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廷議(中)

嘉靖六年大年初一,朝官們等到脖子都長了,終於在天黑之明等來了皇上召開廷議的消息,時間就定在明日未時,也就是下午一時左右。

這就有點奇怪了,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古人做事都喜歡趕早,所以嘉靖把廷議安排在下午,委實有些反常,也讓習慣了凌晨三點就起牀準備上朝的官員覺得頗爲彆扭,但是,也沒人去深究,畢竟眼下正值年假期間,再加上天氣嚴寒,皇上偶爾偷個懶也無可厚非。

大年初二,接近中午時份,耐着性子在家中消磨了半天時光的朝中大佬們紛紛動身趕往皇城,廷議將在文華殿中舉行。

當徐晉步履從容地邁進了文華殿時,有資格參加廷議的官員都基本到齊了,而對於靖國公徐晉這個富貴閒人的到來,大家並不覺得出奇。

因爲按照大明的潛規則,雖然國公一般情況下不能再掌兵和管理具體事務,但是參政議政還是可以的,事實上,在作出重大國家決策之前,皇帝通常都會把文武官員中的重量級人物都召來商議,而此次廷議,徐晉便是奉召前來參加的。

“見過靖國公!”

“見過靖國公!”

文華殿中的官員紛紛向徐晉施禮問好,尤其是鷹派的官員們,見到徐晉的到來,無不面露喜色,行禮時也特別熱情,而鴿派的官員則神色各異,甚至露出警惕之色,畢竟這位靖國公爺外號徐常勝,這些年基本沒有消停過,從大明的東南沿海打到南洋,又從南洋打到東洋,東洋還打了兩次,乃鷹派中的鷹派,這次肯定是支持出兵北伐的。

徐晉一邊客氣地迴應着衆官員的問候,一邊信步行到了武官隊伍的最前面站定。

話說徐晉如今只剩下靖國公的爵位了,不在朝中擔任任何實職,就連太保的虛銜都辭去了,所以站在武官隊伍中也無可厚非。

“見過諸位大人,大家過年好。”徐晉站定後,便轉身微笑着向隔壁的內閣四老,還有六部的諸位大佬們拱手行禮。

“見過靖國公,過年好!”一衆文官大佬紛紛拱手還禮,包括首輔金獻民在內,沒辦法,徐晉的地位擺在那呢,他這個首輔不管樂不樂意也得賣三分面子。

話說自從費宏辭官後,金獻民接任了內閣首輔一職,但他這個首輔卻當得比較吃力。首先,他本人的威望本來就不怎麼夠,偏偏連續兩次試圖打壓徐晉立威都失敗了,尤其是上次彈劾徐晉干預鴻臚寺的事務,結果反被皇上藉機敲打了一下,導致在朝中的威望更加減分。

衆所周知,一個領導人如果威望不足,下面的人都陽奉陰違,甚至是直接不聽使喚,那這個領導基本等於廢了。當然了,如果說金獻民這個首輔廢了,確實有些誇張,但其權力受到制約是肯定的,譬如四輔廖紀便不怎麼順從他,兩人經常在處理政務時發生爭執,最終導致金獻民要施行的政策執行不下去。

不過呢,在對待出兵北伐這件事的態度上,金獻民與四輔廖紀顯然是一致的,其一是要休養生息不折騰,其二是不讓徐晉趁機“復出”掌權。

但是,他們似乎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目前的嘉靖已經是一頭羽翼豐滿,而且雄心勃勃的雄鷹,任何試圖阻止他大展身手的絆腳石,都將被無情踢走,楊廷和就是前車之鑑,而金獻民跟楊廷和相比,差遠了!

言歸正傳,且說嘉靖十分準時,幾乎是掐着點進入文華殿的,他在文武兩班大臣的面前落座,目光掃過徐晉,君臣兩人默契地對視一眼,目光馬上又分了開來。

新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名叫常懷恩,約莫四十許歲,原是神宮監的掌印太監,由於識文斷字,而且名聲不差,沒有不良紀錄,嘉靖暗中考察了一段時間便升了他爲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時只見常公公捧着拂塵,鄭重地上前大聲道:“宣門圖、依薩娜姐弟二人覲見。”

很快,依薩娜和門圖兩姐弟便被錦衣衛帶了進來,隨行的還有一名長滿絡腮鬍子的胡人,赫然正是上次來過的韃靼使者赤魯不花。

只見這三人風塵僕僕,一臉的疲憊,顯然是剛入城不久,事實上,他們確實是在半個時辰前入城的,屁股還沒來得及坐熱呢,便被錦衣衛帶到文華殿了。

依薩娜和門圖在韃靼雖然是地位顯赫的貴族,但進了大明京城還是像鄉巴老入城一般,早就被眼前宏偉巍峨的宮城震撼得無以復加了,此時踏入莊嚴肅穆的文華殿,衆目睽睽之下,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他們小心翼翼地行到御座前跪倒。

“叩見大明皇帝。”依薩娜和赤裡不花一邊叩頭一邊高聲喊道,小門圖只有五歲,根本不會漢語,只是跟着叩頭,然後像只受驚的小鵪鶉一般,緊緊地依偎在姐姐的旁邊。

看着眼前的門圖姐弟,殿內一衆官員總算明白皇上爲何會把廷議的時間安排在下午了,分明就是在等門圖姐弟啊,由此可見,皇上確實是鐵了心要出兵北伐俺答了。

如此一來,部份決心不堅定的鴿派便開始動搖了,畢竟跟皇上對着幹可不是件愉快的,弄不好會烏紗帽不保。

嘉靖這小子此刻顯然頗爲受用,畢竟近這數十年以來,大明面對韃靼這個北方的宿敵,一直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前年更是被俺答兵圍京城,險些斷了國祚,實乃奇恥大辱。而此刻門圖和依薩娜這兩個韃靼貴族跪倒在御座前叩頭,總算讓嘉靖稍稍出了一口惡氣,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門圖和依薩娜只是韃靼內部鬥爭的失敗者,只有徹底擊敗俺答,消滅韃靼,才能讓嘉靖一雪前恥,消解心頭之恨。

嘉靖掃了一眼戰戰兢兢地跪倒在御座前的門圖姐弟,不由略略有些失望了,達賚遜的姐姐依薩娜約莫十七八歲許,儘管身材不錯,但模樣卻長得很一般,而且臉膛紅紅的,滿是凍裂的風霜,而門圖這小屁孩也是其貌不揚,鼻子底下甚至掛着清涕,讓人沒有多看一眼的慾望。

不過,這個流鼻涕的小屁孩卻是一張王牌,一張可以讓大明理直氣壯地出兵韃靼的王牌,所以嘉靖雖然很有點噁心,但還是和顏悅色地看着小門圖問:“你就是庫登汗之弟孛兒只斤·門圖?”

小門圖聽不懂嘉靖在說什麼,不過見到大家都盯着他,於是更加害怕地往姐姐身邊靠。

依薩娜此刻的心情也十分緊張,畢竟她也只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女而已,而且進來之前,錦衣衛已經向她透露過,俺答已經寫信給大明皇帝,請求遣返她們姐弟二人,而一旦大明同意了俺答的請求,他們兩姐弟只有死路一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也不想死,而在死亡的威脅下,竭盡全力求生是人的本能,依薩娜自然也不例外,她一邊抱着弟弟,一邊放聲痛哭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小女子乃庫登汗達賚遜的親姐姐依薩娜,而這個……確是庫登汗的親弟弟門圖,俺答殺了庫登汗,佔領了汗庭,還派人追殺我們姐弟倆,小女子在此懇請大明皇帝陛下主持公道,出兵討伐俺答,爲我弟達賚遜討還公道。若小女子和門圖他日能回到汗庭,光復韃靼,甘願爲大明之屬國,歲歲入貢,世代稱臣!”

嘉靖不由暗喜,他等的就是這番話,立即義正辭嚴地道:“俺答殘殺族親,篡奪汗位,犯上作亂,有悖人倫,天理不容,朕又豈能坐視不管!”

赤魯不花聞言暗鬆了口氣,早就聽聞大明嘉靖帝朱厚熜野心勃勃,有開疆拓土的慾望,看來果真不假,如此一來,自己倒是暫時不用擔心被送回韃靼處死了。

依薩娜雖然明知大明皇帝未必安好心,但爲了自保,請求大明出兵侵略自己的國家也是沒辦法的事,所以她連忙叩頭道:“萬分感謝大明皇帝爲我姐弟二人主持公道。”

小門圖一臉的懵然,他聽不懂漢語,不過在小聲詢問了姐姐依薩娜後,這小傢伙竟然激動得向着嘉靖嘭嘭嘭地叩了三個響頭,並揮着小拳頭,咬牙切齒地說了一通。

嘉靖不由皺起了眉頭,他聽不懂韃靼語。

赤魯不花立即十分狗腿地翻譯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門圖閣下說萬分感謝陛下,只要陛下能殺死俺答,給他哥哥報仇,他願意認陛下爲父,一輩子孝敬您。”

此言一出,一衆大臣的面色瞬間精彩了。

嘉靖愣了愣,繼而哈哈大笑道:“門圖,看來你真的十分憎恨俺答啊。”

依薩娜的臉色卻是不自然了,顯然意識這樣萬分不妥,連忙補救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門圖年紀還小,不懂事,讓陛下你見笑了,不過陛下若能助我們復國,我們姐弟定然感激不盡,自此韃靼永爲大明之屬國,歲歲入貢,世代稱臣。”

嘉靖笑容一收,淡淡地道:“依薩娜,朕雖然說過會替你們主持公道,但是出兵討伐俺答,助你們復國的事卻是有待商榷,畢竟茲事體大,朕身爲大明天子,得爲大明百姓負責,爲大明的將士負責。”

依薩娜面色微變,咬了咬牙道:“如果大明出兵助我們復國,屆時大明所耗費軍資悉數由我們韃靼承擔,而且我們還會釋放所有在韃靼的漢奴。”

嘉靖哂然一笑,此女模樣不怎麼樣,倒是個挺有魄力的,但是他想要的可不是止這麼點東西,更何況,一旦大明滅了俺答,佔領了韃靼,那還輪得到你這小女子討價還價?

嘉靖揮了揮手道:“出兵之事,有待從長計議,來人,把他們帶下去休息!”

首輔金獻民聞言暗鬆了口氣,他剛纔真的擔心嘉靖會一口答應出兵,都忍不住要出聲呵斥依薩娜了。

很快,忐忑不安的依薩娜姐弟便被錦衣衛帶出了文華殿。

嘉靖環視了一眼衆大臣,清了清嗓子道:“俺答此獠前年偷襲我大明京城,屠伐我百姓,罪不容誅,現在又殺死侄子篡奪汗位,天理難容,朕欲出兵討伐,諸位卿家以爲如何?”

一衆大臣頓時精神一振,知道真正的戲肉來了,剛纔門圖姐弟覲見只是個引子罷。

嘉靖話音剛下,一名武將便立即站出來雄糾糾地道:“皇上英明,俺答是頭惡狼,如今統一了韃靼,日後必成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趁着他現在根基未穩,宜立即出兵擊之。”

“荒謬!”

這名武將話音剛下,戶部尚書秦金便出班喝斥道:“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正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如今我大明國力雖然蒸蒸日上,但連年來刀兵不斷,民心思安,急需休養生息,又豈能妄動刀兵?”

秦金是戶部尚書,管着大明的錢袋子,好不容易看着國庫有了點餘錢,自然不希望打仗了,打仗可是極燒錢的行當,國庫那點積蓄可經不起折騰啊,而且怎麼盤算,北伐韃坦都是賠本買賣!

在秦財神看來,塞外乃苦寒之地,除了牛、羊、馬等牲口,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了,而廣褒的土地又搬不走,大明即使打下來也難守得住,吃力而不討好,何必呢?

就拿漢武帝爲例,雖然打得匈奴人屁滾尿流的,但匈奴人窮得叮噹響,大漢每次出兵都是賠本買賣,打勝仗得到的物資還抵不上耗費,長此以往,倒是差點把大漢自己給拖垮了,弄得天怒人怨,最後連強勢的漢武帝都不得不下輪臺罪己詔,以平息民憤。

秦金剛說完,禮部尚書兼內閣次輔羅欽順馬上便站出來附和道:“秦大人所言極是,國雖大,好戰必亡。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三徵高麗,結果隋二世而亡矣,此乃前車之鑑,望皇上三思啊!”

嘉靖的臉色迅速陰沉下來。

第1013章 黑啊第1107章 廷議(下)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139章 一線希望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452章 撞樹了第77章 落水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1242章 軟柿子?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880章 皇上,請斬靖海侯(兩章合一)第1252章 郡王?第1138章 窮追不捨第1243章 嘉靖巡邊(上)第991章 摧枯拉朽(上)第387章 徐家有喜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1289章 大買賣第793章 左順門,十萬火急第573章 引爆第1182章 將不畏死,兵不惜命(上)第442章 混蛋第786章 織田秀吉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899章 天津求援第400章 兵刀起第1180章 張璁獻計第465章 造福婦人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595章 豬隊友第878章 朝中無將,嘉靖之觴(兩章合一)第576章 同是淪落人第791章 回家真好第910章 求情第668章 宋大眼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137章 強擄第20章 口吐珠璣第861章 風波起,禍將降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1021章 天有皇乎?第98章 徐子謙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552章 反劫第38章 到訪第964章 嚴嵩請罪第802章 心照不宣第380章 信守承諾第568章 癡人第54章 入籍第756章 奪城(下)第636章 權力和誘惑第07章 冤家路窄第1116章 沙漠伏兵第709 陰險的坑第95章 孫巡撫要來了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541章乘勝追擊第121章 老丈人第413章 投奔,強佔第969章 年後選婚第122章 出沒風波里第349章 突發民變第319章 殿試(上)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86章 反殺第1175章 無煙竈第1003章 李大義的陰險第60章 吳三八第165章 方家惡少第1283章 訪佳人第386章 瞎操心第601章 挑釁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321章 哈密之困第1150章 韃靼第一勇士第1145章 奇兵天降(上)第334章 擦身而過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1185章 搬兵第471章 小婉臨盆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1308章 急轉直下第1320章 一隻香囊引發的猜想第1244章 嘉靖巡邊(中)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711章 十招之內(求票)第443章 討巧第920章 下雪了第1036章 父子圖謀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253章 作惡多端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