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

最令袁世凱心寒的是,自己在上奏中,辭去會辦練兵處這個兼職他是自己提出的,準了就準了,誰讓是自己主動申請呢?

可是,自己在上奏中明明說了,第二、四二鎮兵馬,防區就在自己的直隸境內,八國聯軍“尚未盡撤,大局尚未全定,直境幅員遼闊,控制、彈壓須賴重兵”,因此請求仍歸自己“統轄督練,以資策應”。

但是,這兩鎮的兵權也被削了。理由是“現在各軍均應歸陸軍部統轄”,並明確派第一鎮統制、副都統鳳山接管袁世凱交出的北洋軍權。

這不是在剝奪自己的軍權嗎?

想到在那次南北新軍的秋操閱兵時,鐵良曾用那樣一種眼神看自己,這應該是鐵良等人在背後搞鬼。

對於鐵良,袁世凱感覺到了素和自己不睦,他在背後搞點動作倒沒什麼可怕。袁世凱最擔心的是讓慈禧這個心胸狹窄的老女人猜疑,那樣一來可大事不妙了。

晚清的宮廷內鬥是很出名的,比如,對日本的主戰派和主和派。洋務派和清流,維新派和頑固派,等等。

對於最高統治者的慈禧,這好像是她樂見的。因爲兩派對立,這兩夥人就互相監督,互相牽制。就爭先恐後的頂禮膜拜最高權力,以獲得最高權力的支持和認可。

這樣一來,最高權力也就越發鞏固。

如果羣臣團結一致,都忠於最高權力倒好,要是合起來把最高權力架空,最高權力不就被邊緣化了嗎?

袁世凱其實沒參加過兩派鬥爭。對日之戰,要論他個人的心意,他是應當屬於主戰派的。只是因爲他是李鴻章的人,硬生生被歸進主和派。

而在庚子國難中參加東南互保,他其實也不是想加入那一派,和另一派勢不兩立。只是因爲身不由己,只是因爲事情趕到哪兒了。

袁世凱知道,在清廷這樣的政治環境裡,身後沒有靠山是不行的。

他開始的靠山是吳長慶,後來靠上了李鴻章。李鴻章死後,他靠向了榮祿和奕劻。現在,榮祿死了,靠山就剩下奕劻了。

他本以爲通過這一段時間努力,他已經靠上了慈禧,這個最牢靠的靠山。

現在看來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緣,慈禧的這個靠山,是不容易靠上去的。

再說了,君心難測,伴君如伴虎,這一次袁世凱是親身體驗到了。

袁世凱給自己的忠告是,在自己直隸這一畝三分地,好好消停一段時間。在接下來的日子,他也真這樣做了,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

現在,我們得深入地認識一下奕劻了。

奕劻,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曾孫。愛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的長子。

滿族鑲藍旗人,一八三八年出生於北京,過繼慶郡王綿慜爲嗣子,初封輔國將軍,後晉爵貝子、貝勒,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加郡王銜,任御前大臣。

光緒二十年(一八八四年),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爵親王。

奕劻一輩子沒什麼建樹,業績平平,但因爲他會看風向,識大體,是晚清政壇上的長青樹,不倒翁。

這個人說他沒水平吧!他真的水平有限。可是也很怪,幾乎在每次重大時刻,他都能站對隊,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比如在維新運動中,他是堅決反對變法的,和李鴻章一起,成爲反對派領袖。

在庚子事變中,他是堅決主張鎮壓義和團的。

而當載漪等極端派佔了主導後,他見慈禧支持極端派,只能裝病不出。

這使他既沒有同那忠心耿耿的五大臣那樣,遭殺身之禍,也沒像載漪之流一樣最後遭清算。

而在庚子國難中,他和李鴻章同爲與八國聯軍的全權代表,做通了列強的工作。沒追究庚子事變的首惡,保住慈禧的命,而又立了大功。

他一般不參與宮廷的內鬥,用他自己的話說,誰對我聽誰的;這或許是他能成爲晚清政壇不倒翁的一個重要因素。

都說高處不勝寒,但身居高位的他好像從沒引起誰的關注。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因爲,庚子國難中爲保慈禧立了大功,越發得到慈禧地器重。

榮祿死後,他已經成了軍機處的領銜軍機大臣。他的兒子載振爲商部尚書,父子俱貴,勢焰熏天。

奕劻和袁世凱其實沒有什麼共同志向,兩個人關係好,主要是奕劻能貪,袁世凱能送。

比如榮祿病危時,袁世凱聽說奕劻要領銜軍機處,即派楊士琦給奕劻送十萬兩銀票。楊士琦曾告訴奕劻:“這微數目,不過是作爲王爺到任後零用而已,以後還得特別報效。”

奕劻進入軍機處成爲領銜大臣後,袁世凱越發殷勤,每個月,每逢年、節日都有禮奉送。

遇有奕劻和福晉的生日,甚至奕劻兒子的成婚,女兒的出嫁,孫子的滿月和週歲,所需開資都有袁世凱預先佈置,不費王府一錢。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袁世凱有什麼事,奕劻自然是盡全力。

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在朝廷差不多是盡人皆知。很多人在背後議論,稱奕劻爲袁世凱的傀儡,是袁世凱在朝廷的代理人。

奕劻伴隨着位高權重,更加貪得無厭,變本加厲。

特別是任軍機處的領銜軍機大臣後,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 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當時的人們譏爲“慶那公司”。

大小官員都去賄賂他,慶親王府門庭如市。奕劻揮霍異常,但是尚能積蓄起鉅款,在英商匯豐銀行存入一百二十萬兩私產。

光緒三十四年,奕劻七十誕辰,大開祝典。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而奕劻更是大肆進財納賄。各地進獻者絡繹於道,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達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爲百萬兩白銀以上。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奕劻病死於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內務府大臣初擬諡“哲”,按諡號解,知人曰哲。

溥儀不同意,親選四字,讓內務府選擇,爲“謬、醜、幽、厲”。

溥儀之父載灃聞此,終覺同爲宗室,有所不忍,勸溥儀網開一面。

溥儀仍不肯。後在親貴力爭之下,才賜諡“密”字, 密者,“追悔前過”之意。

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和碩慶親王的爵銜。

可見,在末代皇帝溥儀眼中,奕劻實爲禍國之輩。當然,這是後話。

甲午戰敗之後,東三省就陷入日本和俄國的侵略威脅之中。進入一九零六年,形勢越發緊急。盛京將軍趙爾巽幾次奏請朝廷派人前去實地查看,共商應對之策。

這一年的十一月,朝廷派奕劻之子、商部尚書載振和軍機大臣徐世昌前去東三省查辦此事。

載振和徐世昌途經天津,停了幾天,袁世凱招待的極爲熱情周到。並派親信,已經做了道員的段芝貴帶人隨行,主要是保護,也協助調查。

載振生長在驕奢淫逸的皇家貴族的豪門世家,是標準的公子哥,紈絝子弟,平日裡既好漁色獵豔,又特喜歡觀劇。

在中州會館看戲時,見到一個色藝雙豔、溫柔嫵媚、風情萬種的歌妓楊翠喜,載振這位公子哥立即爲之傾倒。心蕩神搖、意亂情迷、不得自持。

段芝貴正在挖空心思攀高枝,見機會來了,馬上用一萬二千兩銀子將楊翠喜贖出,獻給了載振。

載振大喜過望,欣然接受。

不久,段芝貴又從天津商務總會會長王竹麟處借得十萬兩銀票,作爲奕劻的壽禮送上,意在賄買高位。

第24章 幸運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451章 百花齊放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18章 好景難長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428章 大學令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於胡適第62章 垂釣洹上第49章 君主立憲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14章 平定政變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31章 戊戌變法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345章 張毒菌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78章 漢口之戰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187章 唐繼堯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479章 新人物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592章 最後十分鐘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392章 廣東的軍事政變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31章 戊戌變法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12章 平叛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12章 平叛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112章 兵變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84章 海軍起義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334章 南北雙方的第二次和談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31章 戊戌變法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18章 好景難長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7章 奇遇第99章 六路北伐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