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廷議(上)

徐晉離開午門後,便前往給老丈人們拜年,先是去了明時坊謝家,拜見小婉的父母謝擎夫婦,接着又趕到小時雍坊費家,分別向費師夫婦、如意的繼母趙氏,吉祥的父母費採夫婦拜年。

本來年初一拜年都是走馬觀花,喝杯茶,彼此問候一番便匆匆趕往下家,不過徐晉卻在費家逗留了很久,差不多中午才離開。

從費家出來後,一向從容自若的徐晉,面上似乎多了一絲凝重,他默默地登上了馬車,吩咐車伕打道回府,然後便靠在座位上閉目養神,隨行的俏婢初春見狀便伸出一雙新剝春蔥般的纖手,輕輕地替他捶捏大腿。

徐晉睜開眼睛對着俏婢笑了笑,初春的性子溫順,愛臉紅,此時臉蛋兒又紅了,回了老爺一個甜甜的笑,捶捏得更加賣力了。

徐晉舒服地伸了個懶腰,隨口問道:“初春,假如朝廷要出兵北伐韃靼,你會同意嗎?”

“啊?”初春愣了愣,吃吃地道:“老爺,初春只是個沒見識的奴婢,哪敢討論這種國家大事啊。”

“沒事,就說說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徐晉微笑道。初春輕噢了一聲,搖了搖頭道:“婢子是不想朝廷出兵北伐的。”

徐晉皺了皺劍眉道:“爲何?”

初春臉紅紅地答道:“因爲出兵北伐意味着老爺又要離京出征了,婢子會天天擔心老爺的安危,還會天天惦記着老爺,連晚上都睡不着覺。”

果然是婦人之見,不過,徐晉還是心中一暖,伸手輕颳了一下俏婢的鼻尖,合上眼睛繼續閉目養神。

正所謂一仗功成萬骨枯,戰爭從來不是兒戲,是要死人的,而且會死很多的人,所以要發動一場戰爭,尤其是對外戰爭,戰前動員極爲很重要,只有人心所向,才能穩操勝券。

韃靼乃大明北邊的心腹大患,年年犯邊燒殺搶掠,大明的百姓,尤其是邊境的百姓,對韃子可謂是恨之入骨,再加上韃子前年底才兵圍大明京城,大肆燒殺擄掠,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而支離破碎。正是舊恨更添新仇,這時大明如果出兵北伐韃靼,相信無論百姓,還是士兵,都會無條件支持的。

再加上大明現在把韃靼大汗之弟門圖控制在手裡,而門圖纔是韃靼大汗的正宗繼承人,大明完全可借門圖的名義出兵討伐俺答。如此一來,大明無論是在名義上,還是在人心上都佔據了制高點。

另外,俺答剛剛統一韃靼,根基未穩,所以現在正是大明出兵北伐,一舉解決北方這個心腹大患的絕佳時機。

然而,這朝堂中的糊塗蛋,又或者揣着明白裝糊塗的官員顯然不少,他出於各種原因,反對出兵北伐,而讓徐晉感到無奈的是,就連自己的老丈人費採,還有大舅子費懋賢都反對出兵北伐。

話說徐晉之所以在費家逗留了這麼久,就是跟費師、費採、費懋賢、費懋中討論北伐的事,結果氣氛不是很和諧,費宏的態度一向的佛系,而費採和費懋賢則態度鮮明地反對出兵北伐,費懋中是個鷹派,強烈支持出兵北伐,於是大家爭論了很久,最後不歡而散。

所以,當徐晉離開費家時,心情難免有一些沉重,要知道費徐兩家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己內部尚且不能達到意見統一,那放大到整朝堂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老丈人費採現在通政司任職,據他得來的消息,包括首輔金獻民在內的一些朝中大佬都反對出兵北伐,由此可見,這次要出兵恐怕不會順利。不過,徐晉卻知道,嘉靖這小子是鐵了心要出兵北伐,所以金獻民如果不識事務硬剛,最終只會自討苦吃。

嘉靖六年的大年初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無論是鷹派,還是鴿派,都在默默地等待着皇上召開廷議的消息,結果快天黑了,宮中仍舊沒有詔令傳出,很明顯,嘉靖並不打算今天召開廷議了。

天色剛剛黑下時,乾清宮養心殿內,嘉靖正在閱讀一份來自古北口的八百里加急,這份加急奏本是剛剛送達的,上奏的人乃薊州鎮總兵仇鸞。

仇鸞在奏本中報告,自己接到兵部的命令後,已經親自率兵一萬增援古北口了,但是俺答派了五萬大軍兵臨古北口關城外,形勢十分嚴峻。同時,仇鸞還在奏本中附送了一份韃子射上城頭的書信。

這封書信以俺答的口吻寫的,大概意思就是讓大明立即交還門圖姐弟,從此兩國修好,大家互不侵犯,如果大明肯放開邊貿互市,俺答甚至願意向大明納貢稱臣,不過最後卻是話鋒一轉,倘若大明不肯交還門圖姐弟,則後果自負,威脅的味道甚濃。

嘉靖看完俺答這封書信,不由勃然大怒,順手把書信撕得粉碎,喝道:“叫賴義來見朕!”

很快,新任東廠提督賴義便腳步匆匆地進了養心殿,跪倒在御座前:“奴才參見皇上。”

嘉靖面上的怒氣還未曾消,揮了揮手冷道:“朝官目前的反應如何?”

wωω ⊙ttka n ⊙℃o

自從東廠復開之後,已經成爲嘉靖最爲倚重的耳目,錦衣衛反倒成了其次,賴義這個廠督自然也跟着水漲船高。不過,賴義跟畢雲一般,都是個沒有野心的老好人,並沒有因此驕縱橫行,估計嘉靖也是看中了他這一點,這才任命他爲東廠提督的。

賴義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答道:“回皇上,首輔金獻民、次輔羅欽順、四輔廖紀、兵部尚書伍文定、戶部尚書秦金均反對出兵北伐,朝中支持出兵官員只佔三四成……”

嘉靖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他今日之所以沒有召開廷議,就是想暗中觀察一下朝臣們的反應,結果自然讓他十分惱火了。

“一羣食古不化的老傢伙,此時不出兵北伐,難道要眼睜睜地看着俺答坐大嗎!”嘉靖面帶怒色地道。

賴義低着頭不敢吱聲!

嘉靖沉吟了片刻,臉色倒是慢慢恢復了平靜,淡道:“傳令內閣,明日上午在文華殿舉行廷議!”

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1025章 荒島求生(中)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1139章 救治第1339章 再施奇兵(下下)第545章 東沙島之戰(上)第1256章 賈閣老雄起(下)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181章 衆人拾柴第442章 混蛋第557章 激戰碼頭第570章 情義第1088章 京城來人了第91章 闖營第1264章 遊園(上)第881章 老狐狸第372章 鎮守太監第755章 奪城(上)第06章 自由隨心第1175章 無煙竈第710章 從前有個光武帝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990章 徐字帥旗第1208章 吳皇后進言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61章 無師自通(求票求訂閱)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1295章 逃出生天第359章 險情第88章 山雨欲來(求票)第29章 消寒文會(三)第1221章 圍城打援(中)第723章 屁服屁服第1176章 仇人見面第1318章 意外收穫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210章 風雪襲來第12章 郭管家的報復(求票)第368章 矛盾,捕虎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1071章 口諭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1331章 暴露第61章 寧王世子第395章 爭執第447章 欽差回京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第82章 舊仇第420章 盼歸第128章 少年一曲臨江仙(求票求訂閱)第324章 探花郎第800章 這是駙馬第1316章 郡王掛帥第904章 奇襲,解圍通州第1318章 意外收穫第1143章 掩護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1259章 不靠譜第949章 追擊俺答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789章 蔡夫子第223章 苦盡甘來(大章)第976章第1289章 大買賣第194章 一家子第1258章 北靖王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84章 徐大忽悠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438章 羅公公,久違了第701章 老爺來了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84章 徐大忽悠第1054章 變生波節第1045章 我等着你第1028章 挾持第637章 禍水不留第502章 婚宴上的全武行第547章 東沙島之戰(下)第1253章 吃錯藥了?第1098章 迎接第1253章 吃錯藥了?第1317章 連夜入宮第933章 一網打盡(上)第159章 相公歸來第808章 滾刀肉第503章 洞房第922 廣寧門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411章 圍剿隔馬山(下)第396章 點化開光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76章 端午龍舟賽第876章 王直反了第210章 風雪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