 血戰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