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南北捷報

六月盛夏,驕陽似火,官道兩旁的柳樹都被曬得蔫頭耷腦的,樹底下的蟬卻在鼓譟個不停,讓人心煩得要直冒煙兒,就在此時,一騎快馬踏着滾滾黃塵飛馳而過,狂風揚起無數柳條,樹底下的鳴蟬受到驚嚇,立即撒了泡尿,振翅飛走了。

駕……

馬蹄聲滾滾直達京城的埠成門外,然後徑直穿門而過,馬上驛卒扯開喉嚨大喊:“捷報!平虜大將軍,靖國公大破瓦剌,燕然山上勒石刻功,威服瓦剌,拓疆千里。捷報……”

車水馬龍的京城大街上瞬時一片沸騰,人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號外號外,靖國公又打勝仗!靖國公又打勝仗了!!

自從今年二月份,靖國公徐晉掛帥北伐,捷報頻傳,每一次捷報傳來,京城的百姓都像過節一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刷爆棚,文人士子們更是狂歌縱酒,各種豪邁的邊塞詩詞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可以預見,這次靖國公徐晉在燕然山上勒石刻的捷報傳回,又將是文人士子們一場狂歡的饕餮盛宴,有門路的已經蠢蠢欲動,四處打聽靖國公在燕然山上勒石刻功的內容了。

當然,有幸先睹爲快的自然是嘉靖帝朱厚熜無疑,這小子剛下了午朝,正在養心殿中愜意地啃着西瓜呢,捷報便送入宮中了。

“皇上,捷報,捷報啊,靖國公大破瓦剌,拓土千里,燕然山上勒石刻功!”司禮監太監常懷恩捧着奏本面帶喜色地快步走了進來。

嘉靖把手中啃了一半的西瓜一扔,激動得嗖的蹦起來,急吼吼地道:“捷報何在,快,快給朕看看!”

常公公正要把捷報逞上,忽然停住了動作,輕咳了一聲提醒道:“皇上不如先淨手。”

嘉靖這才意識到自己雙手上沾滿了紅色的西瓜汁,哈哈一笑道:“幸得你這老貨提醒,要是污了奏本,科道的酸子們又該借題發揮了。”

常懷恩不禁莞爾,命小太監們端來金盤給皇上淨手洗臉。弄乾淨後,嘉靖迫不及待地取過了奏本,共有四份,一份是徐晉上奏的,一份是監軍黃錦上奏的,第三份是與瓦剌的談判契約文本,第四份則是桑哈德和吐火羅請封的奏本。

嘉靖先打開了徐晉的奏本,看完後不禁眉飛色舞,再打開黃錦的奏本一看,瞬時興奮得像喝醉了酒似的,哈哈大笑道:“好,哈哈,太好了。”

徐晉那份奏本很客觀具體地敘述了與瓦剌人達成協議的經過,所以顯得相對平淡,而黃錦的奏本就不同了,畢竟這貨是專門拍馬屁的,所以添油加醋,寫得是花團錦簇,撓到了嘉靖的癢處,所以嘉靖這小子高興得像打了兩斤雞血似的,從頭到腳都是舒爽!

這時嘉靖終於讀到了徐晉在燕然山上勒石刻功的那首詞,禁不住吟誦出來:

“韃靼鐵騎屢窺邊,躍馬古北前。黃塵滾滾陰山外,遍胡笳,蔽日狼煙。衝折旗車鼓角,紛披甲冑兵鞬。躊躇魏武囅揮鞭,勒石記燕然。疆寧圉靖承平日,指京華,高奏凱旋。大明延傳百世,吾皇嗣享千年。”

嘉靖吟完這首詞,那張俊臉興奮得是紅通通的,搖頭晃腦地道:“好一個勒石燕然,嘿嘿嘿!”

常公公諂着老臉笑呵呵地道:“靖國公不愧是連中五元探花及第的大才子,僅此一首邊塞詞便堪稱我大明文壇第一人。”

嘉靖似笑非笑地道:“這首詞嘛,一般般吧,不過馬屁拍得不錯,朕喜歡。大明延傳百世,吾皇嗣享千年,哈哈哈,寫得好!”

在興王朱佑杬的悉心培養下,嘉靖自幼飽讀詩書,自己寫詩詞的水平或許不怎麼樣,但是欣賞詩詞水平還是在線的,徐晉這首邊塞詞水平只能算中上,跟之前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相比,還是差得遠。

常公公幹笑一聲道:“靖國公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對大明,對皇上一片赤膽忠心,真乃羣臣之楷模也。”

嘉靖欣喜地道:“徐卿事無不成,這次又爲朕打下若大的疆土,朕該如何封賞你好呢,頭疼呀!”

嘉靖嘴上說着,臉上卻露出悠然神往之色,恨不得能跨越空間,親自來到燕然山下,與徐晉和諸將一道勒石刻功。

常公公很識趣的沒有插嘴,這種級別的話題,如果多嘴,弄不好會惹麻煩。徐晉如今已經是國公,武職已經到頂了,再往上就得封王,可是大明就沒有封過活着的異姓王啊,除非皇上打破祖制吧,所以,這種事還是不摻和爲妙,弄不好會被那些文官口誅筆伐。

嘉靖捧着那份拓印下來的《封燕然山銘》,悠然神往地許久,這才命人拿去裝裱,然後繼續愉快地閱讀那份和談協議,以及桑哈德和吐羅火請封的奏表。

古語有云:福無雙至,福不單行,不過,也有雙喜臨門,好事成雙的時候。

巧得很,正當嘉靖喜滋滋地閱讀着徐晉的捷報時,另一份捷報也送到了兵部,這份八百里加急捷報來自廣西鎮南關,報捷之人正是忠勇伯俞大猷。

話說之前張璁不是獻計,讓皇上下旨,令從馬六甲歸來的俞大猷率水師進入廣西北部灣威懾安南國的莫朝嗎?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正當嘉靖的聖旨傳達時,俞大猷所率的歸國艦隊正好到了廣州府,在當地休整補給呢。

俞大猷倒也乾脆,接了聖旨後立即舉帆出海,掉頭駛入了廣西北部灣,靠近安南一側,並且派人到安南國首都升龍傳達嘉靖的聖旨,勒令安南莫朝統治者莫登庸把王位還給黎朝,並親至大明京城,向大明天子負荊請罪。

安南只是蕞爾小國,自漢唐以來便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後來分裂出去罷了,明初的時候又被朱棣納入了大明的版圖,雖然明宣宗時期再次獨立,但還是大明的屬國之一,在強大的明朝面前,安南只是一隻弱小的螞蟻而已。

所以安南莫朝統治者莫登庸得聞大明水師出現在近海,登時嚇得坐立不安,不過他不甘心啊,最後一咬牙,決定賭一把,非但沒有投降請罪,還組織士兵抵抗,並且暗地裡派人在全國搜殺黎氏的後人,把黎氏後人殺了精光,絕了黎氏的後,夠狠!

俞大猷得聞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發動攻擊,在強大的大明水師面前,安南那幾艏破船簡直就跟紙糊似的,不用半天就被掃滅了,然後明軍艦隊沿海一路橫掃,三日便攻陷了安南首都升龍,活捉了莫朝統治者莫登庸,就連一衆朝臣和家眷也一窩端了。

正是不見棺材不掉淚,被活擒的莫登庸爲了活命,痛哭流涕地跪倒在地,並且主動獻上了安南的土地冊及戶籍本乞降,願將國南安土獻給大明以換取性命。

(注:這是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嘉靖十八年,莫登庸遣使至廣西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及戶籍獻於大明。嘉靖十九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嚮明朝官員納地請降,自始,安南國降爲大明安南都統司,一直到明末,安南都屬於大明領土。)

嘉靖的聖旨是讓莫登庸把王位還給黎氏,如今莫登庸竟然把國土獻給大明,所以俞大猷也拿不定主意,於是便寫了一份八百里加急捷報送往京城請示。

正好,嘉靖六年六月初一這天,徐晉的捷報和俞大猷的捷報先後送抵京城,真可謂是雙喜臨門了。

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1168章 吃帥(中)第746章 滿喇加王子第1174章 擊殺第645章 江南如煙,樓船聽雨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1023章 淑妃流產第504章 雲中有信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717章 有故人來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1238章 衝突第397章 如此開光第120章 回孃家第410章 圍剿隔山馬(中)第1045章 我等着你第109章 坑爹(2更)第272章 萬物有其理(兩張合一)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69章 突然襲擊第1262章 你得負責第1129章 絕地大反擊(完)第1042章 如此巧合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1038章 主動請辭第568章 癡人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838章 薛護衛……第771章 請開海禁(兩章合一)第120章 回孃家第1138章 窮追不捨第1283章 訪佳人第588章 倭襲東臺縣(上)第730章 偏向虎山行(月初求票)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108章 街上偶遇(1更)求訂閱第683章 草民有冤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37章 小財迷第50章 連射三箭第1289章 大買賣第826章鹿死誰手?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343章 殺伐果斷(求票)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1109章 出兵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278章 白蓮餘孽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1227章 敦煌血戰(中)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82章 舊仇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597章 名將的屁股第362章 喪心病狂(求票)第1197章 嘉峪關失陷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1017章 兵分三路(中)第216章 馳援第1121章 突圍求援第1180章 張璁獻計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970章 四時分祭第1210章 滿速兒汗的自負第272章 萬物有其理(兩張合一)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858章 捷報第587章 青銅與王者第1037章 靖國公,文成武毅第644章 碰了一鼻子灰第439章 想要什麼交待?第296章 杞人憂天?第736章 無敵艦隊第1175章 無煙竈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79章 小子想得美第838章 薛護衛……第281章 失眠了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910章 求情第120章 回孃家第605章 一隻王八第363章 吉星高照?第280章 除夕夜,小登科(大章)第633章 不歡而散第456章 五百營第35章 中下第154章 危機再起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562章 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