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

第三十五章真相與處置

沐昂將所有過錯,都一推六二五,推到了孟瑛的身上。這一點朱祁鎮也能理解的,是爲了脫罪嗎。

而且沐昂所言未必不是真的。

他們傳來的消息,卻是孟瑛數次要求沐昂慎重用兵,步步爲營,不要太過激進。但是都被沐昂擋下來了。

兩人積怨不淺。

保定侯孟瑛不大支持沐昂也是自然。

只是朱祁鎮想不明白,王驥爲什麼牽扯前軍。

王驥雖然是督師,但是他駐節曲靖,距離前線相當遠,負責後方糧草,卻不知道爲什麼摻和到這裡面來。

朱祁鎮又細細讀了一遍王驥的奏摺,終於找出根結所在。

那就是糧食。

就在北方大災愈演愈烈的時候,軍糧供應出了很大問題。

本來是供應糧草主要是湖廣糧食,但是而今湖廣的糧食全部調往了北方,所以支撐戰事的糧草,大多都是來自四川,已經雲南本地的糧食。

王驥對糧草擔心之色,躍於紙上。

所以,朱祁鎮判斷,王驥或許並不是支持沐昂,他是支持速戰,儘快解決麓川,他擔心後方糧草供應不上。

說實話,仗打成這個樣子。

朱祁鎮對孟瑛也是相當不滿的。

不管孟瑛到底有什麼計劃,兩萬大多大名士卒,卻是真的。喪師如此,不管怎麼說都是大罪。

畢竟孟瑛是大軍統帥,下面的人出了事情,都要孟瑛負責。

只是朱祁鎮也明白,他對孟瑛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而今都不能動。

自從北方旱情滿意,蝗蟲大作,從剛剛開始僅僅從天津向西的一撥外,各地大量蝗蟲已經陸陸續續的出現。

不過,欽天監估計蝗蟲還沒有達到高峰期,真正的高峰期乃是五月。而今奮力多殺死一隻蝗蟲,就是爲五月之後,減少一窩蝗蟲。

所以,幾乎所有的一切,都爲此讓路了。

除卻兩件事情,一件事情乃是麓川戰事,還有就是賑災,以工代賑。很多工程還在繼續,甚至再加快,因爲蝗災大作,流民潮的出現已經不可避免了。

朝廷一邊僱傭人撲殺蝗蟲,另外好幾個水利工程也都紛紛開工了。

朝廷已經沒有能力,也不可能千里迢迢派出一員大將去總領雲南。只能在雲南境內找,雲南中能總領兵馬的,只有三個人,沐昂,孟瑛,王驥。

沐昂是不可能的。不管孟瑛有多大的責任。沐昂損兵折將的事情,不可能輕易過去。所以朱祁鎮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這敗軍之將當主帥的。

對於王驥與孟瑛之間,朱祁鎮是有一瞬間的猶豫。但是他很快就下定決心,王驥的能力未必在孟瑛之上。

而且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事到如今,只能讓孟瑛繼續打下去了。

等戰事結束之後,再做計較不遲。

不過,朱祁鎮雖然心中有了定論,但是依然要諮詢一下張輔。

只是在此之前,他要稍等等。

等什麼?等孟瑛的奏疏。

看孟瑛如何說,總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就下結論吧。

只是朱祁鎮還沒有等到孟瑛的奏疏,卻等來滿朝文武不知道多少彈章。

一天之內,就有幾十封彈奏。

而這些彈劾孟瑛的奏疏,內閣無法處理,只能讓朱祁鎮來處理。

朱祁鎮頓時明白,這一件事情必須立即有一個定論,不能拖,拖得時間越長。朝廷之中鬧出的風潮就越大。甚至影響到了撲蝗,賑災的順利進行。

朱祁鎮立即召見張輔。就在武英殿之中。

“國公,你怎麼看?”朱祁鎮讓王振將十幾本奏疏遞給張輔,其中有各方上報的,張輔一目十行,互相印證,看完之後,說道:“恭喜,陛下麓川之滅,指日可待。”

朱祁鎮說道:“三萬士卒戰死木邦,就得了國公這樣一句話嗎?”

張輔說道:“臣知道,這一件是孟瑛辯無可辯,他恐怕也沒有想到,會損失這麼大,但是此戰之後,思家不得不東進景東。”

“原因很簡單,大明國力強盛,麓川國力孱弱,麓川再也經不起一場兵臨城下了,所以麓川一定要以攻代守。”

“儘量保證麓川的安全。”

朱祁鎮點點頭,他明白。

如果單單比國力,單單一個省拿出來,都比麓川富裕。

長期戰事,以麓川的國力是承受不起的。

“而且思家更明白,如果他們不想辦法東進,麓川以東的土司恐怕都要動搖了。必須以大軍鎮壓,才能保證這些牆頭草都靠向麓川。”

“這些土司提供的人力物力,在朝廷是錦上添花,在麓川是雪中送炭。”

“所以,不管什麼原因,麓川一定要在麓川以東,景東以西駐紮大軍。”

朱祁鎮說道:“如此,也不能稱必勝。”

張輔說道:“麓川在羣山之中,易守難攻,沐將軍這一戰,已經表現出來的,大明兵馬想要攻克麓川,耗損一定很大。”

“而此刻麓川大軍東出,正是殲滅他們的機會。”

“這正是孟瑛謀劃所在。尤其是這個時候,陛下遠遠不能動搖。”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可憐三萬大名將士。”

張輔說道:“請陛下放心,這三萬將士未必都戰死了,應該有人被麓川俘虜,還有-----”朱祁鎮說到這裡,忽然不說了。

朱祁鎮微微一愣,忽然想明白了什麼。

張輔再暗示,這人數之中有水分,有空額。

朱祁鎮忽然冷笑一聲,暗道:“這就是我大明的軍隊。”朱祁鎮忽然想明白,張輔所言,換了方法去理解,就是張輔擔心朝廷大軍攻堅能力不行。

到底是怎麼個不行法。

朱祁鎮很想知道,也不想知道。不過從空額上就能看出來一些。

朱祁鎮說道:“朕明白該怎麼做了。”

“報,陛下。”王振忽然從外面進來說道:“雲南急報,平蠻將軍,保定侯上疏。”

朱祁鎮聽了,立即接過來,打開一看,卻是孟瑛請罪文書。他詳細的說明了戰事情況,包括他多次想要阻止沐昂繼續西進,見沐昂進入木邦之後,又擔心沐昂安危,準備派大軍接應,卻被沐昂誤以爲要來搶功,也否決了。

這纔有今日之敗。

朱祁鎮細細看來,心中帶着幾分冷笑。

如果孟瑛真要下令支援,比如親自帶人督陣。沐昂又怎麼敢硬頂啊,他脖子再硬,也硬不過孟瑛手中的御劍。

分明是孟瑛不想去,只是將事情做到滴水不漏。如果細細扣的話。分明是給沐昂下得套。

只是大戰在即,有很多事情都不用細究了。

在沒有人能代替孟瑛的時候,朱祁鎮自然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孟瑛說得都是真的。

上本部分是請罪,下本部分乃是軍令狀。

他說,兵馬已經在雲南適應了三個月。兵精糧足,士氣高昂。而今麓川新勝之後,有驕狂之氣,居然圍景東城。

決勝負的時候已經到了。

他下軍令狀,在今年五月間大破麓川。若不能,請陛下斬臣首級。

朱祁鎮心中暗道:“五月。”他明顯有一種預感,這個五月不好過。

朱祁鎮將這一奏疏看過,遞給了張輔,說道:“英國公覺得如何?”

張輔看了之後,卻不敢輕易說話了,因爲他剛剛說過的話,該說都說了,不該說的,也透漏了一點。

只剩下朱祁鎮的決斷了,多說無益。張輔說道:“臣請陛下聖裁。”

朱祁鎮說道:“擬旨。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麓川戰事,朕託付於將軍,朕不遙制。”隨即對王振說道:“將這些彈劾他的奏疏,一併給他送過去。給他提個醒。”

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八十章 寇深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