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八省同盟

馮國璋到北京,本是討餉。原來北京駐軍共有四師,第十五師(師長劉詢)與第九師(師長魏宗瀚)駐防南苑,第十三師(師長陳進才)與邊防軍第一師(師長曲同豐)駐防北苑。

北京政.府在皖系與安福系的控制下,對馮所節制的第十五師頗爲歧視,積欠軍餉達七個月。

皖系企圖用經濟困殺這支馮的軍隊,迫使這支軍隊因領不到餉而譁變,然後以叛軍罪名勒令解散。

第十五師爲活下去,曾一度有向商家“借餉”的醞釀。

馮死後的第二天,第十五師便有不穩的消息,到了一九二零年一月初風聲更緊。

前門外廊房頭條衚衕、大柵欄、前門大街一帶酒店紛紛關市,以防變兵前來“借餉”。北京政.府得報後,急忙下令關閉永定門,將城內與南苑的電話網割斷,並令第九師嚴密監視第十五師。

後經王士珍出面調解,由財政部緊急撥發軍餉六十萬,風潮才告平息。

第十五、十六兩師在馮死後改由陸軍部直接指揮,第十六師由南京移駐張家口,師長王廷禎被提升爲察哈爾都統,馮的直屬衛隊六營則予以解散。

北洋大勢,在袁世凱死後即一分爲二,二分爲三。二是直系和皖系,直系以馮國璋爲首腦,曹錕爲副,長江三督爲骨幹。皖系以段祺瑞爲首腦,徐樹錚爲中心,靳雲鵬、段芝貴、倪嗣沖、張敬堯、傅良佐、吳光新等都是大將。二而三是又添了一個奉系,後來居上,鼎足而三。奉系首腦是張作霖,王永江爲謀主,楊宇霆、郭鬆齡、吳俊升、孫烈臣、張作相等都是中堅。

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自然成爲首領,就連直系中舉足輕重的長江三督也唯曹馬首是瞻。而曹之所以 能穩坐第一把交椅,得力於他的愛將吳佩孚。

吳雖是一名師長,但他善審時度勢,一言一行都引起全國的關注。

段祺瑞本可以成爲袁世凱的繼承人,成爲整個北洋派的領袖。只因他過於剛愎,不能容物,又偏信徐樹錚,遂失去很多人的擁戴,只好鞏固皖系以自重。徐樹錚自然是個角色,可惜太過專橫,又太露鋒芒,他對段的貢獻最大,也最拖累段。至於傅良佐、吳光新、張敬堯之輩,可以說都是段的負擔。

奉系的崛起,首先是佔了地利,加上段祺瑞在和馮國璋明爭暗鬥時,徐樹錚拉張作霖和奉軍來對付直系,這便給奉系一個壯大的機會。張作霖和皖系在互相利用過程中,佔了極大的便宜,這使得他的野心也快速增長起來。

當張覺得自己力量已可獨行時,便不願再繼續做爲皖系搖旗吶喊的角色了。爲擺脫皖系的控制,奉系打出的旗幟是清算徐樹錚。

和當年的袁世凱一樣,段祺瑞鑑於皖系的日益沒落,決定另闢新經,利用日本借款和日本軍火訓練新軍(參戰軍),作爲自己將來統一天下的本錢。段在北洋派系以外成立參戰軍,其動機和目的,與袁世凱當年成立模範軍是一樣的。

民國八年六月,參戰軍改名邊防軍,後來發展到三個師四個混成旅。

外蒙古撤治後,徐樹錚儼然以“西北王”自居,與“東北王”張作霖分庭抗禮,這一來逼着張作霖去聯合直系。

張作霖和曹錕本來是兩雄不併立的,現在爲了對付徐樹錚而聯合起來。因爲徐樹錚太可怕了,他曾殺害過直系的幕後軍師陸建章,曾拉攏過張的部下孫烈臣,也曾着意勾結曹的愛將吳佩孚。

張作霖和曹錕都認爲:“此人萬萬不可得志,此人若得志,吾輩將無噍類矣”。

由於曹張的聯合,直隸、江蘇、湖北、江西四省和東三省共計七省便成立了反皖系的同盟。

七省同盟開始時並不反對段,他們的口號是“清君側”,就是反對段身邊的徐樹錚。他們希望段祺瑞能夠親賢人而遠小人。這所謂的小人就是指的徐樹錚。

在袁世凱時代,徐世昌就認定徐樹錚是個可怕人物,大徐和小徐從來沒有相好過。七省聯盟便因此而得到徐世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段祺瑞和小徐是無法分開的。段的新“邊防軍”是小徐一手建立,同時抓在小徐手中,而安福國會又是小徐一手包辦而加以控制。如果離開了徐樹錚,段其實就是解除自己的武裝,等於“自毀長城”。

段既然不能接受七省聯盟的要求——清君側,於是局勢就惡化到不可收拾,因爲七省聯盟的目的達不到,只好走極端。

此時,皖系還有一個不幸之事,安徽督軍倪嗣沖病入膏肓。

倪雖算不上是一個多出色的人物,但在皖系中,比起吳光新和傅良佐總算成器多了。當年對付馮國璋時,督軍團便是以倪嗣沖爲先鋒。

倪在病危中,段想派段芝貴繼任安徽督軍,徐世昌則主張起用淮軍老將薑桂題。

徐段意見既不統一,老徐遂決定倪嗣沖一天不死,便一天不開缺,也不補人。

七省聯盟中充當先鋒任務又落到吳佩孚頭上,吳在一九一九年秋天起,就一再電請撤防北歸,北京政.府一直置之不理。

一九二零年一月十七日,曹錕轉到北京一封吳佩孚堅決請求撤防的電報。

電報首先陳明“於役湘省,兩載於茲,迭請撤防,未承允准”,接下去就強調直軍全體將士久戍思歸,和積欠軍餉的困苦情況。最後則沉痛地說:“北望叩首,涕泣哀懇”八個大字。

吳這電報是先打給曹錕,請曹代轉。曹嫌吳電報太平淡,又在電尾加了兩句:“戰死者既作泉下之遊魂,生存者又作異鄉之餓莩。”

北京政.府接到曹的電報(17日),老徐不開口,靳雲鵬則向段請示,段也一言不發,於是靳雲鵬也只好閉口不言。

一月三十日,南方軍政.府秘密接濟吳佩孚開拔費六十萬元,先付三十萬,其餘三十萬留待開拔時付清。

吳佩孚要撤防北上,對皖系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段祺瑞決心阻止吳軍北歸。

二月中旬,段指使河南部分軍人反對河南督軍趙倜。又藉口趙倜縱容他的兄弟趙傑賣官鬻爵,引起民忿,逼迫靳雲鵬撤換趙倜。

趙倜在河南幹得不好是事實,可是段採取這一行動,完全是另有企圖,他看到的是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

吳軍撤防北上,河南是必經之地,趙倜所指揮的“宏威軍”本屬淮軍薑桂題系統,不見得聽趙倜的指揮。段擬派內親吳光新繼任河南督軍,並派安福系衆議院秘書王印川繼任河南省長。

段一面催促靳內閣發佈河南易督的人事命令,一面密令吳光新將長江上游的警備軍迅速開到信陽,準備與河南內部的反趙軍聯合行動。

用人之時,拉人還來不及怎麼能打呢?段的這一手實在是敗着,因爲這樣一來,反把趙倜迫上梁山。趙倜在直皖兩系鬥爭中本是採取中立,現在被逼無奈參加了反段陣線。當他獲悉段派吳光新來吞吃河南,他便調趙傑和常得勝等部集中京漢路南段,拉開架勢,拒敵於“國門”之外。

於是七省聯盟又加上了河南,變成了八省同盟。

二月二十三日,吳佩孚發出通電,反對更動豫督。

電雲:“疆吏非一家之私產,政權非一系之營業。安福跳梁,政綱解紐,窮兇極惡,罄竹難書,稍有血氣,鹹不欲與共戴天。……吳光新現爲長江上游總司令,何又得隴望蜀!似此野心勃勃,不奪不饜。法紀蕩然,人人自危。……政.府近年來舉措設施,無一不違反民意,全國所痛絕者則保障之,全國所景慕者則排擠之。順我者存,逆我者亡。舉滿清所不敢爲、項城所不肯爲者,而政.府悍然爲之!曾亦思武力權威,較滿清、項城爲何如?全國之大,能否爲一系所盤據;疆吏之多,能否盡爲一黨所居奇;兆民之衆,能否盡爲一人所鞭笞!以若所爲,求若所欲,徒見其心勞而日拙也。……懇我總統、總理勿爲安福所利用,立飭吳光新軍隊仍回原防,並宣示決不輕易趙督,以弭戰禍。”

趙倜本與吳佩孚本毫無關係,現在吳卻爲他發聲,內心自然對吳感激涕零。

三月四日趙有電錶示感謝,內有“昨得吳師長電,傳誦欲涕”之語。

其實吳並不是想幫趙,只是怕段的嫡系拿到河南,自己北歸的路受阻。

二月二十六日北京國務會議通過了任命吳光新爲河南督軍,王印川爲河南省長案。

內閣送請總統蓋印時,徐世昌只同意改派河南省長而不同意更換河南督軍。他自稱久居衛輝,也算得是一個河南父老,決不允許因更動督軍而使河南人民慘遭戰禍。

靳雲鵬把徐不同意情形去報告段,段大爲光火,當面罵靳:“沒有用的東西,你怎麼當的國務總理?”

夾在總統和段祺瑞之間,靳雲鵬處境越來越難,他雖善於各方遊走,但現在是寸步難行。民國九年二月二十九日,靳又一次提出辭呈。

三月一日安福系藉機發動倒閣,電請王揖唐迅速回京主持這個運動。

這時安福係爲了拉攏徐世昌,表示可以同意過去徐世昌所提周樹模來組閣。

徐樹錚也鄭重地向老徐表示:“如果周樸老組閣,樹錚願意擔任陸軍總長,幫助總統辦事。”

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388章 各奔東西第482章 離開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7章 奇遇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390章 內幕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68章 武昌起義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289章 內鬥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325章 僅用了二十二天第50章 過街老鼠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70章 呼聲第33章 告密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6章 署理山東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24章 幸運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127章 應桂馨與洪述祖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204章 勸退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28章 下重藥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30章 朋友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543章 堅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110章 最後一次朝見儀式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3章 科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