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張經的悼文

本官徐晉,這四個字一出口,其震撼程度不亞於石破天驚,沒有任何官職稱謂作爲前綴修飾,徐晉就是徐晉,獨一無二的徐晉,舉國上下無人不識的徐晉。

儘管已經隱約猜出對方的身份,但聽到對方親口確認,張經和他的幾位友人仍然如雷貫耳,連忙跪倒在地上恭敬地行禮道:“參見總督大人。”

徐晉從容地把張經扶起來,微笑道:“張知府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徐晉此刻已經記起來了,這位張經在明史上似乎也是因爲抗倭出名的,但他和朱紈一樣倒黴,沒死在倭寇手上,反而含冤而死,張經具本是怎麼死的,徐晉已經不記得了,反正跟嚴嵩脫不了關係。

當然,現在倭寇已經被滅了,張經再無用武之地,命運自然也因此而改變了,就連同樣該死的朱紈也只是斷了一隻手臂而已,如今已經混到了揚州知府這個肥缺,生活有滋有味,仕途一片光明。

張經的年紀比徐晉要大了一輪,資歷也比徐晉老,他是正德十二年的進士,而徐晉是正德十六年的進士,奈何徐大總督後來居上,氣場更不是一般的強大,張知府在他面前也只能畢恭畢敬的。

“張知府爲何會在此?本官並沒有提前知會杭州府!”徐晉介紹完身邊幾名將領,還有李員外後,便疑惑地問道。

張經有點尷尬地回答道:“日前收到消息稱總督大人在歸國途中遇上風暴墜海身隕,下官對此甚爲痛惜,是故約了三五友人乘船出海憑弔徐大人!”

“額?”徐晉不禁啼笑皆非,敢情這幾位仁兄正打算給自己開個海上追悼會呢,偏偏半路被自己這個“死鬼”遇上了。

不過,徐晉還是挺感動的,畢竟這幾位仁兄跟自己素未謀面,竟然冒着風浪出海憑弔自己,真是有心了,難得難得!

張經的幾位友人見狀不由忐忑不安,他們雖然敬仰徐晉,但畢竟不清楚徐晉的性格爲人,所以擔心徐晉會介意,畢竟換了誰被當成死人憑弔,心裡都會不舒服。

張經訕然道:“這都是誤會,萬望總督大人不必介懷,總督大人吉人天相,逢凶化吉,可喜可賀啊!”

徐晉哈哈笑道:“無妨,徐某人能得幾位素不相識的兄臺憑弔,實在是三生有幸纔是。”

張經和他的幾位友位聞言不由鬆了口氣,這位徐砍頭名氣大得嚇人,不過脾氣卻是平易近人,氣質儒雅溫潤,讓人如沐春風,十分舒服。

徐晉目光落在張經手中那捲宣紙上,心中不由一動,問道:“敢問張知府,此卷可是給本官寫的悼文?”

“這個……正是!”張經尷尬不已。

徐晉倒不介意,反而饒有興致地道:“可否讓本官一觀?”

張經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雙手把悼文逞上:“總督大見笑了!”

徐晉接過那捲悼文打開,竟然大聲吟誦起來,剛纔碼上被驅散的百姓此時又重新圍了上來,其中不乏讀書人,杭州向來就文人士子聚集的地方。

徐晉神色自若地大聲念着,不知不覺間,俊臉倒是有些紅了,所謂悼文,必然是先回顧逝者的一生經歷,讚揚他的功績和美德,最後表達對逝者離去的悲痛和追思。

張經乃正牌進士出身,文筆自然是頂呱呱的,他這篇悼文駢散結合,文采斐然,讀起來朗朗上口,極爲浮誇地稱讚了徐晉一生的功績,由於誇張指數爆表,曉是徐晉臉皮足夠厚,臉上都有點發燒了。

當然,這並不是張經刻意拍馬屁,徐晉就算再牛也是個“水鬼”了,他就算拍馬屁拍出花來,徐晉也不可能提拔他,除非他念完悼文後跳海追隨徐大總督到地府當差。

由此可見,張知府確實是崇拜徐晉,把徐晉當成偶像一般,換句時髦的話來講,他是徐大總督的腦殘粉。

徐晉硬着頭皮朗讀完張經這份悼文,四下裡盡是喝彩之聲,這些喝彩自然是給徐大總督的。

張經這份悼文雖然有誇大之嫌,但卻是基於事實的,推廣種植紅薯、開海通貿、清仗全國土地、靖海伏波、開疆拓土、匡扶社稷……這些通通都是事實,完全對不得起百姓的這份喝彩,更難得的是,以徐晉如今顯赫的身份,竟然當衆朗讀自己的悼文,絲毫不以爲不吉,這種心胸委實讓人敬佩!

李員外呵呵笑道:“徐大人今日杭州碼頭上朗誦自己的悼文,必成千古佳話也,”

張經和他的幾位友人也聞言皆臉露喜色,今日之事還真可能成爲流傳千古的“趣聞秩事”,而自己這幾個配角也能因此在史書上記上一筆!

名聲誰不稀罕?尤其是文人,視立功、立言、立德爲三不朽,何謂不朽?就是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事蹟能世世代代傳誦!。

張經的幾位友位當中正好有一個玩筆桿子玩得很溜的,寫文章是一把好手,此時已經在腦海中醞釀着一篇記敘文了:時逢八月之秋,桂子飄香,晴空萬里,杭州城外,錢塘江之濱……

正當張經準備把徐晉迎進杭州城時,結果剛到半路,一大羣人便從城中“殺”出來的,正是得到消息的杭州地方官員,爲首者正是浙江左布政司顧鼎臣,另外浙江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均來了。

“下官參見總督大人!”顧鼎臣率着一衆地方官來到徐晉面前,喘着氣兒向徐晉行禮。

這位顧大人今年已經五十三歲了,接到消息後立即召集同僚一溜煙跑出城,總算趕在徐晉入城前相迎,倒是難爲這位老同志了。

又是一番介紹和相互寒暄後,徐晉禁不住問道:“汪巡撫何在?”

現任的浙江巡撫叫汪鋐,前幾年還在廣東任海道副使,當時就是這位仁兄在屯門島一帶擊敗葡萄牙人,後來此人還協助過徐晉收回香港島,而去年汪鋐調任浙江巡撫。

現在浙江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都來了,唯獨不見這位汪巡撫,實在說不過去。倒不是徐晉擺架子,畢竟大家前幾年一起抗槍打過洋毛鬼,不論官職論私交,汪鋐也應該出城迎接纔對。

布政使顧鼎臣連忙道:“徐大人勿怪,汪巡撫前些天已經前往京城了,永福公主的婚期定在八月二十六日,遲了怕是趕不及!”

第836章 刺殺(下)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19章 坑第169章 禁足第789章 蔡夫子第1058章 命硬的男人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1152章 未必是壞事第04章相濡以沫(求票,求收藏)第155章 獻瑞第495章 侍讀換尚書第291章 賞春文會(四):七苑闖關第860章 先下手爲強第992章 摧枯拉朽(中)第286章 魏國公第823章 李福達第1158章 老子有炮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707章 望門三寡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221章 被非禮了第814章 皇上召見第1086章 召回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1109章 出兵第97章 祭祀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789章 蔡夫子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1239章 硬茬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120章 被圍第612章 今晚吃白菜(兩章合一)第1143章 掩護第1226章 敦煌血戰(上)第1140章 土默特本部第1072章 冬藏第430章 大獲全勝第11章 同牀共枕第833章 羣魔亂舞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1149章 解決了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422章 火焰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666章 無題第1097章 烽煙起第137章 強擄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968章 講武堂第1062章 永福公主的選擇第1105章 廷議(上)第252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1245章 嘉靖巡邊(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1087章 福王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1352章 真相大白第386章 瞎操心第437章 陰差陽錯第63章 上門提親第669章 突然襲擊第1107章 廷議(下)第1097章 烽煙起第1170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上)第811章 西洋人來了第504章 雲中有信第524章 名妓的傲第595章 豬隊友第593章 不翼而飛第600章 瘋狂的獨臂縣令第562章 風暴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149章 巡撫問策第382章 強硬的探花郎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723章 屁服屁服第63章 上門提親第1103章 共識第1265章 遊園(中)第1056章 雙殺第533章 葬花吟第759章 封侯非我意,但使海波平(求票)第361章 爭執第630章 無生老母(第四更)第910章 求情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556章 兔子出現了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677章 血淚第384章 裂痕第1239章 硬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