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入邳州

沛縣是宋慶的試驗田,試驗的東西自然就是那個屯所制度,這是個集武力掃靖地方,收買民心,宣揚狗營威勢,以及收攬各處高人等集於一身的多功能辦事處,說白了就是爲他控制徐州四縣打下夯實基礎所用。

他之所以第一個選擇沛縣,主要這裡地方離着邳州較勁,跟城東頭遙相呼應,宋慶的地盤雖然在城西,但城東的廖洪如今早已投靠,狗營的人在那邊幾乎是如履平地一般,廖洪自己也很願意投靠宋大人,成爲第二個水漲船高的蘇小乙,因此城東馬上也要建一個新的狗營營地,而且房子都是現成的,全部由廖洪提供,宋慶自己也打算過去。

徐州東邊靠近江南,那都是富庶之地,與西邊商丘歸德等處相比較,孰輕孰重一目瞭然,雖然說他對河南半點意見都沒有,可那地方真心不適合發展勢力,尤其還有位福王千歲,估計對外人也是很排斥的。

江南卻不同,那地方雖然也有國人慣常的鄉土觀念,但終歸是商業繁茂之地,遠比內陸適合發展,宋慶下一步打算開發毛絨玩具等手工藝產品,必須要聯絡上這等富豪人家衆多的地方,因此以城東爲基地勢在必行。

選擇了城東,必然先佔領沛縣,畢竟那地方距離州城較遠,又能跟城東遙相呼應,還可以跟翻山鷂子等最聽話的土匪們保持聯絡,算是四縣中最爲便捷的地方,另外其他豐縣、蕭縣和碭縣他都不算太熟,哪怕蕭縣距離州城最近,也沒有他對沛縣熟悉,第一步下手自然還是要選擇最爲熟悉的地方,尤其這裡最大的勢力已經被他宰了,其餘的都是驚弓之鳥,取之再容易不過,如今就是最好的證明,若是按照這種方略去取其他三縣,大戶們保證頭腳哼哼哈哈,後腳就去縣衙告狀了。

告狀宋慶不怕,縣衙又不敢處置他,最終還是要鬧到衛所,衛所上下官員如今跟他好的都快穿一條褲子了,自然不會有什麼責罰,最多孫指揮使不痛不癢的申斥幾句,也不會損失什麼,關鍵是這樣一來的話,被其餘三縣提防着,往後再有什麼動作就不方便了,因此還是先拿下最容易的,其餘三個徐徐圖之便是,早晚將這四縣外圍全部拿在手上,隨後再搞農村包圍城市,將徐州四縣乃至州城都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那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迎接明末亂世。

想法很美好,但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想要做到這些事情,除了有兵之外,你還必須要有錢,尤其養兵也是在吃錢,而且是大口大口的吃,歸根結底還是着落在錢上頭,因此宋慶決定稍微冒點風險,親自跑一趟邳州,看看那邊的生意場究竟如何,也好方便自己對症下藥,將邳州作爲自己商業規劃的第一個點,同時也是一箇中轉站。

嚴格來說,徐州人和邳州人的關係並不太好,首先徐州在江北,邳州其實倒可以歸給江南,而且徐州人在性格和愛好方面更加偏向北方人,邳州則是帶着幾分南人的文靜氣,雖說兩地完全挨着,可各方面分別其實並不太小,嘴上說是鄉鄰,但無論是徐州人還是邳州人,心中都不是非常認同,總覺得除了說話差不多之外,其餘方面差距都很大。

可這還不是兩地人關係惡劣的最重要原因,最重要原因是在運河上頭,運河漕運作爲古代內陸最爲方便省力的運輸途徑,對任何一處口岸的影響力可謂巨大,只要運河從你這裡過,你這裡的百姓就有活路,稍微有點腦子的甚至能過好日子,至於那些有勢力有根底的,甚至能夠藉着運河成爲富豪人家,雖說漕運上也盡是黑暗血淚,可對一座城池的繁榮昌盛幾乎是無可比擬的,正因爲如此,毗鄰運河各處都對這個爭的相當厲害,畢竟這等於是本地人的生計甚至人生機會。

黃河下流流沙擁塞,徐邳運道漕船經常受阻,於是隆慶三年有“開泇之議”,從萬曆二十一年開始實施,歷經幾任河道總督的不懈努力,直到萬曆三十二年,總督李化龍徵集民工繼續開泇河,一年完成,北自夏鎮,經邳州泇口匯泇水,直至河口入黃河,通常稱之爲泇河,自此原本屬於徐州的航路基本廢掉,過往漕船全部都選擇了泇河,徐州瞬間就被廢了。

從那時候起,徐州越來越窮,邳州越來越富,從來都以老大哥自居的徐州人自然看不過眼,邳州富起來之後同樣也對徐州不假辭色,加上兩地相接相連,各種習俗和人文風貌卻又不同,矛盾自然日漸深重。

當然,這些和宋慶都沒關係,他只知道邳州那邊生意好做,跟江南北面山東都有聯繫,比起徐州只走陸路來強的多,因此去那邊親眼看一看,親手摸一摸都很有必要,哪怕其中要擔一些風險。

所謂的風險,自然指的是目前還盤踞在邳州衛的楊方楊大人,雖說楊大人已經被打成了驚弓之鳥,可雙方的仇恨畢竟太過深刻,如果得知自己進入邳州的話,天知道楊大人會不會狗急跳牆,因此當然是有風險的。

不過宋慶也不會就這樣傻乎乎的進去,而是領着出門剿匪的狗營一千兵馬,屯駐在邳州衛附近,對外宣稱兩軍交流感情,實則監視對方一舉一動,加上還有胡捷作爲內應,只要小心行事,倒是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當天快到午飯的時候,宋慶領着洛小北和丁魁等十幾名好手入城,薛五和周陵在城外盯着邳州衛,不過按照目前形勢看來,邳州衛有動作的可能性很小,因爲上次談判的事情,如今胡捷在衛所威望很高,加上被狗營打丟了精氣神,邳州衛的兵將們連拿小販水果這種事情興趣都不大了,大多數人每日只是呆在軍營裡面,很少進入邳州城,城中百姓們倒是過了幾天好日子,有知道些內情的,甚至盼着什麼時候徐州衛的人再打過來一次,他們就能再多安生幾天。

不過邳州衛畢竟是邳州本鄉本土的衛所,對這邊的熟悉程度和情報來源都非宋慶可比,哪怕他們已經不太進城,依然能有些消息傳出來,何況宋慶本來也沒打算隱瞞什麼,直接領着人大搖大擺的進去,沒多大工夫之後,消息便傳到了指揮使楊方的耳朵裡,只不過楊大人聽罷非但沒有絲毫要報復的心思,反倒是嚴令各處不得挑釁,哪怕是徐州衛的人主動找茬,也要笑臉相迎,萬萬不能給對方找出攻打他們的口實來。

楊大人也不容易,被宋慶一通砍殺滅掉兩千來人,過後又敗一陣,雖說那次損失不大,可總歸也是死了人的,兵額必須要填不上去,好在他邳州衛歸南直隸管,只要上面伺候好了,再找些流民充數,事情倒是也不算太大,反正老大人們八百年未必記得這裡一次,因此倒是也不緊張,只是伺候上面的花費實在是讓他心疼,這一年爲國爲民的顯然又白撈了。

如今聽說宋慶再次入城,楊大人心中當然害怕,饒是對這個幾次三番削他麪皮的千戶恨的牙根癢癢,可也不敢在有什麼動作,生怕被宋慶找到口實,再將他新晉招納進來的流民殺掉大半,那可就真的沒法向上頭交代了。

待到這段日子過去,本指揮使非要去南直隸求見老大人,叫他治你的罪!

帶着這種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情緒,楊大人關門閉戶,再也不管外事,任由宋慶在他的地盤上肆意遊走,權當做沒看見一般,邳州衛的兵將們見上峰如此,自然也知道該如何去做,原本還在城中的,除了要看守店鋪那批人之外,其餘的全部悄無聲息的撤了出去,將偌大一座邳州城留給了徐州過來的友好鄰居,這般豁達的心胸着實讓宋慶十分感動。

進得城來,宋慶也懶得去想邳州衛的事情,而是開始仔細遊覽起這座城池,邳州雖然不像江南其他幾座城池那般馳名千古,可多少也能算是名城,尤其萬曆年運河改道之後,這座原本並不太大的城池,幾乎是一夜之間翻了身,城內的百姓們有錢了,運河既然從此地經過,自然需要大量人工,識字會算賬的首先成爲了搶手貨,隨後就是那些說話八面玲瓏的,以及在鄰里之間口碑不錯的,哪怕是那些身無長技,只有一把子力氣的壯漢們,也都在碼頭上找到了扛大個兒的活計。

百姓們有了錢,自然就是要消費的,原本只能算小有規模的坊市隨之擴建,成爲了幾乎可以比擬江南名城的大市場,隨着市場的逐漸紅貨,帶動了周圍不少街道也隨之繁榮,各處酒肆飯鋪茶堂,以及談論文學藝術的青樓,全都逐漸紅貨起來,宋慶剛進城的時候還不覺得,可沒走多遠之後便逐漸發現了這裡的非凡景象,當真是要比徐州熱鬧的多。

一個運河碼頭帶動一座城池的經濟發展,當真不是妄言,只是這邳州都已經如此精彩,那些江南名城又該是何等繁花似錦,宋慶心中多少有些期待,只是如今邳州尚未拿下,想那些未免還遠了些,還是先將這裡看透再說。

邳州這地方因爲算是個中轉站,各處客商都是極多的,南腔北調混合在一起,平添幾分生活的樂趣,宋慶此時穿着寬大的員外袍,手中還附庸風雅的拿着把扇子,很是有在這裡體驗體驗生活的打算,只是他身量終究太高,又是膀大腰圓,加上身邊還有不少孔武有力的護衛,讓人一見便知是豪強之類,各處人等見着他直接躲開,倒像是躲避什麼大蟲一般。

“老丁,我這算是淨街虎嗎?”宋慶看着不斷從自己身邊躲開的人羣,多少有些彆扭,尤其見有個小子原本正衝這邊過來,見了他們這羣人後,毫不猶豫轉身便走,想他宋慶在徐州不說萬人愛戴,好歹也是誰見了都打聲招呼的主兒,如今被這街上百姓如此嫌棄,還真是有些受不了,問丁魁道:“這邳州究竟什麼規矩?爲何這些人見了咱們都躲着走?”

丁魁苦着臉道:“慶哥兒,邳州這邊與徐州不同,沒什麼武風的,咱們這些都是手上人命沒數的,往街上一站都帶相,咱自己覺不出來,可這些百姓們怕是受不了,要不還是別逛了?”

“那怎麼行,我這是來進行商業考察的,不逛豈不是白來一趟。”宋慶撇撇嘴,正巧見前方有處店面看着不錯,下巴揚了揚道:“就那家了,先過去看看是賣什麼的,再和老闆瞭解些情況,走!”

丁魁輕輕搖頭,只得緩步跟上,洛小北因爲之前一直都在城內殺人,因此倒是不陌生,幾步竄到宋慶跟前,指着前面那家店道:“大人,那是個賣布的店家,老闆人還不錯,您可別嚇着人家。”

“你認識他?”宋慶有些奇怪。

“屬下之前不是在邳州殺人嘛,得空了去他店裡轉轉,後來給我娘扯了兩匹花布,我娘高興的都掉眼淚了。”洛小北樂呵呵道:“那老闆人挺不錯的,見我滿身是血拿着刀進去,也沒給我報官,還白送了五尺布,比咱徐州的商家好!”

“小北,相信本大人的話,只要你滿身是血拿着刀,莽莽撞撞的跑進一家布店,別管是什麼地方的,人家都會白送你幾尺布料的,尤其你還是正經付錢的那種!”宋慶差點沒被這貨的思維噎住,隨意吐槽兩句,見對方依舊一副佔了大便宜的模樣,實在是恨鐵不成鋼,照屁股給了一腳,將摺扇‘呼’的打開,擺出練習過好久的讀書人風度,緩緩走進店去。

剛進店門,早已守候在此的夥計便滿臉堆笑的湊了上來,看看宋慶的迥異常人的身量,再看看身後那些膀大腰圓的護衛,幾乎都快垂下淚來,哀求道:“幾位大爺,掌櫃的去茅廁了,等會兒就回來,您幾位要不稍微等等,這平安銀子的事情小人實在是做不得主啊!”

感謝斑月龍舞,賀蘭血★咆哮,木頭疙瘩1227,doooor,書友130908205519331的月票!大家兒童節快樂!rs

第288章 再見孫承宗第47章 善後第372章 計議第6章 大功告成第139章 突襲(上)第118章 青春?第48章 大人物第130章 滔天第464章 矛盾第101章 士氣第452章 回家的流寇第144章 大戰再起(三)第48章 大人物第1章 初來乍到第111章 深宮第369章 報復開始第164章 出城第279章 鏖戰鬆錦(四)第194章 新的開始第457章 北進第157章 父與子第219章 和談第180章 收復(三)第83章 招兵買馬第46章 入主第169章 掃蕩北直隸(下)第280章 王堅的奮鬥(上)第223章 斷其羽翼(上)第43章 追擊第238章 衣服的問題第466章 各部進攻(一)第306章 失陷(上)第111章 深宮第215章 楊方第26章 理由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446章 文宣隊的事情第6章 大功告成第241章 衚衕知來了第130章 滔天第150章 烏雲壓頂(三)第71章 要報仇第54章 似乎很神秘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衛第123章 守城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186章 敢動就宰了你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187章 野女真第384章 遠方的人第45章 再戰第382章 話劇第133章 潰兵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衛第243章 大明好演員第177章 沿途(下)第61章 生意興隆(下)第316章 匯合第179章 收復(二)第73章 打的就是你(下)第157章 父與子第125章 瀝血(二)第68章 籌劃第157章 父與子第150章 烏雲壓頂(三)第308章 田英第58章 開張大吉(中)第137章 野狗(二)第146章 皇帝臨城(二)第387章 這裡是徐州?第223章 斷其羽翼(上)第235章 招兵買馬第215章 楊方第19章 吳老黑第96章 北上勤王(二)第67章 沛縣第406章 左夢庚第22章 聲望日漲第2章 奮力一擊第99章 風聲鶴唳(二)第286章 獠牙(下)第80章 升遷(下)第420章 坐地虎第327章 海路進軍(下)第347章 邳州城的錦衣衛第236章 鐵匠營第199章 聚集(下)第355章 楊管事第68章 籌劃第153章 旗風獵獵(三)第144章 大戰再起(三)第74章 夜鬥第205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174章 軍議第77章 回城(上)第324章 東江鎮第247章 風向標(下)第314章 平度州第457章 北進第330章 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