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

第一百一十章阮熾的諒山撤退

只是而今的阮熾連生病的權力也沒有。

他昏迷了兩個時辰之後,就被救起來了。

他一旦清醒過來,二話不說振作精神,巡城。

讓士卒看到他的樣子。

只是回來之後,就已經虛汗直冒,腿腳發虛,似乎站立不住了。

怎麼說?

郭登的壓力足夠重了,但是對於阮熾來說,卻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幸福的煩惱。

阮熾這幾個月來,卻是承受着能讓任何人崩潰的壓力。

家國生死都在他一念之間。

而且明軍的攻勢,也是一次猛過一次的。

你看到的是,是諒山之戰陷入僵持,明軍久戰無功,卻不知道這個久戰無功之下,有多少次險死還生,費了阮熾多少壓力。

真以爲郭登是白給的。

只是兩人能力在兵力地勢等額外因素加持之下,表現出相似,纔有這樣的動態平衡,外行人看來,似乎是一個很固定局面。但是內行人才知道,任何時候對峙這個局面,都是最不平衡的局面。

不管對峙了多長時間,都有可能在下一秒,爆發出驚天動地的變化。

阮熾堅持了這麼長時間,就是將戰事拖到雨季之中。

但是王越的舉動,不僅僅打破了平衡,也打破了阮熾心理平衡。

阮熾回去之後,屏退左右,自己磨墨,將毛筆沾滿了墨汁,懸空而立,卻好久沒有下筆。

好一陣子,才緩緩的下筆。

他再給黎思誠寫奏摺。

首先他將諒山前線的所有情況一一說明,再將王越這個新變化加入其中,最後說明了他整個戰略思想的轉變。

就是撤退。

將大軍撤到紅河以南。

諒山撤退,不能簡簡單單理解成諒山撤退。而是安南在紅河以北地區的總撤退。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旦諒山空門大開,高平,就不可能守住了。從諒山到升龍之間,可以稱爲天險的也只有一處了,就是紅河了。

當然了,紅河就在升龍府以北。

威脅到升龍府的安全。

而且紅河雖然稱爲天險,但並不算真的天險。

只要給明軍時間,也是能攻破的。

在海面之上的戰鬥,就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明軍的水師實力並不比陸軍弱。

更不要說,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占城。

之前的戰鬥之中,占城作壁上觀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而今局面平衡一旦打破,不僅僅是占城,恐怕連老撾也要下場,痛打落水狗了。如此局面,即便是升龍也未必能保得住。

阮熾特別表明,派遣宗室重臣坐鎮清化,一旦事有不協,從升龍退回清化。

清化乃是後黎朝龍興之地,黎家本來就在清化數百年的人望,當初明滅安南之後,黎家也是以清化爲根基,奮鬥二十多年,才擁有天下的。

阮熾言下之意,讓黎思誠效仿後黎太祖黎利,在清化臥薪嚐膽,持續與明軍作戰。以期再次恢復天下。

隨即阮熾又說明了,他撤退的時間。他預計到在從諒山撤退到升龍的路上,決計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其中風險重重。

所以他讓黎思誠不用等他,先行撤到其他各部軍隊,爲安南收斂一點元氣,就是一點元氣了。

阮熾知道,黎思誠見到這一封奏疏之後,定然非常生氣,甚至不允許他撤退,希冀於有一場力挽狂瀾的大勝。

只是阮熾知道,這幾乎都是妄想。

故而這一奏疏送走之後,阮熾立即開始着手安排撤退事宜了。先斬後奏。

雖然阮熾也知道,明軍大軍其實一直等着他撤退。

但是此刻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世界給予弱者的選項從來不多,一般都是壞與更壞。

在正統二十七年四月初三。

月亮僅僅是一枚彎彎的小船。

在夜色之中,阮熾安排大軍開始撤退,什麼火藥,火炮都沒有帶,帶走的只有糧食。

無他,這個時候安南國內的糧價已經翻騰的不成樣子了,可以說即便是有錢,也換不到糧食了。

要知道在正統初年,河北大災的時候,大明可是從安南購買了一大批糧食。

只是如此產糧區,經過這般蹂躪,已經大面積出現糧食短缺的現象了。

阮熾的安排雖然精當,但是幾十萬人的大撤退,想要做到悄無聲息,甚至不被敵人發現也是不可能。

幾乎在安南撤退的當天夜裡。

郭登就知道了。當時夜戰對誰來說都是一個難題,而且郭登還擔心,是不是阮熾用險,畢竟當初阮熾的任務是守住諒山抗擊明軍就行了,而今形勢變化。

會不會讓阮熾改變心態。

比如說,想要賭上一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如果石亨在這裡,自然就會下令出擊,用一場夜戰決定雙方的勝負,但是郭登還是慎重一點。

他下令全軍嚴陣以待,等待天明。

當日光擊破晨霧的時候,明軍所有大軍都已經等待了大半個時辰了。

郭登二話不說下令進攻。

他立即發現,安南人果然撤退了。

窮奇河對面的火力與反應根本不對。

郭登二話不說,升將旗,下令全軍出擊,並傳令,今日不問傷亡數字。

一時間幾十里長的窮奇河,每段河面的北岸都有明軍渡河。

有的地方比較淺,明軍乾脆徒步涉渡,有的地方,自然是應有早就打造好的舢板,還有一些地方,打造浮橋。

一時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如果這樣的神通,如果安南軍隊主力在這裡,不會起什麼作用。

其實諒山這裡這一道窮奇河,之所以能攔得住大明的腳步,並不是說這一道窮奇河有多高多深多險,而是在窮奇河南邊有安南大軍屯駐。

而今安南大軍一走,雖然留上來一些斷後的人馬。卻也不能與大明精銳作戰,不到上午時分,就有好幾處傳來捷報了。

明軍數路渡河,兵鋒直指諒山方向的核心地區,也就是諒山城。

郭登並沒有關注進展如何,而今立即傳令劉聚帶領明軍騎兵主力,先行向南而去。

之前窮奇河擋着,大軍難以飛渡,但是而今窮奇河一破,雖然還有諒山城,但是諒山城畢竟僅僅是一座城池。

是可以繞過去的。

隨即在下午時分,郭登指揮大軍合圍諒山城。

先是射勸降書。

畢竟諒山城中的士卒,已經是窮途末路了,被安南人拋棄了。繼續守下去,無非是一個死字吧。

但是安南人卻沒有什麼反應。

郭登心中暗道:“安南能與我朝兩度爭鋒,果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而今再定安南,如何長治久安啊?”

郭登已經開始想平定安南之後的事情了。

當然,不管他準備將來怎麼辦,他都不會放過這些人的。固然他們對黎氏至死不渝的忠心,讓很很是感動的。

但是如此冥頑不靈,即便是活着也是將來的障礙。正好一併除去。

於是,郭登也不管什麼圍三缺一了,四面合圍,大舉進攻,先運上來大炮,不過數輪下來,就將諒山城牆給擊垮了。

隨即大軍上前掩殺。

諒山城也唯有南面城牆沒有倒塌,幾乎都變成了一片高大的坡地而已,不能稱之爲城池。

但是即便如此,安南士卒在這片廢墟之中,交戰到了入夜身份。

對於數萬大軍不能拿下區區一座殘城,郭登很是惱火,下令換人挑燈夜戰。

不是他不顧惜士卒性命,而是不清理了諒山城,大軍就不能投入下一步作戰。這個時候自然是越快越好,不是憐惜士性命的時候。

於是乎在午夜時分,一聲爆炸之後,諒山城終於爲明軍所有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九十章 貝琳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