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

崇禎對朱慈烺十分關注,從小就悉心教導,雖然然只有十歲,識文斷字已沒有問題。

朱慈烺接過來看了一眼,擡頭看向李忠道:“公公,徵西伯這是要去西北剿匪了嗎?那京城怎麼辦?”

朱慈烺還在驚魂未定中,依舊懼怕不已,他不希望周正離京。

李忠有些心疼朱慈烺,溫聲安撫道:“殿下不用擔心,奏本您也看到了,是盧象升復任西北五省總理,徵西伯不離京。”

朱慈烺這才輕輕鬆口氣,緊繃的小臉緩和,道:“那就好。”

說完,看又看向這道奏本,片刻,覺得沒有問題了,就伸手拿過玉璽。

李忠在一旁看着,沒有說什麼。

他也不覺得這道奏本有什麼問題,一來,盧象升是復職,他在崇禎年間就是西北五省總理;二來,這次收復京城,擊退闖賊,封賞有功將領也是理所當然,何況還需要他們繼續去剿匪。

朱慈烺用力的蓋上,而後又有些猶豫的道:“公公,我還沒有登基,現在用玉璽是不是不太好?”

李忠一怔,想了想,道:“是有人會嚼舌根,那,奴婢就先給徵西伯,命他先藏着,等殿下登基之後,找合適的時間,再公佈出去。”

朱慈烺笑了,道:“就這麼辦。”

朱慈烺說完,又看向屋外,抿了抿嘴,惙惙欲泣,道:“公公,我想父皇與母后了。”

李忠表情一窒,看向窗外,乾清宮方向,輕聲道:“奴婢也想萬歲爺了。”

……

周延儒哪裡能想到周正還有這樣一個後手,在拒絕周正之後,心裡盤算着怎麼削周正的權,面上則笑嘻嘻的說其他的事情。

周正懶得與他東拉西扯,告辭離開了。

周正剛走沒多久,張四知出現在客廳裡,看着黑漆漆的外面,憂慮道:“元輔,徵西伯的胃口不小啊。”

周延儒頓時冷哼一聲,道:“他犯了大忌!當年于謙立下的功勞不比他小,落得是什麼下場?他如此肆無忌憚,必然是粉身碎骨的結局!”

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瓦剌俘虜,于謙力主留京抵抗,拒絕了那些南遷人的建議,而後更擁立代宗繼位,完全的抵抗住了瓦剌,並將他們趕了出去,最後還迎回了英宗。

可以說,當時的明朝處境,不比之前周正遇到的好多少,于謙立下的功勳是非同小可!

但隨着代宗駕崩,英宗復辟,于謙遭到了反攻倒算,不止自身被斬決,還差點滿門抄斬!

結局可謂悽慘!

張四知瞥着周延儒,低聲道:“大人,還得徐徐圖之,周徵雲現在如日中天,海內相望,切不可輕舉妄動。”

周延儒自然也知道,不剪除周正的羽翼,怎麼能下手?

他默默思忖一陣,道:“李邦華得儘快回京,左良玉,劉良佐的軍隊要帶回京,拱衛京畿。”

張四知應着,也清楚周延儒的目的。

京城的兵權都在周正手裡,李邦華回來,要分周正的兵權,轄制可能存在的不可預測的危險!

周正出了周延儒府邸,轉身回周府。

京城還在戒嚴,到處是巡邏的士兵,見到周正連忙停下行禮。

周正一路微笑點頭,回到府邸。

周府現在燈火通明,似乎都在等着周正回來。

周家現在是隻有一羣下人在,由於周正的保護,損失倒是不大,下人們還在忙着整理被毀壞的院落。

福伯一見到周正回來,大喜過望,道:“二少爺,吃了沒有?我這就讓他們去做……”

周正只是不放心纔回來的,笑着道:“剛在元輔那喝了酒,府裡沒事吧?”

福伯看着周正,欣喜莫名,道:“沒事沒事。二少爺,朝廷那邊安穩嗎?闖賊是不是跑了?老爺什麼時候回來?二少爺,你有什麼封賞啊……”

周正苦笑,道:“福伯,這才第一天,哪裡定的下來,我就是回來看看,過一陣子再說。”

福伯連連點頭,道:“二少爺,你的房間收拾好了,小少爺他們回來嗎?”

周正一時間還想不了那麼多,道:“今晚在府裡休息,你讓大家都安心吧,闖賊回不來了。”

福伯其實還有很多話想說想問,見周正臉色疲憊,收住話頭,去安排人準備。

這一晚,註定是不平凡的,從遼東的建虜黃臺吉,到還在江南的李邦華,再到不斷逃向陝西的李自成,每個人都不平靜,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事情。

忙不過來。

京城看上去很平靜,卻又十分的不太平,牛鬼蛇神出沒,爲了各種目的,整個京城蠅營狗苟,無人能安寧。

在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牢房裡,現在關着幾百人,從宗室王爺,勳貴公卿,文武大臣,內監等等,幾乎包括了大明朝廷的所有階層,自然,還有李自成的人。

這些人縮在一起,感受着冬天未去的寒意,渾身冰冷,眼神裡充滿了恐懼。

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別無他途!

當然,也不是沒人掙扎,比如阮大鋮他就投降了李自成,還做了禮部侍郎。

現在就一門心思想要靠上週正或者周延儒,以求活命。

除了他,貪生怕死的人也不在少數,都在拼命的想辦法,賄賂看守,想要與外面通信。

周正在京城的勢力其實非常有限,無非是收復京城,擊敗闖賊帶來了巨大的聲望,很多人第一時間的選擇,其實還是首輔周延儒,加上週延儒等人一直在刻意拉攏朝臣,佈置朝局,京城暗地裡是風起雲涌,暗潮波瀾。

到了第二天中午,京城纔算慢慢的恢復平靜,將李自成的人清除的差不多,順天府開始貼安明告示,各衙門陸續開門。

太子朱慈烺在周延儒,周正的擁護下,落座在金鑾殿上,接受羣臣朝拜,正式定下大統名義,定下登基以及爲先帝下葬的時間。

這樣纔算安定了京城,穩住了紛亂的局勢。

太子朱慈烺‘登基’的消息,被以各種形式傳遍大明,安撫各省,告訴所有人:大明社稷人在,國祚無失。

朱慈烺才十歲,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周延儒臨時安排,就如同一個傀儡一樣,被支使來支使去。

一直到了傍晚,各項事情纔算收尾,穩住了大局。

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圖一角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定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場上的信任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兩百七十五章 風暴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迫近第三百六十一章 地盤擴大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親?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家庭會議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虜攪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爬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旗如烈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來挑釁的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麼樣第四百二十章 孔有德叛亂第五百一十七章 發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兩百七十三章 找死就成全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休無止的黨爭第六百五十六章 轟轟烈烈第五百六十五章 雞犬升天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三百九十五章 勸降第六百六十四章 冒闢疆之筆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四百零七章 殺入黃臺吉大帳第兩百一十九章 魏忠賢畢竟還在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略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亂坐大第五百九十九章 突來的聖旨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圍方向第二十一章 牙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第六百章 殺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賞第六百零三章 關說第六百零六章 平語中炸驚雷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第九十九章 東林人的德性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憤第一百三十章 初試鹽課第一百五十章 範大人,麪皮何在?第六百五十一章 風滿樓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婚之期第一百九十章 找打的鹽商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皮沒臉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臣相悖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四百九十章 權錢在手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門的尷尬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四百二十三章 黨爭的齷齪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脅第三百七十七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都該殺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四百三十二章 狠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蒞臨東江鎮第四百四十七章 獄內獄外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五百一十五章 範文臣祭旗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三不知第四百零五章 火燒糧草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人如火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鑾殿行刺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獄第兩百二十四章 低吼如野獸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六章 君前奏對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兩百七十三章 找死就成全第四百四十八章 遲來的判決第兩百七十六章 朝廷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危險的時刻第一百八十五章 偶遇朱由檢第五百一十五章 範文臣祭旗第六百七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君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