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

徐世昌很重視就職典禮。他問內務總長錢能訓,總統典禮有沒有定製。

錢說:“總統就職禮,本國無先例可循,只得求教於共和先進國例子來作藍本。”

於是,徐便電問駐美公使顧維鈞,駐法公使胡維德。

顧維鈞覆電說:“美國總統就職,由大理院長主持,在大理院外築臺,新總統捧聖經舉手向全國國民宣誓。”

胡維德覆電說:“法國新總統就任,由上院議長導入總統府謁見舊總統,相互行禮,互致頌詞,詞畢,舊總統出府,新總統到議會宣誓就職。”

完全照搬國外不具備條件,可以吸取部分,徐世昌便和相關人員一起 ,設計了自己的就職儀式。

十月十日上午八點半,馮國璋派錢能訓和總統府大禮官黃開文備禮輿迎徐,徐世昌卻乘汽車進公府,禮官導徐至懷仁堂禮臺。

九點正,馮由居仁堂到懷仁堂,與徐同向國旗行三鞠躬禮。禮畢,馮東向致頌詞,徐西向致答詞,詞畢互相一鞠躬。

wωw•тт κan•c o

禮官送馮回居仁堂,馮即遷出公府,退居地安門外帽兒衚衕私寓。

十時正,徐在居仁堂南向,向議長及議員宣讀誓詞,詞畢轉北向,與議長議員同向國旗三鞠躬。禮畢議長議員轉東向,閣員及文武百官西向,徐立於禮臺宣讀就職宣言。讀畢,各行三鞠躬禮慶賀。

十時半外交團入賀,十一時清室代表入賀。

徐世昌就大總統後的第一道命令是:內閣總理段祺瑞辭職照準,派內務總長錢能訓暫代總理。

徐想仿照黎元洪對孫中山先生的前例,聘馮國璋爲最高顧問,馮也學孫前例表示不受。

馮段之爭從此落下帷幕,其實是兩敗俱傷。不同的是段還坐在參戰督辦位子上,馮則躲在帽兒衚衕私寓真正做了個下臺總統。

薑還是老的辣,徐世昌不愧爲老政客。

知道曹錕一心想當這個副總統,可他想留下副總統一席,給南方或是對和平有功的人。是既不想得罪曹錕,又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便嗾使舊交通系首領樑士詒出面運作。

知道皖系主張繼續用武力對付南方,他不便反對,便指使錢能訓以代理國務總理身份出面倡導和平。

他是主使人卻不出面,並且誰都不得罪。

段祺瑞一門心思認爲新的參戰軍練好了,就可以實現統一中國的美夢。徐世昌知道段的這個想法,便積極支持段繼續進行他的參戰借款和編練參戰軍,這樣,也就使得他和段可以和平共處。

徐世昌就任總統後,北洋人爭先恐後的發電敬賀。 他們或許是真心希望有一位文人來主政。

當年,都知道袁世凱最信任的人是徐世昌。但是,慈禧死後袁世凱失寵,徐卻絲毫未受連累,可見徐作人確有一套。對於徐當總統,清室及遜清的遺老遺少也是真心歡迎。

現在,我們回過頭再說曹錕,他此時在保定正飽受兩面作人難之苦。

北方皖系對他誤解甚深,而吳佩孚又不聽話。他對副總統已不報任何希望,怎知段的代表吳炳湘卻帶來了好消息,真是喜出望外。

他馬上派曹銳到北京進行副總統的競選活動,同時派另一位兄弟曹鈞到奉天疏通張作霖。

十月三日,安福系的部分國會議員舉行茶會討論選舉副總統問題。

衆議院議長王揖唐宣讀了段祺瑞向國會推薦曹錕爲副總統的信,內雲:“燕孫、一堂議長執事:比者副總統選舉,諸君應有一致之主張,祺瑞與安福諸君子本有一日之雅,敬舉所知,以備參考。曹經略使督戰湘中,功績昭然,維持大局,不爲異說所撓,若能當選爲副總統,必能翊贊元首,尊重法律,裨益國家,區區一得,尚希鑑察及之。專此敬頌議祉。段祺瑞拜上。”

王還補充說:“芝老功成不居,推賢選能,他的人格何等可欽,我們應該順從他的意旨。”

在這次茶會上,大家決定於十月九日選舉副總統。

十月六日安福俱樂部舉行幹事會議,段命徐樹錚出席,做大家的工作,宣講推薦曹錕爲副總統的意義之所在。

但是,安福系議員認爲他們選徐世昌爲大總統已經完成了交易,再選副總統是屬於另一樁生意。換句話說,如果要他們投這神聖的一票就要有相應代價,也就是說這得花錢。

既然是選曹錕當副總統,這錢當然得曹錕出。

曹錕不肯出這個錢,說北京政.府還欠他的軍費。

這一來,就苦了王揖唐。經過他的奔走,決定由北京政.府付還曹錕軍費一百五十萬元,用這筆錢移作選副總統的運動費。規定每張票二千元,當晚便籤發支票。

曹錕認爲天下事已定,自己做副總統的美夢馬上就可以成真了,盼望十月九日早些到來。

不料。當這天兩院議員舉行副總統選舉的聯合會時,出席的議員卻三三兩兩,稀稀落落。秘書處打電話四方去催,也不見來,上午的會因不到法定人數而流產。

下午繼續開會,到的人仍很少。王揖唐建議一方面把議會大門關起來,只許進不許出,一方面派軍警四出拉人,以湊足法定人數。他的建議才一宣佈,就看見坐在議席上的議員紛紛奪門而出,拉的人還沒有來,已來的又走了大半。

十月九日,選舉副總統大會的下午,舊交通系議員有五十餘人到萬牲園參加周自齊出面邀請的遊園會,沒有工夫參加選舉。

安福系在選舉會中集中向樑士詒施壓力,樑士詒不得已只好寫一個便條。

劉恩格、杜持、王印川拿着樑士詒的便條,乘坐汽車到萬牲園,想把這些遊園的議員請回去投票。可這些議員們卻故作閒情逸致,拒絕離開萬牲園。這時王揖唐也趕了來,他坐了一部大汽車,死拉活扯,才拉了八位議員。

議員們對投票冷淡的另一原因是因爲看見報載,曹錕以十萬元納一個叫劉喜奎的女人妾室,甚爲寒心。認爲一個劉喜奎要值五十個議員的身價,因此都罵曹錕慳吝。

但曹也有他的道理,他想你們選我來保你們的江山,還要我掏腰包,太不公平了。選徐時,一切活動費是在借款項下開支,選我的運動費卻要我在我的軍費中開支。

十月九日選舉副總統會流產後,又定十月十六日繼續選舉。

王揖唐知道舊交通系的杯葛與徐世昌態度有關,於是他邀樑士詒一同去見徐,請徐表示一個明朗態度。

本就是徐在從中作梗,他當然不能明言,便推脫說:“以我今天所處的地位,對於副總統應當速選、遲選以及選何人,都不便表示意見。”

十月十四日,周自齊又邀了一批議員到天津去,把自己在英租界球場二十九號私邸,讓出來作議員總招待所,另在四家天津著名的旅館分設四個招待所。

議員們陸續到天津的,約有一百四十餘人,他們飲酒看花,徵逐花草,及時行樂,意興盎然。

待他們興盡後,開了一次談話會,準備聯名推出促進南北和平,推遲副總統的選舉兩項建議。

而舊交通系領袖樑士詒也在北平正式表示,如果選舉北方人爲副總統,則南北和平,遙遙無期。

十月十五日王揖唐派安福系“大將”議員克希克圖偕同八名孔武有力的議員,乘坐專車到天津來綁議員的“票”。王揖唐在天津的私邸派出一批家丁,分乘八輛汽車開到天津的新火車站,等待肉票一到,就立刻押上開往北京的專車。

克希克圖,字仲養,漢名恩浩,原籍蒙古,江蘇鎮江駐防旗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出生。

一九零零年,入江南常備右軍隨營學堂。一九零二年畢業,入江南將備學堂。

一九零三年,赴日本留學,入振武學校。一九零六年畢業,入明治大學法科;同年,併入東京高等警察學校,一九零七年畢業歸國。

一九零八年,任黑龍江交涉局翻譯科員。

一九一一年,任清華學校科員及印鑄局科員。

一九一三年國會成立時,當選爲衆議院議員。國會解散後,曾充任蒙藏院科員、編纂。國會恢復,仍任衆議院議員。

一九一八年八月,被選爲安福國會衆議院議員。

克希克圖一行分乘四部汽車,先到四家招待議員住的旅館中去找“逃兵”,可是四批都撲了個空,在四家旅館中,一個議員也沒有找到。問旅館中人可知他們去了哪裡?旅館中人回答說不知道。

四批人都集中在一塊,克希克圖再下命令,直奔英租界球場二十九號周自齊寓,結果也一樣撲了個空。

他們帶着失望的心情漫無目的地在街上尋找,果然在馬路上碰到一位議員在百貨公司買東西,於是一把扭住他,軟騙硬逼,終於打聽出周自齊正在南市妓院內吃花酒。

這位議員因爲怕太太,不敢進妓院,溜了出來在馬路上漫遊,不料被克希克圖等抓到。

於是克希克圖集中人馬,直奔南市妓院。這時已是十五日深夜三點半鐘。他們不問三七二十一,只說奉了王議長命,請各位上車,就像拉小雞一樣,死拉活扯,被綁票的議員則亂嚷亂叫。

天津警察誤會爲真的發生了綁票,喝令停車檢查,直到押車的議員繳驗議員證章,才讓車子開行。

被綁票的議員們要求先回旅館拿行李,也不被綁架的議員允許,一個個送上火車。火車已升火待發,議員們一上火車車就開了。

可是因爲黑夜漫漫,很多議員在火車站混亂中溜脫,有些議員到了北京車站,躲到廁所間不出來,仍乘原班火車回到天津。

十月十六日,王揖唐又在北京派出汽車多輛,分途去抓議員到會投票,警察總監吳炳湘也派出武裝警察在西城放哨,禁止議員離開會場。可是如此綁票和拉人,到會的議員仍然是少得可憐,這一次副總統選舉仍然流產。

安福系還想對樑士詒施壓力,樑士詒有徐世昌做後臺,根本不吃這一套,態度非常強硬。

他表示如果安福系仍然強壓和不擇手段進行副總統的選舉,他就辭了參議院議長。

安福系不願事情鬧得太大,就去請示段祺瑞。段認爲對曹的競選副總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既然人力不能挽回,但求於心無愧,決定不再進行這種徒勞無功的選舉。

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420章 加入暗殺團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章 科舉之路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15章 挫折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249章 就職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66章 實情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282章 四川內戰第131章 善後大借款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380章 張作霖宣佈獨立第289章 內鬥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4章 當官真好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49章 君主立憲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139章 慶典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486章 學寫詩第55章 反擊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43章 堅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390章 內幕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609章 考據癖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592章 最後十分鐘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72章 六字箴言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235章 立法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509章 初到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