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打一頓就好了

天津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城牆就被推到了。

東西南北城外的居民越聚越多,房子修得亂七八糟,完全沒有整體規劃,眨眼看去就像是貧民窟。

因爲郊外地價便宜,天津的四所希望小學全部修在郊區。城裡的孩子需要走很長距離才能上學,但附近“貧民窟”的兒童卻十分方便。

大清早,周赫煊和馮庸便來到學校,他們還帶了十多個警察。

將近二十人擠在土屋中,這屋子是用來堆放雜物的,比如粉筆、三角尺等教學用具。

學生們陸陸續續到校,雖然開學還不滿一個月,但這些孩子的精神面貌卻改變很大。好學的坐在教室裡朗讀,貪玩的聚在操場上嬉戲,整個校園顯得非常有活力。

馮庸倚門而立,看着外面玩耍的小孩子,由衷微笑道:“這也算得上亂世當中一片淨土了。”

“有你的功勞。”周赫煊拍馬屁道。

“哈哈哈,這話我愛聽。”馮庸得意大笑。

周赫煊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招手喊道:“張小五,過來!”

那報童揹着書包跑到跟前,鞠躬道:“先生你好!”

“不錯,很有禮貌,”周赫煊笑道,“這些天都學了什麼啊?”

張小五道:“我學了很多字,有中、人、土、山、川、火、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厲害啊,半個多月就已經學這麼多了。”周赫煊誇獎道。

張小五高興地說:“都是文老師教得好。”

“去玩吧。”周赫煊拍拍他的腦袋說。

等張小五跑開,馮庸才笑道:“這小子挺機靈,說不定以後能有大出息。”

“所以纔要辦學搞教育啊。”周赫煊也笑道。

民國初期的教育,分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衆教育三種。

通俗教育說白了就是開啓民智,包括演說、辦報、宣講所、圖書館等等,都屬於通俗教育範疇。力爭讓民衆增長見識,開拓眼界,接受新事物等等。

平民教育即傳統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爭取讓更多的學齡兒童和低文化人羣獲得知識。

民衆教育產生於北伐時期,學者認爲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它是失學兒童、青年、成人的基礎教育,也是已有文化基礎人羣的繼續教育和進修——相當於掃盲和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其實從清末開始,全國便開始出現類似希望小學的簡易學堂,由當地士紳名流捐款籌辦。授課內容有修身、識字和珠算,也即德育、語文和數學,想法跟周赫煊差不多,同樣免收學費併發放書本。

此外還有露天學堂、貧民半日學校等等,都是爲貧寒子弟掃盲而設。

清政府和民國曆屆政府雖然不給力,但民間人士的辦學活動一直沒有停止。中華民族能幾千年屹立不倒,和崇尚教育是分不開的。看看後世印度的教育情況,就知道國家之間的差距多大。

天津有個民間教育家叫林墨青,他在晚清時期就辦了6所免費小學(男校),後來又聯合官府、士紳興辦起11所女子小學。但這類學校往往辦不長久,捐款跟不上就只能停課,造成許多孩子二次失學。

順便一提,這位林墨青老先生已經64歲了,雖然身體健康狀況不好,但還是被張學良邀請來擔任“中華希望教育基金會天津分會”的名譽會長。

今天第一堂課是數學,老師叫張彥,畢業於省立天津師範中學。張彥雖說已經當老師,其實年齡還不到20歲,也是貧寒出身,因爲師範學校免學費才能繼續接受教育。

“我們上一堂課,把100以內的數字學完了,今天來教同學們加法。加減法可是很有用的,平時買東西會用到。學會了加減法,以後做工也能算清工錢。今天要學的就是1+1=2……”

就在數學老師上課時,教室外漸漸來了一些閒人,他們趴在窗外議論紛紛,似乎對張彥很不滿。甚至有人催促張彥早點下課,換皇妃老師來教,他們都是來看皇妃的。

馮庸從雜物間探出頭來看了看,鄙視道:“一羣愚民!”

“呵呵。”周赫煊無奈苦笑。

好不容易等到文繡上課,那羣閒漢終於激動起來——

“真是皇妃啊!”

“這刀妃長得也不好看,難怪皇帝要休了她。”

“不是休,是刀妃主動跟皇帝離婚的。”

“不守婦道,不守婦道。”

“是啊,一個女人整天拋頭露面,以後咋嫁的出去。”

“……”

文繡站在講臺上,聽着教室外嚶嚶嗡嗡的聲音,她心裡早已經煩透了。天天被人當猴子圍觀,換誰心裡都不好受。

突然間,又有一大羣人出現在學校,都是來搞事的。

這些遺老遺少估計知道課程表,居然踩着時間點跑來,站在教室外又開始大聲辱罵。內容骯髒不堪,難以入耳。

一個穿着綢衫的老頭大喊:“堂堂皇妃,離經叛道,此乃中華之恥辱!”

“賊婦,你背叛皇上,該當下十八層地獄!”另一個留辮子的傢伙喝罵。

“看她那三角眼,薄嘴脣,就知道是個陰毒尖酸之輩。一輩子當娼婦的命,還有臉做教書先生,簡直誤人子弟。”這人罵得更狠。

沒聽幾句,周赫煊就語氣冰冷道:“抓人!”

十多個警察蜂擁而出,他們都收了周赫煊的好處費,辦起事來自然有動力。一個個手提警棍,逮見人就暴打,包括那些看熱鬧的閒漢一起打。

“警察殺人啦!”

“你抓我幹什麼,我又沒犯法!”

“抓的就是你,擾亂教學可是大罪,槍斃你都可以。”

“槍斃?我就看熱鬧的。”

“全給我抓走,不想坐牢的就交20大洋罰款!”

“救命啊!”

“想跑,再跑就開槍了!全部蹲下!”

什麼叫以惡制惡?

這就是。

跟那些傢伙講道理是講不清的,不打一頓不長記性。

馮庸見到那些人的狼狽樣子,樂得哈哈大笑。

周赫煊說:“走吧,別耽誤學生們上課。”

或許是周赫煊流年不利,文繡的事情剛剛順利解決,結果城北那邊的希望小學又出事。

城北那所學校,是一所廢棄小學堂改建的。校長叫王梓琪,清末的落第秀才,他找周赫煊抱怨道:“周先生,學生都快走完了,再這麼下去,我這校長就要當光桿司令了。”

“說說吧,怎麼回事?”周赫煊無語道,破事咋就那麼多呢。

王梓琪講述道:“我那裡有個學生叫周杭,父親是被槍斃的殺人犯,母親做了最低等的娼妓,靠皮肉錢勉強養活家人。本來好端端的,其他家長不知從哪裡得到消息,集體跑到學校抗議,要求把周杭開除。”

“關他們屁事啊!”周赫煊爆粗口說。

“他們說害怕自己的孩子,跟殺人犯的兒子做同學會被帶壞,”王梓琪惋惜道,“那個周杭很聰明,有過目不忘之能,放在古代也算神童,說不定還能考狀元。我惜纔不願開除,結果好多學生退學,都是家長們鬧的。”

周赫煊說:“這種事應該基金會秘書處下屬的學務辦處理,你怎麼來找我?”

“學務辦爭議很大,有的認爲該開除,有的堅持不能開除,”王梓琪叫苦道,“我去找馮會長,他又讓我來找你。”

“這個馮老五,倒是會推卸責任,”周赫煊想了想,說道,“這事我來解決,你先回去吧。”

周赫煊怎麼解決?

當然是登報製造輿論,反正《大公報》正愁銷量長得不快,是時候製造尖銳話題了。

隔日《大公報》第二版的專題新聞就叫做——殺人犯和娼妓的兒子,究竟有沒有權利接受教育?

078 蠢得像頭豬084 神女1051 社會主義英國694 慈善家族117 輕啄421 東華帝君011 裝逼過頭930 周先生的人被抓壯丁了952 周赫煊的寫作風格873 成功的秘訣359 空缺的普利策歷史獎677 崇尚和平的英國340 莫斯科875 回渝552 商業運作570 南下600 讚美732 請慢用1040 地圖開疆791 夔門731 下棋與支招194 南開413 新出爐的教科書432 國事806 後話616 交易751 國術驚豔全場538 磺胺的威力302 醜兒879 周委員長036 周赫煊吾師也195 文明172 美國出版商010 惑亂軍心958 離英461 大地頭蛇368 寫詩222 變天565 逢場作戲486 貴族的遮羞布954 雨中192 新書105001 初到津門061 誠則明也726 孔大公子970 顧問204 慘案584 找不見人453 剖腹明志第一人161 作大死290 一個時代結束299 戰火再起106 去東北132 婦女之友982 西行315 完美演出740 反應193 吸引火力853 拉貝日記025 各有所憂073 又見情詩107 一把火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365 巴金1018 落難公子088 愛國詩人440 進退237 交鋒206 菊與刀093 當官了499 發現649 王安石與法西斯200 訪談節目655 法西斯就是搶劫犯344 死局060 抵達清華194 南開184 徵辟1036 石牌保衛戰047 刀妃革命677 崇尚和平的英國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657 老蔣的參謀長429 名人拜訪741 泰迪周201 電聲雜文317 心驚膽戰884 品煙如品人180 留在身邊173 褚二爺的新獵物046 愛國教育862 和平呼籲012 拆皇帝家大門1019 腦子被驢踢了081 出氣筒502 丘胖子的知己1056 佈局875 回渝726 孔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