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南北之憂

在前方,蒙軻、馬永貞、李定國這些秦國大將,正分兵攻城掠地,其勢如火,其疾如風,兵鋒已直指北直隸與山西;

步騎之間已經完全分開作戰,騎兵飛掠穿插,快速奔襲各個戰略要衝;

步兵如浪潮平推,層層北進,橫掃一切羶腥。

前方捷報頻傳,戰況喜人。後方的秦牧與一羣輔臣,忙忙碌碌,調撥糧草,選派官員,賑濟災民,安撫地方,可謂是百事紛繁,日理萬機。

這天秦王御駕臨達歸德府府治所在地商丘城。商丘過去曾有宋國、睢陽、南京府、應天府等名稱。

秦牧駕臨商丘後,首先給商丘的名稱改回了睢陽,這自然別有用意。

他連押在這裡的多鐸、寧完我這些重要俘虜都暫時顧不上,當日就讓人貼出招賢榜,並派人遍訪當地有賢名的士人。

瞧陽城有一面湖,西漢樑孝王劉武曾在這裡築東苑,方三百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爲複道,自宮連屬平臺三十里。集離宮、亭臺、山水、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陵園爲一體。

遊人徘徊在奇花異卉、茂林修竹之間,但見重樓起霧,飛閣生,離宮、別館中看不完的霓裳翠袖,聽不盡的夜夜笙歌。或豔陽高照,或月白風清,美不勝收。

後世稱之爲梁園,梁園之所以出名,並不單純是因爲它園林優美,建築恢弘壯麗,更主要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

梁園是以鄒陽、嚴忌、枚乘、司馬相如、公孫詭、羊勝等爲代表的西漢梁園文學主陣地。

後世謝惠連、李白、杜甫、高適、王昌齡、岑參、李商隱、王勃、李賀、秦觀等都曾慕名前來梁園。李白更是居住長達十年之久不忍離開,並留下《梁園吟》這樣的千古名篇。

到了宋代,建於梁園遺址上的應天書院,是與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並稱爲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

吸引到了范仲淹等一大批名士來講學,培養出了王堯臣、趙鰖、張方平、富弼、孫復、石介等一大批對中華歷史文化影響深遠的人物。

明朝萬曆七年,宰相張居正下令拆毀天下所有書院,應天書院沒能逃過此劫。

秦牧不知道張居正爲何要下令拆毀天下所有的書院。回想睢陽曾爲中華文化所作出的輝煌貢獻,秦牧駐馬於一片廢墟之上,由衷地感嘆了一句:“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司馬安聽了他的感嘆,輕聲問道:“秦王可是有意重建應天書院?”

“司馬先生以爲不可?”

“秦王萬勿忘了,書院往往是朝中黨派之爭的發源地。明朝嘉慶、萬曆年間,各地書院大興,蔚然成風。書院中也是良莠不齊,許多別有用心之人競相入院講學,教授生徒,創立學派;

同時利用講學之機。議論朝政,拉幫結派,打擊異己,導致朝中黨爭日益激烈。張居正對此尤爲痛惡,是以下令拆毀天下書院計六十四處。秦王如今要重建書院,臣以爲當慎之又慎,東林書院之事。秦王忘了嗎?”

秦牧策馬行於廢墟之間,右邊是紅娘子近身護衛,左邊是司馬安隨行,夕陽雖然已經西斜,但餘威尤在,熱氣逼人;

秦牧停馬於一株古柳之下,望着荒蕪的原野說道:“司馬先生說的,本王自然不會忘記。只是這幾十年來,北地災荒連年,戰亂不休,教化之事嚴重滯後,人才的斷層,將會給大秦帶來嚴重的南北失衡;尤其是江南文風,偏於嬌軟。若朝中盡是南方官員,大秦來日堪優啊。”

“秦王所慮深遠,但臣以爲,要解決這個問題。重興書院並不見得是良策。”

“本王讀史,宋金之時,北地久陷胡虜,元初一統天下後,同樣是南北文化嚴重失衡,於是頒佈詔令曰:先儒過化之地,名賢經行之所,與好事之家出錢粟贍學者,並立爲書院。

通過此舉,創建書院296所,大大促進了書院的發展,很快縮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正所謂前車可鑑,我大秦現在同樣面臨着類似的問題,在北地多建書院,未嘗不是治本之道。”

秦牧提到元代的書院,司馬安一時沒有反駁,因爲元代的書院與唐宋明不同,元代書院雖然也是私人書院,受官方控制甚嚴,無書院爭鳴辯論的講學特色。

如果秦牧要推行的,這元代那種嚴格管制的書院,倒是勉強可行的,畢竟朝廷財力有限,官學所能容納的生員也有限;

如果在北地大力發展私人書院,對官學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從而儘快縮短南北文化的差距,讓帶有北地雄風的人才源源不斷地補充進大秦朝廷,避免大秦整體漸趨於媚軟。

現在的大秦朝堂,文武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反差,文官幾乎青一色是南方人。而武將則相反,象蒙軻、寧遠、崔鋒、霍勝、凌戰、李過、高一功、李定國、劉猛、蘇謹、李九等等,都是北方人。只有馬永貞等少數大將是南方人,而且還是出身民風比較剽悍的贛南。

現在是戰爭時期,武將的地位很高,大體上可以與文官抗衡,但隨着天下逐步平定,文官必然會掌握更多話語權,因此這種文武抗衡的局面不可能長久維持,要從根本解決南北失衡的問題,最終還得從北方多引進治世之才方可。

常言道,打天下易,治天下難,現在對秦牧來說,是應該把治世的問題放到首位來了,秦牧深知人才的培養絕非三兩年的事,但大秦高官盡是南方人的格局必須儘快改變。

他與司馬安在柳蔭下討論了許久,決定從下一屆科舉開始,要象明初一樣,暫分南北兩榜,以便儘可能多的吸納一些北方的人才。

可以說,這也是被逼無奈之事,但願有明朝前例在,頒佈科舉分南北南榜時,能少受些阻力吧。

回城之後,紅娘子一直溫言細語,特別溫柔;

待到夜裡上牀休息時,她更是主動纏上來,含簫弄笛,然後婉轉奉迎,讓他盡情馳騁,結果這一夜秦牧大發神威,前後二次將她送上雲端,弄得她渾身癱軟如泥;

雲收雨歇之後,紅娘子躺了好一會兒,稍稍恢復力氣後,便爬起身來,用她那對溫比玉,膩比膏的"ju ru",在秦牧背上來回廝磨,極盡殷勤。

秦牧一邊享受,一邊暗暗好笑。

紅娘子把他侍候舒服了,纔開口說道:“秦王,賤妾記得秦王說過,你的內庫讚了不少錢,是打算用來辦學的是嗎?”

“噗哧!”秦牧終於忍不住失聲而笑,“你呀,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纔好,這魚水之歡,本是男女樂事,你非要得有事求我,才如此殷勤嗎?還妾啊妾的,這還真是破天荒了。”

“我........”紅娘子爲之大窘,她在秦牧面前,一向比較率真,還真沒這麼低姿態地自稱賤妾過。

秦牧伸手輕揉着她的玉股春灣,笑道:“說吧,有什麼事?”

“你說要解決南北文化失衡,就要興辦書院,還說內庫攢的錢,就是用來興辦學堂的,秦王,你看河南這麼殘破,你能不能用內庫的錢,在河南多辦些學堂,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讀得起書。”

“我說嘛,今晚鶯兒爲何如此殷勤,感情是盯上本王的內褲了,哈哈哈........”

“你別笑好嗎,我打小過的是苦日子,沒機會讀書,我也不瞞你,以前我表面上對你們吟詩作對很不屑,其實心裡很自卑,你說我今晚怎麼樣都行,我只希望家鄉能有多些孩子能讀書識字......”

“不是,我沒笑話你,只是本王是天下共主,總不好厚此薄彼,咳咳!”

“你又想打什麼壞注意?”

“鶯兒,你不是練過軟骨功,可以隨意的捲起身體擺出各種姿勢,這個.....今晚,給本王表演一回可好?”

“你這個壞傢伙,怎麼還不知足......嘶...哦.....好了,你說讓我怎麼做.....嗯...”

Ps:定都之事,感謝大家的建議,給了我不少啓發,謝謝!

求訂閱!

第57章 快刀斬亂麻第960章 疲憊不堪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499章 必然出現的裂痕第31章 大秦鐵騎第39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3章 贛州危局第922章 打蛇打七寸第575章 血色浮空雲飛揚第576章 崩坍的大清門第761章 民心第190章 世上如儂有幾人?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595章 朱由榔趁火打劫第744章 風暴在醞釀(六)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1161章 拉誰打誰第251章 南有嘉魚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319章 渡淮奔襲第175章 科學實驗第757章 夜戰黃岩礁第826章 詩聯(下)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591章 一個響屁引發的叛亂第364章 雁奴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106章 煙花之惑第997章 秦淮夜話第697章 兩頭忙第493章 做了再說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405章 馬六兩與湯秀才第113章 奪取袁州第902章 夜雨滂沱第447章 又值烽煙四起第322章 金秀才第466章 明天的希望第672章 你敢不敢第320章 玩大的第289章 叔嫂姦情第831章 蔬菜大棚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723章 碩果累累第149章 重返瀏陽第539章 久別情濃第204章 一致向我開炮第653章 伏子第667章 時也勢也第712章 破城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1132章 酬勞第124章 峽谷中的洪流第295章 天命所歸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993章 軟實力無處不在第562章 萬騎奔襲走雷霆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1168章 盡收各部第1079章 巴黎之心第743章 風暴在醞釀(五)第17章 怎樣當好一個知縣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698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270章 大別山會戰第1098章 隔岸觀火第798章 一封信第740章 風暴在醞釀(二)第52章 針鋒相對第258章 樹倒猢猻散第379章 幣與銳(三)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618章 御花園之“火”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1047章 船過大西洋第550章 雷霆震怒第844章 有罪假定應該推翻了第319章 形勢逼人第713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第841章 測量地球第710章 潤物細無聲第976章 高朗步港第323章 洪承疇的陰謀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1012章 英勇的阿三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639章 攻守同盟第1035章 草根的聲音第86章 馬永貞遇伏第567章 秦戈橫斷紫雲腰第923章 龍率領的狼羣第1113章 又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