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著名的十八條斬罪,就在他的親自主持制訂:
臨陣進退不候號令及戰後不歸伍者斬;
臨陣回顧退縮及交頭接耳私語者斬;
臨陣探報不實詐功冒賞者斬;
遇差逃亡,臨陣詐病者斬;
守卡不嚴,敵得偷過,及稟報遲誤,先自驚走者斬;
臨陣奉命怠慢,有誤戌機者斬;
長官陣歿,首領屬官援護不力,無一傷亡,及頭目戰死,本棚兵丁並無傷亡者,悉斬以殉;
臨陣失火誤事者斬;
行隊遺失軍械及臨陣未經受傷拋棄軍器者斬;
泄露密令,有新增減傳諭及竊聽密議者斬;
騷擾居民,搶劫財物,奸**女者斬;
結盟立會,造謠惑衆者斬;
黒夜驚呼,疾走亂伍者斬;
持械鬥毆及聚衆鬨鬧者斬;
有意違抗軍令及**本管官長者斬;
夤夜竊出,離營浪遊者斬;
官弁有意縱兵擾民者並斬;
在軍營吸食洋菸者斬。
最後還有兩條:夜深聚語,私留閒人,酗酒賭博,不遵約束,及有尋常過犯者,均由該管官酌量情節輕重,分別插箭責罰;
凡兵丁犯法情節重大者,該管官及頭目失察,均分別輕重參革、責罰、記過。
另外,在行軍、住宿、操練均有及其詳細的規範,嚴格執行的獎賞或提拔,違者則給予處罰。
光有嚴酷的斬刑當然不行,還需要有勸人向善的行爲規勸。爲此,袁世凱編了個順口溜的《勸兵歌》。要求每個士兵都能背誦,記在心中。
這勸兵歌這樣寫着: “諭爾兵,仔細聽,爲子當盡孝,爲國當盡忠。朝廷出利借國債,不惜重餉來養兵;
“一兵吃穿百十兩,六品官俸一般同;如再不爲國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自古將相多行伍,休把當兵自看輕。
一要用心學操練,學了本事好立功;軍裝是爾護身物,時常擦洗要乾淨。
二要打仗真勇敢,命該不死自然生;如果退縮幹軍令,一刀兩段落劣名。
“三要好心待百姓,糧餉全靠他們耕;只要兵民成一家,百姓相助功自成。
四莫奸.淫人婦女,哪個不是父母生;爾家也有妻與女,受人羞辱怎能行?
五莫見財生歹念,強盜終究有報應,縱得多少金銀寶,拿住殺了一場空;
“六要敬重朝廷官,越份違令罪不輕;要緊不要說謊話,老實做事必然成。
七戒賭博吃大煙,官長查出當重刑;安分守己把錢剩,養活家口多光榮。
你若常記此等語,必然就把頭目升;如果全然不經意,輕打重殺不容情。”
這勸兵歌可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看出袁世凱的苦口婆心和用心之良苦。
管理好一個七千人的隊伍,又要除舊立新,靠自己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夥人,一個團隊的齊心合力。
要找志同道合的管事之人。其一,要可靠;其二,必須要能力強。
首先,他想到了自己的摯友徐世昌。
多方打聽,得知徐世昌正因爲喪母,在老家丁憂。費些周折,調到了身邊。
徐世昌雖是文人,不懂軍事,但足智多謀,官場經驗老道,辦事可靠。
在以後的時間裡,一直是充當袁世凱的參謀長角色。
他又請他的朋友蔭昌爲他舉薦人材。因爲,他知道蔭昌曾經擔任過天津武備學堂總辦。蔭昌推薦了高材生樑華殿和王士珍二人。
接着,袁世凱又從武備學堂物色了馮國璋和段祺瑞。
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沒讓袁世凱失望,成爲他小站練兵的重要幫手。
由袁世凱署名的《訓練操法詳唽圖說》一書,就是出自這三人之手。
這三人後來被稱爲北洋三傑,也成爲了袁世凱的得力干將。
袁世凱確實是在把全部心思,用在新軍的訓練和締造上了。在腐.敗的晚清的官員中,像他這樣認真做事的人,還真不多見。
在別的軍中,剋扣軍餉幾乎是慣例,但在他這裡,在新建陸軍,是絕對不能發生的。
他幾乎是親手把軍餉發到士兵手中。
朝廷下了這麼大的本錢,建起的這支新軍,按說軍餉應該不成問題,但無奈清廷的國庫太空虛,他們的軍餉也常不能保障。
爲了拿到軍餉,他要到處磕頭作揖,多方奔走。
他知道欠軍餉對士兵和士氣的影響。即便是費盡心思搞到的差事,他爲了討要軍餉,實在無路可走,也不惜以辭職給上頭施加壓力。
有據可查,他曾經幾次“一度力辭不幹,未得允許”。
每個軍隊應該都有軍紀,這些軍紀單純地看條文,寫的也都不錯。
最重要的是這些紀律能不能得到執行。
對於這一點,袁世凱恐比誰都清楚。
剛入伍的新兵還好些,已經養成了很多壞毛病的老兵,要他們改起來就難了。
矯往很難不過正,肯定地說,在執行軍紀的過程中,袁世凱也確實有一些過頭之處。
有些話傳來傳去就走了樣,傳到李鴻藻耳中就成了袁世凱嗜殺成性、濫殺無辜。
清流顧名思義,李鴻藻是很看重自己的名聲的。袁世凱是他力主推薦的,保舉這樣一個殘暴、跋扈的人多有損於自己的名聲呀!
李鴻藻很惱火,長此下去還了得嗎?於是授意御史胡景桂參劾袁世凱剋扣軍餉,誅戮無辜,用人“論情面之大小,饋遺之多寡”。
袁世凱得知消息後,當時就懵了。
是的,他是請辭過幾次,但那不是不想幹了,而是想把事情做好。
如果他真的不想幹了,他幹嘛去管欠不欠軍餉?他所以敢理直氣壯的去請辭,是因爲自己明知道會被“未得允許”。
這次不一樣了,一看來頭,就知道事態有多嚴重。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很多事是說不清楚的。同樣一件事,在特定的條件下,特定的環境中談是一回事,離開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條件再談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的事,可大可小,看怎麼說?看來自己不但要把這個位置丟了,弄得不好費盡千辛萬苦得來的官位也保不住了。
袁世凱當時的狀況有明文記載:“心神恍惚,志氣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
有御史參劾,就要派人去查,派人去核實。
袁世凱聽說,朝廷是派榮祿牽頭來查,心情稍稍安定了一點。
一方面,自己和榮祿關係不錯。
另一方面,榮祿是武官,好溝通一些。
碰上個不管三七二十一,認死理的酸文人,那可就慘了。
袁世凱覺得自己總這樣的消沉可不行,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這時候,徐世昌、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貴等人走進了了他的營帳。
“袁大人,這還講不講理了?別的咱先不說,咱就說一件事,說咱們剋扣軍餉?這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頭腦簡單的段芝貴,有話憋不住,一進帳就大嚷大叫。
看來,這幾個人也都聽說了,是來關心自己的。患難見真情,袁世凱很感動,趕緊招呼大家坐。
“其實,這到是件好事。”徐世昌看着段芝貴。
“世昌兄,您說什麼是好事?”
都知道徐世昌是個懂事理的人,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不但段芝貴,幾個人都不解的看着徐世昌,包括袁世凱。
“我說剋扣軍餉呀!”徐世昌言到。
“無中生有怎麼會是好事?”馮國璋問。
“是呀!世昌兄,您沒病吧?”段芝貴睜大了眼睛。
“這說明,參劾咱袁大人的奏摺是望風撲影,沒有什麼根據。”徐世昌說。
“世昌兄,我明白了。除了咱們這裡,好像沒有不克扣軍餉的,所以寫上這條,一抓一個準。”
段祺瑞總是比別人反應快些。其他幾個人也回過味來,都不住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