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如芒在背

午朝在文華殿中舉行,要比早朝隨意得多,沒有繁瑣的儀式,人也少了許多,因爲有資格參加午朝的京官畢竟只是少數,要麼是各部院的骨幹,要麼是特殊部門的官員,譬如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等。

以小制大是明朝官制的一大特色,科道言官雖然只有七品,但是他們有“噴子牌照”,可以彈劾百官,甚至直接噴皇上,而且不會因此而獲罪(規矩上是如此),六科給事中就更牛逼了,官小權力卻不小,即使是內閣下發的公文,他們如果認爲不對的,亦有權進行封駁。

此時的文華殿中,各部院的骨幹,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還有武班大臣全都到齊了。

內閣首輔金獻民手持玉笏立於文班大臣之首,表情嚴肅,目不斜視,緊跟其後的是次輔賈詠、三輔羅欽臣、四輔廖紀,而徐晉則站在廖紀的身後。

武班大臣之首是定國公徐光祚,其次魏國公徐鵬舉、然後是黔國公沐紹勳,至於成國公朱麟是個短命鬼,去年才繼承的爵位,結果今年五月份便一病嗚呼了,而他的兒子朱鳳要過了孝期才能繼承爵位,不過不是國公,而是侯爵,因爲按照徐晉提出的爵位降級繼承製,爵位每世襲一代就得降一級。

從國公變成侯爺,地位和待遇都降了一個大檔次,也難怪勳貴集團會如此痛恨徐晉的。譬如正在守孝的朱鳳便時常咬牙切齒地問候徐晉的祖宗十八代,但是,也只敢在背地裡過過嘴癮而已,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站出來和徐晉正面作對。因爲膽敢捋徐煞星虎鬚的勳貴都灰飛煙滅了,遠的有壽寧侯張鶴齡和建昌侯張延齡這對國戚兄弟,近的有英國公張倫、武定侯郭勳、以及靈璧後湯紹宗。

當然,勳貴集團雖然忌憚徐晉,但不代表他們會忍氣吞聲,只要逮着機會,他們還是會狠狠地從背後踹上徐晉一腳。

譬如今日,勳貴集團便覺得是個好機會,所以已經商量好擺徐晉一道,就等着皇上的到來了。

所以,此時的文華殿中的氣氛十分微妙,靜得落針可聞,但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往一個人身上飄,沒錯,就是靖國公徐晉!

這就是所謂的人紅是非多了,換個文雅點的說法就是木秀於林,風必吹之!

鑑於徐同學近來風頭太勁了,佔盡了好處,眼紅的官員都想看他倒黴。譬如那些言官便摩拳擦掌,準備讓徐晉把吃進去的全吐出來,“文成武毅”的諡號收回是肯定的了,國公和太保也要收回,才二十五的臭小子,即使功勞再大,也不配獲得這種殊榮。

人性便是如此,看到年齡比自己小的人混得比自己好,他們便會心理不平衡,各種酸,各種冷嘲熱諷,假如有機會落井下石,他們會毫不猶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最後得意洋洋地指着井口喊道:“瞧,活該啊,這就是少年得志的下場!”

另外,首輔金獻民要樹立自己的權威,也必須打壓徐晉,能不能收回徐晉的爵位和太保官銜,將會直接影響他百官之首的威望。

如果再算上暗中給徐晉挖坑的那股勢力,便足有四股力量準備搞徐晉了,這就是烈火烹油的結果。股市上有句名言叫啥來着:只要站在風口上,就算是頭豬也能飛起來。

可是,還有一句話叫飛得越高,摔得越慘,一旦風口的風停了,這頭飛到高處的豬下場會很慘。此時的徐晉就是那隻飛到風口上的豬,當然,徐晉不是豬,他已經找到了軟着陸的方法。

“皇上駕到!”隨着一聲吆喝,嘉靖帝朱厚熜如衆星拱月般從殿側的通道轉了出來,來到御座上坐下。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兩班文班大臣齊刷刷地跪倒行禮。

“諸位卿家平身!”嘉靖略擡了擡手,神色看上去比早朝時還要疲倦,不停地打呵欠。

畢春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人羣中的徐晉,大聲唱道:“有本啓奏,無本退朝。”

此言一出,那個叫蔡鵬的御史便嗖的飆了出來,生恐有人跟他搶似的,大聲道:“臣有本奏!”

嘉靖的內心莫名有些緊張,沉聲道:“奏來!”

蔡鵬立即昂然地奏道:“皇上,日前有傳靖國公墜海身隕,皇上悲慟之餘追封其爲靖國公,並贈太保,諡號文成武毅,然而,如今徐大人毫髮無損,安然歸來,臣以爲應該收回對其的所有追封。”

嘉靖面色一沉,怒道:“徐卿此次出兵平定了王直父子之亂,不僅揚我大名國威,還令倭國俯首稱臣,他本人亦是險死還生,功勞之顯赫,足以位居國公之列。更何況君無戲言,作出的封賞又豈能隨意收回,速速退下!”

蔡御史只是想撈點業績而已,並不打算死磕,見到皇上好像怒了,立即十分乖覺地溜了回去,免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言官雖然不以言獲罪,但也要控制好風險。

然而,在場的官員不少都是老狐狸,卻是聽出了端倪來,皇上後面那句纔是重點啊,所謂的君無戲言,意味着皇上之所以不同意收回徐晉的爵位,關鍵是不想失信,而不是因爲徐晉的功勞有多大。

換而言之,皇上的心思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堅決!

領會了真締的言官大喜,立即又有數人站出來請求收回對徐晉的追封,還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堆道理。

徐晉的表面雖然很平靜,但內心卻是隱隱覺得不對勁了,因爲以嘉靖以往的性子,絕對會一口否定蔡鵬,而不是現在這般模棱兩可。

而且,徐晉早朝時便覺得嘉靖有點不對勁了,而此時嘉靖的目光似乎也有意無意地避開自己,直覺告訴他,有情況!

剎那間,無數念頭從徐晉的腦海間閃過,本來淡定的他頓時變得警惕起來。

這時,只見兵部尚書伍文定行地出來奏道:“臣亦以爲應該收回對徐大人的追封,縱觀我朝,文官封國公者,未之有也,此先例不可輕開。至於對徐大人的封賞,可另行再議。”

“伍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羅欽順出列附和道。

伍文定和羅欽順這兩個重量給人物表態了,瞬時更多人站出來附議了。

嘉靖皺了皺劍眉,又飛快地掃了一眼無動於衷的徐晉,最後目光落在內閣首輔金獻民身上,問道:“金卿家以爲如何?”

金獻民也極爲納悶,本來到了這個時候,徐晉就算麪皮再厚,也應站出來主動請辭了,可是這位卻像入定了般,委實讓人費解,難道還要等着皇上宣佈收回追封嗎?

金獻民之前便放出風聲要收回對徐晉的追封,所以今日能不能收回徐晉的國公爵位和太保官銜,這關乎他作爲首輔的權威,所以只能硬着頭皮表態道:“臣以爲伍大人所言極是,以文官出身而封國公者,我朝未有之也,應收回對徐大人的所有追封,然後再另行封賞,以彰其功。”

“臣反對!”首輔金獻民話音剛落,位於武班之首的定國公徐光祚竟然站了出來大聲道。

一時間,殿中的文官都傻了眼,怎麼回事?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要知道定國公徐光祚是舊武勳集團的,徐晉可是舊武勳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啊,爲什麼站出來反對?收回對徐晉的追封,舊武勳集團不是應該舉雙手雙腳贊成纔對嗎?

嘉靖顯然也有些懵了,不過表面卻不動聲色,只是平靜地看着徐光祚,看他接下來怎麼說。

徐晉的劍眉挑了挑,此時他已經意識到,今日要搞自己的勢力不止一股啊,一旦應對出了紕漏,恐會陰溝裡翻船,不過,最讓他感到不安的,還是嘉靖所表現出來的異常。

陰謀,徐晉聞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那感覺就在荒野中,被一頭躲在暗處的狼盯上了,如芒刺在背,十分的不舒服!

第1311章 肅州之危(下)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第1170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上)第846章 震怒第886章 衆怒第164章 正山小種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1082章 生無逢時第1149章 解決了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321章 扼殺第440章 連根拔起第760章 王翠翹的心願第961章 廷議(上)第1178章 惹了麻煩第486章 附馬不值錢第945章 趙全就擒第136章 被忽悠了第639章 圍剿雙嶼港(中)第887章 一婦當關第14章 進城偶遇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825章 摩拳擦掌第1037章 靖國公,文成武毅第907章 平虜大將軍第791章 回家真好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687章 收復奉化第710章 從前有個光武帝第561章 凱旋第231章 二月二,好兆頭?第1079章 家有芳鄰第966章 降級制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79章 興王次子(求票)第956章 踏雪尋梅第552章 反劫第452章 撞樹了第1175章 無煙竈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716章 羅龍文毛遂自薦第875章 晴天霹靂第1079章 家有芳鄰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534章 死了第384章 裂痕第517章 故技重施第1148章 羣毆第448章 老爺回府第433章 瘋狂的宋知府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1081章 度假別院?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980章 贈字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205章 臨危受命(大章)第1200章 雪崩第1310章 肅州之危(中)第608章 內部分歧第46章 上元節(一)第283章 江西會館第1322章 嚴厲警告第562章 風暴第1204章 燙傷第1328章 追蹤(上)第1072章 冬藏第455章 削職降爵第825章 摩拳擦掌第1299章 雪後登門第799章 自作聰明第60章 吳三八第309章 佛朗機貢使(求票)第06章 自由隨心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665章 摔了一跤第24章 竹石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91章 闖營第1197章 嘉峪關失陷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34章 辣椒與名將第509章 強買不成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855章 四叔的警告第422章 火焰第1196章 烽火示警第68章 知府私宴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第192章 悍匪脫籠第990章 徐字帥旗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315章 妥協,主意第882章 利益分配第620章 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