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九連我也敢戲耍

一七九、連我也敢戲耍

“小戲法?”許人傑不解。

朱元璋低聲解釋道:“其實,看起來我們兩軍的斥候互相撒網,互相擠壓,似乎是平分秋色之局,但其實我們佔着一定的便宜。”

“哪裡佔便宜了?”許人傑大惑。

“因爲我們是撤,杜文煥是追。”朱元璋耐心地道:“撤的人愛怎麼走就怎麼走,想朝哪方向撤就向哪方向撤,追的人卻必須跟着撤的走,不能按自己的意願行軍。在這樣的情況下,追的人必須將斥候集中在自己的前方,一直吊墜着撤退的一方,咱們可以隨時通過敵軍的斥候所在的方向,判斷出敵軍的方向。”

“沒錯,但是敵軍也能通過監視着我軍的斥候,一直跟在咱們後面啊。”許人傑道:“我覺得這是平等的。”

“不!”朱元璋突然曬笑了起來:“誰說過,我的中軍一定要和我的斥候走在同一個方向?別忘了,我是撤的一方,我高興怎麼撤,就怎麼撤,現在的局面是由我說了算,不是由杜文煥說了算。”

他突然揮了揮手,對着一個傳令兵道:“傳領全軍,轉向東南,斥候部隊繼續保持着散佈狀態,向東北走……到黃龍山脈邊上再匯合。”

許人傑聽到這裡,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敵軍的斥候因爲無法直視到我們的中軍,他們只能通過我軍的斥候散佈的情況來猜測我軍的主力在哪裡。您讓斥候保持着散佈狀態,向東北的方向走,官兵也就會跟着斥候向東北方走,但實際上我們的中軍主力,已經轉向東南了……”

“沒錯,這就是金蟬脫殼之計。”朱元璋笑了起來:“三十六計也可以這樣用的。”

許人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仗還可以這樣打啊!對了,朱八哥,讓不足百人的斥候小隊去吸引官兵主力,他們會很危險吧?”

“怕危險,怎麼做得了斥候?”朱元璋笑着搖了搖頭:“斥候都是精挑細選,用的腳程最快,最精明的士兵,我相信他們引着官兵主力走遠之後,會漂亮地甩掉追兵與我們匯合的。”

-------------

西,十里開外,一隻人數多達八百人的官兵部隊,正在用飛快的速度向東方行軍。

這隻官兵衣甲鮮明,兵器磨得鋥亮,精神面貌也很不錯,顯得士氣如虹,顯然是一隻精兵,爲首的旗兵掌着一面大旗,上面繡着一個“杜”字,這正是總兵杜文煥大人率領的剿匪軍。

杜文煥可不是一個菜鳥,而是一名經驗極其豐富,身經百戰的老將。此人又名杜桐子,字弢武。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名遊擊將軍,延綏府被賊寇攻打,他率家丁兵救援,大破賊寇。萬曆四十四年,代官秉忠鎮延綏,屢敗賊寇,斬首數百級。

西邊的番國火落赤、卜言這兩個部落寇邊,也被杜文煥帶兵擊退,於是稱臣納貢。後來火落赤部落復叛,要朝廷封王,杜文煥帶兵直襲敵部落,斬首一百五十名,使火落赤部落俯首再次稱臣。沙計部落糾集賊寇四十二隻部隊寇邊,多的人數兩三千,少的人數也有千騎,居然被杜文煥先後破之。

天啓元年(公元1621年),杜文煥馳援遼東,與建奴作戰。他遣兵主動出擊,在建奴家裡搗了一通亂,幹掉了建奴許多個部落,使得建奴大恨,揚言必擒杜文煥報仇,但是杜文煥狡猾得很,沒給建奴機會,很快就又退了回來。

這個傢伙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的武將了,在明末官員素質整體不高的情況下,他已經是難得的將才。所以當初楊洪說朱八很厲害的時候,杜文煥根本就不屑一顧,區區山賊而已,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狗,別說他有一千人,就算只有五百,他也有信心手到擒來。

這次他帶兵來洛川剿王左掛,剛到地方,還沒做什麼事呢,王左掛居然就找上門來,跪地求饒,乞求朝廷准許他投降,杜文煥平白無故撿了個大功。

換了普通官員,到此就該滿足了!

但是杜文煥不滿足,他這個打了無數硬仗的老將,這次出門寶劍還沒飲血,豈可輕易收兵回府?正好民間傳來了朱八軍入洛川的消息,他精神一振,只留下了兩百人招呼着王左掛,自己則帶了八百人,跑出來想把朱八逮住。

此人確實很有一手,帶着八百人奔行如飛,沒幾天時間,就咬住了朱元璋軍的尾巴,不過很快的,他就發現這股賊寇有點不同於尋常之處了。

他的斥候發現朱八軍的同時,他居然也在自己的軍隊附近發現了敵軍的斥候!

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山賊出來燒殺搶掠,居然安排了斥候?這實在是讓他匪夷所思……什麼時候咱大明朝的山賊懂這個了?

接下來更驚奇的事還在後面,敵軍不但懂得派出斥候,而且還懂得封鎖斥候,用一個擴張開的斥候網,將他派出去的斥候給遠遠地趕開了……結果他的斥候已經無法用眼睛直接看到朱八的軍隊主力,只能看到敵軍的斥候在面前晃盪……

兩軍的斥候都是機敏過人之輩,互射了幾隻箭,發現對方不好惹之後,兩邊的斥候都沒有更進一步的試探動作,而是互相保持着監視,形成了對峙着移動的局面。

杜文煥的心裡暗叫見鬼!這種軍隊沒打起來,斥候先互相招呼的事情,他有多少年沒碰上過了?嗯……其實以前剿匪從來就沒碰上過,只有在和建奴打的那幾仗裡偶爾碰上過類似的情形。對面的真的是一羣山賊麼?

他不由得回想起了楊洪說過的那幾句話:“朱八纔是心腹大患,別的那些流寇根本不成氣候。”

也許,真的應該重視一下朱八這個人!

“報!”一名斥候跑了回來,在杜文煥的面前報道:“賊軍斥候網仍在向東北方向移動……已經大半天沒有變化方向了。”

原來這是斥候的定期報告,大約每過一個時辰,就算沒有任何變化,斥候也會回來報告一下敵軍的行進狀況,以便於杜文煥掌握當前的局勢。

我方的斥候網已經被壓扁成了三裡寬……杜文煥心裡大至算了一下,那麼敵軍的斥候網應該也壓得很扁了,看來我軍距離敵軍已經只有六裡遠。

他對自己的急行軍感到非常滿意,在追蹤了朱八一整日之後,原本的十里距離已經縮短到了六裡,照這樣的速度追下去,在朱八的軍隊遁入黃龍山之前,他就可以咬住敵人的尾巴,給予痛擊。

他壓根沒有想過自己只有八百人,能不能打贏對方的一千二百人,因爲在他看來,一千二百名流寇根本就不是個事兒,連八千人的王左掛他都敢來剿,還怕你一千二?他所擔心的僅僅只有能不能追上,沒有能不能打贏。

“加緊追!”杜文煥揮手讓斥候離開,然後才大聲下令道:“傳令全軍,再加快一點速度,賊寇就在眼前,剿滅朱八回去,我給大家論功行賞。”

“是!”

他帶的這隻軍隊是從延綏調來的精兵,曾隨他多次剿匪,乃是一隻勁旅,這隻軍隊也在多次的剿匪活動中賺了不少賞錢,所以對他的命令沒有絲毫的遲疑,提高了行軍的速度,玩命似地追了起來。

一日之後!

“報告將軍,賊寇的斥候網開始收縮了!看來是兩軍的距離已經非常近,對方的斥候網已經無法張開,正在縮回中軍!咱們的斥候兄弟正在跟過去,他們讓屬下先回來報告一下……”斥候向杜文煥回報道:“據屬下估計,兩軍相隔只有二至三裡左右,咱們的中軍只要再追幾步,就可以用眼直接看到對方的主力了。”

杜文煥一聽,頓時精神大振:“傳令全軍,戰鬥馬上就要開始……給我精神點!”

官兵頓時發出震天價般的吶喊,就要追上敵軍了,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

杜文煥也等不及斥候的報告了,他將跨下的戰馬一拍,縱騎向前跑去。畢竟是朝廷的正規經制武將,他是有坐騎這種玩意兒的,而且還是一匹挺好的戰馬,跑起來速度飛快。

他放騎向前跑,後面的步兵嘩啦啦地跟了上來,兵器和甲冑碰撞,發出雄壯威武的聲音。

他跑了一里多,就看到前方遠處,有已方的斥候也在向前跑,但他的戰馬很快,迅速地越過了已方的斥候,繼續向前張望。

按道理說,他應該能看到敵軍的主力了……可是他放眼一望,前方的荒原上,只能看到三四十名賊軍的斥候聚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部隊。這幾十名賊軍斥候本來應該是散開成一個大網的,在他們的中心位置應該就是山賊的中軍。但是這些斥候現在縮成了一團,中軍不在那裡……

“嗯?敵軍主力呢?”杜文煥大驚:“斥候!快過來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後面跟來的斥候抹着汗水報道:“將軍……咱們……跟過來也沒發現中軍……這些斥候……好像是張開的一面空網……中軍主力根本就不在這裡……”

“嚇?金蟬脫殼之計?”杜文煥左右掌猛地一擊:“我明白了,該死,這傢伙張着空斥候網,主力已經悄悄地轉移了……好你個白水朱八,連我也敢戲耍!”

三四通通該殺二四一楊仇要報仇四八三山中偶遇一三二您的熟人馬千九一三五刀傷入腹四八三山中偶遇三八大腳馬皇后二一七亂七八糟的派系之爭八九秋賦二四挑撥八八秋葉三八二炮與銃一四八交稅還是找死三二一闖王攻城二五六老子開心得很二四挑撥三六九細分工二六九威壓射擊三眼神銃的射程四七處理後事三零一修個長長的圍牆一三五刀傷入腹三四七背黑鍋的李輕水三四七背黑鍋的李輕水一二七原來是來消遣老子三三零老孃必須去四零一傳教士來了八二鄭彥夫歸來上架感言四二二動西安的腦筋四零六欺瞎子沒見過太陽四九零許人傑叛變四零九偷漢子八四屯糧二一西固村驚變二三九怎樣殺死一個名將四二三燙手的山芋進城了四四二佔領陝北的藉口四五零陝北復甦四七四霧中混戰三零九開倉放糧十六詭詐四六六他能吃誰五九戰陣五一五張令棄關四三一剃頭的挑子一頭熱三四二我真是個不肖弟子四九一你打我我打你你打他一零九駐紮四零零流氓的外交三四九咒自己死三四零新縣令九一自作孽不可活一八三王二的拳二八四爲什麼要造謠四五殺官二二九要聽真話還是假話一八一廣收豪傑四八五這筆錢我來出四零零流氓的外交一六六教我打仗三四八十萬大軍來了二一六楊洪不哭二七九混天猴來了二放牛娃朱重八三一六鳳凰城的駐軍一五六崇禎皇帝的反應三一五應付巡按大人四五六前往四川三四八十萬大軍來了一二五馬小天叛變一零一劫你做壓寨夫人三二四我來揹負三六九細分工四二九滾得遠遠的四九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二五零山賊的政策二二三大炮與火銃的威能七三準備殺人一二四攻心之計又來了三四四鄉勇在集結九十擴散三九零迎接洪承疇三六澄城鄭彥夫四一三宗室分封制度的弊端二一九防禦作戰的安排二零九我只加了一勺鹽十六詭詐一九九準受迎接招撫使者三一一出路是太行山二九三謝謝你的計策十二詭寄一八五八大王來了二八四爲什麼要造謠三六六崇禎皇帝的面子四七七拿下他要活的一六五已不是朝廷的天下十偏院管事之職二八五真相二五三重建這個村子三九五陝南陝北怎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