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

“韃將,你降不降!”

在殘餘的二百餘騎女真騎兵被李嘯軍步兵四面圍定大肆砍殺,不斷慘叫着掉下馬去之時,遼東夜不收出身,懂得一點女真話的玄虎重騎哨長鮑昭,在外圍大聲喝令。

被三名槍兵和兩名橫行隊員一同夾攻的主將阿山,聞聽得這聲暴喊時,他正拼盡全力抵抗住一名橫行隊員猛劈過來的長柄挑刀,不料右腿卻被一名槍兵狠狠地捅穿!

劇烈的疼痛讓阿山幾乎昏厥,幾乎把下脣咬爛才讓自已勉強保持清醒,現在雙腿全部中槍的他,失血太多,每次揮擊手中沉重的虎槍,都似乎要費千鈞之力,再勉強地又拼盡全力方架住了一把猛劈過來的虎刀後,他大聲吼道:“罷了,不用打了,某家願降!”

一旁猶是苦戰的侄子查塔,向他投來震驚到不可置信的眼神。

不是吧,主將大人竟然要投降?!

是我耳朵聽錯了麼?

要知道,哪怕情況再是不濟,八旗勇士們向來只有盡忠戰死一途,還從未有主動向敵人投降的道理!

一旁的鮑昭臉上,露出了輕蔑的笑容,他低哼了一聲:“操,算你這廝識時務。”隨後,便下令圍攻的步兵停止攻擊。

阿山沒有去看一臉震驚與憤懣的查塔,只是口裡又大聲地喊出,令全部後金軍投降的口令。一衆騎兵聞言,卻有如撈到救命稻草一般,紛紛扔了刀劍,下馬跪地請降。

隨着主將的命令傳去,遠處的一衆瀕臨崩潰的韃子步兵,也再無作戰的勇氣,與騎兵一樣,紛紛扔下武器,跪地請降。

這場激烈而短促的伏擊戰,就此結束。

李嘯軍兵立刻清點統計,發現殘餘的後金軍中,只有一百五十多名騎兵,八百多名韃子步兵存活了下來。

而李嘯軍中,則有一百餘名盾兵死傷,一百六十餘名槍兵死傷,橫行哨十二人死傷,玄虎重騎三十餘名死傷,其餘部隊皆無傷亡。這樣的微小的傷亡率,與巨大的戰果相比,幾乎不值一提。

“萬勝!”

“萬勝!”

“殺韃子,得功名!”

“殺韃子,上天庭!”

.。。。。。。

大獲全勝的李嘯軍兵,人人一臉笑容,用力揮舞着手中沾滿鮮血的刀槍,大聲地歡呼口號,慶祝此戰的最終勝利。

被一百名飛鷂子簇擁着的李嘯,緩步縱馬前行,來到猶然被一羣李嘯軍槍盾兵包圍的韃子騎兵之中。

見得自家主將過來,外圍的步兵主動讓出一條路,讓李嘯等人,縱馬入內。

見到正伏跪於地的阿山,李嘯忽然感覺此人外形有些相熟。

“韃將,擡起頭來!”一旁的鮑昭用女真話大喝道。

阿山緩緩擡頭,當看到眼前,正從馬上居高臨下俯視的自已的李嘯時,兩人嘴中,皆不覺驚出一聲:“原來是你?!”

旁邊的韃子騎兵與外圍的李嘯軍兵,一時皆陷入迷惑。

怎麼回事,原來自家主將,早已相識?

阿山嘴邊,忽然帶起一絲慘笑,他凝視着李嘯堅毅肅然的面容,用生硬的漢語,緩緩而道;“李嘯,沒想到咱們又見面了。”

“是啊,上次單挑讓你跑了,本將甚以爲憾。沒想到一別兩年,總算把阿山你給捉到了。”李嘯臉上,滿是揶揄的神色。

阿山猶是一臉慘笑地搖搖頭,猛地擡起頭,大聲對李嘯說道:“李嘯,敗於你手,阿山我輸得心服口服,無話可說。只不過,現在我軍已經投降,我卻希望,你能看過往的交情上,不要殺了這些投降軍兵,放他們一條生路吧。”

“阿山,你聽清楚,你沒資格跟我講交情,更沒有資格與我談條件。”李嘯的聲音冰冷如鐵。

“李嘯,你們漢人有句話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實話與你說,若不考慮到再戰下去,部下只會無謂犧牲,阿山我是不會投降的!還請你看在,當日我贈你的綠玉蠻獅腰帶之情份上,放過他們吧。”

在李嘯下意識地去撫摸腰間的綠玉腰帶之際,阿山又說道:“李嘯,請相信我,要知道按金朝法律,凡主將被敵軍所殺,手下軍兵皆斬。故他們現在,已經沒了復投金朝的可能,求你給們一條活路吧,他們一定會爲你忠誠效力。”

李嘯眉頭微皺,心下卻是一動,他凜聲道:“阿山,念你說得可憐,本將答應你,可以饒他們一條性命,只是,你不是已投降我軍了麼,爲什麼說自已還是要死?”

阿山又是一聲慘笑,他說道:“我本金朝大將,爲國盡忠是爲本份,孰可偷生!況且我若不死,消息傳來金朝,我在金朝的幼弟阿爾津以及剩餘家屬,可能會盡被盛怒的皇太極所殺,是故,於公於私,我阿山都必需死,斷無活路。”

阿山說完,一旁的查塔大喊起來:“阿牟,我也要與你一樣,斷不投降,爲國盡忠!”

“啪!”

一記兇猛的耳光,狠狠扇在查塔臉上,立刻現出五個粗大的指印。

“你死個屁!”阿山怒吼道:“你弟莫洛渾死了,你就是大哥僅存的骨血,我也一直把你當親生兒子看待,你現去死,那我軍的投降豈不是毫無意義。若不爲了保全你的性命,你以爲我真願意讓手下軍兵投降明軍嗎?!”

被打得嘴角流血的查塔,喉頭哽咽涌動,他想說什麼,卻說不出口,只是眼中淚花閃動。

阿山緩了緩語氣,壓低聲音對查塔說道:“查塔,能伸能屈,方爲大丈夫,金國本是明國屬國,你現在改投明國,亦無不可。況且你頗有勇力,現在改投在李嘯處,憑你這一身武藝,將來定有重新出頭之日。也許有一天,重新振作我伊爾根覺羅家族門楣的人,可能就是你了。”

查塔聽完阿山的話語,忽地伏地大哭,咚咚地連續給阿山磕頭不止。

“阿山,念你曾贈本將腰帶之情,本將準你自盡,並可留你全屍。”李嘯的聲音,還是那般平靜而冰冷。

阿山抹了一把滿臉的血垢與灰塵,搖了搖頭說道:“自古大將死於陣,若如婦人一般自盡,實是低了我阿山名頭。李嘯,不若我等再續前約,重新單挑一次,阿山縱死,亦是心甘。”

“很好,本將成全你。“李嘯點頭,隨即對一旁的護衛說道:“給阿山馬匹與武器,並扶他上馬。”

豔陽高照,暖風如熾,青草萋萋的茫茫曠野,有如海浪般起伏翻滾,遠遠的兩端,身着精鋼鎧甲的李嘯,與重新披掛的阿山,分別上馬,兩人默然凝視對方良久,方一同猛磕馬肚,對衝而來。

“呀!”

“呀!”

兩人大聲高叫,手中騎槍平舉,在疾如烈風般快速奔跑的馬蹄中,瞄準對方猛衝過來。

“噗!”

一聲沉悶的聲響,李嘯手中鋒銳的騎槍,大半個槍身,從阿山背後直透而出。而阿山的騎槍,則堪堪從李嘯肩頭劃過。

“叮噹。”

阿山手中騎槍,掉落於地。

這時,李嘯看到,阿山臉上,竟帶着一絲滿足與解脫的笑容,他從鞍韉上無聲地翻滾落地,再無動彈。

風聲蕭蕭,草浪翻涌,有如一首蒼涼悠遠的歌謠。

“傳本將軍令,將這阿山屍首,以及那個莫洛渾的屍首,皆留全屍,就在這小山坡處,好生掩埋了吧。”李嘯翻身下馬,輕聲向一旁的赤鳳總副總長李定國傳令。

“得令!”

見李嘯寧可不要首級戰功,也要好生安葬自已的叔叔與兄弟,查塔心下感慨萬千,他膝行上前,向着李嘯連連磕頭,大聲說道:“李大人,從今之後,我伊爾根覺羅。查塔,願全心全意爲大人效忠。”

沒想到李嘯聽了他這句話,臉上卻並未有多少動容之色。他凝視着跪在地上的查塔,淡淡地說一句:“本官答應過阿山,自會留你們性命。只不過,若要本官從此就信任你們,卻是不能。”

查塔一急,忙大聲說道:“那大人如何才能信任我等?”

“先把辮子割了,以後再換成我明國裝束,然後再去山東勞改一年左右,若你們能忠心效力,本官方可再起用爾等。”李嘯的話語,毫無半點商量的餘地。

查塔臉上的橫肉,一陣哆嗦。

割掉辮子,豈不是與祖先的風俗作最徹底的告別?

不過,他立刻想到,現在自已除了投效李嘯外,已再無其他道路可走,況且自已都已下跪投降了,大節已無,還在乎留這條辮子不成。

“請大人給我等割辮,我等全聽大人裁處!”

查塔咬着牙,大聲地喊出了這句話。

李嘯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來人,給他們割了髮辮,日後,這些韃子,無論髮型還是裝束,皆着我明國式樣。”李嘯微笑說道。

輕微的嚓嚓聲響起,在李嘯軍兵的嘲笑辱罵聲中,一根又一根細小的髮辮被割掉,扔在地上。

“入他娘,你們這些狗入的韃子,總是強迫我大漢男兒剃髮穿胡服,弄得我漢家男兒譭棄了上國發型衣冠,跟你們一樣留根豬尾巴人不人鬼不鬼,連死了都無顏見祖宗!哼哼,現在嚐到了被人羞辱的滋味吧。”

“哼,他孃的,以老子看,這些韃子卻該感激咱們還來不及呢,要不了李大人心懷仁善,饒他們的狗命,此時莫說只是割辮,怕是早就砍了他們的狗頭報功了。”

“就是,咱們把他們從那副醜到極點的鬼樣子,重新改回成正常人的模樣,說起來,倒是莫大功德一件呢,哈哈。”

李嘯軍兵指指點點的笑罵聲中,有不少的韃子軍兵開始輕聲哀泣起來,還有人手捧割下的辮子,哭得稀里嘩啦的,不過,卻沒人膽敢反抗。

不多時,李嘯軍給這些韃子全部割完了辮子,李嘯下令,把除了查塔外的韃子全部捆起來,由後隊的輔兵押送。

查塔本人,則按李嘯的命令,被分在橫行哨三隊五甲,成爲了一名普通的橫行隊員。

與其他的橫行隊員一樣,身着三層盔甲,手執一柄鋒利虎刀的查塔,站在那些橫行隊員中間,聽着那意氣昂昂的年輕甲長髮號施令,他心裡頭,種種滋味雜陳,莫可言說。

半小時前,自已還是一名後金的精銳拔什庫,一心要擊敗明軍立下軍功,而現在,自已卻已成了明軍的一名重甲步兵,轉頭要拿後金軍兵的首級來爲自已打拼前程,這上天,竟給自已開了一個殘酷卻真實的玩笑。

查塔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罷罷罷,前緣種種,盡成過往,孰可再說。今後,自已就好好在明軍中,爲自已搏個前程吧,查塔在心中無奈地勉勵自已。

而望着那些被捆成數隊的韃子,那一排排光溜溜的腦袋,李嘯心下,有種說不出的快意。

可惡的韃子,今天就讓你們好好嚐嚐被人羞辱的滋味。

李嘯這樣做,是有長遠考慮的。

畢竟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後的戰鬥中,李嘯還會得到更多的投降韃子,而有了今天的例子,以後所得的韃子,都可如此辦理。

畢竟生野女真的後金韃子加起來,也有數十萬之衆,自已自然不可能把他們都殺光,如果能收伏這些身經百戰的驃悍之輩,消磨他們的民族特徵,讓他們踏實爲自已效力的話,對於李嘯軍來說,也是一種難得助力。

比如,將來自已如果要征服東南亞的蠻族,這樣驃悍勇猛又沒有退路的投降韃子,無疑是衝鋒陷陣的最佳炮灰。

這時,戰場已全部打掃完畢,823顆尚是完好的韃子首級,被李嘯軍斬下,統一放於一輛四輪馬車上帶走,全部的韃子軍兵的盔甲與武器也全部收拾好,分別裝運車輛之中。另外,總共繳獲了三百多匹完好戰馬。

此時,赤鳳總副總長李定國來報,自家戰死與受傷的軍兵,已全部分別處理好,那阿山與莫洛渾的屍體,也全部掩埋完畢。

李嘯注意到,李定國看向自已的眼神,滿是欽敬之意。

方纔的戰鬥,李嘯一直讓李定國跟隨在自已身邊,沒有親自參加作戰,也是希望他能好好看看李嘯是如何指揮作戰的,讓他可以好生觀摩領悟。現在看來,剛纔自已指揮的這場戰鬥所獲得的完勝,對李定國的觸動與啓發,應當是相當之大。

也許,在自已的精心培養下,李定國將會成爲一名比原先歷史中,更加傑出能幹的英雄人物。

李嘯親熱地拍拍他的肩膀,忍不住舉頭眺望了一下。看到遠處的山坡下,那兩個一點都不起眼的小小土丘,李嘯心下一陣莫名的感嘆。

李嘯迴轉頭來,開始命令全軍開始下一步行動。

剛纔,李嘯通過查塔的介紹,已瞭解到,錦州城下,只有漢軍三等總兵官石廷柱的三千漢軍尚在圍城,而多鐸本人,則是率領了五千女真兵馬前往了寧遠地界擄掠。聽了查塔的情報,李嘯的雙眼中,立刻跳起如狼一般兇狠閃亮的光芒。

這股戰力比女真韃子差了許多的三千漢軍,在李嘯看來,幾乎與一隻待宰的肥羊無異,自已手下的五千多兵馬,自然要他們全部吞入肚中。

“傳我軍令,全軍立刻趕往錦州城,定要全滅石廷柱部!”

“得令!”

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十八章 軍令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