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抓真兇

夏縣地處山西省西南端,離潼關不遠。因大禹之子啓建夏朝都城於此而得名。那個小時候就擅長砸缸的司馬光就是夏縣人。

境內東有中條山,西有稷王山,盛產葡萄,目前是大秦葡萄酒的重要產地之一。

說到夏縣的葡萄酒,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宋朝的時候,中國人不知道葡萄酒的釀法,象釀白酒一樣,加酒餅釀造,結果釀出來的葡萄自然是又苦又澀,十分難喝,因此西域的葡萄酒在中原價比貂裘。

金元時期,夏縣有個人逃入中條山中躲避戰亂,家中涼曬的一籃葡萄無人理會,葡萄汁自然滴入下面的一個裝糖甕中,過幾個月戰亂平息,主人回家後發現甕中竟然成了美味葡萄酒。

從此,夏縣的葡萄酒一直傳承下來,馳名天下。

臨窯村附近的山嶺上,就全是葡萄,附近幾乎家家釀造葡萄酒。夜不收百戶康德帶着人,扮成收購葡萄酒的商人,來到監窯村一帶,一邊走村串戶求購葡萄酒,一邊散佈着假消息:

“我們路過長安的時候,聽到一樁與你們夏縣有關的消息,聽說啊,夏縣有個楊柳氏,去長安敲登聞鼓爲其子申冤,當今天子親自審理.......”

“哎呀,這案子就發生在我們隔避的臨窯村,那楊柳氏就是臨窯村人,康掌櫃的,你快說說這案子如今怎麼樣了?”

“就是,就是,康掌櫃的快給我們說說。”

“怎麼樣了?瞧你們問的,當今天子那是什麼人?那可是能招來天雷劈瘟神、掐指一算就能算出呂宋有金礦.........這個呂宋你們聽說過嗎?那可遠了,當今天子連那些都能算出來,破個兇案那還不容易?我聽說呀,天子一看那兇器,便看到上面的指紋。然後和楊觀的指紋一對,你們猜怎麼樣?”

“怎麼樣?康掌櫃的您別吊人胃口啊,快說怎麼樣。”

“你們籤契約的時候爲什麼要摁手印,那是因爲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對上了,那肯定是同一個人,這回卻對不上,那就是說楊觀根本不是殺人兇手。”

“啊!楊觀不是殺害夏孃的兇手,那真兇呢?”

“對啊,康掌櫃。那真兇是誰?”

“你們別急,容我喝口水。是這樣,當今天子證實真兇另有其人後,再掐指一算,聽說就算出了兇手是誰了。”

“那皇帝怎麼沒派來人抓真兇?”

“誰說沒派,不但派了,還來得急呢。”

“康掌櫃的,不對吧,官着既然來得急。那怎麼你後來聽到的消息,反而先到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聽說帶隊的官兒因爲日夜兼程,馬兒累得突然倒地。把帶隊的官兒摔傷了,所在耽擱了兩日,我估摸着,明天估計也就該到了。”

“原來如此。但願官差早點到來,把那個殺千刀的兇手抓住。”

“對對對,這種人不繩之以法。天理不容啊。”

康德等人散佈的消息,就象一陣風迅速吹遍了臨窯村附近的村落,村頭巷尾,人人在談論此事,可以說是傳瘋了。

到了晚上,康德招集人手,共計動用一百多夜不收,在臨窯村及近鄰的兩個村子佈下天羅地網。康德相信,真兇絕對不可能再沉得住氣。

不管是他誰,今晚只要稍有異動的人,全部先抓起來,一個個的比對指紋。如果真兇真的沉得住氣的話,那就只有辛苦些,對附近三個村落的男子逐一比對指紋了。

據瞭解,夏娘因爲訂了親,很少拋頭露面,加上這樣的山村,除了一些前來收購葡萄酒的商人外,很少有陌生人來。由此可以判斷,是外來人員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潛伏了一夜,康德他們共抓住十三個行爲異常的人,其中一個叫唐庚的人,三更時分鬼鬼祟祟地揹着包袱出門,嫌疑最大。

抓住此人後,康德立即親自押到後山,點火比對指紋,結果他還沒比對完,那叫唐庚的人已經嚇得臉色慘白,最終的比對結果,也證明從匕首拓印下來的指紋,與他右手無名指的指紋相符。

這鐵證如山,康德忍不住嘿嘿地對身邊的手下笑道:“找到正主了,讓兄弟們不必忙活了,全部撤了吧。”

“是,百戶大人。”

“劉雲,人就交給你了,立即讓他交代作案的經過,以及有無血衣之類的東西匿藏。”

“百戶大人放心吧,屬下保管把他十八代祖宗都挖出來。”

火把息去,山上一片膝黑,這寒冷的冬夜,北風嘯嘯的吹過山嶺,突然間,傳出一陣慘叫,如鬼哭狼嚎,若是有人聽到,定會毛髮直豎。

不到一盞茶功夫,唐庚就什麼都招了,還乖乖地帶着康德等人去把血衣從自家菜園裡挖了出來。

“收工。”康德一聲令下,夜不收帶着唐庚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寧靜的山村中,只有被抓去過的十來個人,驚魂未定。

長安城裡,秦牧召開一個小朝會,上殿的官員主要是隨駕的文武官員,總共也就二十三名。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養,馬萬年的傷情基本好轉,換上一身武官朝服後,來到朝堂,向着御座上的秦牧大禮參拜,一臉羞愧地說道:“陛下,臣無能,失守蘭州,有負陛下重託,請陛下降罪。”

雖然秦牧與秦良玉是隔了十幾代的遠親,但鑑於秦牧對秦良玉這位皇姐甚爲敬重,而馬萬年是秦良玉唯一的孫子。所以殿上的司馬安等人對馬萬年丟失蘭州之事,一直避而不提。

今天馬萬年主動上殿請罪,大家倒想看看秦牧會如何處置。

秦牧轉頭對兵部左侍郎顧君恩問道:“顧卿,馬萬年丟失蘭州,按律當如何處置?”

顧君恩只得硬着頭皮出班答道:“啓奏陛下,馬將軍身爲主將,丟失蘭州,罪無可恕,然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

“是的陛下,馬將軍一家幾代人,爲兩朝征戰,忠貞愛國,且這次蘭州丟失,非馬將軍失職,其先爲流矢所傷,無法再指揮軍隊,乃有蘭州之敗,責任不全在馬將軍。”

秦牧淡淡地說道:“朕相信,朕那位皇姐,絕不希望自己的孫子推卸責任,顧卿,不必有何顧慮,按律當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吧。朕的皇姐那邊,朕自會親自去交代。”

“是,陛下。”

“萬將軍,你身體尚未全愈,先回去好生將養着吧。”

“臣,謝陛下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馬萬年退出,司馬安等人本以爲皇帝會說楊觀殺人一案,此案現在引發一股有關“無罪假定”和“有罪假定”的風潮,愈演愈烈,市井間現在無不在議論此事。

然而意外的是,秦牧卻按住此事不提,轉而說起了種樹的事情來。

“八百里秦川,滋養了秦漢隋唐。然而自唐之後,關中日漸殘破。而黃河下游,亦是頻頻改道,一次次釀成令人怵目驚心的大災。

過度的放牧,使很多原本水草豐茂的草原成了沙漠,過度的開墾砍伐,使關中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諸位大臣,我大秦要立萬世基業,就不能光看眼前,關中以及黃河上游地區的水土治理,必須立即展開,減少放牧,減少開墾,嚴禁砍伐,鼓勵植樹,這一系列的措施要儘快制定。”

秦牧還沒有登基,到關中祭陵時就曾頒旨禁止隨意砍代樹木,但那時戰爭未息,大家只當皇帝是一時心血來潮頒佈的旨意,都沒太在意。

如今聽了秦牧這番話,殿中大臣才意識到,皇帝這回是要動真格的了。

司馬安暗暗思索着,皇帝壓下太子移宮一事,壓下眼下的風潮,卻轉議起治理黃河上游的水土來;

乍看上去皇帝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但司馬安反覆思量之後,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天子恐怕是有一個宏大全面的規劃,只是現在還沒有浮出水面而已。

第169章 金融、糧食、水師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1021章 最長一夜(三)第101章 斬盡殺絕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905章 猴急第321章 帝王之璽第787章 馬永貞的計策第683章 神兵天降第95章 蝗蟲大軍來了第390章 顧含煙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123章 豬八戒吃豬蹄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59章 往死裡練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839章 阿爾泰山的雪第268章 各懷心思第670章 南京郊野麗人同行第259章 急先鋒吳三桂第18章 亂世匪蹤第366章 紅娘子守清流關第425章 四面合圍第650章 八部聯軍第304章 紅娘子臨陣脫逃?第975章 爭執第697章 兩頭忙第593章 南北之憂第960章 疲憊不堪第26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18章 亂世匪蹤第953章 醫保第821章 無聲的較量第474章 穎上行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133章 戰略轉移第34章 雙雙遇險第1045章 寡人第777 太液池的夜歌第1154章 內憂外患的奧斯曼帝國第745章 梅子黃時雨第634章 剪羊毛計劃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841章 測量地球第1018章 死地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122章 檢舉大會第521章 東海大戰(二)第1001章 拿下橫須賀第47章 雲巧兒的菜第181章 子嗣問題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961章 我有一個要求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137章 我要你.....第1031章 湘妃上殿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685章 過年不容易第11章 侯方域裸奔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20章 一路剿匪第968章 疑陣第510章 前車可鑑第558章 北伐大幕正式拉開第172章 又起戰雲第370章 美人幽徑第725章 海軍聲音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107章 生死須臾間第669章 午門外的悲喜劇第142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第140章 大王來巡山嘍第835章 靜夜思第245章 湯若望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331章 老帥出馬第206章 除夕佳節第176章 隔壁的歌聲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第585章 多鐸突圍第859章 解凍前夕第704章 陛下可是要用法家治國第875章 快速推進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第676章 未來之蘇秦張儀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851章 長安城裡的新鮮事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1056章 股票第1129章 圖謀馬鞍山第383章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956章 亮了第440章 撥刀相向酒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