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春潮

聖武二六八年冬,動盪的開州,朝廷遣繡衣使者楊影入開州。楊影不用隨從,孤身入開州,持符節在伊水之畔的喆縣立旗招兵。是時叛軍勢大,官軍屢敗。喆縣令孫廉陰通閔化叛軍,使其侄班頭孫浩率衙兵圍攻館驛,楊影斬孫浩,驅散衙兵,搜得孫廉交通叛軍書信,收縣令官印,囚孫廉,告開州牧唐琪。唐琪立斬孫廉,急召楊影。楊影推辭不去,用喆縣錢糧繼續在喆縣徵集民兵進行訓練,俄而得兵兩千。

時光飛逝,四處都打得熱火朝天的開州早就忘記了處於邊遠縣城的這支小小的隊伍。二六九年的春天悄然來臨。這時候開州叛軍攻勢正盛。閔化剛剛在開江上擊潰了唐琪開州水師主力,志得意滿,自稱沖天大將軍,集兵十萬,開始積極籌劃進攻開州城。當時開州城內兵力不足兩萬,唐琪乃派遣使者緊急調集九宜城、歸化城、火德城等處士兵,保衛開州州城。九宜城太守唐謹、歸化城太守賈強等接報盡起部下軍兵來援,然而手握重兵的火德城太守董文拒絕奉調,唐琪竟是對其無可奈何。儘管如此,唐琪還是在短短的時間內集中了手頭所有能動員的兵力——九萬人,但這些兵員素質良莠不齊,能征慣戰的精銳戰士不過兩三萬人,就實際戰鬥力而言,遠不及邊防軍爲主力的叛軍驍銳。

開州城下戰雲密佈,兩軍隔江對陣。唐琪軍有堅城憑恃,閔化叛軍則完全控制了開江水面,進退自如。他可能在寬闊的開江上任何一點發起攻擊。

二月,閔部以偏師偷襲九宜城得手,而拱衛九宜城的開西衛城陷落、將軍唐彩被殺的消息幾天後才傳來,開州上下陷入驚惶,兵無戰心。開州士卒一日逃亡者竟達到百人。閔化乃乘勝進攻,從西、南兩路進兵,進逼開州。九宜城物產豐富,足以支撐他十萬大軍的後勤保障。

當時並非所有人都背棄了搖搖欲墜的唐氏,憑着多年經營的基礎,唐琪徵兵令一下,開北響應她的義軍爲數不少。甚至開南也有一些零星的起義隊伍打着響應唐氏的旗號。而不可忽視的是瀾水以西還有一支唐氏的軍隊在活躍着,那就是將軍唐忠率領的一支兩到三萬人的軍隊。這支軍隊的存在,大大牽制了閔化的行動,使得閔軍遲遲不能完成對開州城的合圍。但是隨着九宜城被閔軍佔領,這支部隊補給愈發困難,作戰範圍也被限制住了。

三月一日,一支兩千人小小的隊伍從喆縣出發,乘船沿伊水南下,中軍大旗大書“繡衣使者楊”。又打白旗一面,上大書一“義”字,喆縣百姓灑淚相送自己的子弟兵。在經過火德城水面時,火德城守軍站在高高的城牆上,肆意嘲弄謾罵這些身着粗布白衣象是要去送死的義軍士兵。火德城拒絕提供爲他們提供補給。

楊影乃以天使身份持旌節入火德城,面見太守董文,當面折辯質詢,董文辭窮不能對,只好派人饗軍士,款待楊影於館驛,許以次日給予輜重補給。暗地裡卻調集兵馬準備偷襲義軍。幸有同情義軍的軍官李藥兒送信,楊影大驚,翻牆逃出館驛,急忙召集兵士,星夜解纜開船而去,董文追之不及,恨恨不已。

楊影手中持有朝廷符節,理論上來說,他有權調動開州所有的軍隊錢糧,可以在任何地方徵兵和取得補給物資,可以彈劾罷免地方官吏。但那當然都是週中央朝廷還有足夠權威的時候,現在這個時候可沒人吃那一套。

趁着天空還吹着稍有些寒冷的北風,楊影率領義軍迅速張帆南下,除了必要時候上岸補給,一路上不再做任何停留。

三月的南方很有些潮溼的意思了,綿密的春雨滋潤着開州肥沃的紅土。相應地,道路變得泥濘難走,義軍乘船反而比走陸路快得多。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這支小小的船隊進入了開江。這時候楊影才能打聽到比較確切的消息:閔化留下大將鄒韜率兩萬士兵留守九宜城,留其弟閔凱駐守南方大本營,自己指揮兵馬試圖從水旱兩路夾擊開州城。不過開州城乃是南方名城,依江而建,險要異常,水陸交通四通八達,以閔化並不佔優勢的兵力,不可能完全實現對這座大城的包圍。而且閔化也沒有準備這麼做,在江上以水師封鎖江面,陸路上他集中兵力進攻西門。因爲天氣多雨、道路泥濘的關係,閔軍糧草轉運艱難,所以閔化催促部隊攻城相當激烈。相比較而言,開州糧草充足,有兵士八萬餘,壯丁十餘萬,囤糧足夠十年之支,戰事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有利。唐琪軍師徐清揚極善守城,安排城防嚴密細緻,而這時城內集中了開州幾乎所有的精兵猛將,殊死守衛之下,總算也保住了城池不失。只是也沒有力量打破叛軍的包圍。這時候很奇特的就是在閔軍和開州的外圍還有一些部隊,這些都是各地趕來的義軍。這些雜牌軍隊也就比農民強一點點,對於眼前激烈的攻城戰他們可沒興趣參與。東邊和北邊的城門都沒有被圍,不過這些人並不打算真的進城與唐氏共存亡,反而在周圍觀望起來,連騷擾一下閔軍的膽量都欠奉。閔化根本沒把這些蒼蠅放在眼裡。楊影所部義軍就是在這個時候混在亂哄哄的義軍隊伍中接近了開州城。

楊影很快就弄清楚了這些“義軍”的關係,別看這些隊伍亂七八糟的,兵員看起來質量還不錯,都是青壯男子,人數居然有一萬之多。而這些民兵們的首領一共有六個,相互之間沒有統屬,首領們無一例外都是出身當地豪族,在他們看來,藉着戰爭撈好處似乎比救援開州更有利可圖。

楊影藉助自己的身份優勢很快就贏得了義軍首領們的尊重,被公推爲大首領,雖然實際上他還是隻能指揮自己帶出來的兩千人,不過這總算一個良好的開端。楊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正規軍規範統一了金鼓號令,又跟首領們商議,按照正規軍軍制將義軍整編,清理老弱殘卒。經過這麼一番整頓,義軍戰鬥力有了一定提高,首領們倒也並不反對這麼做,誰也不會反對增強自己軍隊的戰鬥力。

時間慢慢流逝,楊影慢悠悠的整合義軍的時候,閔軍與唐氏部隊在開州城下打得不亦樂乎。連綿的陰雨成了守軍最得力的助手,叛軍在城外的泥濘中發動一次次進攻,苦不堪言,每天戰鬥結束的時候,都髒得跟泥猴似的。士氣受到很大影響。守軍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圍城戰最是磨人,叛軍沒有全面合圍,給了不少人以希望,軍中就持兩種意見,有人認爲開州軍力不足以打贏這場戰爭,應該趁着叛軍沒有合圍突圍出去,另一派則是強硬的主戰派,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他們不覺得自己會輸,至少這些人認爲可以利用堅城優勢將叛軍拖垮。百姓們則沒有什麼發言權。實際上現在那些被堵在城裡的百姓們更關心溫度適宜的節氣一過,就沒法插秧種稻了,而戰爭看起來似乎不會短期內結束,估計大片的稻地是要荒蕪了。而叛軍和唐氏顯然對此都不怎麼在意。對交戰的雙方來說,贏得戰爭纔是第一位的。眼看着三月悄然滑過,身處戰區的農民們終於完全絕望,不再指望這季的收成了。

這時候楊影迎來了唐氏的信使,通報姓名之後,楊影才知道居然是唐琪的副軍師周維親自前來。

周維顯得有點狼狽,雖然北城和東城沒有被圍,但閔軍的遊騎遍佈這兩個方向,周維出城的時候就正好碰上了一隊閔軍遊騎哨,他的隨從戰死大半才勉強脫身。

官面上的禮節結束之後,周維懇切地邀請楊影進城。對楊影的能力他沒什麼瞭解,但楊影的身份現在比較敏感。繡衣使者在誰的一方,就代表了朝廷站在誰的一面。雖然先前楊影幫過他們一個小忙,而且現在還沒有投入叛軍陣營的意思,但也沒有表現出多少親近唐氏的意思,楊影不進城,唐氏終歸心裡沒底,保險點總是沒錯的。

弄清楚了周維的來意,楊影笑道:“要我進城,可以。能不能讓我提個條件?”

周維一聽大喜,道:“有甚條件天使盡管提出來。”

楊影道:“我要唐氏派一名得力將軍,率五百校刀手,趁夜潛出城來,歸我調遣。還有何時進城由我自己決定。”

“這個,一定沒有問題。”五百軍兵不算什麼,周維的如意算盤是即便楊影變卦,唐氏五百精兵足以將他劫入城中,而且帶兵官的人選他甚至都想好了。

四月,唐氏猛將唐貴率五百精兵星夜出城,閔軍小股遊騎阻攔不及,竟讓他逃了過去,發現不是唐氏軍隊主力突圍,閔軍也沒有分兵緊追。

沒到天明楊影和唐貴就會合到了一起。楊影請唐貴和屬下兵士內着鎧甲,外面套上義軍的白衣,混在義軍隊伍中,等候他的號令。回到營地,楊影立即請衆首領開會。幾個首領各自都帶了自己親信隨從百餘人,懸刀掛劍前來赴會。楊影部下士兵都持長槍,佩刀劍,整肅異常。

楊影穿着全套甲冑,按劍端坐,與各首領淡淡見禮之後,便道:“現在軍隊整編完畢,上萬弟兄在此虛耗錢糧,地方負擔沉重,楊影深感慚愧,我欲與諸位共擊叛賊,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衆首領皆默然不響,唯有一莽漢大聲道:“打啥叛賊,俺哥晚上才和俺說,已經搶夠了東西,馬上就要回家去了。要打叛賊,是你們官爺的事情,俺們小民們不攙和。”

楊影冷笑,眼光慢慢轉過各首領臉上,看來昨夜他去接應唐貴的時候,這些人已經達成了協議。存心是要將他晾在這裡了。

“這麼說,這是大夥兒的意思了?”楊影冷冷道。

“不錯!”一個光頭大漢鏘地一聲將刀拔出,斬在面前地上道。其他首領也都各拔刀劍在手,目露兇光。

“哈哈哈哈哈哈……”楊影仰天大笑,拔出自己的佩劍扔在地上道:“何必如此拔刀相向!江湖上還講究個義字,兄弟們相交一場,大不了好說好散。大家既然不爲官家效命,我楊影不會勉強。今晚楊某做東,請大家飲宴一番,明日大夥兒各走各路!”

幾個首領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沒有拒絕。

等這些首領和他們的屬下一離開了視線,楊影立即對唐貴道:“剛剛的話將軍都聽到了吧。現在正是用將軍的時候了。”

唐貴本是火爆性子,早就按捺不住,道:“這幫忘恩負義的王八蛋,平日裡成天哈着官府,作威作福,現如今有事,竟敢趁火打劫。楊……兄弟儘管吩咐,我殺了這幫兔崽子!”

“正要有勞將軍。”楊影眼中的殺機一閃即逝。

是夜,楊影大宴各路義軍首領,飲至半夜,各營忽然殺聲震天,各首領驚疑不定,正要離席回到各營,早有楊影部下兩千軍兵將宴會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楊影一身重鎧,綽搶策馬,下令道:“殺!”

四月二日,開州城外,義軍營地,流血之夜。各部義軍首領包括其親信死黨兩千餘人被殺,楊影和唐貴用這種血腥手段實現了對義軍的清洗。此後,楊影令行禁止,不管這些義軍士兵原先來自哪裡,莫敢不遵從楊影軍令。

楊影乃重新任命各級軍官,重整軍隊,嚴肅紀律,清查原來燒殺劫掠身負血債的官兵,按律處置。

三日之後,諸事平定,楊影已經在軍中建立了絕對的權威,於是找來唐貴商議下一步的行止。

唐貴自然一力主張回開州城,不過楊影還是設法說服他,現在回開州,不過增加一點守軍的人數,於戰事並無決定性作用,不如轉向西南閔軍兵力薄弱處,與唐忠配合作戰,分散叛軍主力。唐貴被楊影言辭所動,覺得這樣亦未嘗不可,派了小校回去覆命,自己竟率兵與楊影一同拔營西進。

爲了檢驗這支新軍的戰鬥力,也爲了堅定唐貴的信心,楊影將第一個目標放在了位於開州和九宜城中間的縣城雲址。叛軍來自九宜城的補給要送到雲州城下,必須經過這裡,這裡有守軍一千,這種守備部隊一般不會是叛軍精銳。

“十倍之衆攻城高不過兩米半的小城,能攻克麼?”楊影似乎自言自語。

“這要是再攻不下,你的這些兵不如回家抱孩子去!”唐貴很得意自己的五百士兵不管素質還是訓練裝備都遠遠超過了楊影的士兵。

“我們來個協議,攻城的時候,不管多麼艱難,開州軍不要出手。”楊影淡淡道。

“成。我看看楊兄弟的手段。”唐貴滿臉期待道。

雲址。

攻城戰是最考驗進攻一方的勇氣和實力的。楊影指揮義軍打的第一仗就是最艱苦的攻城戰。時間有限,沒辦法系統訓練士兵們了,戰鬥的經驗就要從實戰中獲得。他要從最艱難的部分開始,讓部下的士兵們儘快進入戰爭狀態。

雲址攻城第一天,第一次進攻,楊影就親自頂着箭雨帶隊衝鋒,攀爬那低矮的城牆。士兵們的勇氣也被鼓舞起來,但是當天的三次進攻全被守軍擊退,戰場上留下了數百具屍體還有上千的傷兵。

這些士兵是第二次見識慘烈的搏殺了,上次流血之夜,他們大部分人處於被殺的恐慌之中,而現在,本應該成爲殺人者的他們,被滿地的鮮血和傷兵們的呻吟嚇破了膽子。夜幕到來的時候,無論軍官們如何威逼利誘,沒有一個士兵還有勇氣發動一次真正的進攻。夜晚在一片難堪的沉默中悄然來臨,整個軍營籠罩着一層陰暗的氣氛。這一天,唐貴率部一直冷眼觀戰,沒有對新丁們的怯懦發表任何看法。

“休息一晚,明日繼續攻城。”楊影發狠道。

“徒傷士卒性命而已。”唐貴冷冷道,並不看好楊影的以戰代練的方式。

“再看一天!”楊影道。

楊影攻雲址縣三天,折損了兩千多士卒,雲址不克,閔部大隊援兵趕來,楊影不敢停留,收兵向南逃走。

十幾天後,楊影再攻開西衛城,城中不過五百守軍,但義軍依然久攻不下,俄而九宜城發兵來救,楊影提前設伏,伏兵居然被閔軍殺得大敗,楊影只好再收殘兵敗逃。若非正好遇上唐忠的一支部隊相救,幾乎就全軍覆沒。

堅持拒絕了唐忠挽留的意思,楊影與唐貴率數千士兵北上,沿途收集殘部,補充兵員,五月初,楊影率部再次圍攻雲址,這次他的運氣更差,閔部一支運送補給的軍隊剛好經過雲址,給了他一個迎頭痛擊,雖然憑着楊影和唐貴的英勇,斬殺了多名叛軍官兵,但兵敗如山倒,兩人遮攔不住,向北敗逃。整支部隊減員大半,兩人勉強立住腳跟,招攏殘部,只有三千多人剩下。

經過了這麼幾次戰鬥,唐貴的開州兵早就和楊影的部隊融入到一起,而部隊中剩下來的,已經可以算是老兵了。

兩人在北方繼續以唐氏的名義召集兵員,籌集物資,楊影甚至設法通過以前的關係從聖京弄來了一百多匹高大的雲州戰馬,還有相應的厚鎧甲重鐵槍,組成了自己的一支小小的騎兵隊。讓楊影感到驚奇的是,唐貴是南方將領中少數精擅騎術的將領,這人愛馬如命,當下毫不客氣地接過了訓練騎兵的任務。至於改善裝備的錢,那是楊影和唐貴還有幾百凶神惡煞的士兵一起勸地方鄉紳“樂捐”來的。

在北方逡巡一個多月之後,楊影感到自己又恢復了元氣。

這時候閔軍久攻開州不下,已有退兵之意。閔化部下謀士俞城獻計道:“開州精銳,盡在開州州城。餘部不過二流部隊。現在開州除了開州城一地,其他盡在我軍攻擊範圍,不如舍了開州,攻取歸化、火德等城,到時以全州之兵攻開州孤城,圍城亦可,強攻亦可,必然可破。”

“不可,分兵乃兵家大忌!”作爲多年職業軍人的閔化否決了這個提議。“開州不克,乃心腹大患。分兵佔地又有何用!”

“我聽說火德城太守董文對唐琪頗爲顧忌,至今也不肯出兵幫助唐琪,不如我們遣使聯合董文,許以平分開州。董文爲人驕而貪,必然同意。這樣我們又可以少一個敵人,開州的指望也就斷了。”俞城見一計不成,又出一計。

“我軍兵強馬壯,何用董文這無能之人!”閔化還是挺看不上董文的。“平分開州,我還沒有這打算呢。”

俞城道:“並非真要與他平分,只是現在藉助其力,開州一克,董文還不是任由主公處置!”

閔化皺眉道:“怎麼淨是歪門邪道!”遂不用此計。

俞城無奈,卻又有第三計,道:“如今有一人唐氏着力拉攏,主公也應當注意。那就是朝廷派來的繡衣使者楊影。此人雖然沒什麼勢力,但代表了朝廷大義,主公若是能得到此人相助,那對主公的大業必有裨益。”

閔化嗤笑道:“就是那個屢屢敗於我軍無名下將手中的楊影?憑這種無能之輩也配我擡舉他。什麼朝廷大義,朝廷多少年就管不了藩鎮的事情了。派了這繡衣使者,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可是我聽說這楊影不是個善茬子,此人早年遊歷天下,文武雙全,在淄州得到阮香賞識,迅速躍居高位。在阮香部下時候屢立戰功。後來爲了個女人反出靈州,投入張靜齋麾下,不到一年,聲名鵲起,有名將之譽。這次聽聞他主動請命孤身入開州,膽識非一般人可比,主公切不可小視此人。不能招徠,則應趁其羽翼未豐儘早除之。”俞城想進行最後的努力。

“所謂名將不過爾爾!天下有多少浪得虛名之輩,這楊影不過其中之一而已。”閔化很瞧不上在開州屢戰屢敗的楊影。

俞城出營門後不禁仰天長嘆道:“匹夫無謀,剛愎自用,該當他成不了大事!”

左右以其言密告閔化,閔化大怒道:“我待這廝如上賓,竟敢背後辱罵於我!”即遣甲士捕之。俞城聞訊逃走。

六月底,楊影率部第三次圍攻雲址。十日而拔。這是長久以來,楊影所部官兵取得的第一場勝利。

真正失去了雲址,閔化才意識到這小小的縣城對自己的重要性,和九宜城的交通被截斷了。這時候開州還沒有任何動搖的樣子,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內重奪雲址,那麼飢餓將降臨在閔軍頭上。

閔化這時候還是不太將楊影放在眼裡,派部下驍將連展槐率五千士兵奪回雲址。不料以驍勇聞名軍中的連展槐與楊影交手不過十合就被楊影一槍挑落馬下。部隊都被殺散。閔化聞訊大罵連展槐無能,立即增兵兩萬再攻雲址。閔軍大部掩至,雲址激烈的抵抗持續了兩天,楊影不敵,再次落荒而逃,收殘兵於瀾水西岸。

儘管再次打垮了楊影,但閔化頭上已經出現了了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雲,現在他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保障自己的後勤線,不斷抽調精兵進行清剿作戰。閔化不得不佩服楊影的命夠硬,連續被閔軍擊敗,甚至有幾次都接近全軍覆沒了,他卻總是能順利逃脫,並且很快又拉起一支隊伍來和閔軍爲難。開州城激烈的攻城戰已經基本結束,開始了純粹拼消耗的圍城作戰。而這種結果顯然是楊影以及唐氏所樂意見到的局面。

淄州。

二六九年四月,阮香在番口川點兵十萬,正式向瀘州行文要求其“歸還”皋城。瀘州驅逐清河軍使者,阮香大怒,遣方略爲帥,率十萬大軍進攻皋城。

趙揚聞訊大驚,乃孤身入兄趙明府中,長跪泣道:“父親新故,屍骨未寒,敵人已欺上門來。外人皆言道你我兄弟必爲爭位起釁,實則我們兄弟本無嫌隙,只爲小人挑唆,所以隔閡日深。如今強敵在側,正是趙氏生死存亡之際,小弟人已在此,任憑兄長髮落。父親亡故,瀘州不可一日無主,弟請明日大會文武,尊兄長爲瀘州之主,這是小弟草擬的上奏朝廷的表章。兄長答應的話,弟願親自領兵出征,以上將守皋城,弟鎮雁雲關,策應萬全,保我瀘州基業不失。”

趙明聞言亦是落淚,慌得忙扶起兄弟,道:“揚弟,以前是哥哥對不住你,父親這一去,我心裡竟是沒了半點主意。兄弟才具遠勝爲兄,這瀘州之主,還是應該你來做。”

趙揚堅辭,兩人推脫半天,最後趙明才半推半就答應下來。雖然表面上恢復了其樂融融的兄弟情誼,但其實在趙明看來,這未嘗不能算是一個交易,現在兩人是各勒精兵,部下各有一班效忠的幕僚將校,明爭暗鬥,貌合神離,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大敵當前誰都不敢先發難。趙揚主動將瀘州之主的名分讓給了趙明,卻要調走瀘州大部分的精銳部隊。只要趙揚一朝兵權在握,這瀘州誰說了算還很難講。不過也得承認,在帶兵打仗方面,趙揚實在比趙明高明得多。現在兄弟二人一內一外,倒也相得益彰。

四月十七,瀘州對外發喪,趙熙去世的消息終於得到了官方證實。同日趙明接掌父親的官職爵祿。次日趙揚於瀘州城點兵十萬,兵發雁雲關。趙明又遣蘇中爲帥,領軍五萬,走雁山西路攻鳳來城,以分清河軍之勢。清河與趙氏徹底翻臉。

四月的雲州。

迷齊軍隊終於踏上了回國的道路,留下了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讓周軍去收拾。雲北草原,變成了一片慘不忍睹的人間地獄。經過這場長達一年半的慘烈戰爭,雲北人口銳減了一半。而顧不上撫卹戰爭中飽受摧殘的牧民們,從戰爭壓力下剛喘過氣來的雲州各部立刻重新開始了新一輪的地盤爭奪。

首先吳憂感覺自己在呼倫河快呆不下去了,來自寧氏和雲州兩方面的壓力越來越重,恪於先前的小月氏之盟,吳憂還不想和他們起正面衝突,迷齊人在的時候他能混水摸魚,現在明火執仗可不成了。不過這段時間吳憂的雲西軍大肆抄掠,早就賺回了本錢,恢復了元氣。現在四萬兵強馬壯的雲西軍帶着大量輜重開始徐徐西撤。雲州和寧氏只能看着。

第33節 縱橫(下)第25節 狼煙第1節 建軍第33節 射虎第11節 構陷第17節 忠誠第6節 匪哉第7節 芝蘭第12節 海之威第29節 舌燦蓮花第31節 奮擊第15節 光華公子第21節 青城悍將(下)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三節 魚第38節 訣第7章 若水篇 第三十二節 曾記否第7節 背水第5節 西柳第20節 初定第3節 狂王第31節 理水第21節 破敵第36節 黴雨第10節 陰雲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八節 先攻第1節 歌飛第15節 山雨欲來第32節 無衣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九節 黑日第6節 雲錦第29節 梨花第29節 舌燦蓮花第11節 乍寒第14節 夜宴第33節 縱橫(下)第1節 星辰第9節 血翼阮香·戰意第19節 仙蹤第3節 駱駝第24節 紅顏第11節 夜探第13節 圍獵第7章 若水篇 第十節 偷歡第10節 妖嬈第40節 坐困第1節 上山第30節 星陣第3節 反擊第35節 故人第13節 魚水第6節 金羽第8節 較技第30節 孕第37節 豪門第9節 懷州第34節 英雄第22節 荒城(全)第24節 將殞第16節 繁華第19節 都護第2節 入夥第13節 魚水第2節 入夥第1節 佳人阮香第24節 泛舟第34節 英雄第36節 嬌妻第13節 決死第3節 反擊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九節 黑日大周地域志第18節 貶謫第7章 若水篇 第二十九節 黑日第6節 魔音第28節 水師第13節 決死第8節 較技第20節 初定第28節 淺灘第7節 破頭第15節 滅寧第11節 構陷第8節 較技第4節 攻心第10節 陰雲第5節 匪寇第6節 雲錦第12節 訂約第15節 山雨欲來第15節 翠羽第12節 斷情第7章 若水篇 第十七節 融融第2節 相逢第23節 釋夢第6節 拔城第1節 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