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

已經是掌燈時分了。

縱然是紫禁城之中,除卻數個宮殿之外,也都陷入黑暗之中。

朱祁鎮御案之前,兩側都有兩排燭光,無數星星點點彙集在一起,越發命令了。大殿之中,雖然有一點昏黃。

但能見度卻也不差。

王振站在朱祁鎮身側。輕輕的研墨。

而朱祁鎮懸腕持呈上了大部分奏疏都是照準的。

王振或許有挑刺的地方,但是太皇太后決計不許朱祁鎮處理朝政。

也就是隻能看而已。

但是每一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李時勉爲朱祁鎮佈置的功課很重,特別是練字上面,每天朱祁鎮都寫得手腕疼。

但是沒有辦法,一筆臭字,實在太難看了。

甚至讓李時勉覺得根基已壞,無可救藥。想要救藥,就只能加大力氣扭轉,也就多練多寫,多臨帖。

朱祁鎮並不覺得李時勉所教授的就不重要,但是他更覺得,比起儒學與書法,大明朝本身更有意思。

他更想明白,而今大明朝是什麼樣子。

這纔是他這個做皇帝的本質。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時間,卻是與李時勉的功課衝突了。

王振在朱祁鎮身邊時間很長了,他又善於揣摩人心,雖然朱祁鎮什麼也沒有說,但是就將朱祁鎮的想法揣摩出來幾分。

王振安置朱祁鎮睡下之後,出了乾清宮,一招手,來一個小太監。

小太監不過十三四歲,看上去分外激靈,說道:“乾爹您叫我。”

王振臉色陰沉,遠處的燈籠照射在王振的臉上,越發有一種陰晴不定的感覺,他淡淡的說道:“明天你去見馬順,告訴他,給雜家盯死了李時勉。但凡有一絲差錯,就報上了。”

這小太監聽了,笑道:“乾爹何必如此,錦衣衛從來就是栽贓陷害的行家?沒有差錯,造出差錯,不就行了。”

王振“啪”的一聲,王振一巴掌打在小太監的臉上,一個鮮紅的巴掌印,印在小太監的臉上。王振厲聲說道:“你懂什麼?李時勉怎麼說也是陛下的老師,太皇太后盯着的,這種事如何能做?”

“速去。”

小太監立即說道:“是,乾爹,我這就去宮門處等候,明天一開門,我就去傳話。”

王振一擺手,讓他去了。

王振心中感嘆道:“咱們這位小爺,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心中很是奇怪。其實皇帝越精明,王振就越難過,但是王振畢竟看着朱祁鎮長大的,當初他剛剛進宮的時候,見到的可是太宗皇帝。

朱棣在整個明朝都是難伺候的皇帝之一了。

見識過太宗皇帝威風,在王振心中,做皇帝就應該像太宗皇帝一般,朱祁鎮越是精明,讓下面人不敢欺瞞。

他反而有一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覺。

當然了,這種感覺,他是萬萬不敢說出口,只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想一想而已。

Wшw.ⓣⓣⓚⓐⓝ.¢ ○

隨即他就將心思放在怎麼弄掉李時勉上面。

李時勉的名聲,王振也是知道的。想來錦衣衛不憑空捏造的話,很難抓住什麼把柄,但並不是沒有把柄就弄不掉了。

王振心中暗道:“李時勉名聲固然大,但是獨霸講官之位,翰林院那邊就能答應嗎?讀書人的臭德行,雜家不知道嗎?”

“爲帝王師,這麼大的榮耀,就甘心讓給李時勉?”

“三楊老了,或許不爭了,畢竟等小爺長大親政,他們大抵都該告老還鄉了。不過下面的人就一點想法都沒有了。”

“即便沒有想法,我也讓他有。”

“李時勉,你講官的位置,待不到明年的。”王振眉目之間的恨意,幾乎要凝結爲實質,暗道:“數次辱我之事,雜家如果放過你,我就不姓王了。”

“等下了講官之職,且讓人活上幾年再處置不遲。”

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三章 災年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十章 蹇公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