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六字箴言

“宮保大人,您想通了?”楊度和王錫彤幾乎是異口同聲。

兩個人都難以置信,但阮忠樞知道,袁世凱突然改變主意,肯定與徐世昌的信有關。

袁世凱點點頭,把信又從阮忠樞手中拿回。信封敞着口,袁世凱將信取出,交到了楊度手上。

楊度讀的時候,王錫彤湊過去看,只見袁世凱的信寫道:“聞命之下,慚赧實深。伏念臣世受國恩,愧無報稱;我皇上嗣膺寶錄,復蒙渥沛殊恩,寵榮兼備。

“徒以養痾鄉里,未能自效馳驅,捧讀詔書,彌增感激。值此時艱孔亟,理應恪遵諭旨,迅赴事機;惟臣舊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去冬又牽及左臂,時作劇痛。此係數年宿疾,急切難望痊癒。

“然氣體雖見衰頹,精神尚未昏瞀。近自交秋驟寒,又發痰喘作燒舊症,益以頭眩心悸,思慮恍惚。雖非旦夕所能就痊,而究系表證,施治較舊恙爲易。

“現既軍事緊迫,何敢遽請賞假?但困頓情形,實難支撐。已延醫速加調治,一面籌備佈置,一俟稍可支持,即當力疾就道,籍答高厚鴻慈於萬一。”

“妙!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說我足疾讓我回家養病,我就足疾不能奉詔。”楊度不住地稱讚。

袁世凱問阮忠樞:“如果咱們的那位攝政王問起我的足疾?你想怎麼說?忠樞兄弟。”

“我就說連路都走不了。”阮忠樞想都沒想。

袁世凱搖搖頭,“忠樞兄弟,你得這樣說:我看足疾實在是沒什麼,只是人變得心灰意冷,好像已經看破紅塵。所謂功名利祿,皆已成過眼煙雲了。”

楊度說:“也就是說,宮保大人不是不想出山,而是要些條件。”

“我是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使喚丫頭嗎?”袁世凱忿忿地說。

說完,他又拿出一封封好的信,交給阮忠樞,“這封密信交與慶王爺。”

袁世凱在給奕劻的信中寫了了一些感恩戴德的話,而後話鋒一轉,言道:“鄂軍已全變,各路援軍會很少,餘去湖北,赤手空拳,無兵無將,拿何剿撫。對於蔭昌大人所部,餘隻有會同調遣之權,能當何用?……”

接下來提出條件如下:“無兵無餉,何能辦事,擬就直隸續備,後備軍調集萬餘人,編練二十四、五營,前往湖北,以備剿撫之用。擬請度支部先撥銀三四百萬兩,備作軍餉與各項急需。並請軍諮府,陸軍部不可繩經文法,遙爲牽制。……日各事照辦,自當力疾一行。”

阮忠樞和楊度前腳走,蔭昌後腳到了。

他是路過這裡,順便來看看袁世凱,他還不知道朝廷要起用袁世凱,自己沒帶過兵打過仗,心裡還是沒有底數,想到袁世凱這裡討些主意。

袁世凱聽家人報蔭昌來訪,立刻裝起病來。

蔭昌,字五樓,後改字午樓,滿洲正白旗人,

早年是國子監官學生。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入北京同文館內德文館就讀。

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出任駐柏林使館三等翻譯官。

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入德國軍事學校學習軍事操作技術一年,在德國留學期間,與時爲皇太子的德皇威廉二世同班,建立了深厚的私交。畢業後奉派押運**返國,交給北洋新軍。

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出任北洋武備學堂翻譯,繼補道員,歷升武備學堂監督、幫辦、總辦。

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因德國強佔膠州灣,蔭昌奉命挑選精通德語的人才,以備翻譯之用。同年冬天,調協助對德交涉路礦事宜。

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曾請蔭昌推薦人才。蔭昌獨具慧眼,推薦了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樑華殿。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年)三月,調至山東佐贊軍務,在當時的山東巡撫袁世凱麾下,任副都統,參與對義和團的鎮壓。三月二十二日,袁世凱委其與華德鐵路公司總辦錫巴樂、德軍軍官佈德樂議訂鐵路章程二十八條,是日正式簽定。同時與德國山東礦務公司總辦米海里等簽訂《山東華德礦務公司章程》。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三月,授侍郎銜正白旗漢軍副都統,七月,清政.府派醇親王載灃爲頭等專使大臣,前往德國,對克林德之死表示‘慚悔之意’。並命前內閣侍讀學士張翼、副都統蔭昌‘隨同前往,參贊一切’”。同年出任駐德國欽差大臣,繼兼駐荷蘭欽差大臣。後以侍郎銜出使德國大臣,光緒三十年(一九零四年)十二月任滿,清廷命留任。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零五年)九月召回,以正白旗軍副都統加兵部侍郎銜署江北提督,繼而出任陸軍部右侍郎兼署江北提督。

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年)八月,署陸軍部尚書,改陸軍大臣,訓練近畿各鎮大臣。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年)九月,再任駐德國欽差大臣。

宣統二年(一九一零年)春授陸軍部尚書,至夏時卸除欽差大臣職返國履任,併兼訓練近畿陸軍各鎮大臣,同年底升陸軍大臣。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頒新內閣官制,廕昌出任陸軍大臣。

蔭昌和袁世凱關係很不錯,對袁世凱也很欽佩,後來也一直跟着袁世凱,身居高位。

他到袁世凱病室,先問候了幾句,袁世凱也裝出很感動的樣子,說了一些感謝話。

說起武昌戰事,蔭昌說:“武昌系烏合之衆,無人主持,不難撲滅。……”

他說了很多,袁世凱都未接話,只是一個勁地搖頭。

蔭昌問他怎麼看,他還是搖頭不答,再三問,袁世凱才言道:“蔭大人,聽我一句,武昌之事,決非您想得那麼簡單。誰說武昌沒人主持,不是有黎元洪嗎?那可是個能文能武之一。我早有耳聞,此人在軍中威望極高,應該也善於用兵。”

蔭昌請教武昌的仗得怎麼打?袁世凱說了六個字:“切勿輕舉妄動。”

蔭昌想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做,袁世凱顯得很神秘,一副天機不可泄漏的模樣,說只需切記這幾個字就行了。能說早早平定了武昌戰事,還有他袁世凱什麼事了嗎?說多了,蔭昌什麼時候隨口說出去,說不定會給他帶來禍端。

“切勿輕舉妄動”,這幾個字怎麼理解都可以,用大家常說的話——沒毛病。

是的,“切勿輕舉妄動”, 這幾個字怎麼理解都有可以,但蔭昌對袁世凱在其中所表達的要領卻心領神會,他正愁進展緩慢。

袁世凱這六字箴言,使不懂實戰的蔭昌如獲至寶。他在後來的軍事行動中,給予了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使清廷愈發陷入被動之中,從而給袁世凱幫了大忙。

蔭昌這次來,本來還想請袁世凱給其北洋老部下們打個招呼,但想到自己是三軍統帥,請一個閒賦在家的人幫忙,終於沒能說出口。

蔭昌走後,袁世凱在十六日又給奕劻寫了一封信,意思是他真的不是故意刁難誰,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要求的事情是最起碼必須解決的問題。

他催促奕劻,這些事應儘快辦理。

阮忠樞回去後先見了奕劻,把袁世凱寫給他的和寫給載灃的信都給他看過。

奕劻看過後,讓阮忠樞把給載灃的信,即刻送過去。

本來,給袁世凱的諭令寫好送走後,載灃又後悔了。猶豫了一陣,見想追回時間已來不及,也就只能作罷。

見了袁世凱的信後,反而一陣輕鬆。心想,你們這些人都讓用袁世凱,我用了,袁世凱不肯出山,我有什麼辦法,這下子可以有交待了。

隨口問了一下袁世凱的情況,特別是關心的問了袁世凱的足疾。阮忠樞學了袁世凱的話。載灃品了品,覺得味不對。把袁世凱的信再仔細看了一遍,起用袁世凱的意願反而更加堅定了。

載灃叫人請來奕劻,將袁世凱的信拿給奕劻看,奕劻已經看過,裝模作樣又看了一遍。

看完,載灃問他的作何想法?

奕劻說:袁世凱這不是藉故推脫,他是有苦衷的。這隻能進一步說明袁世凱是個幹事的人,也一心想把事情辦好。

載灃問奕劻爲什麼這麼說?

奕劻說,事情明擺着,你讓他赤手空拳去當這個湖廣總督嗎?他怎麼幹?

“不是說了嗎,所有湖北的軍隊和各省援軍都歸他節制嗎?”

“湖北還有軍隊嗎?援軍,誰看到援軍了?能有人去增援嗎?路權之爭搞得鄰近幾省個個自顧不暇。”

“那怎麼辦?”

載灃聽明白了,覺得奕劻的話有道理。

奕劻於是把袁世凱的要求,變成了自己的意見,說給了載灃。

載灃沒表態,只是在袁世凱的信上寫下:“現在武昌,漢口時機緊迫,該督鳳秉公忠,勇於任事。着即迅速調治,力疾就道,用副朝廷加倚任之至意。”

已經稱袁世凱爲“該督”了。但對奕劻提出的現在馬上應辦之事,沒引起重視。

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46章 辦實業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98章 張瘋子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30章 朋友第373章 樑士詒組閣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95章 打破僵局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23章 離開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380章 張作霖宣佈獨立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70章 呼聲第609章 考據癖第14章 平定政變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70章 呼聲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8章 約定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4章 當官真好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88章 大通起義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於胡適第13章 志得意滿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396章 江防事變第252章 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