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

這個時期,太宗皇帝留下的錦衣衛,實力還在,最少沒有到後世,根本不能用了。權力傾軋中是一把好手,真讓他們辦一點事情,卻是不能了。

于謙在河南的所有消息,幾乎是一天一報的形式發到北京城中。

讓朱祁鎮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四五天前的于謙的一舉一動,已經河南旱情的情況。

只要翻開史書,旱災大概是最爲頻繁的災難了。

很多時候,人對旱災的印象,大概是赤地千里,大地開出數遲的口子,無數人爭奪水窪中一些渾水。

河流枯竭,水井榦涸。

當然了,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大旱。

但是很多時候的旱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簡單的一句話,如果從正月以後到五月之前,老天爺沒有下雨,這就是旱災,如果說到七月下旬,還沒有下雨,就是大旱。

青黃不接,就是指開春之後。

經過一個冬天之後,百姓糧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小麥還沒有成熟,很多百姓在這個時候就會斷炊。

但是如果之前一直沒有下雨的話,就說明五月這一季糧食,大抵要減產,或者說是絕收。

如果到了七月多還沒有下雨的話。秋季的糧食收成,很可能也要絕收。

很多時候,一季糧食絕收,就足以讓百姓不堪承受,更不要說一年糧食絕收了,自然是大旱。

很多時候,這樣的旱情,也做不到赤地千里,河流斷流,水井榦涸。

但是即便是這樣,人都承受不住了。

河南的旱情,就是這樣,開春以來,河南就沒有下過一滴雨水。大部分農田都沒有收成了。

于謙到了河南之後,第一件事情,並非賑濟災民,而是想辦法將靠水的農田維持下去,而今能多收一斗麥。就是多活一個人。隨即于謙跑遍了,幾乎所有的受災的縣,一個一個的視察,回到開封之中,分派糧食。視旱情多寡而定。

好幾次百姓鬧事,都是于謙一個不帶任何護衛,去說服飢餓的百姓。

朱祁鎮看了心中感嘆。歷史上于謙能脫穎而出,絕非僥倖。

這個時候三十多歲的于謙,已經顯露出自己的才華。

朱祁鎮自忖易地爲之,決計不能比于謙做得更好了。

甚至從他手中的情報上就能看出來了。安插在於謙身邊的暗樁,對於謙的稱呼也慢慢變化,之前還是巡撫于謙,後來是於大人,再後來是於公,也多有爲于謙說好話的地方。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

錦衣衛之中,雖然有不少人汲汲於名利,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自然也有普通人的愛憎。

到了五月之後,朱祁鎮從書信之中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于謙帶過去的賑災糧已經派完了。

但是絕收已經成爲事實了。

區區十萬石,根本不夠用。

朱祁鎮也讓馬順派人打聽了,卻是京城用糧緊張。一時間戶部也擠不出糧食來,朱祁鎮心中着急,向李時勉請了一天假,就去見太皇太后了。

也將這十幾日,所有從河南發過來的密報,全部帶上了。

太皇太后對着陽光,眯着眼睛,細細的看着這些密報上的文字。讀了近半個時辰,纔算是讀完了。

太皇太后輕輕的將這些密報放下說道:“身爲人君,當光明正大,這些手段,卻是有失體統,倒不是說下面的人上奏的文書都能信,但是你用這種手段,難免先入爲主,覺得錦衣衛纔是對的,外面的臣子都是錯的。”

“但是錦衣衛就不會撒謊嗎?”

朱祁鎮說道:“孫兒明白。”

太皇太后一看就知道朱祁鎮其實並不明白,說道:“你要知道,凡是能站在你面前的大臣,都是欺君的好手。算了,你現在還不明白這一點。你讓我看這個,就是因爲河南賑災糧款不夠吧。”

朱祁鎮說道:“孫兒打聽了,京師的糧食緊張。撥不出糧食來。”

太皇太后說道:“那是自然了,北地之中,也就河南河北一帶,算是糧倉,朝廷早就定了,河南河北的糧食,大多是調往九邊的。”

“如今這邊大災,定然要從京師的倉庫之中,先行補上,總不能讓將士們不吃飯吧。”

“如此一來,京師,通州的糧倉之中,雖然還有糧食,但卻不能輕易調用了。”

朱祁鎮明白,這些糧食就是北京城的底氣,如果讓北京城的糧倉見底了,比河南旱災影響還要大。

朱祁鎮說道:“難道北京城糧食就如此短缺,少有差錯,就糧食不繼嗎?”

太皇太后說道:“這就是仁宗皇帝爲什麼將都城遷回到南京的原因。”

“建都北京,糧草都從東南而來。平江伯總督漕運,最多的時候,一年能運過來五百萬石糧食,而今每年能運來四百萬石糧食。”

“這四百萬石糧食,就是京師的生命線。”

“且不說,百姓開河轉運之苦,單單說,將一國興衰寄予一河之上,就有一點太兒戲了。”

太皇太后微微一嘆,不過她也知道,而今她再有怨言,也沒有辦法了。木以成舟,大明朝將太多太多的財力物力都投入在北京之中,乃至於政治格局之上,在北京也穩定下來了。

遷都是一個大動靜。

皇帝尚小,她沒有精力也不可能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再說了,她的丈夫,她的兒子都葬在北京城外,她還能去什麼地方?將來也是要入天壽山的。

不過,北京依舊是行在,而不是北京,大抵是她最後的倔強吧。

“那爲什麼不能海運,前朝不就是海運,而且鄭和船隊能遠到西洋,不可能不能從松江到天津吧。”朱祁鎮忍不住問道。

太皇太后說道:“兩個原因,一個是倭寇。”

“海上倭亂也是有些年頭了,這些倭亂就好像是蒼蠅一般,大隊船隻就避開了,但如果小隊船隻,就會劫掠。”

“太祖的時候,從江南運往遼東的糧船都被劫掠過。”

“如果派人護送,清剿,所花費要比漕運要高上不少。”

“其次,海上風浪太大,很容易傷及人員,也太容易漂沒了。”

朱祁鎮心中一轉,說道:“奶奶,你覺得這些漂沒,真的是損失在海上了。”

“自然不是。”太皇太后說道:“我雖然老了,但是眼睛不瞎。豈能看不出來這裡面的貓膩,但是看出來容易,但是怎麼處置啊?”

“風浪不時,真有損失,難道往死裡追究?百姓本來就視大海爲畏途,如果再以苛政,誰來承運?而且在海上一船人,太容易串供了,再加上海上小島衆多,上岸之後,說是有風浪,漂沒了。”

“誰能查明?”

“朝廷處罰官員,總要是有證據吧。”

朱祁鎮說道:“莫不,多加一些額度,讓利承運之人。如果有了損失,就讓他們獲利裡面補充便是了。”

太皇太后說道:“如此一來,你何以面對文武百官。國朝的俸祿本就不厚,但是這小吏以承運之機暴富。”

“這本就不好平衡,再者,人心總是貪得無厭的,今日給他一寸,明日給他一尺,他就未必滿足。”

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五章 新內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十四章 遺詔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十四章 遺詔第四章 方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