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順明安樂

嘉靖六年六月初二,奉天門外,五品以上的朝官,以及一些特殊職能部門的官員都到齊了,嘉靖帝朱厚熜神采奕奕地登上了丹陛升座,接受一衆文武官員的跪拜,然後便直奔主題。

話說昨日接連收到徐晉和俞大猷的捷報,嘉靖此刻的心情就別提多美了。如今大明的疆土面積已經遠超太祖和太宗時期,再加上現在大明國泰民安,國力蒸蒸日上,經濟快速增長,不僅扭轉了財政赤字的困局,糧食產量也是蹭蹭蹭地往上飆長。

所以說,嘉靖登基才七年,文治和武功均超越了大明曆代帝王,不對,從嚴格意議上來講,還是及不上老朱的,畢竟老朱是白手起家,不僅一手打下了大明的萬里江山,還消滅了蒙元,構建起一個新的皇朝制度,實非人中龍鳳所能辦得到的。

閒話休提,咱們言歸正傳,且說嘉靖今日把朝臣召來舉行廷議,其主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瓦剌,另一個則是安南。

待大臣們跪拜完畢,只見嘉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昨日朕收到兩份捷報,一份是靖國公徐卿家威服瓦剌,於燕然山勒石刻功,爲我大明再開疆千里;第二是忠勇伯俞卿家降服安南。”

“恭喜皇上威加海內,四夷賓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璁出列跪倒大聲道。

一衆大臣連忙紛紛跪倒高呼:“恭喜皇上威加海內,四夷賓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靖滿臉春風地擡了擡手道:“衆愛卿平身。”

“謝皇上。”

衆大臣又拜了一拜才站起來,張璁剛擡頭便迎上了嘉靖讚許的目光,心裡不由暗暗得意,之前正是他推薦的俞大猷,如今俞大猷果然不負衆望,輕鬆便拿下了安南國,自己這舉薦之功是跑不了了。

果然,只見嘉靖笑吟吟地道:“忠勇伯俞大猷三日攻克安南,揚我大明國威,朕心甚慰焉,也虧得張卿家有識人之明,當日舉薦了忠勇伯,應予以嘉獎。”

張璁連忙又站出來謙虛道:“食君之祿爲君分憂,這是微臣應該做的,皇上英明納諫,纔是我大明之福也,惟願吾皇今後繼續廣開言路,則我大明必然長治久安,這盛世更如花似錦!”

嘉靖欣然點了點頭。

衆朝臣紛紛向張璁投去羨慕的目光,後悔自己當初沒有搶先推薦俞大猷,嘖嘖,張秉用的眼神還跟當年一般毒辣,善於抓住時機,活該人家平步青雲,不過有徐晉在,嘿,張璁想徹底熬出頭也不是容易的事。

待張璁退回文官隊伍中,嘉靖便繼續道:“如今安南逆臣莫登庸欲獻土贖罪,諸位愛卿以爲朕是該受,還是不該受?”

閣臣夏言應聲出列,朗聲道:“皇上,自漢唐以來,安南便是我華夏固有之領土,太宗朝時,安南亦屬我大明,如今迴歸,求之不得,自然該受!”

“臣附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該受!”

“臣附議!”

“臣附議!”

別看殿內一衆大臣都是孔聖門人,平時滿口仁義道德,但對外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有便宜傻子纔不佔啊,更何況安南的黎氏後人都死絕了,大明接受莫登庸的獻土就更加理直氣壯了,所以紛紛出列附議。

嘉靖自然樂意看到這種結果,於是欣然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下旨接受莫登庸獻土,自即日起,安南國降爲安南承宣布政使司,莫登庸出任都指揮使,另,詔莫登庸立即進京覲見,不得有誤。”

“皇上英明!”羣臣連忙跪倒齊聲高呼。

嘉靖哈哈一笑,都有點飄飄然起來,嘿嘿,輕輕鬆鬆,大明的版圖又擴大了一塊,快哉快哉!

當然,更快哉的還在後面,小小的安南跟韃靼和瓦剌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光是韃靼的面積就超過超過大明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若是再加上燕然山以東的瓦剌地盤,大明的版圖就將近擴大了一半!

只見嘉靖清了清嗓子,神色興奮地續道:“日前,靖國公與瓦剌簽訂的協議,諸位愛卿必然都看過了吧,如今瓦剌賠償我大明十萬頭牛羊,五萬匹戰馬,還將燕然山以東劃歸大明,從此以後,我大明疆土北至忽蘭忽失溫,西燕然山,縱橫萬里河山,何其壯哉也!”

一衆大臣連忙又跪倒高呼萬歲,自然也包括張璁,不過張璁此刻的心情是複雜的,他選擇徐晉北伐之機復起,本想趁着徐晉不在京城發展自己勢力的,誰料徐晉竟然短短半年不到便滅了韃靼,還順手敲了瓦剌一塊,功勞越來越大,威望也越來越高了。而且據聞俺答已經逃到了吐魯番,以徐晉一慣的作風,十有八九會出兵吐魯番,若是徐晉再把吐魯番給征服了,那功勞豈不是更加不得了?

正當張璁心念電轉間,只聞嘉靖又道:“如今瓦剌綽羅斯部桑哈德,以及杜爾伯特部吐羅火上表臣服請封,諸位卿家以爲,朕該如何封賞的好?”

史部尚書方獻夫眼前一轉,搶先出列奏道:“皇上去年已經封了門圖爲忠順王,這次不如封桑哈德爲順明王,吐羅火爲安樂王吧。”

嘉靖頓時眼前一亮,點頭道:“順明王,安樂王,順我大明者得安樂,妙極,那就如方卿家所言吧!”

方獻夫得意地退回隊列中!

嘉靖隨之把目光投向內閣首輔賈詠,淡道:“勞煩賈卿家擬旨,與禮部具議冊封之事。”

“臣領旨!”賈詠應聲跪倒領旨。

嘉靖隨手揮了揮,讓賈詠平身便不再管他了,在場不少大臣臉上都露出輕蔑之色。

賈詠的能力和威望都不夠,平時就跟泥塑似的,朝會上從來不出謀劃策,皇上吩咐幹什麼便幹什麼,白瞎了內閣首輔之職,從皇上對他的態度便知不受待見,所以朝臣都在猜測,賈詠用不了多久就得退位讓賢了。

事實上,嘉靖確有換了賈詠的心思,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再加上賈詠很聽話,所以暫時將就着用。

搞定了今日廷議這兩件事後,嘉靖便宣佈退朝了,至於對徐晉和俞大猷二人的封賞倒是不用着急,等他們班師回朝再封賞也不遲。

且說嘉靖退朝後,立即便換了便服溜出宮去,帶着一衆侍衛策馬出了阜成門,匆匆趕往京西的神機營營地。

第990章 徐字帥旗第757章 南洋都護府第939章 請君入甕(中)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734章 犁庭掃穴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162章 被鄙視了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1349章 先溜了第1086章 召回第270章 急救第278章 白蓮餘孽第136章 被忽悠了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第1189章 一戰定君臣(下)第1265章 遊園(中)第92章 不掉鏈子劉縣令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312章 肅州之危(完)第671章 猜測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562章 風暴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739章 大難不死第142章 脫身而去第1187章 一戰定君臣(上)第1229章 破城(上)第882章 利益分配第06章 自由隨心第272章 萬物有其理(兩張合一)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1121章 突圍求援第1109章 出兵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495章 侍讀換尚書第32章 試食(求票)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33章 鋪面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224章 戰雲再起(求票)第1103章 共識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1363章 怨憤第1363章 怨憤第1248章 生兒子難第1177章 俺跑跑第502章 婚宴上的全武行第654章 有鬼第586章 回報一曲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260章 徐解元(求票)第1321章 哈密之困第1032章 不正常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145章 院試(中)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397章 如此開光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141章 井一口,詩半首(求票求訂閱)第831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354章 不請自來(求票)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184章 茗戰第1359章 冤家聚頭第490章 公主出城第29章 消寒文會(三)第427章 通風報信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750章 香港島之戰(上)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897章 國祚危矣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991章 摧枯拉朽(上)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750章 香港島之戰(上)第1177章 俺跑跑第10章 賣地風波(下)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1016章 兵分三路(上)第871章 五德始終說第137章 強擄第182章 重陽出遊第264章 鹿鳴宴(下)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1106章 廷議(中)第460章 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