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

第三十五章 中場休息

丘濬很厲害,他對這自己的理論也很有信心。

當時中國人基因深處就是種田的。

農業思想更是深入骨髓,重農抑商,幾千年沒有變過。

雖然丘濬稍稍打了一個花槍,但是這裡誰不是千年老狐狸,誰能騙過誰。

說着說着,方向就轉換了。

被周洪漠捅到了少府身上,周洪漠說道:“少府,有大小工坊十幾座,少則數百,多則數萬,連京師之重,有數十萬百姓爲少府刑徒。”

“臣一想到這裡,都覺得江山有倒懸之陷,社稷有傾覆之禍,一旦有一二人,不堪趨勢,振臂一呼,則北京爲誰所用,尚未可知。”

“以臣之見,莫不如屯刑徒於東北,散隱患於無形之中,如此善之善矣。”

朱祁鎮聽了,幾乎想笑。

但是很多大臣嚴肅之極,一點不想說冷笑話,卻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

朱祁鎮心中笑意慢慢的散去了,一絲絲苦意涌上心頭。

朱祁鎮知道百官反對少府的一個原因,就是皇室獨佔少府之財。少府的收入已經到了宮廷收入百分之七八十之多了。

換算出來少府的收入已經超過一個省了,甚至比沒有改革之前的鹽稅還要多。

皇帝財力太豐厚,這不是百官想要看見的。

其次,就是他們真將這一件事情當成一個隱患了。

大明工坊是什麼樣子的?他們都有印象。他們印象之中,工匠近乎奴隸一般的地位,想想就知道在北京附近保有三十萬奴隸,並且有組織的在一起。

百官怎麼不擔心他們造反。

從他們的邏輯上,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但是在朱祁鎮心中所想卻是荒謬的無法言說。

工廠數量從來是一個國家的硬實力的表現,如果沒有遵化鐵廠,如果沒有少府一系列火器作坊。

正統年間一次次大戰,就不會打的這麼輕鬆了。

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了。

所以,朱祁鎮從來將少府工廠當成了大明戰略重心所在,所以允許這個體系將大量的收入投入再次建設之中。

否則少府一年一千萬兩的純利潤未必沒有。

畢竟,遵化鐵廠,已經奪取了,長江以北大部分地方的鋼鐵市場了。剩下的是被佛山所佔據了。

北遵化,南佛山的局面已經形成了。

這裡面的利潤之大,根本無法言說。

朱祁鎮也知道,這個問題非常大。如果不在這裡解決,將來的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朱祁鎮說道:“朕登基以來。自忖尚未有失德之處,僅僅因爲危言聳聽之言,懷疑京師百姓,周卿,以爲我爲何等樣人?”

周洪漠說道:“陛下,少府或許無事,然後葉留宗,鄧茂七之事,就在二十年前,當時霍亂三省,天下震動,無非就是此輩以開礦設場爲由,招攬秀民,以至於局面近乎失控,百姓生靈塗炭。”

“前車之鑑,不可不查。”

“自古以來以農爲本,歷代先皇無不奉從。”

朱祁鎮看了一眼周洪漠,說道:“周卿,鄖陽一帶聚集了數十萬流民,爲項忠所平,而今錦衣衛又報,鄖陽深處有流民數千結舍而居。”

“每當天災,有無數百姓背井離鄉,這該如何是好?朕該怎麼辦 ,才能爲他們保全一口生計。”

“請先生教我?”

周洪漠說道:“屯田。陛下新開東北西北,夷人多而漢人少,當遷徙百姓以鎮之。”

丘濬說道:“如福建,江西等人多地少之地,爲了一口水井,一條河道,就願意戰死十幾個人,實在是人多地少所致。”

“一旦天下有事,必然大亂,唯有爲他們找一分生計,遷移屯田,固然是上上之策,只是留下的百姓總要安置。”

“天下百姓田產養天下百姓,決計夠。而今天下種桑麻棉花之害,又重於不耕之害。”

“蘇州人口百萬,皆賴紡織。可見樹一業足以養民。”

朱祁鎮看他們一時間也說不清楚,決定暫停這個話題,說道:“今日已經午時了,天氣炎熱,各位暫且休息吧。”

“這一件事情,下午再討論。”

不知不覺之間,一個上午已經過去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今天過的刺激非常,但是對於有些武將來說,他們根本聽不懂,聽見散會的消息,立即山呼萬歲,恭送皇帝退場不提。

在皇帝走後,各位紛紛退下來。

等日頭過去了之後,下午繼續論經。

朱祁鎮此刻正與太子說話。

朱祁鎮問太子說道:“今天,你覺得怎麼樣?”

太子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父皇今日之所謂,比起漢宣漢章都勝過一籌,實在英明之舉。”

朱祁鎮說道:“別拍馬屁。你說說你的想法。”

太子心思不住在轉。說道:“父皇,朱子之學真有如此不堪嗎?”

朱祁鎮說道:“凡是都是有用沒有用,朱子之學,太過務虛了,高深的東西老百姓聽不懂,百姓所在乎的,不過是吃飯穿衣而已。朱子之學,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即便是再精妙,我也不取之。”

太子立即說道:“兒臣今日才知道理學之誤。今日之後,定然會好好反省,只是陛下覺得儒學正宗是那一家?”

“是公羊家?”

朱祁鎮淡淡說道:“漢家自有法度,王霸道雜用之,豈能獨尊儒術,用周政乎?”

太子聽了,說道:“兒臣知錯了。”

這一句話,就是漢宣帝對兒子所說。

在後世是有正面評價,但是在儒家體系之中卻評價不高。

太子經過完整的皇室教育,這個掌故自然是懂的。

朱祁鎮說道:“無妨,皇兒你還小,不明白,天下什麼思想都沒有對錯,只有有用沒有用。我給你說這個,倒不是說讓推翻儒術,儒術已經與大明根子裡聯繫在一起了,而是要讓你明白。王霸道雜用之,你要做什麼事情,就用什麼術,而不是你用什麼術,做什麼事?萬事爲我所用,而不是相反。”

“你明白嗎?”

太子立即說道:“兒臣明白了。”

朱祁鎮也不知道太子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其實他倒是想給太子講一講一些後世的東西,但是每到嘴邊,都不知道該如何組織語言了。

他心中暗道:“等有時間了,留他在身邊一段時間,好好教導一番不遲。”

朱祁鎮這邊與太子說話,隨即用餐,但是在辟雍殿之中的爭論是暫時告一段落了。但是外面的爭論卻依然在激烈的進行之中。

國子監對面一座酒樓,此刻已經人滿爲患了。

不管是勳貴,還是大臣密密麻麻都是。

很多新科進士只能在大廳之中拼桌了。

於是乎,李東陽,程政敏,陳獻章,等幾個拼在一個桌子上。

這些新科進士,正是剛剛參政之中,而今就遇見如此大事,更是忍不住嘴巴,議論紛紛。

陳獻章冷笑一聲,說道:“我估計,不出數年時間,舉子再考試的內容,與而今絕對不一樣了。”

“也幸好我等已經上岸了。”

聽得幾個進士,哈哈大笑。

也是,今日看似理學官學的地位保住了,但是誰都能看出來,理學的虛弱已經展露在天下人的眼前。

儒家畢竟不是佛道,儒家是入世的學問,如果一個學問不能治理天下。那麼這個學問自然不會被歡迎了。

被取代自然是必然的事情。

“非也,非也。”李東陽忽然說道:“我敢說,今後考試不會有太大變動,只是不會只重八股了,估計策論的分量要大大增加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八十章 西寧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