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人之心

但是,袁世凱還是不放心。他其實是個沒什麼信用的人,也就不容易相信別人。如人們常說那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電告唐紹儀,讓他去找伍廷芳,和伍廷芳討句實話。如果他使得清廷退位,當這個大總統有多大把握?

爲了當這個大總統,袁世凱已經不顧什麼臉面了。前段時間,還假意推讓,說這個大總統應當是黃興來當,現在直接攤牌了。

一月十四日,唐紹儀私下問伍廷芳:袁世凱和清廷正在商量退位之事,如果退位成功,袁世凱的這個大總統有多大可能當上?

二個人是朋友,是可以無話不談的。

伍廷芳也做不了主呀!就去問中.山先生。中.山先生此刻正受內外夾攻,一籌莫展,這個要啥沒啥的臨時大總統,正當得憋氣又窩火。

聽了伍廷芳的問話,找到了臺階下,馬上以自己的名義,給袁世凱發電:

“如清帝實行退位,宣佈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解職 ,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就差着指天發誓了,袁世凱還能讓人家怎麼說?

這時候,袁世凱的一位北洋愛將,來電問:“南北合談談得好好的,怎麼又打起來了?有人造謠說,是因爲南方同意大帥(袁世凱)當總統,才坐下來和談的。南方成立了政.府孫.中.山當了大總統,大帥翻了臉和談才破裂的。我們都不相信,大帥,不會是這樣吧?”

這封電報讓袁世凱害怕了。自己當總統這個交易,還是秘密,這要是傳出去,自己的威信何存?爲了清廷,是出師有名的,所謂食君之祿,聽君之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爲自己當這個總統而戰,北洋軍還有多少人肯賣命?

又有人來做袁世凱的工作,特別是張謇和汪精衛的一番話,更是讓袁世凱再不能無動於衷了。

張謇來電說:“甲日滿退,乙日擁公,東南諸方,一切通過。昨由中.山、少川(唐紹儀)、先後電達,茲距停戰期止十餘小時矣。南勳北懷,未可得志,俄蒙英藏,圖我日彰。即公所處,亦日加危。久延十斷,殊與公平昔不類,竊所不解。願公奮其英略,旦夕之間戡定大局,爲人民無疆之休,亦即爲公身名俱泰,無窮之利。”

汪精衛則請結義兄弟袁克定幫着做袁世凱的工作:“項城雄視天下,物望所歸,元首匪異人任。”

緊接着,唐紹儀、楊士琦致電樑士詒轉告袁世凱:“清必倒,民國必成,寧使人誹謗爲王莽、曹操,而西方華盛頓不能專美於前。孰得孰失,當能決之。”

接到這些消息,袁世凱心還不落底,又派出親信出去摸底。

夏清貽到上海面見黃興,朱芾煌則電詢孫.中.山的最後態度。

他的一個死黨則到處放話:“若南方能嚴守承諾,舉袁氏爲全國大總統,則彼此當息干戈,永歸於好,而袁氏亦必盡力迫脅清帝退位,誓守共和,爲民國謀幸福;但如南方不允所請,則彼等當爲袁氏效死力,決不遷就。”

看到袁世凱讓清廷退位的決心已定,黃興答覆夏清貽:“如約。”

孫.中.山則仍是,只要清帝退位,他將“馬上辭職,以袁世凱爲代”。

得到這些人的明確表態,袁世凱決心終於下定,立即命袁克定、樑士詒:“爲我電致少川(唐紹儀),杏城(楊士琦),並轉秩庸(伍廷芳),謂勢在必行,義無反顧,唯不能自我一人先發。已將斯旨訓示北洋諸鎮將及駐外專使,旅滬疆吏,令聯銜勸幼帝退位,以國讓民,一舉而大局可定。另擬優待皇室條件,徵南方同意。”

自此以後,和議中的國民會議問題一變而爲清帝退位問題。由此,袁世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逼宮上了。

而南方臨時政.府那邊,或許是因爲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不打仗了,多爲國家和人民幹些實事吧,連續發佈變革改制的決定。一方面用難得的國家機器,宣傳自己的主張,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立法,將來能對袁世凱形成制約。

南方臨時政.府的這些改革舉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建元改歷。

改朝換代了,這是題中應有之義。

(二)限期剪辮。“編髮之制”是清朝反動統治的一個重要象徵。辛亥首義後,各地羣衆即自動起來剪辮。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之日(1911年12月29日),南京各界市民就一律剪去辮髮,表示慶祝。臨時**成立後,孫中山在致各地的電文中,要求“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說明他在這個問題上的堅決態度。

此後,剪辮的地區或有早晚,甚至也有個別堅持留辮的頑固派,但大勢所趨,剪辮的潮流已是不可阻擋的了。

(三)勸禁纏足。三月十一日,孫中山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令中說:“夫將欲圖國力之堅強,必先圖國民體力之發達;至纏足一事,殘毀肢體,阻閼血脈,害雖加於一人,病實施於子孫,生理所證,豈得雲誣?至因纏足之故,動作竭蹶,深居簡出,教育莫施,世事罔問,遑能獨立謀生,共服世務?以上二者,特其大端,若他弊害,更僕難數。曩者仁人志士嘗有天足會之設,開通者已見解除,固陋者猶執成見。

“當此除舊佈新之際,此等惡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國本。爲此令仰該部速行通飭各省,一體勸禁,其有故違禁令者,予其家屬以相當之罰。”

內務部根據孫令,在通飭各省文中,曾提出下列要求:“已纏者令其必放,未纏者毋許再纏,倘鄉僻愚民,仍執迷不悟,則或編爲另戶,以激其羞惡之心,或削其公權,以生其向隅之感。”

纏足,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便有記載,不過那時只存在於個別“舞人”中。自五代南唐後主令宮人以帛纏足,舞蓮花中,由是人皆效之。而自宋以後,隨着綱常禮教束縛的加強,纏足便成爲婦女應該普遍遵守的規矩。

“因此,放足也就成爲婦女從封建桎桔下解放出來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此以前,雖有個別的志士仁人提倡天足,維新派也曾在許多地方設立禁纏足會,但象臨時**這樣,自上而下大規模地禁止纏足,卻是歷史上沒有過的事。從上述令文和辦法中,民主共和派在這個問題上是非常堅決的。

(四)禁止刑訊。

刑訊是一種封建野蠻作法,孫中山在禁止刑訊令中說:“本總統提倡人道,注重民生,奔走國難,二十餘載,對於亡清虐政,曾聲其罪狀,佈告中外人士,而於刑訊一端,尤深惡痛絕”;他要求“不論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種案件,一概不準刑訊,鞠獄當視證據之充實與否,不當偏重口供,其從前不法刑具,悉令焚燬”。

接着,他又在禁止體罰令中指出:“乃有圖宣告之輕便,執行之迅速,逾越法律,擅用職權,漫施笞杖之刑,致多枉縱之獄者,甚爲有司不取也。夫體罰制度,爲萬國所屏棄,中外所譏評,前清末葉,雖懸爲禁令,而督率無方,奉行不力。頃聞上海南市裁判所審訊案件,猶用戒責,且施之婦女。以滬上開通最早,四方觀聽所繫之地,而員司猶踵故習,則其他各省官吏,保無有乘民國初成,法令未具之際,復萌故態者。”

他着重申明:“不論司法、行政各官署,審理及判決民刑案件,不準再用笞杖枷號,及他項不法刑具;其罪當笞杖枷號者,悉改科罰金拘留。”

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479章 新人物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1章 戊戌變法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89章 出師未捷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14章 平定政變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261章 張作霖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2章 小人精第82章 一明一暗第609章 考據癖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62章 垂釣洹上第94章 僵局第24章 幸運第321章 談和障礙重重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50章 過街老鼠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425章 當上了教育總長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60章 山雨欲來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112章 兵變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66章 機會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165章 模範團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58章 離開老巢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49章 君主立憲第229章 首義之夜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104章 隆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