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明白人

清晨。

辜鴻銘站在鏡子前整理儀容,他穿着嶄新的綢衫,將辮子扶得端端正正,然後才戴上亡妻親手縫製的帽子。

辜鴻銘是很講禮儀的,因爲他尊崇孔孟之道,“禮”是核心要素。

但這種“禮”,只展現給他看得起的人。比如張之洞,比如蔡元培,今天勉強再加上個周赫煊。

很久沒有一本書,讓辜鴻銘讀得廢寢忘食了。他是熟知世界諸國的人,但《大國崛起》還是讓他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有些存留心中多年的疑惑,也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黃包車在北大門口停下,辜鴻銘拄着柺杖顫顫巍巍地往裡走。他近年來身體不好,正是感覺活不了多久,才從日本辭職回國,他想死在心目中的理想之鄉。

“辜先生?你怎麼來了!”北大教授馬衡驚訝地看着他。

辜鴻銘點點頭,以命令的語氣道:“周赫煊在哪兒?帶我去見他。”

馬衡和辜鴻銘共事過,知道他的脾氣,扶着他說:“你慢點走。”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周赫煊的住所外。

馬衡正想去敲門,辜鴻銘制止了,自己敲門喊道:“周校長,辜鴻銘特來拜會!”

周赫煊打開房門,正待說話,辜鴻銘突然雙手抱攏作揖。

這是中國人歷來的古禮,日常使用的話,性質相當於西方的握手,但也常用於莊重場合,比如官場和朋友之間的會晤,到晚清時候還經常使用。不過它太繁瑣了,作揖時腰彎得很深,就如日本人那種九十度鞠躬。

周赫煊愣了一下,立即作揖回禮,然後笑着對辜鴻銘和馬衡說:“辜先生,馬教授,二位請進。”

馬衡感覺很有趣,也不走了,坐在旁邊想聽兩人聊天。

周赫煊取出茶葉和糕點,笑道:“辜先生,應你所需,我專門弄來了上好的龍井,糕點也是大廚做的。”

“有心了,”辜鴻銘與昨日判若兩人,他非常有風度禮儀的拿出一本書說,“昨日拜讀周校長大作,頗有感觸。這是拙作《春秋大義》,還請雅鑑。”

《春秋大義》,別名叫做《中國人的精神》,此書在西方曾引起轟動,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一版再版,甚至在德國掀起長達數十年的辜鴻銘熱。

辜鴻銘也是位作家,他曾與泰戈爾一起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周赫煊接過書笑道:“這本書,我早就讀過了。”

“讀過就好,”辜鴻銘開門見山地說,“爲免言語衝突,今天我們約法三章。第一,不談婦女解放;第二,不談白話文寫作;第三,不談憲政民主。”

這些都是辜鴻銘強烈反對的,他反對婦女解放,反對白話文,反對憲政。

“可以。”周赫煊點頭道。

辜鴻銘說:“我觀《大國崛起》,對列強諸國頗多推崇,周校長認爲中國人比西方人劣等嗎?”

周赫煊搖頭道:“我認爲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誰優等之說。”

辜鴻銘笑道:“總是有區別的,難道非洲的黑人,也能跟黃種人和白種人平等?在我看來,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族羣,你覺得呢?”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周赫煊說,“別說黑人,就連南太平洋那些茹毛飲血的食人族,只要是人類,我也認爲他們是平等的。”

“你這叫博愛,墨家的信徒?”辜鴻銘不置可否。

周赫煊說:“跟墨家無關,即是人類,自然平等。”

辜鴻銘問道:“既然平等,那世界各民族之間,爲什麼會存在那麼大的差異?這種差別不僅體現在文化風俗上,還有智力、道德和性格等多方面。”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複雜,”周赫煊道,“先來說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南太平洋野人,他們爲什麼會原始落後?因爲孤懸海外,跟外界缺乏交流和溝通。中國和歐洲,歷來是互相影響促進,這種交流大大加快了人類的文化和科學發展。”

辜鴻銘笑道:“中國人的四大發明,確實促進了歐洲科學的發展。至於中國嘛,在近代以前,一直是獨自進步的。”

“也可以這麼說,但中國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的,”周赫煊道,“比如二胡和琵琶,這些樂器就來自中亞、西亞。西方的星座學說,也早早傳入中國,蘇東坡就是忠實的星座迷,他常常自嘲摩羯座都是倒黴蛋。”

“哦,蘇東坡還信星座之說?”辜鴻銘驚訝道。

周赫煊道:“《東坡志林》裡有記載。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直鬥。乃知退之磨蠍(摩羯)爲身宮,而僕乃以磨蠍爲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這段話的大致內容,是蘇東坡吐槽自己和韓愈同命相憐,都跟摩羯座扯上關係(一個命宮摩羯,一個身宮摩羯),命不好,經常遭到誹謗攻擊。(老王語:感覺這是摩羯座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辜鴻銘聽了大笑:“哈哈,想不到韓愈也是摩羯座,看來以後我要多多研究星座了。”

周赫煊又說:“一個民族的特性,跟它最初的發源地有關。適合耕種的地區,發展出農業文明,而土壤淺薄的地方,則發展出遊牧文明。就拿中國來說,爲什麼起源於北方?因爲以原始的農業技術,南方炎熱多雨的氣候,是不適合耕種的。”

“有點意思,你繼續說。”辜鴻銘研究中國人,是從文化道德角度來展開,周赫煊的觀點讓他耳目一新。

周赫煊繼續道:“中華文明屬於典型的農耕文明,遠古農業要發展,需要秩序性和穩定性,所以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儒家的禮教道德,不外乎是爲集體主義說項。然後逐漸演化下來,就成爲三綱五常之類的東西。”

辜鴻銘想要反駁,但細細想來卻似乎有點道理。

“而西方呢?”周赫煊又說,“如今歐洲興盛的國家,在古希臘、古羅馬的時候都還是野蠻人。但野蠻征服了文明,於是迎來中世紀的黑暗,直到文藝復興才重見光明。他們因爲靠近地中海和大西洋,最後誕生了異於農耕和遊牧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是商業文明,戳穿了就是逐利。工業革命是爲利益,殖民屠殺是爲利益,十年前歐洲那場大戰,也是爲了利益。”

“這個觀點很好,甚合我意。”辜鴻銘也認爲西方文明是利益文明,不過他也強調中華文明是道德文明。

周赫煊說:“辜先生的《春秋大義》我讀過,也很同意你對各國族羣的分析。擔我認爲,這種民族性差異並非天生,而是長久以來的歷史影響造成的。”

辜鴻銘問:“那你是否同意我書中的觀點?”

周赫煊笑道:“我很同意辜先生所言,中華民族確實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也具備深刻、博大、簡樸和靈性死忠美德。正如辜先生說的那樣,中國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擁有永葆青春的秘訣。我敢預言,用不了一百年,中國又會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哈哈,同道中人也。”辜鴻銘歡喜道。

周赫煊語氣一轉:“但我不認可辜先生說的道德興國。”

辜鴻銘有些不高興了,質問道:“你覺得西方的逐利治國方式,能夠長期有效?我看不然,西方國家,已經被商人財團操控了,總有一天,這些國家要被毫無道德的商人搞得崩潰。”

所以說辜鴻銘通曉西方呢,他眼光看得很準。從20世紀到21世紀,歐洲各國確實被財團利益捆綁,漸漸在走下坡路,他的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他還在《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預言德國的軍國主義將會毀滅。

可惜看準了問題,開的藥方子卻不對,咱們的辜先生說,愛和道德才能拯救世界。

這得有多天真!

周赫煊無奈地笑道:“辜先生在著作中所言,是想做民國的孔子吧。但先秦亂世,最終以秦國統一天下而告終,秦國恰恰靠的就是逐利。你跟那些軍閥談道德看看,聽說張宗昌邀請你當山東大學校長,你可以跟他講講道德,且看他聽不聽。”

辜鴻銘瞬間無語,繼而反駁道:“秦國雖然統一六合,但卻二世而亡。逐利只能走向崩潰,道德才能長治久安。”

“但利能聚人心,只要讓大部分人有利可圖,中國就能統一,”周赫煊說,“不過我也同意辜先生的觀點,道德能使國家長久。我的看法是,以利謀國,以德治國。”

“以利謀國,以德治國,”辜鴻銘嘀咕着這幾句話,突然哈哈大笑,“這八個字說得好,你要是早幾年當上軍閥,我一定給你做謀士。”

兩人繼續聊着,總的來說氣氛還很融洽,只是偶有觀點不同,誰也不能說服誰,辜鴻銘心裡堵得慌。

辜鴻銘午飯也沒留下來吃,高高興興地回到家中,還寫了副字讓僕人給周赫煊送去。這位老先生年底時接受德國記者採訪,他大言不慚地說:“中國現在只有兩個明白人,一個是周赫煊,另一個就是我。”

1056 佈局088 愛國詩人527 北平分會成立1014 拜師463 國難?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416 巴蜀王745 周大頭265 巴金499 發現273 壞人才能當軍閥562 一場鬧劇868 反應369 詩與情395 麻將·市井738 性別錯亂者560 回憶錄上架感言750 打飛機看奧運1055 奇蹟之地705 元首亮相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452 拖死日本纔是正途096 北大復課931 腐爛529 少帥下野685 手術039 調職440 進退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1005 聖雄甘地612 三陽線決戰論322 儀式217 各種罵娘475 國際反法斯西同盟330 華工561 元宵節與新生活217 各種罵娘837 任教974 白肉483 轟動983 壁畫333 風起233 將軍,給錢吧514 看電影295 論戰440 進退373 批發字畫349 留學基金340 莫斯科347 瑰寶303 偶遇631 弱國無外交159 軍事化辦學961 演出開始1051 社會主義英國333 風起157 去他媽的張宗昌545 烏煙瘴氣077 避難948 蕭乾388 戰事尾聲193 吸引火力991 吹牛皮412 建廠計劃935 “圓滿解決”592 勞動最光榮019 開講276 論宗教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455 好消息312 科幻小說624 抵達舊金山098 忍辱負重431 中國工人1033 疏漏462 無計可施967 金飯碗153 學生們最痛恨的作家394 影壇一姐182 推薦你一本好書368 寫詩138 豪傑525 長城抗戰054 詩人周赫煊245 封你做副教主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345 心腹705 元首亮相442 東北民衆抗日救國會957 未來的漢學家1058 大結局756 勝利曙光027 撩937 隨行023 策問657 老蔣的參謀長091 活曹操549 南國美人魚960 黑哥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