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爆發。當時的蔡元培還身在德國,正在一所德國小鎮的中學裡埋頭於他的心理學實驗。這時,從遙遠的東方傳來了辛亥革命的隆隆炮聲。蔡元培敏銳地感覺到:劃時代的轉折來臨了!

蔡元培馬上提前結束了他的研究,趕到德國首都柏林隨時瞭解國內革命形勢的進展。他和那裡的中國留學生們一起閱讀報章上有關中國革命的報道,相互聯絡,想辦法響應國內的革命。

這時,上海光復後被推爲滬軍都督的陳其美給蔡元培來電報促其回國,蔡元培即取道西伯利亞,於11月28日抵達上海。

從此,蔡元培投身到了創建民國的事業。

孫.中.山在籌建臨時政.府時,本提名章太炎入閣任教育部長,因章太炎性情率直,與同志多有積怨,反對的人很多,於是,孫.中.山把人選改爲大家眼中溫和寬厚的蔡元培。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被一衆革命黨人推爲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組建政.府部門的時候,任命學界革命黨人中聲望卓著的蔡元培當教育總長。

蔡元培本來曾有過“以身許國,功成身退”誓言,這時候孫中山要他去政府中當官,蔡元培先是婉辭。但眼見國家初創、百廢待舉,還遠遠沒到“功成身退”的時候,而且孫中山派來的代表說,您這樣德高望重的人如果不就任,恐怕其他的職位大家都不好就任了。於是1912年1月5日,蔡元培便以民國教育總長的身份,出現在了南京臨時政府的首次國務會議上。

這時的南京臨時政府初創,可謂無錢無糧。教育總長蔡元培曾問過給予他任命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教育部在何處辦公,結果孫中山答以“此須汝自行尋覓,我不能管也”。後來,時任江蘇都督府內務司長的馬相伯先生,借給蔡元培內務司辦公樓的三間屋子,蔡元培的教育部這纔開了張。

有一天,總統府通知去領教育部的辦公大印。教育部人手少,連跑腿的雜役也派不出。當了總長的蔡元培也不管什麼身份,自己挾了塊白布,坐着人力車去總統府領了大印,用布包着帶回教育部。

辦公條件可以簡陋,排場也可以不講,但用人是不能有半點馬虎。在延攬部內人員時,蔡元培力求用一流的人才。許壽裳、周樹人(魯迅)、蔣維喬、鍾觀光、俞大純等大師級的人物,就是在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陸續進入了教育部。

有一個年僅23歲的陌生青年,叫王雲五,他給蔡元培寫了一封信,力陳如何辦好民國高等教育。蔡元培細閱之下,覺得信中的意見很中肯,力邀王雲五到教育部兼職。

這個王雲五,後來成爲著名的出版家、曾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兩人從此也締結下了近30年的忘年深交,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逝世,王雲五是朋友中唯一隨侍病榻的送終者。

一天,蔡元培在報上看到《孔學商榷》一文,看後很是欣賞,一打聽,寫文章的這個叫胡玉縉的作者是清末學部的部員,蔡元培也邀請他到教育部工作。

蔡元培用人的另一個原則是“爲事擇人,不設冗員”。諾大的一個教育部,連謄寫雜務在內只三十餘人,不足其他部門的三分之一。

萬事開頭難,開頭的事情也特別繁雜,如摸底各地的教育狀況,有多少各級各類的學校,使用的教材情況。當時,教育部的各位同仁工作都特別緊張,有人說,“其工作氣氛頗似書局之編譯所,而絕少官衙習氣”。

當時,部內除總長和次長外,統稱籌備員,無官職和等級之分。每人每月薪俸,均爲幾十元,次長和總長也不例外,酷似黎元洪領導下的首義之後的湖北軍政府。

中國古代至晚清,中式的傳統教育主要發展出了以下幾種形式:

(一)府學和縣學。它們是爲開科取士而設立的,是地方性的官學,屬於教育、研究和行政的統一體,對於一個地方的教育發展起着指導作用。府學與縣學由官府任命教授人員,教學內容專攻儒學。學生主要由學校供給膳食。

(二)書院。它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始於唐末五代,至宋代有較大的發展。它的教育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組織管理都有許多不同於府、縣學的特點。學習方法以個人鑽研爲主,學習內容以經學爲主,兼學古文、制藝,發展至後期,又兼學歷史、輿地、說文、算術、金石。書院經費大都由創建者捐助,少數官辦。書院與地方官學相比,規章制度、課程設置較周詳,注重精研古學,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學田供給。書院掌教人選,大都是素孚衆望的學者。

(三)社學和義學。它是元代發展起來的封建社會初等教育單位。至正九年(1349),達魯花赤八不沙建立社學一百三十餘所。元代社學基本上爲官辦,明洪武八年(1375)詔府、州、縣每五十家立社學一所。

(四)私塾和家塾。它們是歷史悠久、設置普遍的初等教育單位,它在中國至1949年後才消亡。陳登原《國史舊聞》卷四十八舉自晉至兩宋的事例說明:“其一,弟子從師,是爲私塾;其二,師從弟子,此則當爲家塾。”

私塾大抵有四種類型:一是以官款或地方公款設立,收教貧寒子弟;二是由義莊或宗祠設立,專教一姓子弟;三是有一家或數家設塾,延師教其子弟;四是塾師自行設館,招收附近學生。

它的教學內容從識字開始,主要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千家詩》,以及《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目的是學習八股文,爲科舉考試做準備。

雖然中國的傳統學校有如上的種種形式,但總的來說,中國傳統的教育向來是以私人教育爲主流的。自孔子開創此傳統,因此他被尊稱爲“至聖先師”,中國的教育,主要都靠民間私人教育。

縣學、府學、太學,有時興盛,有時衰微,而且名額有限,所以大部分文人不是官學培養的。

總體來講,古代社會物質尚不豐裕的情況下,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得到受教育機會的只是極少數人,教育是一種稀缺資源,這遠遠無法適應近現代的世界潮流。

西風東漸,給東方故國吹來了陣陣新風。清朝光緒末年,一份名爲《強迫教育章程》的清政府官方文件出爐,這份由清朝學部頒佈的文件簡陋得只有10個條款,卻從某種意義上說開了近代義務教育的先聲。

舊時的所謂“強迫教育”,其實類似於今天所說的“全民義務教育”。《強迫教育章程》規定,全國各地官府必須廣設勸學所,各個省城須設蒙學100處,各府州縣設40處;孩子滿了7歲必須入學,否則“罪及父母”;朝廷每過兩年考覈,地方官如果敷衍塞責,查實後予以處罰;如有地方紳士捐資助學,也會給予獎勵。

朝廷的詔令一出,相關的清朝地方官員忙作一團。“強迫教育”壓根兒就是個新事物,大家以前從來沒聽說過,官府也沒好好跟老百姓解釋,只是翻來覆去強調“幼童不入學,將罪及父母”。在廣州,警察紛紛出動挨家挨戶上門調查統計適齡兒童數目,爲“強迫教育”的實施做準備。

這麼一來,硬是把一個好好的“德政”變成了鬧劇。家有孩子的父母心裡全打起了鼓:警察挨家挨戶上門,會不會把孩子鎖起來,押進學堂去?左鄰右舍一商量,大家認爲還是把孩子先送進私塾避一避爲好。結果廣州城內各處私塾人頭攢動,家長們的首要目標就是爲孩子掛個名,拿個學籍,以免被警察拘了去。爹孃憂心如焚,私塾先生趁機提價,倒發了筆小財。“強迫教育”本意在於減少文盲、惠及民衆,這樣一來倒成了不折不扣的擾民之舉。

這時的清王朝已日薄西山,這樣大規模地辦教育,需要的是財力以及高效的組織能力,幾乎不可能辦下去。結果,推廣“強迫教育”的措施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隨着清王朝走向覆滅,《強迫教育章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接下來便是甲午海戰的失敗和大清帝國的衰落,痛定思痛後的“教育救國”的勃興。

戊戌變法時期,嚴復認爲首先必須興辦教育,開通民智,然後才能實行君主立憲,救復中華。

到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刊物更是大聲呼籲“教育救國”:“亡國亡種,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強國強種,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無他,教育者進化之的也”。

在“教育救國”的實踐中,蔡元培當然是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啓,國家的教育該如何籌劃?所謂教育方針一日不明,全國學界就難有旨歸,有關人士不停的呼籲,請總長定奪。

蔡元培沒有讓大家失望,多年從事教育和出國遊學的實踐,似乎已經使他成竹在胸。但是,他還是特別注意傾聽各方的意見,特別是這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對於有些人,蔡元培不惜登門造訪。由於善於彙集衆人的意見,一個接一個的新政便陸續推出。

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58章 離開老巢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22章 大事不妙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479章 新人物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66章 機會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167章 洪憲六君子第30章 朋友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12章 平叛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615章 胡適晚年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94章 僵局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14章 平定政變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530章 白話詩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97章 中山先生第123章 孫袁會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8章 約定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46章 辦實業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68章 武昌起義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96章 陸榮廷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439章 進德會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