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

崇禎十年二月中旬,天津地區的地產公司雨後春筍的涌現。【葉*】【*】不過,地產項目可不像普通的項目,千八百兩銀就可以玩轉。光是在鹹水沽特區拿地,少說也要斥資投入數千兩白銀。而加上開發建設的款項,沒有萬兩的資本,連地產開發的准入門檻也不夠。

不過,股份制公司概念,使得很多眼饞地產行業未來利潤的小商人,也能夠通過共同集資成立股份制公司,獲得入場券。

一時間,什麼萬科股份公司、萬達股份公司、保利股份公司、恆大股份公司之類的股份制地產公司,雨後春筍的冒了出來,形成了特區工商業最火爆的一次投資熱潮。

當然了,這裡面與媒體文章的推波助瀾,也有一定的關係。

在去年,特區發行量達到3000份的《葛沽經濟報》就刊登了一片署名爲“特約評論員”的分析文章寫道:

“……財富的盛宴,即將送給又準備的人。從來沒有那個官府,能像經濟特區的官府一般,會投入超過千萬兩白銀給新城市打好各項基礎,並源源不斷的提供就業崗位。而大量就業的人口、完善的基礎設施、免費的教育、完善的醫療服務,等等一系列,皆讓特區擁有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吸引力。”

“……經過一年多努力,特區已經十六萬人口,並且特區的人口每天都以成百上千的速度增加。特區的市民,絕大多數都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由於住房市場供應緊張,他們大多數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中。而購買力逐步增強的市民渴望購買自己的房,他們的購房需求,將會刺激房地產行業長期的景氣。”

“地產盛宴已經敞開,你準備好了嗎?……”

“特約評論員”這個筆名起初是肖圖白匿名投稿時候所用,事後徵詢了肖圖白的意見,這個筆名逐漸成爲了特區政府公用的馬甲筆名。[ ~]政府高層想要用輿論鼓吹某種政策。往往就用“特約評論員”這個書名。

現如今,“特約評論眼”的文章,一般是不輕易刊登。一旦特區的重量級報紙上。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刊登文章,往往就代表着政府高層的輿論喉舌。

雖然,特區政策並不喜歡強迫人們從事某些行業。但是順着“特約評論員”的方向去投資,就意味着能夠獲得政策鼓勵。

而特區的商人們的經驗是——

特區政府高層鼓勵從事的項目,多是能賺大錢!所以,報紙上關於房地產相關的評論,纔會吸引無數的商人摩拳擦掌。

根據政府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後,特區註冊成立的房地產公司,多達50多家。其中,鄭芝豹獨資成立的“天豹房地產公司”註冊資金達到30萬兩,成爲了特區最大的一家地產公司。

肖圖白獲悉了鄭芝豹成立了地產公司,便令人令之喚來。問道:“莽二啊,聽說你成立了一家天豹地產公司?對鹹水沽地產項目感興趣?”

鄭芝豹笑道:“大人,屬下覺得鹹水沽項目,既是政府所提倡,又是百姓的剛性需求。因此。便冒昧成立了一家地產公司。”

肖圖白點頭道:“你成立地產公司賺錢,我是鼓勵的。別的我不多說,不要賄賂官員,不要幕後操作,項目都放在明面上進行,光明磊落賺錢。”

鄭芝豹肯定的說道:“屬下知道。定會嚴格約束公司的人,手腳一定要乾淨。”

事實上,鄭芝豹擁有的資本和實力,已經脫離了最貪婪的時期。這時候,他更注重的是財富的安全性,以及培養下一代繼承人不要太過於敗家即可。至於手腳不乾淨,喜歡以非法手段牟取利益者,絕大多數多是渴望財富爆發式增長的底層商人。( ·~ )

地產的盛宴,肖圖白明明知道這裡面的利益,但是肖圖白不準備參與這個項目。

事實上,這個暴利項目,不外乎是肖圖白拋出一快肉骨頭,用來製造賺錢效應。從而,形成虹吸效應,將周邊的財富、人口、資源,加快速度朝經濟特區吸引。

肖圖白想要撈錢,還不至於從房地產項目上撈錢。且不說,肖圖白執掌國資委和特區政府,給自己開出了10萬兩銀的年薪。這樣一個級別的年薪,已經足以讓肖圖白不貪污不,也必然成爲鉅富。

而肖圖白十萬兩銀的年薪,除了每年消費5萬兩左右,用於維持府上的開支。其餘的多是讓柳馨予、坤興公主兩個丫頭,投入文化、機械等等項目中,讓財富合理的進行增值。

後世的政府官員家庭成員,一般是不允許經商的,這裡面主要的堵住官員以權謀私,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弊端。

但是,在明朝並未阻止官員經商,官員私下經商,已經成爲了慣例。

而肖圖白的特區政府,則是在法律上提出允許官員經商,但是官員家族投資經營的公司,則格外的令廉政部門監督,以防止幕後交易、以權謀私現象。

這樣一來,好處是在於官員的能力,除了通過政績反應之外,還能夠通過其私人投資項目的經營發展水平來衡量。

如果一個官員所投資的企業,通過正當的經營手段,能夠不斷的盈利、壯大。那麼官員的商業頭腦,則是能夠給其加分。

若是一個官員,私人投資的企業經營不善甚至出現破產和各種負面新聞,那麼這個官員的能力,會被打個折扣。

與鄭芝豹談論地產問題,肖圖白淺嘗即止。

後面更多的問題,則是與之談論朝鮮的局勢分析、朝鮮市場軍火貿易,以及耽羅島的接管和開發。

關於耽羅島殖民地,肖圖白準備外派李旺去擔任總督。

李旺是從皇家新軍退伍,並擁有鹹水沽管理經驗,而在漕幫之亂中,李旺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帶領警察保護碼頭上的工人,以及及時的派人通風報信,給予皇家新軍鎮壓漕幫,迎來了寶貴的時間。

而肖圖白也準備,將李旺外派到海外殖民地,進行鍛鍊、捶打一番,等到他履歷更爲完美之後,擇機給予更重要的重擔。

“屬下一定將李旺總督,安全送到耽羅島,並配合其工作。”鄭芝豹肅然保證道。

肖圖白滿意道:“莽二你多費心了!”

——————

二月二十六日,鄭芝豹的艦隊,再次出發。

此次的任務,不但包括向朝鮮人銷售5萬隻鳥銃和必要的彈藥補給,也肩負着護送李旺一行人前往耽羅島赴任的任務。

送別了鄭芝豹一行人後。

肖圖白則是緊鑼密鼓部署海軍人才培養計劃。

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就曾經提出:

“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這已經概括了風帆戰時代、蒸汽時代的海軍發展的思路。一直到20世紀,導彈、潛艇、航空母艦之類的先進武器出現之後,海軍發展軌跡才脫離了這個範疇。

明朝的將領們,雖然已經認識到海軍的戰略發展方向。但問題是,這些皆的建立在燒錢的基礎上。

造艦、造炮,皆是非常奢侈的投入!

但是從明朝中期以來,大明的財政一隻都不太寬裕,關於海軍這種燒錢兵種的建設,更從來不會被朝廷所重視。

而到了崇禎年間,由於本土內憂外患加劇,朝廷財政成以上,皆是用在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北方邊境的安全。連本土境內的戰爭剿、撫軍費開支,皆是不夠用的。更別提,去發展海軍。

甚至大明朝廷爲了節省開支,削減水師的規模,將南方沿海地區的防務,皆是“外包”給了鄭芝龍家族,進一步加劇了明廷自有的水師力量的衰敗。

崇禎年間開始,鄭家便是大明海軍的代名詞。

離開了鄭家,大明朝廷根本不能靠着自身的能力,去捍衛海上主權和海疆的安全。

此時,肖圖白也不得不依靠鄭家的力量,才能實現對朝鮮局勢進行干涉。

鄭家最大的利用價值,便是海上的專業能力。肖圖白若是大張旗鼓的發展水師,恐怕鄭家會有異心。而眼下,肖圖白無論的海上運輸、產品出口、海外殖民,等等各種戰略目標,如果離開了鄭家的幫助,便不能順暢的完成。

爲此,肖圖白準備成立一家“渤海運輸貿易公司”,主要的業務是通過向朝鮮、日本、耽羅島殖民地等地,提供運輸和進出口貿易相關的業務。

從經濟貿易的角度分析,“明、朝、日”東北亞三國的貿易,十幾天左右,帆船運輸就能跑一次來回。這種高效率的大帆船運輸貿易,不但大有可爲,能夠源源不斷的賺取利益。

更重要的是,頻繁的進行航海貿易,能夠不斷給肖圖白鍛煉出航海人才。有了大量的航海人才,就逐漸擁有了發展近代化海軍的能力……(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40章 問策(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35章 佈局(二)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56章 建黨(一)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79章 遊街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80章 虜變(二)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78章 創刊(二)第31章 土化肥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45章 虜退(二)第78章 創刊(二)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41章 勝了(一)第3章 計劃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34章 佈局(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74章 赤字第219章 整風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59章 棱堡(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67章 傳教士(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36章 送別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8章 欲練兵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40章 問策(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2章 勝了(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8章 情報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83章 暗流(四)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98章 情報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31章 土化肥第72章 豐收(三)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17章 震動(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