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倭寇

春日裡的陽光分外明媚,江南水鄉的女子亦是分外嫵媚,聲音軟糯溫柔,難怪有吳儂軟語的說法。江蘇爲吳,浙江爲越,吳越之地自古便盛產美女,譬如婦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人——西施,便是越國人氏。

此時,一艏船體龐大的樓船正在運河上順流而下,船頂上方飄揚着一面威風凜凜的玄黃團龍旗。這種旗幟只有皇家和奉旨欽差纔有資格使用,所以運河上來往的船隻遠遠見到便紛紛讓出水道。

徐晉今天並沒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常服,頭戴四方平定巾,一副書生打扮,脣紅齒白,俊秀儒雅,雙手扶着樓船的欄杆,站在甲板上欣賞兩岸的江南景緻,傾聽船家漁女們唱歌似的對答。

徐晉是二月初十告別妻兒,離開京城趕往通州的,於第二日便率衆在通州碼頭登船,然後一路順着京杭運河南下,歷經半個月時間,今日,終於進入了南直隸揚州府境內,再過半個辰便能到達揚州碼頭了。

正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揚州自古便是繁華富庶之地,乃有錢人的天堂。唐朝詩人杜枚的詩中便有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由此可見,揚州確是一個紙醉金迷,尋歡作樂的好地方。

風水學上有句話:靠山者貴,臨河者富。揚州之所以如此富庶繁華,主要得益於其便捷的水上交通,乃長江和京杭運河的交匯處,境內河網水道縱橫交錯。

當然了,揚州之所以繁華,除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外,還有就是鹽業。鹽無論是在哪個朝代都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古代,鹽業更是暴利的行業,一直由國家控制。而兩淮地區乃明朝的最大產鹽區,產量將近佔到整個大明的三分之一,兩淮轉運鹽使司就設在揚州,每年發放鹽引近一百萬引(每引400斤)。如此大的體量,試問揚州能不富嗎?隨便一個大鹽商的家資恐怕都要超過一箇中等府的年生產總值。

由於揚州是長江和京杭運河的交匯點,水道航運十分繁忙,尤其二三月份,正是秋糧解運入京的時節,所以此刻運河上漕船商船往返,絡繹不絕,一片車水馬龍的繁忙之景。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朝廷的稅收分爲夏稅和秋稅,夏稅一般在七八份解運進京,而秋稅則在第二年的二三月份解運。明初時期,百姓上交的稅收都是實物糧食,長途運送損耗太大,負責解運的糧長還容易中飽私囊,所以後來稅收便改用折銀的方式,除了江南部份貢糧地區外,其餘地方都得交銀子,這就是所謂的“折色”。

徐晉雙手扶着船欄,一邊欣賞着運河上的景緻,一邊琢磨着該如何在直浙兩地打開清丈土地的局面。

在京城,徐晉通過板倒外戚張家打開了局面,順利地完成清丈土地,然而,要在直浙兩地展開清丈土地,恐怕要比京城更難一些,畢竟在京城還可以借小皇帝的勢,而直浙地區卻是天高皇帝遠,地方豪強士紳未必會賣徐晉這個欽差的賬,陽奉陰違,各種阻撓是可以預見的。

徐晉靜靜地思索着,思緒不知不覺又飄回了京城,如今朝堂之上的“大禮議”之爭應該越來越激烈了吧?

其實就在徐晉離京南下之前,小皇帝朱厚熜便表示要把張璁和季萼從南京召回,可以預料,這兩人一旦回到京城,“大禮議”之爭肯定會越發激烈。

徐晉本來就不想捲入“大禮議”這個漩渦,所以自從“大禮議”戰火重燃,他一直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然而,隨着“大禮議”之爭白熱化,徐晉企圖一直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至少小皇帝會對徐晉看熱鬧的態度產生不滿。

正當徐晉頭疼該如何避免這情況的時候,首輔楊閣老卻送來了一副“枕頭”,竟然提議讓徐晉巡撫直浙兩地,提督清丈土地的事宜。

徐晉自然求之不得了,溜出京逛一圈回來,大禮議之爭應該也告一段落了,這樣子既可以避免捲入大禮議之爭,又不用引來小皇帝的不滿,一舉兩得!

在這個節骨眼上,朱厚熜那小子本來是不願意派徐晉這個心腹出京的,但跟徐晉私聊了一次後便轉變了態度,不僅同意徐晉巡撫直浙兩地,還給徐晉的差事加了碼,除了提督清丈土地外,還提督巡視海防。

如此一來,徐晉這個欽差頓時權力大增,幾乎等於是手握沿海衛所的軍權。楊廷和自然明白小皇帝抓軍權的意圖,但現在他急於把徐晉這根攪屎棍調出京,最後也只好妥協,按照小皇帝的意思擬定了聖旨。

“老爺,船頭風大,可不敢吹太久了,還是回船艙裡面去吧。”婢女初春行了過來,將一件薄衾披到徐晉的肩上,溫聲軟語地勸道。

徐晉笑了笑道:“沒事,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陽光明媚,哪裡就會着涼了。你和初夏也應該多曬曬陽光,補鈣!”

初春疑惑地問:“老爺,補鈣是什麼意思?”

徐晉不禁啞然,回頭看了一眼身邊這株水靈靈的小白菜,笑道:“鈣嘛……就是骨頭,曬曬太陽能讓渾身骨頭更加硬朗,個子長得更高。”

初春似懂非懂地噢了一聲,這丫頭今年十七了,個子並不算高,只到徐晉鼻樑的位置,身形窈窕婉約,細皮嫩肉的,彷彿掐一把就能掐出水來,這時雖然作家丁打扮,但明眼人一眼就瞧得出是美人兒。

“對了,初夏現在怎麼樣了?”徐晉關心地問。

初春答道:“謝謝老爺關心,妹妹已經大好了,正賴在牀上看雜書呢,也就是老爺慣着她,要是換了個人家早就掃地出門了。”

話說初春那小蹄子滿懷興奮地跟着老爺乘船南下,結果第一天便暈船了,吐得天昏地暗的,連續好幾天才適應過來,誰料暈船剛好,緊接着又感了風寒,纏綿牀榻多日,徐晉只好命船中途停靠休息兩日,找來大夫替她診治,這才慢慢好轉起來。

徐晉微笑道:“那便好,遭了一路的罪,就讓她好好歇息幾天吧,我這也不用她服侍。”

初春眼圈微紅,偷瞄了徐晉一眼,感動地道:“遇到老爺這種主人家,是初春初夏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徐晉笑了笑,岔開話題道:“對了,我好像聽小婉說過你們姐妹倆是浙江人氏?”

初春點了點頭道:“是的老爺,我們是浙江寧波府人氏。”

徐晉笑着道:“難怪你們長得這麼好看,自古吳越便是佳麗地啊。”

初春臉蛋兒不由一紅,既羞澀又欣喜,話說自己姐妹到徐府兩年多了,老爺還是第一次讚自己長得好看。

“家裡還有什麼人嗎?”徐晉隨口問道,不過話一出口便後悔了,初春初夏自幼便被賣給別人當伶妓人培養,家裡即使還有親人,估計也不會好。

果然,初春眼神頓時一黯道:“沒了,家裡人都死掉了。”

徐晉歉然地道:“提起你的傷心事了。”

初春搖了搖頭輕道:“沒關係,都過去很多很多年了,那時還小,婢子連父母長什麼樣都記不得了。”

徐晉不由心生憐憫,伸手撫了撫丫環的額頭,安慰道:“到時老爺帶你們回一趟老家尋親,順便祭掃一下雙親。”

初春眼圈更紅了,搖頭道:“婢子不知父母葬在哪,估計村子也不存在了。”

徐晉劍眉皺了皺,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初春眼中噙着淚水答道:“我們家是寧波府沿海的竈戶,整條村子都是竈戶,靠煮鹽爲生。有一天倭寇和海賊來了,這些窮兇極晉的混蛋到處殺人搶掠,婢子的父親被殺死,孃親也被擄上船……後來跳海自盡了。婢子和妹妹躲在柴草堆下逃過一劫。”

徐晉沉聲道:“那你們後來……”

初春抿了抿嘴脣道:“後來一個族叔把我們賣到青樓,再後來我們又被魏國公的管家買了回去。”

徐晉不由暗歎了一口氣:“那你恨那個族叔嗎?”

初春搖了搖頭:“不恨,當時族叔若不把我們賣到青樓,婢子和妹妹怕已經餓死了,而且族叔拿了錢也能夠活命,還能打兩副棺木安葬我們爹孃。”

徐晉心情沉重地輕吁了口氣,用脣間吐出兩個字:“倭寇!”

第561章 凱旋第1145章 奇兵天降(上)第60章 吳三八第923章 內鬥第574章 來龍去脈第712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104章 午門爭論第939章 請君入甕(中)第52章 小奴兒被擄第221章 被非禮了第842章 套話被逮第131章 索畫第1339章 再施奇兵(下下)第214章 冒險求援(大章)第1112章 春天快到了第1074章 老王出馬第1187章 一戰定君臣(上)第758章 玉米與土豆第1030章 中風?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289章 賞春文會(二)詰難第588章 倭襲東臺縣(上)第384章 第一支燧發槍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743章 挾恩圖報第573章 引爆第58章 縣試案首第1105章 廷議(上)第1195章 撒馬爾罕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497章 通過測試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235章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443章 討巧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377章 京中反應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204章 加一堆篝火第1140章 土默特本部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1100章 雙雙回府第1111章 離京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878章 朝中無將,嘉靖之觴(兩章合一)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266章 遊園(下)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1041章 張經的悼文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452章 撞樹了第1264章 遊園(上)第1234章 警覺第270章 急救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1056章 雙殺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1023章 淑妃流產第836章 刺殺(下)第364章 此山有虎第86章 反殺第776章 楊閣老的撒手鐗(兩章合一)第746章 滿喇加王子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144章 請帖(求票)第1155章 汗庭決戰(中)第363章 吉星高照?第1032章 不正常第1082章 生無逢時第297章 又來了兩個第76章 端午龍舟賽第 248章 麻煩上門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08章 郭夫子第172章 一同進城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1241章 交接第1108章 廷議(完)第263章 鹿鳴宴(中)第1185章 搬兵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1303章 髒活第412章 圍剿隔馬山(完)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497章 通過測試第528章 擄劫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1001章 嚴嵩選婚(中)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1357章 陰謀陽謀第1108章 廷議(完)第1130章 回到原點(元旦快樂)第284章 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