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本官徐晉

徐晉掛了,費宏下臺回家種紅薯了,嚴嵩終於如願以償了,不過他也很識趣,並沒有對費宏窮追猛打,見好就收,畢竟費宏之所以下臺,很大程度是替皇上“背鍋”,所以根本不可能把費宏往死裡整,他嚴嵩也沒有這個能量。

由於費宏下臺,內閣首輔由次輔金獻民接任,吏部尚書廖紀被推舉入閣,禮部尚書羅欽順亦入閣,但繼續兼任禮部尚書,但是,因爲吏部是主管百官考覈升遷的,權力太大,爲了平衡,閣臣一般不允許兼任吏部尚書,所以吏部尚書廖紀入閣後,必須卸任吏部尚書一職,於是乎,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就空出來了。

另外,徐晉光榮“犧牲”了,兵部尚書的位置同樣空缺,經過數輪廷推後,原吏部左侍郎方獻夫接任吏部尚書,而當年參加過平定寧王之亂的伍文定接任兵部尚書一職。

本來有人提議由王守仁接任兵部尚書的,嘉靖對這個提議亦十分贊同,但老王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婉拒了,繼續在京城東北邊的薊州鎮統兵設防。

正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既然有人升上去了,自然就有位置空出來了,就那樣挪來挪去,嚴嵩這貨竟然搖身一變,從禮部郎中晉升爲禮部右侍郎,秩正三品,相當於禮部的三把手。

板倒了首輔費宏後,嚴嵩終於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重回副部級高官之列,再加上這貨善於拍馬逢迎,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跟他的獨眼兒子嚴世蕃一般,是個搞關係的高手,他左右逢源,在朝堂上混得如魚得水,仕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隱患解除了,官也升了,嚴大人春風得意了,於是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永福公主的婚禮籌備工作中去,誓言要把這場婚禮搞得有聲有色,讓皇上放心,讓太后滿意,讓公主歡喜!

且不說嚴嵩如何賣力地籌備永福公主的婚禮,咱們把鏡頭轉向浙江杭州。

話說現在的浙江杭州知府名字叫張經,這位在明史上可謂是鼎鼎有名的抗倭英雄,可惜現在沒他什麼事了,因爲張大人還沒來得及出場,大明東南沿海的倭患已經被徐晉這個穿越者掃平了。

張經表字廷彝,正德十二年的進士,福建福州人,徐晉前年在江浙一帶橫掃倭寇時,張經還在廣西一處鳥不拉屎的窮縣當通判,由於鎮壓地方少數民族造反有功,所以被擢升爲杭州知府。

從一個窮鄉僻壤的六品通判被調到杭州這種繁華大城任四品知府,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了,而且還是爆款的青煙,換了誰恐怕做夢都會笑出聲,趕緊回家拜拜祖宗。

然而這位張知府卻反應平靜,接到調任文書後隨便收拾收拾便上任報到去了,經過福建老家時也沒回村裡顯擺顯擺,而且,這位張大人還經常唉聲嘆氣,惋惜自己到杭州晚了,原因竟是倭寇被徐子謙蕩平了,害得他連倭寇的腿毛都沒撈着一根。

很明顯,文人出身的張經卻熱衷於帶兵打仗,而且此人確實熟讀兵書,估計也有兩把刷子,在廣西成功鎮壓地方暴動就是證明。

張知府雖然埋怨徐晉手腳麻利,三兩下就把倭患解決了,但是他對素未謀面的徐大人還是相當崇拜的,這不,徐晉在東洋歸國途中墜海身亡的消息傳到杭州,張經便扼腕嘆息,痛呼天妒英才。

另外,張經還寫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的悼文,約上幾位好友,打算今日乘船出海祭奠徐大總督的英靈。

八月初五一早,張知府和約好的友人來到了杭州灣碼頭,正準備登船,結果遠處的海面卻出現了三艏大船,其中兩艏還懸掛着明軍艦隊的旗幟。

張經和友人都不由吃了一驚,這是打哪來的明軍戰艦,出征東洋平叛的明軍艦隊早在十幾天前於揚州府南通碼頭登陸了,監軍徐鵬舉現在估計已經到了南京啦。

張經的警惕性很高,立即疏散碼頭上的人,又派人通知附近的蕭山千戶所,以及杭州前衛戒備

不過,張經很快便放下心來,因爲隨着三艏大船駛近,他看清了,船上確是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鋥亮的燧發槍,密匝匝的佛郎機炮,絕對假不了。

當張經和幾位友人看到桅杆上高高飄揚的“徐”字帥旗時,均不淡定了,紛紛猜測來者的身份。

“廷彝,這……不會是東洋總督徐晉吧?”一名友人聲音艱澀地道:“見鬼了,不是說他墜海身隕了嗎?”

張經看了看自己手中握着的那捲悼文,又看了看正在迎風招展的“徐”字帥旗,瞬時有種旦疼的感覺,倘若船上真是那位爺,那樂子就大了!

正在此時,海上那三艏大船已經越駛越近,船帆紛紛降下,藉着慣性緩緩駛入港口,最終停靠在碼頭上。

張經整理了一下衣服,硬着頭皮舉步迎了上去,對着大船抱拳大聲道:“本官乃杭州知府張經,敢問船上是哪位將軍?”

船上正是徐晉等人,經過近十天的行駛,他們終於抵達了杭州灣碼頭。

徐晉聽聞碼頭上竟然有個杭州知府,不由暗暗奇怪,自己並沒有事先通知啊,莫非這位張知府能掐會算不成,等等……張經?這名字咋聽起來有些耳熟?

徐晉滿腹疑惑地踏着跳板下了船,王林兒和謝三槍緊跟在後,荷槍實彈的神機營悍卒在前開道,殺氣騰騰地控制了碼頭。

張經和幾名友人見到這種陣仗無不凜然,擡眼往船上望去,正好看到一名脣紅齒白的英俊青年,在衆兵將的簇擁之下步履從容地走下船,只是目光輕輕一觸便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迎面而來。

張經心頭大凜,已然確認了八九份,當今大明有如此威勢的人不多了,而且此人年紀還這麼輕,除了靖海侯徐晉還有誰?

“誰是杭州知府張經?”王林兒沉聲喝道,犀利的目光掃過張經等人。

張經和幾名友人本打算今日出海祭奠徐晉的,所以都穿着便服。

張經不敢怠慢,連忙上前道:“下官正是張經。”

徐晉上下打量了張經一番,忽然露出燦爛的微笑道:“原來是張知府,本官徐晉!”

第1124章 進退維谷第958章 風雪夜語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1203章 順明安樂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163章 救人第1308章 急轉直下第1193章 波斯美女第667章 消極怠戰第35章 中下第569章 巨盜與名將第1073章 自污第288章 賞春文會(一)第918章 遺臭萬年第904章 奇襲,解圍通州第583章 花魁大賽(完)(兩章合一)第169章 禁足第789章 蔡夫子第676章 殺良冒功第81章 病了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1337章 再施奇兵(中)第1170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上)第1207章 又生一計(下)第1234章 警覺第471章 小婉臨盆第215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357章 陰謀陽謀第360章 分頭行動第559章 家裡有礦第67章 府試放榜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第153章 奇人異相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666章 無題第1251章 水淹三軍,大猷揚威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340章 李時珍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748章 寧王餘孽第209章 威脅,回報第214章 冒險求援(大章)第933章 一網打盡(上)第1101章 除夕,團圓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036章 父子圖謀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724章 何人深夜弄弦(求票)第1040章 本官徐晉第732章 困獸猶鬥第785章 代理人第545章 東沙島之戰(上)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1184章 有軍法在第424章 告假第83章 探望第757章 南洋都護府第254章 仇恨第40章 栽培第494章 朕不準第320章 殿試(中)第452章 撞樹了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982章 掛帥出兵第1296章 大破哈密第324章 探花郎第1081章 度假別院?第1185章 搬兵第892章 舉薦第1211章 遣使修好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899章 天津求援第433章 瘋狂的宋知府第1073章 自污第678章 死裡逃生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632章 京中爭鬥第838章 薛護衛……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1096章 燙手山芋第1359章 冤家聚頭第343章 殺伐果斷(求票)第796章 循循善誘第563章 揚州衛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1311章 肅州之危(下)第762章 御駕南巡第53章 抓捕第771章 請開海禁(兩章合一)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1339章 再施奇兵(下下)第1327章 實戰(下)第287章 請帖,紅豆(兩張合一)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