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斥候封鎖

一七八、斥候封鎖

剛剛收納好了苗美這一幫子人,將他們分成了兩個臨時的小隊。突然,一名斥候跑了過來,大聲報道:“朱八哥……官兵出現在西方十里之外!”

“嗯?是官兵?不是李攀龍退走的鄉勇軍?”朱元璋加重了語氣問了一遍。

“是官兵,不是李攀龍部!”斥候認真地報告道:“人數大約八百,打着‘杜’字旗,應該是總兵杜文煥。”

“嗯?杜文煥爲何出現在此處?”許人傑忍不住問道。

“那還用說……王左掛乖乖的投了降,杜文煥應該是留下兩百人應付他,然後帶着大隊人馬想把苗美一夥趕盡殺絕。”朱元璋淡淡地道:“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官兵已經知道我來了,所以想順手把我也收拾掉。”

別看因爲旱災的關係,導致四野裡一片荒涼,好像在無人地帶行軍似的,實際上四野裡看不見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村民躲着看朱元璋的軍隊經過。這種多達千人以上的軍隊,是不可能做到避開百姓行軍的,總會有些村民遠遠地看到軍隊,然後將消息傳遞出去。杜文煥知道朱元璋的軍隊來了洛川,並不出奇,出奇的是他來得挺快的,居然趕着李攀龍前腳剛走,他後腳就到。

“這個杜文煥不錯!從他扔開王左掛不理,直接來追咱們這一點看來,他應該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將領,參加不少的戰鬥,有相當的作戰經驗。”朱元璋淡淡地評價道。

“爲何這樣判斷呢?”許人傑趕緊請教,想從中學點知識。

朱元璋笑道:“第一,杜文煥在接到了王左掛的乞降之後,就已經立了個大功了,算是拂平了一隻萬人的流寇,回去絕對會受到嘉獎。但這個人並沒有因此滿足,他還想再多立點功,從這一點上可見,此人很有進取心。”

“第二,王左掛千人投降,普通將領肯定覺得這麼多人必須好好應付,以免降而復反,但是杜文煥大着膽子把王左掛扔下不管,肯定是他看出來了,王左掛根本就不足爲慮,扔在後面不管也鬧不出什麼名堂,反倒是逃走的苗美和遠道而來的我軍更有威脅,他才用如此之快的速度趕過來。”

“第三,在朝廷的大環境下,衛所兵的戰鬥力普遍偏低,他帶着衛所兵能行動得如此之快,確實是有些水平的。”

“原來如此!”許人傑嘿嘿笑了兩聲道:“朱八哥,既然他要來,咱們就和他幹一仗吧,藉着埋伏了李攀龍的樹林,再來伏擊一次杜文煥。”

“不行!”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你以爲正規的官兵和朝廷的經制武將帶兵,會如此輕易的被人伏擊?未免也太小看官兵了!官兵也是有斥候的,要是你躲在這種樹林裡埋伏敵軍,敵軍遠在五里之外,就通過斥候把這個樹林里長了幾顆樹都給數清楚了……”

說到這裡,朱元璋頓了頓道:“如果杜文煥真如我判斷的那樣有相當的作戰經驗,我們的斥候馬上就會有不好的消息傳回來了。”

“什麼消息?”許人傑大奇。

“封鎖斥候……”朱元璋認真地道。

“封鎖斥候?什麼意思?”許人傑完全不懂。

“當一名將領發現自己的軍隊被敵軍的斥候監視上了,你說應該怎麼辦?”朱元璋認真地問延。

“這還不簡單,當然是派出自己的斥候將敵軍的斥候趕走,以免敵人一直盯着自己,那還打個啥仗!”許人傑說完之後,頓時恍然:“我懂了,你是說杜文煥馬上就要驅趕我們的斥候了。”

“沒錯!這也是咱們現在要做的事!”朱元璋跳上一塊石頭,視線向着周圍一掃,果然,東方遠處有幾個人影在視線的盡頭閃了一閃,隨即不見……那是官兵的斥候!

其實這個一點都不讓人意外,既然已方的斥候發現了敵軍,那敵軍的斥候也理所當然的跟上了自己,如果沒有看到周圍有斥候,那反而是件怪事。

朱元璋大聲令道:“留在軍中待命的斥候也全部散出去!形成斥候網,將敵軍斥候趕出視野能及之外。”

“遵命?”一羣沒有派出去的斥候跳了起來,沒聽到朱元璋的命令之前,他們還不知道已方已經被敵軍斥候給盯上了呢,這些兄弟一起嚷嚷道:“哪個不開眼的王八敢拿斥候來監視我們?咱們這些斥候可不是吃乾飯的。”

他們一邊罵罵咧咧,一邊向着東方、東北方、東南方三個方向散了出去,斥候們張開一個巨大的網,一下子就散出一兩裡外。他們這個張開大網的動作,嚇得四野裡有好幾個人影竄了出去,逃得遠遠的。

這個行爲,也就是所謂的封鎖斥候了!通過將已方所有斥候都散佈開,來將中軍本隊所處的位置形成敵軍偵察不到的真空地帶,敵軍的斥候無法直視到已方的中軍主力在做什麼,他們只能看到來追趕他們的斥候,也就是斥候和斥候互相打交道去。

朱元璋轉頭對許人傑道:“明白了吧?現在杜文煥應該也在和我做同樣的事,拿大量的斥候散佈開來,將敵軍的斥候趕開。不光步兵軍團作戰的時候會這樣,騎兵軍團在草原上作戰的時候也會如此,斥候們會騎着馬,用飛快的速度環繞着自己的軍隊旋轉,一方面可以保證偵察到靠近已方的敵軍,第二方面就是可以將敵軍的斥候也擋在自己的偵察網之外……兩隻軍隊如果發生碰撞,首先打起來就是斥候小隊。他們會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幹掉敵軍的耳目。但是斥候可不容易殺得掉,因爲任何一隻軍隊的斥候,都是挑選的腳程快,腦子靈活的精兵。”

許人傑張了張嘴,沒說得出來話,這些事情,兵書上可不見記載啊!兵書上只會記載幾萬大軍和幾萬大軍在某某地方大戰一場,卻不會記錄在大戰之前,兩軍的斥候就已經發生了激烈的攻防戰。

朱元璋散開了斥候之後,確認敵軍的斥候看不到自己在做什麼了,趕緊下令:“全軍起拔,儘快撤回山寨!”

“是!”

士兵們開始收拾架起來的大鐵鍋,將糧食袋子重新揹回背上,朱元璋的軍隊經過好幾年的訓練,現在才拔營時的動作已經顯得十分的乾淨利落,每一個士兵應該做什麼,要在多長的時間之內做完,做完之後回到隊伍中的什麼位置,都有過多次的訓練,所以整個隊伍在起拔的時候絲毫不亂。

官兵已經在十里之外的消息,並沒有使他們的動作變得慌亂,也沒有給士兵們帶來多大的情緒波動,他們就像沒聽到這件事一樣,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苗美帶那一夥人還想幫忙搭把手呢,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沒有經過訓練的他們,在朱元璋的士兵面前顯得笨手笨腳,根本就幫不上忙。

沒過多久,士兵們就收拾好了行裝,擺出行軍用的一字長蛇陣,開始向着西邊的黃龍山方向前進了。

斥候的消息不停地傳回來,杜文煥果然也散開了斥候網,兩軍的斥候都將對方的斥候向外趕,於是兩軍的偵察範圍開始互相擠壓,就像兩個滾圓的皮球向中間擠壓一下,兩個皮球都被壓扁,彼此的偵察範圍都被迫縮小了一半……

不過這並不影響斥候們的判斷,雖然他們不能直接目視到敵軍的主力部隊了,只能和敵軍的斥候打交道,但是隻需要根據敵方斥候網散佈的方向來推斷,就可以大致猜到敵軍的主力到了什麼位置。

許人傑一邊走,一邊對着朱元璋問道:“朱八哥,照這樣來說,兩軍交戰豈不是根本沒法用計?大家的斥候都這樣彼此監視着,什麼伏擊一類的兵法豈不成了笑話?”

“沒錯!”朱元璋很認真地道:“自古以來,兩國交戰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師於平原上拼殺爲主,用計嘛……那必須有特定的環境,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是每次交戰都能用詭計制勝的。”

“那《三十六計》都成扯蛋了?”許人傑苦着臉道:“那是我最喜歡的兵書!”

“三十六計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用,我剛纔說了,只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就可以用計……”朱元璋突然微微一笑道:“仔細考慮一下敵我雙方的形勢,周糟的地形,兩軍所面臨的情況,你就可以想出一個有用的計策來。”

許人傑苦着一張臉道:“我就不信了,這麼多斥候瞪大眼看着,還有什麼天時地利人和可用。”

“呵呵,其實咱們現在就佔了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有計策可用了。”朱元璋突然道。

“啥?”許人傑大奇:“有啥計可用?能伏擊官兵的計嗎?”

“不是!”朱元璋搖頭道:“當前的情況,伏擊之計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金蟬脫殼之計卻可以用!我來教你一個小小的戲法,讓咱們在敵軍的斥候眼皮子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四七匹夫之勇十六詭詐五五官兵過境三三九我活得容易麼二零三老子又中了朱八的詭計四六四進駐廣元五一零贏了戰略輸了武勇三三三土豆生意五一三窺視成都三五六妹子好刀法三三五江山美人四一二邀擊二四八逼你談判三九我造過反一一一我不收租二八六玩得這麼大一零七咱們志向不同三三六任命你爲縣丞四二七我二嬸可好一八九好人還是壞人一八六不讓他上山一六五已不是朝廷的天下一六六教我打仗六七趙鈺的下場二九傳言二三九怎樣殺死一個名將二六三黃河那邊有狀況三零一修個長長的圍牆三四六好心辦壞事三三一初至西安二四四中秋節殺人夜三八九變臉一五三解決鹽鐵供應三六五重裝步兵五一九你不在乎的話我也不在乎四九零許人傑叛變三四通通該殺一八四有難纏的傢伙要來拜訪三八五曹文詔被擒四四八我不是救苦救難的觀音一朱元璋駕崩二二五怕什麼我有辦法四零四手進來斬手三七九我追四一四不怕這點賊軍一五八王左掛來了九七我們不是土匪強盜一六零涌動一百進山一六四失去縱深一八四有難纏的傢伙要來拜訪三七三重騎兵與重步兵四四二佔領陝北的藉口二六顧憲成的名言三八一刀該怎麼揮四一上梁山一二四攻心之計又來了四五五黑杆兵上架感言二六七打不贏逃總行十七審問四七六誰說過我的火銃要點火繩二五二故計重施三白水王二五四練武造反二五二故計重施四六四進駐廣元三零六沖城四一八學成伏虎劍四零二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三六一礦盜的真正身份九六亂民起五一九你不在乎的話我也不在乎一四八交稅還是找死一八一廣收豪傑三四一黃龍的縣令八大人不記小人過三二八太監監軍三二四我來揹負二五七崇禎很平靜二零七點燈一六三此時當衝四七三大霧瀰漫三七一英雄進場三六三青瓷與青茶九二縣尊大人到訪六四山寨裡的矛盾三六零大量買鐵二九傳言一二零晨邀戰二四八逼你談判四八八春玉米播種一六五已不是朝廷的天下一五六崇禎皇帝的反應六七趙鈺的下場七四繡春刀二四二我愛江山不愛美人二三零杜文煥的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