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刀下留人

袁世凱新華門的總統府和瀛臺隔南海相望。

新華門這邊,從早到晚,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可謂熱熱鬧鬧,而瀛臺這邊則冷清得很。

兩處雖近在咫尺,但之間有陸路加水路相隔,交通本就不便,不坐船到不了。不是專門,想順路造訪實無條件。

黎元洪倒是個耐得了寂寞之人,也不願爲自己給別人招惹是非,正求之不得而樂得清閒。一生忙忙碌碌,今日得寬餘,陪伴家人和孩子,自有獨到之樂。

但人是矛盾的。緊張忙碌中,總是渴求閒暇和休息。但終日無所事事,又會懷念那些充實的時光。閒下來的時光越長,黎元洪也就越是不耐,甚至有些度日如年。

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更強烈的思念故土,想念家鄉,特別想聽到鄉音。

幸好常有湖北的鄉親們來找黎元洪幫忙。鄉親們可不知黎元洪是近乎被軟禁在這裡,認爲他是堂堂的副大總統,位高權重。碰到了實在解決不了的事,便來找黎元洪相幫。

黎元洪知道,但凡有辦法,鄉親們不會輕易來找他。因此,只要能說上話,只要能想出辦法,黎元洪都是有求必應。

袁世凱爲顯示他和副總統親密無間,以及維護副總統的權威,曾不止一次的囑託下屬:黎副總統有什麼事,特別是個人的私事,諸如安排個人之類的事,一定要盡全力去辦,一定要給足副總統的面子。

有袁大總統的“旨意”,只要黎元洪出面,鄉親們所託之事,一般都能順利解決。

這一天,有個白髮蒼蒼的婆婆,急切地找到黎元洪。一見面就給黎元洪跪下,高喊副總統救命。

黎元洪慌忙扶起,細問緣由。原來這婆婆是大名鼎鼎的《大漢報》創始人黃石庵之老母。

一九一一年的十月十二日,也就是武昌首義的第二天,漢口出現了宣傳武昌起義的傳單,傳單名爲《大漢報》。

當時漢口尚未光復,在張貼《大漢報》傳單的地方,貼有江漢關道齊耀姍的“告白”。雙方都在爭奪輿論陣地,行動也都特別迅速。

正值人心浮動之時,尋常市民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更想搞明白怎麼回事。對來自官方的消息,人們已經習慣於不信任不關心。《大漢報》傳單每天至少一期,很快成了大家最想看的東西。貼《大漢報》傳單的前邊成了最熱鬧的地方,每天都圍着很多人。

十月十五日,《大漢報》傳單升級爲報紙。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這第一份宣傳革命黨主張的報紙,公開進入大衆的視野,立即引起各界的關注,第一天就銷售了三萬多份。

報館門前門庭若市,來買報的,搶購批發報紙的,來祝賀的絡繹不絕。

外國人也來湊熱鬧,帶着翻譯,一進門就喊“革命萬歲”。

國外媒體紛紛來電祝賀,美國《紐約報》稱《大漢報》爲“革命之先鋒”,英國《秦晤士報》稱《大漢報》爲“湖北首領報”,法國巴黎《日日新聞》則用《大漢報》證實,拿破崙的一句話——“一報紙賢於十萬毛瑟槍之言”。

《大漢報》在國內的影響尤其大。鄂軍政.府的決議、任命、佈告、檄文、消息等一經其登載,馬上不脛而走,很快會家喻戶曉。九江、上海、湖南的銷量最多,有力的支持了那幾個地方的起義,而事實上這三地也是最早響應首義之地。

武昌起義初期,清廷封鎖消息,京津地區,有人不惜五十金買一張《大漢報》。廣東、陝西、山東、四川等地,《大漢報》售價也常在一二元之多。

“洛陽紙貴,不如《大漢報》貴。”“一張《大漢報》,十萬毛瑟槍。”是一段時間裡,掛在人們嘴上的話,足見《大漢報》在當時影響之大。而這《大漢報》的創始人和辦報人,就是胡石庵。

胡石庵,亦名人傑、金門,號天石、懺憨室主,天門竟陵鎮人。

父喬年,字魯生,清翰林侍讀,歷任鄉試副考官、江漢書院長。

胡石庵十七歲以案首入學,博聞強識,被譽爲“鄂中奇才”。十九歲赴北京,與譚嗣同交好,是戊戌變法積極參加者。

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回武昌,肄業於經心書院,結識唐才常。一九零零年輔助唐才常組織“自立軍”起義,胡任參謀。事敗躲到上海,被捕入獄。

獲釋後投保定徐錦帆軍,胡任教練,曾與八國聯軍作戰。兵敗後,徒步回鄂,再入經心書院。因公開鼓吹革命,被開除。

在武昌賣畫爲生,結識劉靜庵等,曾躋身“漢營”,秘密運動新軍。

一九零四年襄助劉靜庵、呂大森等組織武昌科學補習所。同年冬與馬天漢、王禹田等設伏漢口火車站,謀炸清兵部侍郎鐵良,事泄被捕。

審訊時,武昌巡警道馮啓鈞以刀一柄、銀一錠置胡面前道:“聽若所欲也,但一言”。

胡憤然作色,抉銀持刀,昂然回答:“皆欲也!公必欲如何也?五步流血矣!”

最後終因證據不足獲釋。

隨赴上海,爲報館撰文,參與愛國學社活動;次年回武昌。

《大漢報》不僅宣傳武昌首義,也指導人的行爲。

起義初期,有很多過火行爲,城內捕殺滿人成風,甚至見滿人就殺。

滿清貴族寶英、鐵忠的公館都被抄沒。

寶英的一個妹妹,被殺前哭着說:“我們有什麼罪?先人犯下的罪孽,爲什麼拿我們來抵命?”其狀甚哀,令人同情。

《大漢報》馬上對這種搞民族仇殺的極端行爲,進行口誅筆伐。倡導五族共和,制止濫殺無辜的歪風。

在陽夏戰爭期間,漢口被清軍佔領,《大漢報》遷到武昌。報社設在鬥級營一家賓館,堅持每天出報,日發行量每天還在三萬份以上。

漢口租界的外國人,每天派人過江來買報紙。佔領漢口的北洋軍,也有人偷着傳看《大漢報》。

胡石庵得知此情況後,專門在報紙上開闢一個專攔,用白話文,規勸北洋士兵。

漢陽失陷後,黎元洪撤離武昌去洪山,鄂政.府機關報《中華民國公報》停刊。《大漢報》在及其困難的情況下,不但堅持辦報,還經常發號外,用以安定民心。

那一年的十一月,黎元洪爲表彰《大漢報》對革命做出的特殊貢獻,曾獎勵胡石庵數千元。

去年,民國二週年紀念日,袁世凱政.府還頒發給胡石庵一枚“一等嘉禾勳章”,高度評價《大漢報》對建立民國所做的貢獻。

胡石庵的老母爲什麼急匆匆的來找黎元洪?要救誰的命?

原來,胡石庵被現任的湖北軍政.府都督段芝貴抓起來了,傳出的消息是很快要被處死。

黎元洪問老人傢什麼情況?很快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袁世凱政.府不是獎給胡石庵一枚“一等禾嘉勳章”嗎?胡石庵做爲一個正直的辦報人,看到袁世凱近年來倒行逆施,實在無法坐視不理。就把袁政.府獎的勳章寄還袁世凱,還附了一首詩。

雲:“三戶亡秦願以空,戰場荒草泣殘紅。鄭蛇內外成虛鬥,冀馬奔騰起大風。一夜橫飛秋色裡,萬花齊落鼓聲中。乾坤正氣消磨盡,狗尾羊頭變鉅公。”

這還不算,胡石庵還把這件事和這首詩登在了《大漢報》上。

這時候,反對黨國民黨已被取締,袁世凱整天聽到的是一片讚揚之聲,已經聽不得批評了。更何況是胡石庵的諷刺、攻擊和挖苦呢?

惱羞成怒的他,指使親信段芝貴,要找機會收拾《大漢報》和胡石庵,段芝貴也一直在尋找機會。

不久前,袁大公子袁克定去武昌,段芝貴陪着他吃喝玩樂。

一天,段芝貴陪袁克定在怡園戲院看戲,袁克定見女演員王克琴長得漂亮,眼睛放光,不住嘴的誇讚。

段芝貴知道這位花花公子的心願,想用重金把王克琴買下,獻給袁克定。

都知道,當年在天津,段芝貴爲取悅奕劻的兒子,曾幹過這種事,釀成了攪動晚清政壇的“楊翠喜事件”,現在又故伎重演。

社會畢竟是前進了一點,畢竟已經是民國了,不是官員可以隨意胡作非爲的時候了。事情傳出後,影響很大,引發民衆的強烈不滿。

胡石庵得知此事,到劇院覈實情況後,借題發揮,聯繫起楊翠喜之事,就此寫了一篇尖銳的評論。

此文發表後,段芝貴和袁克定立時被搞得臭不可聞。段芝貴氣得發瘋,一刻也容不得胡石庵。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段芝貴組織一班人,在胡石庵寫過的文章中的字縫裡找毛病,終於找到了藉口,硬說《大漢報》是白朗的報紙。

於是報紙被封,胡石庵被抓。

看到事情緊急,黎元洪馬上給段芝貴寫了封信,讓胡石庵的母親即刻帶回。

等老人走後,黎元洪又擔心路上耽誤,或者信送不上去,隨後又給段芝貴發了封電報,要他刀下留人。

電報大意是:胡石庵是對民國有重大貢獻之人,“有功於民國,務在貸其一死”

段芝貴接電後開始沒當回事,他本就沒把黎元洪看在眼裡。後來想到,他來湖北時,大總統曾囑咐過他,副總統有什麼事,只要不關大局,一定要想辦法辦好。

本要殺胡石庵而後快,最後改判爲三年有期徒刑。

這樣,中外有名的《大漢報》從此停刊,一直到一九一七年才復刊。

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187章 唐繼堯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548章 再出國門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398章 張瘋子第45章 積重難返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558章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43章 第一支警察部隊第139章 慶典第85章 殿前作答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439章 進德會第2章 小人精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58章 離開老巢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479章 新人物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235章 立法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137章 名流內閣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428章 大學令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17章 駐節朝鮮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33章 告密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306章 湘西爭奪戰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95章 打破僵局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01章 偉人的風采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41章 東南互保第363章 四川自治和貴州民九事件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482章 離開第96章 風雲突變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50章 過街老鼠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31章 善後大借款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440章 學科改革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18章 好景難長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4章 肅貪治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