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新書反響

“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徹底暴露了中央集權過度帶來的不良後果。在下層行政單位尚有許多實際問題沒能解決以前,行政效率的增進必然遲緩和有限。強行提高效率,超過了一定限度,只會造成行政系統內部的不安,整個官僚集團會因壓力過高而或分裂、或糾集,實際問題又會演變成道德問題。”

“再觀今日之徵實徵購政策,中央強行要求提高效率,而下層行政單位問題極多,難以實現政令的有效執行。這造成整個中國的行政系統難以適應,中層和基層官僚壓力過高,只能以粗暴的方式欺上瞞下。譬如河南之徵購,官員爲了完成任務,選擇對中央隱瞞災荒事實,而不顧民情大肆征斂。這就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政府威信大失,百姓苦不堪言。繼而延伸爲道德問題,政府高舉抗戰大義,要人民傾其所有奉獻國家,不支持徵購則不愛國。百姓認爲政府橫徵暴斂,沒有爲人民考慮,領袖和官員的私德也遭到懷疑。”

“史學界有一種說法,即‘明朝稅重民窮’。似乎是因爲當時貪官污吏橫行,百姓被攤派的賦稅過重,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其實這跟事實有多出入。同時期,英國稅收與明朝相當,而人口卻只有明朝的三十分之一,英國怎麼就能繼續發展壯大呢?原因不在賦稅過重,而在於政府和法律的低等。即便國家稅率低,受惠的也並非農民,只能鼓勵地主家中盤剝和官僚額外剝削。”

“道德並非萬能的,政府不能依靠單純的抗戰大義,而要求百姓舍家報國。更要健全法律制度,完善行政體系,遏制貪污腐敗,鼓勵扶持先進經濟,減少對傳統農業的壓榨……”

這些都是陳寅恪寫的評論文章,寫完之後他就燒了,並沒有拿出去發表。

陳寅恪從來不談論政治,但並不代表他不懂政治。學史學到他那個地步,很多事情比官僚看得更清,但也僅此而已,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

坐而論道誰都會,難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沒法解決!

常凱申當然想完善行政系統,提高基層官員的執行力。但這是不可能辦到的,除非在中國進行一場觸及根本的大改革,而抗戰特殊時期的內外部條件都不允許他這麼做。

所以陳寅恪把文章燒了,發表出來也無益,反而會因此得罪掌權者。

燒完文章,陳寅恪很快又重寫了一篇,單純從治史方法來分析《萬曆十五年》。他首先批評了周赫煊對於某些史料的無視,認爲周赫煊的某些思想稍顯片面,同時又讚揚《萬曆十五年》風格獨特、觀點新穎,爲明史研究開拓了新的形式與方向。

……

陳寅恪的第二篇文章還未發表,吳晗就已經開始對《萬曆十五年》大家吹捧了。

吳晗也是研究明史的專家,他早前雖然屬於自由派,但性格非常激進。早在十多年前,吳晗就給胡適寫信說:“翻開任何國家、任何朝代的歷史來看,找不出這樣一個卑鄙無恥、喪心病狂的政府(南京國民政府)。”

吳晗請求胡適指出一條明路,胡適讓吳晗“科學救國”。

那時吳晗非常尊崇胡適,特地在畢業照背面寫下胡適的名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少說些空話,多讀些好書。”

然而,吳晗到了西南聯大,國黨的腐敗和不顧學者死活的態度,再加上好友在貧寒病痛中去世,讓吳晗的思想徹底轉左。他的行爲做法比聞一多更加激進,不但投身於各種反蔣活動,還寫了一本《由僧鉢到皇權》。

這本書後來改名爲《朱元璋傳》,跟周赫煊的《萬曆十五年》幾乎同時出版,專門用來影射常凱申。

在讀了《萬曆十五年》之後,吳晗感覺找到了知己。雖然他們一個寫朱元璋,一個寫萬曆朝,但都是走的“影射史學”的路子,都是在抨擊常凱申和國民政府。

吳晗連續寫了好幾篇評論文章,把《萬曆十五年》奉爲“中國現代史著不可再有之經典”。

……

遠在貴州的張學良,也在第一時間讀到《萬曆十五年》。

少帥這些年都在研究明史,缺什麼書就寫信找宋美齡索要。到了1945年,張學良甚至聲稱自己成爲了一個明史研究專家,他要求請來幾位明史專家進行當面交流——戴笠對此表示很爲難。

當張學良讀完《萬曆十五年》之後,他沒有往影射常凱申那方面想。而是把自己代入萬曆皇帝,把曾經的得力屬下代入張居正、申時行、海瑞和戚繼光,然後檢討反思自己主政東北和華北時的錯誤。

接着,張學良又對比萬曆朝和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反思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的施政問題,並寫了一篇兩萬字的讀書心得,讓看守特務轉交給常凱申。

常凱申順手就把張學良的文章扔了,放在角落裡蒙塵幾十年,直到80年代纔在清理垃圾資料時發現。

……

謝國楨無疑是如今最火的明史專家,他早年追隨梁啓超治學,跟周赫煊勉強算同門師兄弟。他的《晚明史籍考》曾在30年代風行一時,到了抗戰期間再次引起重視,因爲抗戰時期的中國和晚明太像了。

謝國楨此時滯留在淪陷區,《萬曆十五年》出版的時候,他纔剛剛讀到周赫煊討論沈萬三之死那篇文章。

周赫煊關於沈萬三身世遭遇的觀點,出自明史專家顧誠先生。

謝國楨對此持有異議,他認爲《吳江志》的史料可能有誤,並拿出多個歷史資料,認爲沈萬三有可能是朱元璋登基後才死的。當然,沈萬三絕對不可能被朱元璋流放,只是被朱元璋打壓而已。

謝國楨隨即寫了一篇反駁文章,寄了幾個月終於寄到重慶發表。

直到1944年底,謝國楨纔在淪陷區讀到《萬曆十五年》。他對這本書大加讚賞,於抗戰勝利後一口氣寫了三篇分析文章,討論萬曆朝對明朝命運的影響。

……

至於大部分普通讀者,完全把《萬曆十五年》當成純粹的歷史讀物來看。他們對明朝的改革失敗表示惋惜,同時也希望國民政府吸取教訓,呼籲加強法制建設、懲治貪官污吏。

常凱申也非常喜歡《萬曆十五年》,他沒有把自己代入萬曆皇帝和張居正,而是代入了申時行。他覺得自己殫精竭慮發展國家,卻只換來各種背叛和猜疑,同時又被中國糟糕的情況所制約,一身才華本事都無法真正的發揮。

同時常凱申也感嘆,天下沒有完人,就連戚繼光都貪污剋扣、逢迎拍馬、喜好女色,而民國將領又有誰比得上戚繼光呢?用人應該不拘小節,只要能力出衆就可以了,那些真正能打仗的將領還是暫時容忍吧,比如把河南搞得一塌糊塗的湯恩伯。

每個讀者眼中的《萬曆十五年》,都有着不同的解釋。

這本書很紅,不但紅遍中國,就連費正清都帶回去一本,讓人翻譯出來推薦給美國史學界。

439 國恥946 起來060 抵達清華840 美援派134 袁公子482 王子的邀請441 七人背293 捐贈693 娛樂明星363 魯樑罵戰675 被歧視的美國佬541 黑土236 黨即是法465 扯淡會議293 捐贈251 懸乎969 禾花雀862 和平呼籲177 玄洋社022 樂不思蜀940 再會艾德禮631 弱國無外交426 宣傳587 阮玲玉的勇氣482 王子的邀請996 抗戰期間的西北派系之爭060 抵達清華185 非主流美國將軍145 吃人572 畢業季263 魯樑罵戰164 千里示警420 鬥法549 南國美人魚178 開業酒會871 PTT會員631 弱國無外交214 押解751 國術驚豔全場981 西安573 留字981 西安620 家事與國事903 愛國將軍600 讚美791 夔門392 有聲電影136 青幫百相965 三舅哥097 忽悠742 舞會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819 七七事變267 計策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770 搶糧153 學生們最痛恨的作家991 吹牛皮135 荒唐名士103 丈母孃看女婿499 發現376 大坑貨586 電影皇帝和賣報歌1055 奇蹟之地801 主場553 丟人現眼1043 駐華美軍1058 大結局420 鬥法585 全新版本609 救人985 得講法律416 巴蜀王263 北大校花433 嗚呼哀哉436 老毛病812 人類社會太極八卦系統850 可愛的美國人民275 會面623 失意的老宋212 烏合之衆549 南國美人魚990 土匪窩627 唱雙簧汗,更正一下315 完美演出682 追逐英雄1049 1944大總結566 新秘書上任078 蠢得像頭豬723 挑動風雲490 本能128 文妖周赫煊815 七月859 水晶之夜624 抵達舊金山392 有聲電影980 家訪342 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