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臣不敢辭

這位定國公徐光祚已年近七十了,依舊耳不聾眼不花,雖然瘦骨嶙峋的,但看上去仍然十分精神,而且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只見他手持玉笏上前一步奏道:“皇上,臣以爲不應收回對徐晉徐大人的追封,原因有三。”

嘉靖心中一動,輕哦了一聲道:“定國公且奏來!”

徐光祚清了清嗓子,振振有詞地續道:“相信徐大人所立赫赫之功,滿朝文武皆有目共睹,不必臣再重複敘述,以徐大人所立下的功勞,足以榮膺國公之列,倘若皇上收回其國公爵位,恐會寒了天下將士之心。

這是其一,其二,正如皇上所講,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更何況天子乎?

其三,我朝立國至今雖無文臣獲封國公,然臣以爲我朝立國至今亦無文臣之武功能與徐子謙相比肩,即使是於節庵(于謙號節庵)亦有不如也。是故臣以爲,徐子謙位居國公乃實至名歸,並無不妥。”

徐光祚列出的三個原因條理清晰,理由充分,還專門把明英宗時期的一代名臣于謙拿出來與徐晉比較,頗具說服力。于謙和徐晉都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匡扶了大明江山,不過徐晉除了匡扶社稷外,他還給大明開疆拓土了,分別建立了南洋和東洋都護府。

自打永樂朝之後,大明便基本上處於守勢,領土只有被蠶食的份,就沒有擴大過,所以徐光祚說立國至今沒有文臣的武功及得上徐晉,那是鐵一般的事實,讓人無從反駁。

嘉靖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道:“定國公所言極是!”

得到了皇上的認可,定國公徐光祚得意洋洋地退回了武班隊伍中。

這時,武班大臣的隊列中又有一人閃出來,赫然正是咸寧侯仇鸞,他大聲道:“皇上,臣亦以爲不宜收回對靖國公的封賞。”

www● ттkan● ¢〇

“臣附議!”泰寧侯陳儒站出來附議。

“臣亦附議!”

“臣亦附議!”

眨眼間,武班隊伍中的大臣跪倒了一大半,其中既有舊武勳集團的的,也有像王林兒這些新貴武將。

王林兒的想法很簡單,他是徐晉嫡系的,自然要爲自家老大爭取利益了,而像泰寧侯陳儒、咸寧侯仇鸞這些舊武勳卻是不懷好意。

不過,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反正此時武班大臣跪倒了一大半,只剩下小部份人還站着,他們既不是舊武勳集團,也沒在徐晉麾下效過力,純粹是看熱鬧的。

看到武班大臣黑壓壓地跪倒了一大片,文官們都傻了眼,首輔金獻民亦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沉思當中!

其實不僅金獻民,此時大部份文官都開始琢磨起來,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舊武勳集團明明十分忌恨徐晉的,現在卻紛紛站出來“幫助”徐晉,如此反常,其中必有緣由。

在場的大臣多是久混官場的老油條,他們一開始是眼紅徐晉所獲得的封賞,所以一心只想着收回徐晉的國公爵位和太保官銜,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如今舊武勳集團的舉動提醒了他們,所以稍加琢磨便會過意來。

是啊,徐晉若得了國公爵位,看似是佔了大便宜,實則不然,因爲封了國公便不能再任實職了,兵權也得交出來,只有在皇帝的欽命之下才能領兵出征,平時只能待在家裡當個富貴閒人。

徐晉才二十五歲,將來入閣拜相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如果他當了國公就不同了,別說入閣拜相,就連實職的官都不能當了,所以說,當國公對徐晉來說其實是得不償失的事!

難怪武勳集團如此賣力推徐晉坐上國公之位,這是明捧實貶,不懷好意啊!

明白了箇中原因的文官不由恍然大悟,剛纔拼命叫囂着要收回徐晉爵位的言官都偃旗息鼓了,首輔金獻民亦沉默了,因爲徐晉若當了國公,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當個富貴閒人,不參與政事,對他來說顯然也不是一件壞事。

此時,文官集團中卻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個子矮小,卻風儀俱佳,正是詹事府侍講學士徐階。

“皇上,臣以爲定國公所列的三條理由有待商榷。”徐階朗聲奏道。

嘉靖對徐階的印象極好,也十分器重,從調徐階到詹事府任職便可見一班了,因爲詹事府是東宮輔臣,換而言之就是將來負責教育輔助太子的,乃未來的帝師。

“徐子升且奏來!”嘉靖沉聲道。

徐階朗聲道:“其一,徐晉大人功勞顯赫是不假,但封國公卻是過了;其二,皇上對徐大人的追封,是在誤以爲徐大人身隕的情況下作出的,如今收回追封,重新封賞很有必要;其三,定國公拿徐大人與於節庵相比大不妥,沒錯,徐大人爲大明開疆拓土,論武功確實更勝於節庵,但是別忘了,於節庵雖然匡扶社稷,但自始至終均不受爵,而徐大人如今已位列一等侯了,又豈能再破例封國公?”

“徐子升所言極是,臣附議,文臣封國公的先例不可輕開!”夏言站出來大聲道。

戶部尚書秦金也馬上站出來附和道:“臣亦附議!”

接下來陸陸續續又有十數名官員站出來支持徐階的言論。

說來有點滑稽,剛纔首先跳出來,叫囂着要把徐晉從國公之位上拉下來的言官們都沉默了,而一開始選擇沉默的徐階、夏言、秦金等人這時卻主動出來要求收回對徐晉的封賞。

很明顯,那些言官是眼紅黨,他們一開始的目的是想讓徐晉把吃進去的好處都吐出來,但當他們明白徐晉若當了國公,失去的會更多時,他們便沉默了。

反觀徐階、夏言和秦金等人,他們一開始沉默,而選擇這個時候出聲,顯然是不想看到徐晉放權,從此當個富貴閒人。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爲他們與徐晉交好,其次是他們明白徐晉是個能臣,繼續掌權對大明有益。

接下來的一幕不用描述,相信大家都能猜到了。

以定國公徐光祚爲首的舊武勳集團拼命要徐晉當國公,而以秦金、夏言、徐階爲代表的理性派則拼命要讓徐晉當不成國公。

首輔金獻民沉默、言官們沉默,因爲他們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這個時候改弦更張,把徐晉推上國公之位。

就這樣,兩方人馬你來我往,臣槍舌劍地爭論了半天,結果誰也幹不過誰。舊武勳集團的人多是武將出身的粗人,論口才自然是不及夏言這些飽學之士,但是他們勝在人多,以十敵一,總算戰了個平手。

嘉靖看似聽得很認真,卻是有點心不焉,因爲大家爭論了這麼久,作爲當事人的徐晉竟然一言不發,讓人捉摸不透。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方獻夫輕咳了一聲道:“皇上,大家如此爭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讓徐大人自己表個態?”

此言一出,一衆大臣都不約而同地向徐晉望去,這位爺倒是沉得住氣啊,都這麼久了竟然一言不發,這城府……嘖嘖,後生可畏啊!

嘉靖精神一振,他的耐性都快消磨殆盡了,方獻夫此言倒是正中下懷。

“徐卿以爲如何?”嘉靖目光終於落在徐晉的身上。

徐晉此時已經基本釐清頭緒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清了敵我意圖,那便一切都好辦了,他從容地站了出來道:“皇上,臣雖立了微末寸功,實不敢榮膺國公之列……”

嘉靖聞言不由心中一緊,難道真讓那小太監說中了,徐卿寧願放棄到手的國公之位,也不願意放權?

此時徐晉卻話鋒一轉道:“但是,正所謂長者賜,不敢辭,天子的封賞,臣亦不敢辭也!”

此言一出,嘉靖不由鬆了口氣,既高興又羞愧,高興的是徐晉並沒有戀權,羞愧的是自己竟然因爲幾個太監的私下議論而對徐晉產生了懷疑,實在是不該,在心胸方面自己還差得遠啊!

“徐卿既然不敢辭,那就不必辭了,你們也不必爭論了,對徐卿的封賞便將錯就錯吧,除了諡號收回外,其餘封賞皆不變。”嘉靖眉開眼笑地道。

其實嘉靖之所以被幾個小太監三言兩語便搞得寢食不安,倒不是他生性多疑,相反,他是太過信任徐晉,太過在意徐晉了,就好比你心裡把某人當成好兄弟鐵哥們,卻意外聽聞這位鐵哥們幹了對不起你的事,相信你也會心裡有疙瘩,想去搞清楚事實的真相。

嘉靖的心態便大致如此,現在證實自己這位好兄弟很鐵,並沒有辜負自己的信任,自然就釋懷了,高興之餘還爲自己的懷疑感到羞愧。

徐晉竟然主動放權了,舊武勳集團的人不由面面相覷,不明白徐晉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夏言和徐階卻是皺起了眉頭,戶部尚書秦金更是失望地直搖頭,在他看來,徐晉竟然貪戀國公之位,不思報國,年紀輕輕便退出朝堂,實屬不該。

而對於首輔金獻民來說,徐晉放權是好事,沒有了徐晉這座大山礙事,他這個首輔便順手多了。

正所謂各有各的算盤,徐晉之所以選擇當個富貴閒人,自然也是有他的打算的。

因爲昨晚費師的話讓徐晉意識到自己能量已經不知不覺間壯大到讓百官忌憚的地步,這顯然不是件好事,所以,是時候退下來避一避風頭了,而剛纔官員們羣起而攻之的局面,更堅定了徐晉暫時退居二線的決心。

不過,徐晉並不知道,正是他這個明智的決定,讓他成功躲過了那個陰毒的坑。暫時放下權力,相比於失去嘉靖的信任,實在算不得什麼。

“謝皇上隆恩!”徐晉跪倒在地朗聲謝恩。

“徐卿快快平身!”嘉靖解開了心結,此刻心情輕鬆而愉快,徐卿放權便放權吧,沒什麼大不了的,日後自己若想起用,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第863章 龍離京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1093章 奇貨可居第137章 強擄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920章 下雪了第1008章 終選(下)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699章 火速馳援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859章 就是命大第666章 無題第154章 危機再起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599章 再祭屠刀第01章 家徒四壁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82章 舊仇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642章 哪裡是氣色好!第937章 一網打盡(完)第764章 喜極生悲,中風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321章 殿試(下)第735章 損失慘重,西洋人!!!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958章 風雪夜語第38章 到訪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1287章 試探第503章 洞房第1338章 再施奇兵(下)第373章 混亂的曹州城第258章 匹夫一怒第733章 善良是第一條第607章 葫蘆咀血戰(兩章合一)第1135章 山寨危機(下)第941章 請君入甕(完)第1200章 雪崩第850章 禍福難料第1024章 荒島求生(兩章合一)第115章 飛上枝頭第277章 風雪破廟(下)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1082章 生無逢時第826章鹿死誰手?第1309章 肅州之危(上)第1355章 大反攻(上)第324章 探花郎第203章 伏擊,偶遇第1267章 遊園(完)第1188章 一戰定君臣(中)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927章 先下手爲強(上)(兩章合一)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203章 伏擊,偶遇第155章 獻瑞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51章 反超第1291章 葉爾羌風雲(中)第1310章 肅州之危(中)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584章 撒謊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624章 防患於微然第1076章 奉旨修道觀第1031章 駙馬難當第1136章 暴走的李福達(兩章合一)第1108章 廷議(完)第816章 張太后薨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722章 孤山寺外波斯人第562章 風暴第1202章 南北捷報第956章 踏雪尋梅第535章 拒絕第897章 國祚危矣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796章 循循善誘第1145章 奇兵天降(上)第1025章 荒島求生(中)第558章 沒有用的後手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1051章 君臣相見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601章 挑釁第191章 挑撥第1248章 生兒子難第221章 被非禮了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504章 雲中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