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文學少女

受外來風氣影響,民國的一些教會學校,最先出現評選校花的風潮。有的學校稱爲“校花”,有的學校稱爲“皇后”,像周赫煊的未婚妻張樂怡,就曾是中西女校和金陵大學的皇后。

北平這邊尤以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爲最,因爲這兩所大學皆是教會學校,每年都有好事者評選“校花”和“皇后”。

北大雖沒有沾染這種風氣,但等到馬珏入讀北大後,立即被學生們公認爲“皇后”,名滿京城,讓燕大和清華的校花們黯然失色。甚至幾年後國際聯合會調查團到訪中國,北平學界特意請馬珏去接待陪同。

有人曾說,馬裕藻一生最大的貢獻,便是爲北大生了個校花女兒。

相傳馬珏每天要收幾十封情書,由於愛慕她的學生實在太多,男生們私底下都把馬裕藻稱爲“老丈人”。

嗯,北大岳父。

著名學者朱文良教授,由於入學太晚,後來每次開同學會時都感慨:“餘生也晚,不及見三代盛世。”

馬珏在北大讀書期間,有個姓蕭的學生由於追求未果,遂跳樓自殺,幸好被搶救回來。此事鬧得很大,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原因,馬珏不堪其擾便退學了,嫁給一個天津的普通小公務員。

周赫煊久仰“馬皇后”大名,此時親眼所見,發現馬鈺臉上皮膚好得嚇人,白裡透紅、吹彈可破。臉型是略微偏圓的鵝蛋臉,眼睛很大,沒有經過任何化妝,是那種溫柔可愛型的萌妹子。

“馬同學你好。”周赫煊點頭笑道。

馬裕藻從裡屋走出來,跟周赫煊握手說:“周校長,這次可要多虧你了。”

“哪裡哪裡,我都沒有出面,是學生們忙着奔走聯絡。”周赫煊說。

馬裕藻嘆氣道:“周校長雖然沒有出面,但你的名義是最重要的,這點任何人都做不到。”

號召學校復課,而且是不發工資讓老師復課,還真的非周赫煊不可。

中國人凡事講究師出有名,中國畢竟是北大前任校長,他只要肯站出來,自然能聚攏人心。否則大家就是一片散沙,誰也不服誰。

馬裕藻乃北大老人,擔任中文系主任十多年,學校好幾次低潮期他都沒離開,迫切地希望北大能夠儘早復課。

“二哥,你們串聯復課,怎麼不跟我說一聲?”馬衡問。

馬裕藻笑道:“你在故宮那邊很忙,不想打擾你。”

馬衡道:“這種事可不能少我一份。”

不多時,馬裕藻的妻子陳德馨端着飯菜出來,招呼周赫煊跟隨行的孫家兄弟坐下吃飯。

陳德馨屬於進步新女性,晚清時便公派留學日本。那可非常不容易,必須學問優秀才行,更何況她還是個女的。

馬衡的妹妹馬琰也坐上桌,小蘿莉似乎有點怕生,怯怯地偷看周赫煊不講話。

馬裕藻幫周赫煊倒滿一杯白酒,說道:“周校長,明天的事都安排好了。”

“有勞幼漁先生。”周赫煊舉杯道。

馬衡好奇地問:“什麼安排?”

周赫煊和馬裕藻對視一笑,馬裕藻說:“做場戲給記者們看。叔平,你明天穿得破舊一點,把那件有好幾個補丁的長衫穿出來。”

“你們這不是騙人嗎?”馬衡超級無語,“熟悉我的朋友,誰不知道我岳父家有錢?我再裝窮,裝得也不像啊!”

周赫煊笑道:“又沒人拆穿你。”

馬衡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我明天該穿啥穿啥,不陪你們演戲。”

“隨你吧,”馬裕藻說,“反正我拖妻帶女,是個窮光蛋。”

馬珏眨着大眼睛笑道:“好啊,爹爹,你們居然商量着騙人。”

周赫煊說:“這不叫騙人,這叫策略。”

“反正就是騙人。”馬珏說。

周赫煊問:“你也在北大上學吧?希不希望北大盡快復課?”

馬珏說:“我讀的是預科,我們沒有停課。不過我當然希望本科部快點復課啊。”

此時的北大預科,相當於北大附屬高中,也是需要憑能力考進去的。不過讀完三年預科後,便能免試升入本科。

周赫煊驚訝地問馬裕藻:“預科沒有停課?”

馬裕藻笑道:“預科規模小,又沒有被並校,所以大家一致討論決定,把學校僅有的一點資金用來維持預科部教學。”

“北大居然還有錢,你們可真能省。”周赫煊莞爾道。

“那是北大學生銀行的錢,都是歷屆學生存進去的,我們可不敢亂用。就算老師們發不起工資,銀行也必須留一部分本金,免得學生取款時無錢可用,”馬裕藻頗爲羨慕的說,“還是燕大和清華有錢啊,庚子學款綽綽有餘。聽說羅家倫當校長後,清華打算同時修兩棟教學樓,還添置了不少的實驗設備。”

一頓飯慢悠悠吃完,馬裕藻不停地倒酒,最後喝得周赫煊有些頭暈。

馬珏抱着本《神女》出來,翻開其中一頁請教道:“周先生,這裡我有些看不懂。女主人公遇到城隍後的那段對話,你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周赫煊沒有解釋,而是說:“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書,小孩子最好別看。”

“我纔不是小孩子,”馬珏說道,“魯迅先生寫的也是現實題材,他的書我都看呢。我還經常給他寫信,向他請教文學上的問題。”

馬珏跟魯迅關係很好,一直到馬珏結婚前,魯迅每隔段時間就要給馬珏郵寄書籍。

周赫煊笑道:“魯迅先生的作品,跟我不一樣。”

“我覺得都差不多啊,《神女》跟《狂人日記》就很類似,”馬珏想了想,笑道,“不過你們行文的風格大有不同,魯迅先生愛用俏皮話罵人,你的書愛用隱喻,要腦子轉個彎才能看出是在諷刺。”

“那是你沒看過《狗官》。”周赫煊說。

馬珏說:“改天我就找來看。對了,你等等……”

馬珏說完跑回自己閨房,拿來一篇稿子說:“周先生,這是我嘗試寫的小說,請您幫忙斧正。”

周赫煊帶着三分酒意,腦袋暈乎乎的讀起來。

小說稿字體娟秀,比周赫煊的鬼畫符好上百倍。女主人公是個學生,愛上了一個長相普通但才華橫溢的青年,兩人的家庭並不對稱,所以女方父母強烈反對。男主人公選擇投奔革命,結果死於北伐戰場上……

“後面的情節呢?”周赫煊問。

“還沒完全想好,不過我想塑造一個新時代獨立女性,”馬珏興致勃勃地問,“周先生,幫忙評價一下唄。”

周赫煊想了想說:“文筆優美,看得出你文學功底很強。但玩弄文字有些過火了,小說不需要太多華麗辭藻。至於內容情節,比較老套,應該是受鴛鴦蝴蝶派和問題小說的雙重影響。這些故事都是你生編硬造出來的,有些細節跟現實脫節,顯得沒有說服力和代入感。”

“這樣啊。”馬珏頗爲沮喪。

周赫煊笑道:“你這個年紀,還是寫詩寫散文好些。就算寫小說,也最好寫消遣小說,問題小說不適合你,因爲你的人生和社會閱歷都不夠。”

“寫詩我也寫了一些,我找給你看。”馬珏說着又跑回閨房拿詩稿。

這些詩大概有十多首,都是新詩,內容多爲少女的傷春悲秋,已經對愛情的美好幻想。

讀起來還是很美的,馬珏的文學功底非常深厚。可惜她從小衣食無憂,沒有經歷過挫折,寫出的東西顯得華而不實。

民國文壇最傑出的女作家,當屬廬隱、蕭紅和丁玲無疑。前兩位都身世坎坷,後一位屬於革命鬥士,她們的文字天生帶着震撼,遠不是馬珏這種閨閣小姐能夠比較的。

“寫得很不錯。”周赫煊只能這樣評價,不想太打擊少女的積極性。

“真的嗎?”

馬珏高興道:“那以後我可以給你寫信嗎?向你請教一些文學上的問題。”

356 維烈620 家事與國事532 羅斯福的圈套529 少帥下野351 崔家姐妹297 論傳統武術971 過渡524 新年的夢想758 元首的晚餐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560 回憶錄904 張樂平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837 任教980 家訪458 談不攏啊568 評論文章198 不識擡舉987 挖坑308 熱愛炒股的間諜先生800 黑龍會418 玩命的演習167 賺錢方案458 談不攏啊065 再見547 全運會616 交易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224 校長217 各種罵娘740 反應337 周赫煊的貓305 靈均920 作家宣傳養雞523 串聯510 策問911 水到渠成124 農村大地985 得講法律876 華僑之鷹204 慘案955 瞎扯淡522 小狐狸與玫瑰花572 畢業季556 小人暗算360 錢鍾書和錢穆249 上門491 男人的佔有慾459 迴應148 坦白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171 人類學著作354 土豪502 丘胖子的知己1017 賭神周維烈533 背鍋小王子552 商業運作840 美援派116 樣品923 菩薩道032 二等二級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829 人才776 真正的土豪841 空殼元首1011 小丑647 私人飛行俱樂部489 大忽悠被教育了739 成交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162 神秘少女300 思想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944 發展254 訂婚882 西南聯大887 養雞秘笈121 合作1018 落難公子172 美國出版商207 赴魯賑災861 美國士族1007 學校662 樓市崩盤1029 評古152 狗官531 陣痛095 小說還能這樣寫?709 中國運動員到來362 我愛這土地1049 1944大總結813 英王加冕968 順風船300 思想721 北邊兒的委員長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766 祈雨708 四大金剛948 蕭乾536 東北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