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兵分兩路

十一月三十日,王士珍接受組閣大命時,直隸督軍曹錕,山東督軍張懷芝都在北京。第二天他們去了天津。這時,山西、奉天、黑龍江、福建、安徽、浙江、陝西七省和察哈爾、熱河、綏遠三個特別區的督軍的代表,以及上海盧永祥、徐州張敬堯也都有代表前來天津。

在天津的西起元緯路,東至宙緯路,南至五馬路,北至新開河堤。曾經有一處很出名的地方,是一處特殊的私家園林。它和中國近代史中的許多名人,比如孫中山、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馮國璋、曹錕等人有過淵源。

此處最早叫孫家花園,其主人是清末直隸總督李鴻章手下的一個軍火買辦,名爲孫仲英。

一九二三年,曹錕賄選大總統之際藉此園做壽,孫仲英爲結交權貴,便重金把花園賣給了曹錕(另有一說是曹錕做壽時,一眼相中了該園,託人許以重金,想買下花園。此時正值曹錕得勢爭奪總統寶座之時,孫家不敢得罪,便半推半就賣給了他)。

甭管怎麼着吧,反正這大園子姓曹了,之後曹錕在該園大興土木,陸續增建廊廡島榭、池亭山石,隨即改稱爲曹家花園。

十二月二日以曹錕和張懷芝爲首,督軍們和督軍的代表齊集這裡(這時還叫孫家花園)開會。這次會議的規模和聲勢,不下於徐州會議,除了西南各省和長江三督及吉林的孟大哥外沒有代表參加外,其餘的差不多都到了。

徐州會議是段的智囊徐樹錚幕後煽動,以對付黎元洪。這次的天津會議也是徐樹錚策劃的,用以對付馮國璋。不過地點和領頭的人物改變了,地點從徐州搬到天津,和北京只是近在咫尺,領頭的人物由張勳換了曹錕。

天津會議的主題是對西南作戰,和對付北洋派中的主和派。

這個會議中,皖系機關報透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據說西南方面在梧州會議中曾有下列各點決議:

(一)迎黎元洪覆任總統。

(二)促馮國璋下野。(這兩點是打擊馮國璋的攻心之計)。

(三)懲辦戰爭禍首段祺瑞、梁啓超。

(四)恢復舊國會。

(五)復任譚延闓爲湖南督軍。

梧州會議是在十一月十日舉行的,根本沒有這些決定。

這自然是小徐的傑作,利用天津督軍團會議時公佈這些莫須有的條款,是有意激起督軍們的同仇敵愾。

天津會議的與會人士見到這些條款,果然大爲憤激,認爲西南方面欺人太甚,更認爲馮國璋對西南主和是不知死活。

曹錕慷慨激昂地說:“我願意率兵平南,戰至最後一人亦所不顧。”

會議決定三項:

(一)各省分別出兵,自籌軍費。

(二)推直魯兩省督軍爲主帥。

(三)排斥長江三督。

用兵路線決定分兩路進攻湖南:

第一路由曹錕爲主帥,率領軍隊由京漢鐵路南下通過湖北進攻湘南;

第二路由張懷芝爲主帥,率軍由津浦路南下,通過江西進攻湘東。

各省出兵的分配:由直隸、山東、安徽各出一萬,奉天出兩萬,山西、陝西各出兵五千。

參加這次天津會議的奉天代表,是張作霖的智囊奉天軍署參謀長楊宇霆。代表上海盧永祥的,是盧的兒子著名的上海公子盧小嘉。代表倪嗣沖的,是倪道烺。

天津會議推舉段芝貴進京向馮國璋攤牌。提出,談和的起碼條件是南軍退出湖南和解散非常國會,否則武力解決。如果總統不採納,督軍團將以對付黎前總統的手段對付今大總統——各省宣佈脫離中央而自主。

由此,北洋派內部直、皖兩係爭鬥已勢同水火。因湖南的局勢本就緊張,如此一來,更是謠言滿天飛,甚至有謠言說,宣統要第三次坐龍廷。

天津會議後的督軍團,推出公認的老實人曹錕做大哥,以另一個老實人張懷芝做二哥。不過真正幕後主使人是段祺瑞,實際操作者則是段祺瑞的死黨小徐。

主戰派以江蘇督軍李純爲目標,因爲他們不便明顯地攻擊馮國璋。

天津會議中決定以到會的全體名義,質問李純爲什麼要阻止馮玉祥旅“援閩”?這所謂的“援”字,就是進兵的意思。

原來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奉命援閩,開到浦口時,傳說李純授意他停止進兵。

同時,主戰派還進一步逼問李純能否與各省採取一致行動?

李純不想成爲衆矢之的。十二月三日,在主戰派強大壓力下,發電表明心跡。否認阻止馮旅援閩,並且承諾催促馮即日由浦口開往上海,再由海道開往福建。同時,表示服從北洋派的公意。

爲了證實自己不是北洋派的叛徒,李發電質問陸榮廷,梧州會議爲什麼要作出那些決議。

陸榮廷接電後開始被搞得很糊塗,待弄明內情後,立刻發電予以澄清。指出哪些梧州會議決議,完全是無中生有、無稽之談。

李純得知真相後也硬氣起來,隨即把陸覆電轉北方各省。但正處於亢奮中的主站派,沒有人對真相感興趣。

曹錕表現得很積極,不待馮國璋對於討南問題有決定,即通電誓師南下,命其弟曹銳代理直隸督軍。

十二月六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閻錫由、陳樹藩、趙倜、楊善德、盧永祥、張敬堯等十人聯名通電,請北京政.府頒發討伐西南的命令。

主戰派這一次不光是空喊,真付諸於行動。決定南征後,北方軍閥們紛紛截留稅款、擴充兵力。

這時的全國報紙也被主戰的通電填滿,一片殺伐之聲不絕於耳。

北洋派直系也不甘示弱,聯名發電予以反擊。

本就無作爲的總理王士珍,面對着南北複雜局勢不知所措。他看得出,不但對南無良策,對北也難疏解,只能向總統求退。

馮說:“我也幹不了,要走我們一起走。”

主戰派自作主張,曹錕派吳佩孚率領第三師由京漢路南下,會合張敬堯的第七師,通過湖北進攻湘北;張懷芝派山東暫編第一師師長施從濱率部由津浦路南下,會合倪嗣沖所抽派的安武軍二十營,通過江西進攻湘東。

但是,這兩路人馬都必須經過長江三省,長江三督既然主和,主戰派兵馬借道自然受到阻撓。

江蘇督軍李純、江西督軍陳光遠都發動地方團體通電呼籲和平,拒絕客軍借道。

湖北督軍王佔元處境比較困難。湖北既靠近湖南,又毗連四川,是主戰派進攻西南的主要路線。而湖北境內既有北軍,又有南軍。所以王佔元不能露骨採取拒絕客軍的態度,因此王授意湖北團體在呼籲和平的電報中,附帶表示,如果戰爭不可避免,應將武漢三鎮劃在戰區之外。

主戰派認爲李純是長江三督之首,是直系的第二把交椅,便集中攻擊李純。罵李是破壞北洋派的敗類。

罵李純罵得最起勁的,是李純一手提拔起來的張敬堯,他竟造謠說:“非常國會將移南京開會”。

氣得李新年不見客。並在一月十一日正式向北京政.府辭職,且舉督署參謀長齊燮元代理。

李純這時手中添了一張王牌,是馮玉祥。馮玉祥一旅是在段內閣倒臺後由廊房調往福建用以進攻廣東的,可是到了浦口後就停留不進了。

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是直系倒段祺瑞的幕後人物,這時也到了南京。

江蘇督軍李純電請馮國璋准許留馮旅在浦口,拔歸李自己節制調遣,這是準備在必要時以武力阻止第二路軍南下的主要步驟。

“南征軍”第二路軍施從濱師由津浦路開到滁州,果然遭到駐防浦口的馮玉祥部阻止。還沒與南方接兵,北方先兵戎相見,局勢驟然變得更爲緊張,全國各方面注意力又都集中在浦口。

因爲如果施從濱真的繼續前進,戰爭就會爆發,這個戰爭卻是北洋派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戰爭。

施從濱未敢輕舉妄動。

施從濱(1867—1926),安徽桐城孔城鎮人,祖籍在今安鳳鄉夏咀村施家嘴。施從雲烈士之兄。

兄弟四人其排行第一,幼入私塾,十五歲投清軍吳長慶部,後入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先後任什長、新建陸軍第三營前隊右哨哨長、左營後哨副教習、山東巡撫袁世凱行營差官、先鋒隊後路左營後哨副哨官、北洋新軍幫帶兼督操官等。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任常備軍右鎮步隊第十六營管帶、六標第一營管帶。光緒三十一年,任步兵隊十九標統帶官。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入講武堂學習。宣統元年(1909年)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 。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三年(1914年),任鎮江鎮守使、第一混成旅旅長,駐守鎮江。民國五年(1916年)成爲山東督辦張宗昌的部下,張宗昌對施從濱很器重,後來出任陸軍第一師師長。

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94章 僵局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66章 機會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511章 完婚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28章 下重藥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65章 胡適的回覆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336章 張瑞璣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269章 復辟大戲開鑼了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164章 芥蒂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439章 進德會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28章 下重藥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166章 實情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24章 幸運第396章 江防事變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60章 山雨欲來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49章 君主立憲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3章 科舉之路第193章 鏖戰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