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青貯

第二十一章 青貯

“回稟陛下,已經有成效了。”一個太監說道。

朱祁鎮眉頭一挑,說道:“哦,去看看。”

青貯這項技術,說簡單也簡單,據說在公元前古埃及人,就已經發明瞭這一項技術了。甚至在中國古代農書之中,也有相當多的類似原理的記載。

但是在中國大規模運用,卻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了。

青貯到底有什麼好處,讓朱祁鎮心心念念,將他視爲與羊毛紡織一起作爲統治草原的兩大神兵利器,勝過十萬雄師。

青貯說起來神奇萬分,其實就是一種牧草發酵儲存的技術。

可以讓草原上在夏季儲存好牧草,到了冬季讓牲口食用。而且經過發酵的牧草飼料,會更有營養。

看起來,並不是神奇的技術,但是在朱祁鎮看來,這是戰略級別的技術。

在草原上各部落都是逐水草而居,按季節遷居,形成一道遊牧的路線,但是有了這種技術,各部落就能在夏季儲存牧草,在冬季食用。

換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草原上有了定居的可能。

遊牧民族之遊牧,並非他們喜歡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而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一切習俗都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每當冬季,遊牧部落就不知道有多少牲口餓死,甚至人員餓死,每一個冬季對於蒙古各部來說,都是一個難熬的關卡。

一旦有了這個技術,草原上生產力就有大大增加,甚至草原上人口承載力,也會大大增加。

對朱祁鎮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這樣的基礎技術,是很難保密的。

但是對於朱祁鎮來說,他寧願對付一個因爲青貯技術有極大發展蒙古帝國,也不願意面對而今由一個個遊牧部落構成的瓦刺。

原因很簡單。

一旦遊牧部落發現定居的好處,就不可能輕易遷徙了。

那麼他們的中心城池在西伯利亞上,只有一個決戰之地,如果太宗皇帝還在,決計能將這個地方打穿。

朱祁鎮就是耗盡天下財力,也能取得一場關鍵性決勝。

而不是滿草原與蒙古人做迷藏。

更不要說,蒙古部落有了定居的能力,大明朝廷就可以在草原之上修建幾座雄城,掌控草原。也就是列郡漠北成爲了可能。

有時候生產力的進步,反而造成了某些戰略優勢的喪事。

有了這項技術,朱祁鎮對瓦刺,不再像漢之對匈奴,唐之對突厥了,而是一種新的戰略模式翻開了。

幾個太監幾步帶着朱祁鎮來到了一個大土堆前面,讓幾個太監上前,將上面一層層的土扒開,露出裡面草料。

旁邊的太監介紹道:“這是去年秋季收集的苜蓿,而今還是青色,已經讓牲口吃過了,牲口也很喜歡吃。”

朱祁鎮聞到一股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凡是不大好聞的味道,但是想想這個技術的戰略意義,對這種味道根本忽略不計,幾步上前,伸手去抓這些青貯料,弄得手上沾滿了莫名的液體。

說起來這個技術,也不是太黑科技。

不過是,封閉,與氧氣隔絕,並保持一定的溼度,讓厭氧菌發酵而已,只是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這已經試驗了好些難了。

每年冬天都要封閉幾十窖。到了今天總算是成功了。

朱祁鎮大笑道:“範弘,賞。”

範弘說道:“是。”

朱祁鎮不會關注這些下太監如何賞賜,不過有朱祁鎮這一句話,少不了下面太監的好處,朱祁鎮還不滿意,說道:“那個他,掌管南海子。今後戰馬都用這個來喂,我會檢查的。”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

南海子是北京附近的一處馬場,還是皇家御用馬場,有一處不大的馬羣,大概有幾百匹,卻是放養的,而不是圈養的。

所以這裡的戰馬都是一等一的好,所謂的御馬是也。

朱祁鎮又對範弘說道:“如果南海子用了可行,那麼御馬監所有戰馬都試試用這個法子。然後一步步推廣開來。”

隨即朱祁鎮又想到了,蘭州毛紡廠,也是少府在西北最大的一處產業

總體來說,少府的產業都是分佈在京畿,與江南一帶,礦場或許因爲礦場的位置不同,各省都有。

但是在西北最大的產業,就是在蘭縣的毛紡廠。

顧名思義,這毛紡廠所產就是用羊毛所織成的布匹。只是不知道是羊毛的問題,還是因爲那一個技術環節的問題。

總之,蘭縣那邊,產不出那中能穿在身上的衣服。當然不是完全沒有,有一些就是貢品級別的,珍貴無比。只能在宮內流傳的。

至於大部分產出的都是地毯一般的厚重而有些毛糙的布匹。

這也是少府所有產業之中,唯一賠錢的產業。

因爲這些布匹,又貴又不好,不能穿在身上。朱祁鎮只能想辦法,將這些布匹用在軍中,倒不是朱祁鎮對士卒不好,但是在他想來,一些帳篷了,包裹武器的遮蓋用的布,用這個應該可以。

但是一些厚麻布也是可以的,也比這些布要便宜多了,所以總體上說,還是虧了。

只是而今的少府是虧的起。

畢竟劉定之的能力還不錯的,最少任何礦場作坊,到了劉定之手中,都能說清楚是虧是賺,不如之前在太監手中,這是一個誰也說不上來的問題。

畢竟太監們一個個只管自己能撈到錢,至於朝廷是虧是賺,他們都不在乎。

否則每年宮廷的花費也不會越來越高。

朱祁鈺好奇的問道:“皇兄,這是什麼?”

朱祁鎮笑道:“亡瓦刺之利器,滅蒙古之神劍。”他不去看朱祁鈺滿臉看不懂的表情,他心中暗道:“雖然羊毛紡織業,還沒有達成我想要的規模,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日復一日的紡織改進,總有改進品質,或者降低成本的一日。”

“如此滅亡瓦刺的善後事宜,已經有了一個眉目了,只等殺了也先,滅瓦刺了。”

雖然蘭縣那邊的羊毛布,還是不行,但是如果真的便宜到一定程度了,即便是穿上去渾身扎扎,但是也會有大量貧困百姓會用的。

畢竟大明還不是一個物資極大富裕的社會。

這兩項技術革命,再加上大量軌道的修建,足夠大明在草原之上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了。

朱祁鎮努力幾十年,兵已備,財雖然缺少一點,但不是擠不出來,其他各種條件,都成熟,或者將近成熟了。

打擊蒙古或者瓦刺,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將草原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纔是朱祁鎮一直心心念念所在。

萬事具備,只等一戰了。

大戰到底在什麼地方先開始?

朱祁鎮心中隱隱約約有所判斷,大概在滅朝鮮之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是明年。

正統二十年,決計是不平凡的一年。

此刻在草原之上,也先並不知道朱祁鎮二十年厚積薄發的總計劃,已經到了最後完成階段。而也先也感覺,綽羅斯家族三代人,從馬哈木,脫歡,到他也先,三代人的努力,也要走到了終點。

那就是完成瓦刺部落,到瓦刺帝國的轉變。

而今也先將孛兒只斤家族已經徹底打倒了,但是有最後一個隱憂,卻是他要解決的。那就是瓦刺內部問題。

一般將瓦刺當做一個整體,這對也,也不對。

瓦刺固然是團結在綽羅斯家族周圍一個整體,但是他們也是一個部落聯盟。綽羅斯家族不過瓦刺這個部落聯盟的主導者,或者是盟主。

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十一章 孫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四十章 輿情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十二章 軍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