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將軍的嘴,武士的刀

這也是這個時代,大明人士的主流看法,雖然以徐光啓孫承宗爲代表的一衆大明士子對於西方明多有接納,但還是以儒學爲本位,同時是主要以學習技術爲主,對於西方人的威脅,並不放在心。

以至於到了我大清的時期,士大夫們居然連歐洲大致的地理位置在哪都不知道,還以爲英國人是往年那種小商人冒充不存在的小國使者,前來騙取朝貢的騙子。

重點在於,這個時代,這些人的意識形態,尚未從一家獨大的心制轉變爲應有的戰國時代,大爭之世的局勢,思維方式對海外也太不重視,還有是,對海外新近領土的漠視,以及巨大的投資產出差異。

老苟感嘆一下,你無法讓一個高富帥鼓舞起去搶劫**絲的心,也不可能讓出身富庶之地的人,去什麼狗屁的原始叢林或者新大陸開荒。

歷史的歷次大移民,經濟問題,戰爭問題,信仰問題都是主因,起碼英國新教的老百姓,幾乎都是因此而離開,但天朝沒有這個條件,對於宗教完全是有用信一信,不靈驗馬破口大罵,然後再聽說某個廟宇較靈驗,於是又拎着豬頭找了廟門。

想到21世紀的時候,美洲大陸最具威力的出口物居然是各種便宜到爆炸的小麥,牛肉,可見那地方是有多適合種莊稼了。

他當然不可能說後世你們的國家可是被這些白皮直接佔領,連江戶,也是傳說隱藏了百萬級別數量超能力者的東京的領空,都實際是控制在美軍手而不是倭寇自己手,整個國家彷彿一個大妓院,到處都噴灑着**之氣,一言難盡。

“這一點,我長老會是這麼看的。”

老苟馬解釋道:“自來各地的土地,也並非是從天掉下來的,正如日本國,原本也是你們本島一歐之地,也是慢慢打下的天下,而如同我國的江南,嗯,貴國商人經常造訪之地,在兩三千年之前,也是較落後的煙瘴之地,但是在我大漢子民幾代經營之下,現在已然煥然一新,這不是滄海桑田的意思嗎。”

德川家光似有所悟,說道:“您是說,這些南蠻人也有可能會一點點的開拓土地,將南方海島建設起來,最後威脅到我們。”

老苟嘆息一聲,和他訴說再過一百年,西方人可以獲得的實力要碾壓掉整個地球了,顯然是不可能,德川家光再面,也是一個隨時可以命令十萬武士的主兒,雖然和他搗亂的不少,西南諸藩心思多,暗和南蠻人做生意,挖日本的牆角,可以說是非常可惡。

老苟說道:“那麼,將軍,對這些南蠻人,您是如何看的呢,他們的各種科學啊。”

德川家光點點頭,他作爲日本國主,事實從歐洲的殖民者手裡得到的新鮮玩意兒大明皇帝的還多,畢竟崇禎本人實際還真看不那些破爛玩意兒,他被各種心懷叵測者包圍,對於這些人來講,崇禎越無知他們越好混啊。

德川家光的際遇稍微好些,雖然手下的鄉老跋扈篡權,但面還有個天皇在那,最起碼的面子和節操還是要保持的啊。

所以德川家光還是收到了一些真實信息的,當然,崇禎理解的,這些人善於天,善於造炮之外,德川家光作爲一個小國的國主,身邊趴着天朝這麼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必須時刻對海外保持着警惕心,因此多少對於歐洲來的人非常瞭解。

“彼等南蠻人,長相相似,卻又並非一國之人,正科借力打力,鄙國一直以來都是隻允許蘭人來港口貿易,而這些蘭人不太愛好傳教,與那些信奉天主的人完全不同,正好可以與他們相制衡。”

德川家光得意洋洋,在諸國之,數那兩個牙,也是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貨最喜歡到處傳教,德川家光到底不知道在外面派了多少間諜,也知道這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掛掉後,這些年來西班牙都已經沒有膽量再和英國人爭雄天下,也是把精氣神用在這些神神道道的破玩意麪了。

事實證明,宗教這玩意確實有毀滅人類的潛質,起碼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到最後基本都走了被人玩死的地步,國如果不是出現了幾位聖主,連續的滅佛,將禿驢該死這個概念灌輸下去,結局倒也雖沒有十分圓滿,但倒也不錯。

荷蘭人被稱作海馬車伕,雖然這個名頭很快要被更純正的海盜民族英國人所替代,但是一門心思做生意的耿直勁頭是不會變的,因此在日本這麼活生生養育出來一個膘肥體壯的蘭學羣體,這些人在日後也變成了日本的科學界鼻祖,也不再複述。

老苟仔細研究過東亞革命史,知道這個敘事邏輯,還有這個邏輯背後的所在,日本執政者畏懼的是外面傳播進來的,有宣揚反抗精神的知識,所以,日本人對佛教鑽研的很透徹,卻沒有陷入許多信奉佛教進而滅亡的國家的命運,結合的國儒學,道家,佛家的神道教,武士道這玩意雖然實際很low,但戰鬥力其實在這個大家都是**絲的時代還是可以一戰的。

他點點頭,說道:“將軍,那麼,看看我大漢預備提供給你們的東西吧,有些新式的產業,我國打算在貴國傳播一下。”

德川家光有些遲疑,不過還是說道:“請大人示下。”

老苟玩心大起,說道:“嗯,我的一個隨從,帶着一件禮物,估計在被外廳由貴下屬招待,請讓人告訴他,把那合金刀拿來是了。”

德川家光倒也不以爲意,他的眼線告訴他,這位大人很明顯不是一個武士,哪怕給了他武器,也未必可以威脅到自己,他派去“陪睡”的美女自然不會回報老苟身那怪的東西。

那裝合金刀的長盒子其實非常普通,以長老會的生產能力,一次性送來一千把都綽綽有餘,但考慮到輕易得到的東西不值得珍惜,因此特別減少了這次送來禮物的數量,其實十把,一把面勉強雕飾了一些珍惜的寶石,其餘九把外表普通。

當然,老苟說帶來的,自然是那把鑲嵌寶石的。

他也不碰此刀,事實如果讓老苟自己揮舞這破玩意,只怕連只雞都殺不死,他更喜歡用電擊槍將敵人轟殺至渣渣的感覺。

他揮揮手,示意德川家光的人接過那刀,說道:“這是特意爲將軍打造,鋒利無,將軍使用的時候,切記不要砍什麼珍貴的東西,或者珍貴的美人呢。”

德川家光在內心有些不以爲然,在大唐時代之後,國人的唐刀技術傳播去了日本,一下被奉爲神明,流傳在日本成爲了武士刀的製作工藝,世界知名,當然了,國人卻一門心思的在火藥武器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雖然磕磕碰碰,但確確實實走出了自己獨到的位置。

當然,女真人入關後,火藥研究技能倒退,太平天國挖出來吳三桂所藏火炮,居然在清末的時候,還可以從頭打到尾,將“我大清”的將士們完全教訓,實在是可憐。

不過,對德川家光來說,傳說很有威能的天朝,鄭重其事的送來一件兵器,哪怕是好心和尊重的意味,也是要好好試試看的。

我們之前說過,幕府的將軍們自小生活在家老的包圍之下,信息閉塞不說了,起碼在無數次的鍛鍊下,還是靠譜一些的,但武力值這玩意是休想鍛煉出來的,畢竟武力值的鍛鍊基本都是要有死亡指標這玩意做參考,萬一將軍練劍的時候碰到磕到怎麼辦?乾脆不要練了。

不過,合金刀這東西的賣相還是很漂亮的,漆黑的刀身,鋒利的刀鋒,德川家光看着連連點頭,說道:“既然天朝大人如此厚愛,你砍一件東西,試試看如何吧。”

日本人喜歡給自己的刀劍什麼的,取各種葩的名字,對此,老苟和一衆人馬都莫名其妙,刀嘛,能殺人可以了,有人會給自己的步槍取名字嗎。

要知道,哪怕是在這個時代,武士刀也是日本出口的“拳頭”產品,廣受好評,甚至到了原本的歷史,江南百姓抗女真人的戰鬥,也是跑去日本,採購了一大堆的武士刀備戰的,可惜的是,武士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哦,應該說,沒有開始過。

這玩意是屠殺貧民的利器,卻也不是對付正規軍的東西,隨便身穿甲冑,很難破甲,更不要說面對稍微長一些的長棍和長槍陣,要一籌莫展了。

當然了,作爲休閒娛樂的工具,砍個把的草靶還是可以的,在這個德川家光的私邸內,其實有早準備好給將軍砍伐的草人,自然有心領神會之輩,取來草人。

在德川家光看來,既然這天朝的大人,如此重視,鄭重其事,那這刀只怕也不簡單,砍草人肯定沒問題吧,至於到底有什麼神的,那回到將軍府慢慢研究也好。

老苟可是來惹事的,自然是不肯讓他們如願,說道:“慢着,這草人砍着有什麼意思?有沒有更堅硬的東西?”

德川家光說道:“大人,這是去年的青草製成,最是堅固。”

日本人的能吹能力自然是被老苟所知道,他忽然說道:“這樣不沒意思了,這樣吧,我開個彩頭也好。”

“彩頭?”

老苟嘿嘿一笑,說道:“此來日本,本想採購一些禮物回去回饋同伴,帶了一些私銀,既然如此,拿來做懸紅好了,嗯,這樣。”

他指手畫腳的說道:“把我帶來的這合金刀插在地,然後任由將軍下屬的武士劈砍,一旦有能在刀破壞一點痕跡者,我私人獎勵他一千兩的共和通寶,嗯,一千兩白銀!”

無論是德川家光,還是那些武士,都神色一愣。

我們之前說過,在這個時代,日本的出口拳頭產品之一,是武士刀。

自己國家的軍火,可以被另一個世界大國所賞識,這本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情,日本人天然不太適合去製造零件數量超過幾萬的東西,事實,只要超過汽車,開始不靈光,但武士刀卻不是這樣,可始終在天朝賣不價錢。

原因無他,武士刀這玩意,最多是無所事事的青皮們拿來裝逼,或者地痞鬥毆的神器,沒有真正的剛需,自然不可能多賣,每年從日本輸入的數萬把刀劍,基本賣5000是天價了。

5000,按照各地的匯率,所用銅錢的質量,可以普遍理解爲,五兩銀子。

日本極度缺乏白銀,而相對黃金很多,哪怕現在已經有了一些南美白銀流入,日本金子的銀價也是歐洲的四五倍,而獲取白銀的手段之一,自然是出口自己的拳頭產品,武士刀了。

當然,這個時代夾雜着歐洲的冶金技術,日本的武士刀生產工藝確實在進步,但是好在21世紀,你說自己騎馬的技術很好,旁邊那位開車的漢子笑而不語。

許多普通的武士都握緊了自己的武士刀,雖然刀乃是武士的靈魂,但有了一千兩銀子,什麼樣的好東西買不到?

德川家光見自己被將了一軍,有些騎虎難下,不過有位“忠心”武士,卻是忠心耿耿的說道:“將軍,屬下毛利小五郎,這裡是我家傳的寶劍鬼丸,請允許我代表您的榮譽,與天朝大人的武器拼。”

德川家光也想不出所以然來,看不透老苟的本意,只能見招拆招,揮揮手,說道:“不要太過鼓譟,壞了大家玩樂的性子。”

毛利小五郎個子不大,鬧起的動靜卻不小,將袍子脫下,露出光滑的半身,然後拔出那把長刀後,烏拉嘩啦的各種怪叫,似乎在給自己打氣,讓人以爲並非是去砍一把固定住的寶劍,而是去對付一羣不肯交糧食給將軍的農夫。

第374章 當官兒好第360章 宗室第180章 卞玉京的小心思第617章 阿強,阿虎第269章 即將發動第670章 進士不值錢了第718章 牧羊犬第474章 讓你進來又何妨第286章 孤膽2第375章 高傑被擒第268章 約定第47章 一夜長大第447章 周大虎第610章 一個小寡婦第231章 大逃亡第864章 胡三七的故事4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488章 孔乙己第861章 胡三七的故事第87章 凱子長老第521章 打點滴的李自成第358章 紹興師爺第118章 知府李恪第565章 成交成交第790章 謀算第336章 菜雞互啄第697章 貧富差距第100章 銀子的威力第52章 黃袍加身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66章 李香君的哀求第509章 羅生門第461章 梅千屬與藍精靈第524章 以爲我沒看過水滸?第795章 醫療衛生第529章 木容山的許諾第788章 大明考績第589章 打明牌第860章 內鬥之王第151章 所謂事大主義第99章 送信第770章 李建泰的悲哀第509章 羅生門第221章 孔四貞第473章 牛鬼蛇神?第195章 審問第72章 吳梅村第377章 圍城第288章 質詢會2第635章 芳華與廝殺第451章 我是良民第265章 于成龍的算計第826章 張岱在帝都29第552章 甲骨文的考古工作第520章 新兵連驗收第419章 大航海時代第375章 高傑被擒第832章 劉衛國第654章 森長一和古美門第125章 放電影第170章 父女談話第671章 逼着你動手第195章 審問第238章 階下囚第411章 暴露第500章 有仇第233章 機會欠缺第853章 練兵第663章 孫之獬第36章 神棍表演第208章 入城第169章 衛生教育要搞好第802章 張岱在帝都5第474章 不搭理第433章 長老們的變化第190章 誤會了第792章 島主第614章 重整第9章 交流第666章 不殺第687章 民主第845章 攻城第512章 朱小能在偷聽第201章 宣告第92章 隔壁的桌子上第624章 那尊佛像第507章 朱家很憂愁第581章 新年到第348章 所謂漢人第181章 慶祝酒宴第567章 人人都有野心第287章 質詢會第312章 設局第322章 農民第561章 齊泰的眼光第277章 孔大中第694章 組織模式第865章 胡三七的故事5第308章 弱弱聯合第428章 你不是我的好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