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我澤如春

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比較濃,紅娘子想爲家鄉多謀些好處,這是人之常情。

秦牧的內庫攢下了不少錢,主要是當初百姓捐款興建皇宮的折餘,以及福建鄭家獻出的“納降銀”,兩者加起來達到一千多萬兩。

秦牧本來就是打算把這筆錢投到教育上去的,畢竟一個國家要興盛,人才是根本。

經紅娘子這麼一鬧騰,秦牧倒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打算將這筆錢主要投到北方來,以縮小南北整體的文化差距。

科舉上,開南北兩榜,照顧一下北方的讀書人。財政上,更多地傾斜於北方,加強北方的基礎教育。

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思想的差異。

長期以來,由於南方人更多的接觸海外文化,及以其它種種因素,思想上比北方稍爲開放。總體上北方民衆的思想則相對保守。

從唐代之後,中國的經濟文化的重心逐漸南移,這種差異也逐漸突顯出來,北宋時期,支持政治革新的多數是南方人,而北方人多數是反對革新的保守派。

秦牧覺得,這次內庫的錢投到北方,不能光是爲了縮小北方文化的差距,更應該從思想上對北方加以引導。

還是那句話,什麼落後不要緊,思想不能落後。

要引導北方讀者人的思想更趨於開放,那麼光靠四書五經這些教材肯定不行,有必要讓北方的孩子從小就接觸一些有利於開闊他們視野的教材。

那加入司馬凱主持編撰的數學啓蒙教材仍遠遠不夠,要增加些什麼教材,才能達到自己希望達到的效果呢?

這天清晨,天剛矇矇亮,秦牧就獨自在後園裡思索此事;

皇家投錢辦學,那也是私學,朝廷管不着私學,要教些什麼內容,有很大的自由度。這可得好好利用才行。

紅娘子今天換上了一套白底繡梅花的衣裙,一改往日的紅裝,讓人耳目一新。

昨夜梅開三度,把她滋潤得水靈靈的,本已白皙許多的肌膚,更是白裡透紅,水潤細滑;

她眉梢的英氣未減,但對秦牧卻是越來越溫柔,稱呼上也不再你呀你的了,都用上了尊稱,算是逐漸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知道替秦牧維護應有的尊嚴了。

她端着果點先一步在涼亭裡等着,秦牧從花徑一路行來,口中念念在詞。

“秦王,先吃些東西吧。”

“嗯。”秦牧入亭,拿手帕擦了擦手,拿起一塊點心邊吃邊道,“鶯兒,修個梨子來。”

鏘!紅娘子應聲拔出短劍,將一個雪梨拋起,劍光繚繞,最後一刺,將雪梨刺在劍尖上,皮已修好。

這一招秦牧喜歡看,她表演起來也頗爲得意,“秦王,請吃果..........”說到這,紅娘子突然發現,秦牧眉心粘着一片果皮,髮髻上也是,好好的秦王,變成了準備上臺表演的戲子。

“噗哧!”

“你還笑!”

“我,對不起......”紅娘子雖然在道歉,但臉上的笑意卻止也止不住,巍峨的雙峰一聳一聳的。

“光說對不起可不行,今晚必須給本王再來幾個高難度動作。”

“你.....你這個登徒子!”

紅娘子臉上剎時大紅,她身材修長,打小練有軟骨功,昨夜秦牧讓她擺出各種誇張的體態,比如讓她雙腳繃直,上身彎下、從自己胯下穿過,看着他用力衝擊,甚至讓她同時用蓮舌侍候等等;

那種羞人而又極度的刺激,讓她幾乎暈眩,個郎也因這樣的刺激變得不知疲憊一般,把她弄得魂銷欲斷,死去活來。

她這且羞且嗔的模樣,俏顏潮紅,雙峰起伏,讓秦牧幾乎忍不住立即又把她推倒。

“咳咳,登徒子什麼登徒子,這懲罰就這麼定下了。”秦牧別開目光,強迫自己把心思轉回到剛纔思索的問題上來。

紅娘子咬着嘴脣不說話,靠上前來,替他拿下發髻上的果皮。

秦牧坐在涼亭裡,一邊用點心,一邊思索,感覺北方的啓蒙教育有必要加入一些世界歷史和地理,以及西方的知識。

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這對開闊他們的視野應該有不小的用處。

想到了,秦牧立即就做,他到前院找來燕高飛,讓他傳信司馬凱,讓司馬凱找湯若望,一起負責編撰,小學教育而已,不需要太深淵複雜,只要能讓孩子們對世界有個初步的概念就行。

上午,秦牧在府學接見了當地的一些賢才士子。

歸德府本是文風鼎盛之地,雖然飽受戰亂,但民間散落的人才還是不少的。

滿清統治期間,有些讀書人雖然不能反抗,但也不屑於接受滿清的官職,這種人不在少數,他們往往會選擇隱居不出。

現在秦牧發出招賢榜,還派人四處尋訪,這些人對大秦政權,不似對異族政權那麼牴觸,大部份欣然而來。

秦牧走進府學時,松柏院落裡坐了將近三十桌,每桌八人。

桌上擺着四個葷菜,四個素菜,一罈酒。

“秦王駕到!”

聽到喊聲,正坐着低語的兩百多人紛紛起身,只見一個男子,頭戴樑冠,身着黑底繡金龍的大袖王袍,腰間懸着寶劍,在一衆侍衛的簇擁下走進府學。其勢英姿勃發,其態沉着莊重,衆人見了,不禁一齊拜倒:“叩見秦王,秦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秦牧走到上首,輕輕一展大袖,對下面的讀書人說道:“天下攘擾,尚未全定,本王做事,也不喜拖泥帶水;如今中原剛剛光復,百廢待興,本王急於招諸位賢才前來,是希望諸位能獻計獻策,讓飽受戰亂的中原地區早日得到大治。諸位不棄,前來攘助,本王理應盛情款待,只是如今民生還過於困苦,區區薄酒,怠慢了諸位賢達,還望莫怪。”

秦牧作爲一國之君,如此禮賢下士,各人心中欣然,連道不敢;

坐在前頭一桌,地位比較尊隆的歸德府名士高應龍躬身道:“秦王高舉義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萬民於倒懸,浩蕩天恩,我等如沐春風,秦王相召,我等受寵若驚,豈敢不來。”

秦牧欣慰地說道:“好,好,諸位能來,本王甚慰,中原各地這些年飽受戰亂,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急需治世賢才前去治理,不瞞諸位,本王是求才若渴啊。”

一聽秦牧這麼說,下面的讀書人更是滿臉喜色,有些人是確實是想爲百姓做些事,有些人覺得這是一個難逢的晉身機會,總之,各人想法,自是不盡相同。

秦牧端起酒杯,請大家同飲了一杯,含笑說道:“本王記得,天寶四年李錫調任虞城縣令時,唐玄宗寫了一篇赦文賜他,在坐的諸位都是歸德府一時之選,應該都記得這篇賜文吧?”

“秦王在上,不才獻醜了。”一個叫吳連英的年輕士子,起身一揖,朗吟道:“我求令長,保刈下人。人之不安,必有所因。侵漁浸廣,賦役不均。使之離散,莫保其身。片茲善理,寄而良臣。與之革故,政在維新。諷風變俗,背僞存真。教先於富,惠恤於貧。無大無小,以躬以親。青旌勸農,其惟在勤。墨綬令行,孰不攸遵。曷雲效之,我澤如春。”

“曷雲效之,我澤如春。”秦牧慨然說道,“本王欲使天下大治,還須良臣輔佐,如今天下未定,本王諸事繁雜,實難以面面兼顧。諸位若願輔佐本王,還須謹記這篇赦文,將來爲官一方,當無大無小,以躬以親,青旌勸農,其惟在勤。”

秦牧的話,讓大家心中癢癢的,似乎官職已經垂手可得,其實,秦牧只是把自己求才若渴姿態擺出來,收攏人心;

但到底誰能做官,還得由隨行的吏部侍郎岑嶺南主持考覈過才行。

否則胡亂派送官職,得到的全是些庸碌無能之輩的話,那豈不是坑害了百姓?

PS:今天冷清了啊,月票呢呢呢?當然,最基本的訂閱,大家一定在支持啊,俺就靠這贍養堂上年邁的雙親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請求訂閱支持......

第531章 仙霞關第681章 煙火之戰第977章 空港第118章 南邊放出一頭狼第274章 血戰中的小人物第1077章 歐洲心臟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257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299章 開科取士第842章 賑災預案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422章 風雪滿滁州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220章 權貴勢力第636章 逢林莫入第517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第713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第817章 軍與商第483章 女人的問題第560章 商丘戰雲掠地飛第96章 懸崖邊上第276章 剃髮令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434章 巨螯未斬濤千丈第14章 初見卞玉京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1037章 過猶不及第292章 血濃於水第1055章 獲獎後第127章 瞬息萬變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712章 破城第33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937章 各自謀算第981章 應變第1001章 拿下橫須賀第924章 李白的故鄉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286章 勸進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320章 玩大的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833章 合作模式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281章 烽煙歲月紅娘子第1136章 黃塵漫漫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42章 青藏局勢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766章 攻守異位第1097章 殺兄逼父第1069章 煙雨第551章 漢城風雨聲第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357章 一飯之恩第948章 二手武器第172章 又起戰雲第564章 朝鮮倒戈成後患第131章 大混戰(四)第1140章 軍歌飛揚第600章 僉事發飆第522章 東海大戰(三)第1051章 嫁妝第427章 夜半歌聲第952章 試探第231章 絕色雙嬌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10章 一箭四雕第1090章 借力打力第77章 後勤武器第143章 沉迷酒色第1135章 亞歐分界線第709章 心悸的T字橫頭第454章 螯拜遠遁第258章 樹倒猢猻散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360章 面對現實第204章 一致向我開炮第1066章 夜戰韋爾農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1120章 我本善良第853章 審計司第485章 必須堅持的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198章 濃硫酸出來了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347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第731章 進退之間第738章 蘇祿蘇丹國王子第1116章 陰雨天第245章 湯若望第407章 龜殼裡坐個閻羅王第464章 先下手爲強第603章 兵臨燕京第589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第1102章 深遠的影響第907章 暹羅殘兵第352章 烈火焚城第690章 哀兵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