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逼反

王直本是名盜商,是徐晉一手把他招安,又一手把他提拔爲東洋都護府首任都護,所以說,徐晉算得上是王直的恩主了。

此時王直戰戰兢兢地跪伏在徐晉面前,聲淚俱下地道:“王直認罪,王直罪該萬死,愧對朝廷,愧對大帥昔日提攜之恩,愧對大帥的信任啊!”

魏國公徐鵬舉禁不住冷笑道:“呸,真是不見棺材不掉眼淚,如今刀劍加身才醒起徐大人對你的信任和提攜,不嫌遲了些?早幹嘛去了,當初殺官造反時爲何沒想過會連累徐大人?要不是徐大人深得皇上信重,恐怕已經被你們父子連累殺頭了。”

徐鵬舉雖然帶兵打仗不行,但誰敢說他不是一個聰明人?當初陸炳、張璁、郭勳等人聯手欲置徐晉於死地,勳貴集團也參與助力了,甚至有不少人出手搶奪徐晉名下的產業,只有他置身事外,所以現在還能跟徐晉保持良好的關係。

不過,當初徐鵬舉雖然置身事外,但畢竟也是舊武勳集團的人,正所謂瓜田李下,他一直擔心徐晉會心有芥蒂,所以這段時間都在盡力修補與徐晉的關係,剛纔那番話表面上是在諷刺王直,實則卻是在向徐晉“表白”,自己當初並沒有參與打擊他。

王直被徐鵬舉一番斥責罵得冷汗直冒,連連以頭搶地道:“王直罪該萬死,不過王直之所以造反是萬不得已的。”

“豈有此理,敢情你殺官造反還有理了?”徐鵬舉厲害喝斥道。

徐晉擺了擺手,神色平靜地道:“國公爺稍安勿躁,且讓他講來,本帥倒要聽聽他如何萬不得已。”

徐鵬舉立即識趣地閉上了嘴,他雖然貴爲國公爺,但以徐晉今時今日的地位,他徐鵬舉只有在一旁陪襯的份,說實話,徐鵬舉現在對徐晉就有着一種畏懼的心理,倒不是徐鵬舉爲人太慫,實在徐晉太過“強橫”了,打仗從來沒輸過,而且,跟他作對的人似乎都沒好下場,遠的有張家兄弟,首輔楊廷和、毛澄等老臣,近的有陸炳、張璁和郭勳等人。

譬如勳貴集團參與了聯手打擊徐晉,結果徐晉最終沒事,官倒是越做越大,還反手就整治了勳貴集團兩波,一是爵位降級制,二是革除十二團營,恢復三大營。

在徐鵬舉眼中,爵位降級制度和恢復三大營,就是徐晉想出來專門整治勳貴集團的,試問這種滿肚子陰謀詭計的人物,徐鵬舉怎麼能不忌憚?反正能跟徐晉做朋友,絕對不要做敵人。

徐晉要是知道徐鵬舉有這種想法,恐怕要啼笑皆非了,他自問不是正人君子,但也不是睚眥必報的小人,之所以提出爵位降級制度,完全是爲了減輕朝廷的負擔,而革除十二團營,恢復明初三大營的主意是朱厚熜自己想出來的,並不關他事。

言歸正傳,此時只聽得王直道:“王直商賈出身,後又出海爲盜,受徐大人感化接受朝廷招安。徐大人不嫌王直出身卑鄙,提攜爲東洋都護府都護,王直感念於懷,本欲兢兢業業報效朝廷,以報徐大人提攜之恩。

然而,布政使賈赫和提刑按擦嚴嵩到任後,常常對王直父子二人冷嘲熱諷,處處刁難找碴,甚至直斥小兒爲盜賊匪類,背地裡斥王直爲老賊,是故雙方矛盾日深。

有一次小兒看中了一名倭女歌姬,布政使賈赫卻搶先奪了回去納爲小妾,還發貼請我父子二人飲喜酒,小兒本不欲前往的,來人卻故意以言語相激,小兒憤而前往,飲宴間,提刑按察使嚴嵩故意言語挑撥,賈赫亦極盡羞辱之能事。

小兒大怒失去理智之下,失手打死了賈赫,嚴嵩慌張離席,不久後帶兵前來抓捕。王直自知理虧,並沒反抗束手就擒,然而小兒怒氣難平,又憂心王直安危,所以召集手下前來搶人,最後雙方便打起來,嚴嵩不敵逃到港口登船離開。

王直自知造反罪該萬死,但此事皆因賈赫和嚴嵩兩人而起,求徐大人明鑑,還我父子兩人一個公道啊!”

王直說完便砰砰地叩了三個響頭,傾刻間血流滿臉,在場衆將都不禁皺起了眉頭,若是王直所言屬實,那布政使賈赫真是咎由自取,嚴嵩這貨也是大大的壞。

魏國公徐鵬舉面色變幻不定,當年嚴嵩確是走了張璁的路子才當上東洋都護府提刑按察使的,而賈赫亦是新貴派,與張璁走得很近,兩人會不會是得了張璁的授意,故意逼反王直,以此來牽連徐晉?

嘖嘖,如果真是如此,那等徐晉此番回國,嚴嵩恐怕沒有好果子吃了!

徐晉眼中寒芒一閃而過,徐鵬舉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了,其實他早就對王直父子突然造反感到奇怪了,果然是有人作妖,難怪嚴嵩這貨臨出發前裝病,敢情是心裡有鬼,不過躲得過初一,難道還躲得過十五不成?

雖然對王直的話已經信了八~九分,但徐晉還是不動聲色地道地:“姑妄之言,姑妄聽之。王直,你現在所講的話,本帥暫時聽着,待回到大明後,你可敢與嚴大人在皇上面前對質?”

王直聞言暗鬆了口氣,也隱隱生出了一絲希望,連忙道:“王直剛纔所言句句屬實,又豈懼與嚴嵩此賊對質。”

徐晉點了點頭,淡道:“來人,把王直帶下去暫時收押,待將毛海峰抓捕歸案後再一同審理。”

司馬轅立即親自上前把王直鎖拿起來,押到船上關監起來。

當明軍打掃完戰場,已經是夕陽西下了,謝三槍把徐晉帶到島上一座兵器場,將一支嶄新的燧發槍遞給了徐晉。

徐晉心中一動,接過這杆燧發槍熟練拉起了擊燧,然後扣動板機,只聽得卡嚓一聲,擊錘打在燧石上,頓時火星四射。

王林兒沉聲道:“大帥,看來咱們還是小瞧王直父子了,他們的兵器場已經能少量製造燧發槍了,儘管質量次了些,但也差不了多少!”

徐晉皺了皺劍眉,果斷地道:“傳令下去,三日之後出兵拿下九州島。”

毛海峰麾下的工匠竟然能製造燧發槍了,這倒是出乎徐晉所料,爲免夜長夢多,還是儘快拿下的爲好。

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100章 雙雙回府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422章 火焰第87章 兩手準備第640章 圍剿雙嶼港(下)第279章 第三個春節(大章)第91章 闖營第1053章 暴走的嘉靖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575章 財貨與美人第280章 除夕夜,小登科(大章)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657章 賊破崇德縣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624章 防患於微然第716章 羅龍文毛遂自薦第121章 老丈人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98章 徐子謙第626章 深藏不露,俞龍戚虎第621章 營救第858章 捷報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17章 水賊來襲第448章 老爺回府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1166章 狹路相逢(下)第896章 朝野震動第727章 還要浪一下第1094章 削他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898章 血屠通州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275章 風雪破廟(上)第1132章 閣臣第649章 吳中才子第869章 撤離第315章 妥協,主意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373章 混亂的曹州城第530章 奇女子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1157章 驚天一箭第1172章 寶刀未老第1349章 激烈爭搶第900章 拒而不見第720章 投名狀第417章 新泰會戰(下)第1161章 手串第216章 馳援第504章 雲中有信第326章 永秀郡主第703章 奇兵乍現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428章 鯉魚脫卻金鉤去?第71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755章 奪城(上)第723章 屁服屁服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354章 不請自來(求票)第133章 被打擊了的老男人第764章 喜極生悲,中風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688章 俞大猷募兵第960章 沽名釣譽?第726章 這個也很準第1015章 出頭鳥第979章 形容一下第1009章 駙馬定了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811章 西洋人來了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284章 不虛此行第82章 舊仇第1168章 吃帥(中)第968章 講武堂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1229章 破城(上)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163章 救人第521章 高手第537章 期待第284章 爭論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884章 在劫難逃?第977章 二侯一伯第412章 圍剿隔馬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