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瀛臺“楚囚”

黎元洪到北京後,立刻便有袁、黎聯姻的傳說,事實上這不是傳說而是真的。袁世凱是不待婚禮舉行,就趕着喊黎親家。

兩家商討這樁婚姻時還有一段插曲,雙方都想做男家,害得奉命做媒人的湯化龍忙得兩頭吃夾棍,最後讓步的是弱者一方的黎元洪。

袁世凱把第七和第十子的生辰八字(均九歲),和兩人在校的成績單給黎看,要黎從中挑一個。

黎元洪徵求太太意見。他的太太吳敬君很在乎嫡庶身份,問:“這兩個孩子哪個是大太太生的?哪個是姨太太生的?”

黎告以都是姨太太生的,吳敬君立即變色說:“那不成,我家女兒都是我所生的,不能嫁給姨太太生的兒子。”

已經答應的事不能出爾反爾,黎元洪這時已身不由己,苦苦哀求太太,纔算把這親事搞定。最後是袁的九子克玖和黎的次女紹芳成就了這十足的政治聯姻。

訂婚時,黎贈女婿禮帽一頂,大禮服一襲;袁贈兒媳金手飾數件。

後來黎家女兒做了袁家媳婦後,一直鬱鬱寡歡,竟患了神經病。終身不愈,成爲了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黎元洪初抵北京時,袁世凱每次吃飯總儘可能要請“親家”來共食。

在一個寒冷的大雪天,袁身上披着浙江都督朱瑞花了七千五百元的高價買來“進貢”的皮大氅,黎隨口說了一句:“這件東西真名貴。”袁立刻解了下來贈送親家。

黎雖推謝,袁卻堅持要送。

袁對黎真可謂做到了完全徹底地“解衣推食”!

不久袁世凱正式下令,準兼領湖北都督黎元洪辭免都督本官。

段祺瑞是袁世凱身邊重要的幫手,不能長期放在外面。

按照袁關於湖北都督人事安排的預想,本是要定給他的幹殿下段芝貴的。因爲調黎入京很難,才讓段祺瑞出馬。現黎已入京並辭職,障礙已除,袁世凱便於民國三年二月一日調段祺瑞回京陸軍總長任上,派段芝貴爲湖北都督。

段祺瑞在湖北雖只兩個多月,但卻圓滿地完成了袁世凱給其的清除黎元洪在湖北勢力的任務。大刀闊斧地把湖北軍遣散,把北洋軍調入湖北,從此湖北便成爲北洋軍的一統天下。

當段祺瑞返回北京和黎元洪相見時,不像袁對黎那麼虛僞,而是滿臉倨傲之色。他的等級觀念很強,覺得自己在清末曾做到署理湖廣總督,當時黎不過是湖北一個協統。

至於辛亥革命,他已確信黎是從牀下面被拉出來充數的,根本算不上什麼革命功勳,所謂盛名之下其實不符。他比誰都清楚,此時的黎不過是袁的政治俘虜,自然就更不把黎放在眼裡。

而黎元洪畢竟是被段祺瑞逼出老窩的,遷怒與人而對段耿耿於懷也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黎段之間的這段關係,爲日後留下了諸多隱患。

黎元洪在北京,實在不願意以安樂公自居,很想借一個題目離開北京,以便恢復自由生活。曾經一再表示,願以“答謝各國承認民國專使”名義周遊列國,袁怕他一去不復返,就用拖延手段來搪塞,不作肯定地答覆。

黎既然行不得,也只好在北京瀛臺做他的副總統兼參謀總長。而他這個副總統因爲沒有分管工作,和袁世凱一樣抓全面,實是什麼也不讓管;參謀總長實際上也是由參謀次長陳宦代行,也沒他什麼事。

黎在北京初期的生活,簡直就是幽居,外間鮮有知者。民國三年一月,北京一位名記者黃遠庸曾寫過一篇訪問記,對黎當時的生活有細緻的描繪:

“黎副總統到京時,適記者南行,今記者既到京,則吾曹新聞記者對此德望並隆中外欽仰之偉人,不能不表示一番敬意。因以國會議員湖北某君之介紹,偕某某兩君約見,黎公快然允許,約以初十日午前十一時許往謁,並約予以賜食之光榮。以吾曹藐然與公無素,而闊達優禮如此,足見公之平民主義也。

“是早某君約予等同往新華門,入總統府,以先有約,故司閽處(即由大總統之司閽處傳達)即命餘乘冰船赴副總統所居之瀛臺,不須更入門外之招待室候命矣。

“海子中之積冰,已層疊深固,故向日之以舟行者,今以冰船行矣。船形如轎,最多可容六人,船伕着毛革之鞋行於冰上,從後推轉,故極迅疾,瞬息已抵瀛臺矣。

“入門則兵衛三五而立,稍進即有與此介紹某君操鄂音道寒暄者。餘前此聞黎公在鄂時,守衛已盡易北方軍官,足知不盡確。餘等所入之客房,榜曰副總統辦公處,即前之景星殿。此處一爲秘書室,一爲副官處,其對過即慶雲殿,則飾以洋式陳設,右爲應接之洋室,左爲大餐間,即副總統賜餘等以午餐之處也。

秘書室伏几而辦事者有二三人,皆樸素無華。副官長爲少將唐君在寅,則竹布之衣,謙光可挹。唐君蓋始終隨侍副總統,在鄂時固不常出門,到京後絕對未出大門一步者也。

“副總統之眷屬及廚役乃至馬車御者,皆已偕來,惟其左右之領有徽志得以隨時出入總統府者只六人。餘輩出入,皆須隨時傳達或許可,足見黎公約束之嚴矣。

“慶雲殿中陳設稍新,景星殿則普通木器數事,足供起坐而已。其中間爲副總統每日會客之廳,餘所見二殿中前清南書房供奉之墨跡依然陳列,皆光緒時全忠恆勳徐會灃所書,長額大字皆錄《詩經》、《書經》中成語之關係爲君之要道者,字尤板滯無味。某君謂做皇帝最苦,連行書都看不見,可謂確切。餘意今日何復更須此等物事,宜並置之高閣而稍易以美術的陳設也。殿外置有轎子一頂,蓋即清制所謂二人肩輿者,凡副總統往謁大總統或大總統來訪副總統,均坐此等制度之轎。實則二公所居相距至多不過二百步矣。

“餘等在殿中候命,而是日適值段芝貴自南返京,即日來謁總統及副總統,坐談極久,候段氏出,則更會客二班,畢後已十二時,故副總統不於常座見餘等,即命餘等在慶雲殿中之應接室接見。入殿後副總統即入,餘等行嚴肅之一鞠躬禮後,依次入座,副總統略詢數語,即命入對過之大餐間會食會。副總統之丰采,讀吾通信者,想已面接或已見其寫實,固不煩餘之敘述。餘一言足慰讀者,則公之丰采健碩,絕無風塵之色,而一種嚴肅和藹之氣,自是令餘等生畏悅之容者也。

“餐座中並副總統共五人,二客系鄂人,中有一客乃從湖北新來者,餘與某君則非鄂人。餘首問副總統前此何時曾來京?公答尚系光緒三十四年。餘問亦常住過北京否?公答首尾不到一個月。故公之語言,乃純然湖北口音也。座中所談,以湖北事爲多,公詢自湖北新來之某君以都督府近狀,以軍隊近情,而尤以個人消息爲多。凡稱其人,必稱其號,不稱其名,並荷關念其人有無飯吃。餘以知公之深於情也。公語及裁兵退伍事,雲我們總要給人家一條路走,故我前此於所裁之人予以退伍金,自二千元不等,以其有此款,或耕田,或做小買賣,不致他變也。

“公又語及某事,有一名言,謂總不可以激烈對待暴亂。他們本來暴亂,若以激烈(意同操切)待之,則必鬧出事來。餘證之公起義後在湖北之行事,此寥寥數語,蓋足以盡其精神也。至其所語何事,則吾輩秉新聞記者之德義,當然不能泄露也。座客詢及章太炎近狀,請公設法保全者,公答必可無事,因大總統亦雅意保全之也。惟彼前日來府,穿大毛衣,執一羽扇,掛起勳章,見人就丟茶碗打人,如此難怕不鬧出事來。送往各處,各處皆不肯收,故暫送拱衛軍之教練處招待。剛纔我(黎公自謂)與×××商量,叫他們務必請他夫人來京伴住,令有一種慰藉,或不至生他變,那怕盤費都由我出亦可。某君答其夫人甚有學問,前此有家信來,太炎不忍閱看,謂看後恐消磨其與人家拼命之心。黎公答所以我們必須請夫人來伴居。總統是必給他日用的,若到他處去,這一宗常年的款何處去出雲雲。足見公之篤於待士也。

“餘於此一席中,更得悉公之不吸菸,不飲酒,座客皆飲白水一杯而已。鄂中某君語我曰:公自奉既薄,固以推愛及客,在鄂時開茶會,常以中國自制八角一瓶之勃蘭地酒供客,客有不堪引滿而罷去者。座上水果,往往窳苦不可食。餘等是日雖飽德無窮,然公之儉薄,固有可以證明之資料也。會食既畢,承啓官報陳次長來謁,即參謀次長陳宦是也。餘等乃謹興辭而出。聞之人云:公到京後,亦已不甚聞問參謀部事。惟陳次長常往稟承而已。餘歸後,有某君問餘以謁見黎公後之所感,餘方囁嚅無以形容,某君即謂其天真照人處最爲可慕。餘不覺點首。嗚呼,神聖哉,優美哉,此天真也。”

第310章 戰與和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568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182章 開張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85章 殿前作答第184章 來自各方的聲討和規勸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56章 禍從口出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314章 吳秀才其人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380章 張作霖宣佈獨立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99章 六路北伐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89章 以講演爲武器的戰士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555章 無爲而治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25章 找事做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530章 白話詩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61章 張作霖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294章 曹錕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578章 提倡“大衆語”第48章 開灤礦權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615章 胡適晚年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46章 驅張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63章 請願大潮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84章 海軍起義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410章 會考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477章 胡適回憶其母(原文)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479章 新人物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68章 武昌起義第48章 開灤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