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圍城打援

寧遠城雖然不是太大,卻非常堅固。城牆高達三丈,城外有城壕爲護。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遼西是大明和滿清的交界之地,戰爭頻繁之極,而寧遠便位於交戰的前線,多次受到滿清的圍攻。

八旗兵兇悍的戰鬥力和騎兵強大的機動性,明軍正面作戰根本就沒有勝利的可能,不論是薩爾滸之戰還是後來的塔山戰役,正面戰場野戰,明軍都是以失敗告終。

哪怕袁崇煥藉以成名的寧遠大捷,也不過是繳獲了八旗兵一百多首級,靠着寧遠堅固的城牆和犀利的火炮擊退了八旗兵,還付出了覺華島被攻陷軍糧被燒燬的巨大代價。

野戰不行,爲了防止清軍進攻,大明便拼命的修築堡壘邊牆。在整個遼西修築了數以十計的堡壘,靠着堡壘形成完備的防線。

所以,哪怕遼東盡失去,靠着錦州寧遠廣寧等堡壘,使得滿清沒法越過遼西走廊這個從關外到關內最便捷的通道。滿清五次入關搶掠,都是翻越山嶺繞道蒙古,選擇從薊州崇山峻嶺之間打破邊牆而入。

而遼西遼東戰場雖然明軍屢屢戰敗,卻從來沒有讓八旗兵打到最後一道防線山海關。由此可見寧遠這些堡壘之堅固!

所以,當看到寧遠那高大堅固的城牆時,吳平便知道想輕鬆攻破寧遠非常困難。

從俘虜的百姓口裡得知,寧遠城內雖然只有一千兵力,可卻居住着三萬餘百姓。這些百姓以前都是關寧軍軍戶,只要是男子不管老弱都受過軍事訓練,大都當過兵。

在吳三桂剛投降滿清時,他手中可是有着四萬餘軍隊,而當時入關的八旗軍總兵力也就十萬,自然不允許吳三桂掌握這麼多的士兵,也養不起這麼多的兵。於是一番裁撤之後,大部分軍隊被遣散,吳三桂手中只保留了一萬餘的精銳。

這些被裁撤的士兵都變成了農民,耕種着寧遠一帶荒廢的軍田。所以,若是寧遠滿清官府緊急動員的話,短時間招募四五千當過兵的百姓重新入伍絕無問題。所以,想打下寧遠城非常的困難。

有關寧遠的大量情報傳到中軍大營,吳平和李彥直商議之後,決定先不急着攻城,先把寧遠城圍起來,堵住城內城外的聯繫,然後從容派出軍隊抓捕城外村寨的百姓。

“城外的清軍只有一千來人,便是他們匆忙招募城內百姓入伍,可長時間沒有操練的軍隊,用以守城可以,出城進攻我軍則力有未逮。所以只要往寧遠四門各修建一座軍營,堵住城門,也擋住城外百姓逃到寧遠,咱們便可以抓捕城外的百姓了。先把寧遠城外清剿一空,再攻打寧遠城。”吳平說着自己的打算。

“將軍您還需要注意,寧遠被圍,其必然會向臨近的各城求援,譬如錦州,譬如山海關。”李彥直提醒道。

吳平笑道:“正是要讓他們增援,如今我有海船之利,隨時能夠把軍隊投向遼西各處。只要能探知敵援軍所在,便可以派出軍隊乘船到達敵援軍後方,從側後進行襲擊。

滿清在遼西的軍隊又能有多少?咱們正好以寧遠城爲誘餌,逼迫他們前來救援,把他們一個個統統吃掉,然後再攻破寧遠城!“

“以逸待勞,圍點打援,大善!”李彥直微笑道。

吳平又道:“打仗的事情本將負責,覺華島便交給先生了,以後每日都會有被抓捕的百姓上島,如何安置他們都由先生做主。”

李彥直點點頭:“將軍儘管放心,我會把俘虜成年男子和婦孺老幼隔離開。有婦孺老幼在咱們手中,這些被俘虜的男人絕對不敢不聽話。正好用他們修築房屋,運送糧食,充作民夫爲我軍效力!”

吳平讚道:“先生想的周祥。”

吳平當即傳令,派出三支軍隊在寧遠東西南三門外三裡處紮營,每支軍隊兩千人,由一員遊擊將軍率領。吳平自己則帶着主力在寧遠南門立寨。在距離寧遠城五里的一處高崗上修築炮臺,架起三十門火炮開始炮擊寧遠城。

炮聲隆隆聲震九霄,炮彈越過長空向着寧遠城砸去。有炮彈越過城牆落在城中,直砸的房倒屋塌百姓驚叫連連;有炮彈落在城頭,直砸的垛口破爛,磚石齊飛,守城的清兵驚叫着連連躲閃;有炮彈砸在城牆上,整個城牆劇烈的震動着,磚石碎屑如雨點般從城牆上撲簌撲簌落下。

三十門紅衣大炮同時開火,其威力驚天動地,寧遠城內的軍民百姓驚駭的面無人色。

城內的原明遼東巡撫衙門,現在是清寧遠知縣縣衙。縣衙中,聽着隆隆的炮聲,寧遠知縣馬大元臉色蒼白渾身哆嗦着。

他原來是大明永平縣主薄,投降滿清之後靠着巴結到了滿清一位貝勒,被提拔爲寧遠知縣。

原以爲投了大清可以青雲直上,沒想到只不過當了兩年太平官,竟然有大批的明軍殺到了寧遠。

當明軍浮海殺來的消息傳到寧遠時,馬大元立刻派人喊來遊擊將軍孟勇,部署寧遠防務。寧遠城內軍隊只有一千人,這還是因爲寧遠是遼西要地纔有這麼多兵,在清軍佔據的其他各縣,能有個兩三百士兵就不錯了。

雖然不知道來的明軍到底有多少人,可一千士兵根本不濟事。

很快,明軍的情報傳入城中,當聽聞明軍足有兩三萬大軍時,馬大元震駭的簡直無以復加。

經過和縣丞主薄商議後,馬大元立刻決定徵召城內青壯百姓入伍,派出縣裡所有衙役進行動員,把城中青壯統統驅趕到城上守城。

而對於城中百姓來說,大部分家庭都有子弟在吳三桂手下當兵,他們絕對不願看到明軍打入城中,所以也紛紛響應官府號召。

看着城牆上站着的密密麻麻的士兵和壯丁,馬大元的心算是稍稍定了下來。徵召的百姓有四五千,應該能守住寧遠吧?

只要守住寧遠,便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和身家性命,至於城外受到明軍搶掠的村寨,馬大元實在顧不了這麼多。

誰知道明軍竟然攜帶了這麼多的大炮!聽着那隆隆的炮聲,馬大元是真的怕了。若是城牆被火炮轟開,滿城的軍民誰都逃不了!

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850章 臨戰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294章 序幕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523章 反間(下)第958章 攤牌第417章 異心第344章 戰後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782章 裂土封疆第905章 賣地籌餉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305章 整編降軍第254章 天羅地網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1028章 中舉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913章 城破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888章 醞釀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363章 出手第777章 趨炎附勢者(第一更)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838章 雪漸大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二十六章 推銷第607章 滿清內鬥第493章 無題第910章 撤退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608章 南京朝廷第873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生意來了!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第203章 大雪第970章 席捲浙江第343章 入宮第363章 出手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619章 築城第261章 激戰第981章 你可曾爲朕想過?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237章 降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229章 揮劍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913章 城破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466章 接應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八章 算賬第316章 突聞滿韃破京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一百一十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992章 怒罵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371章 朱國弼的禮物第九十五章,腰牌第524章 盤算第734章 陰狠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521章 百炮轟鳴顯神威第859章 勸降吳三桂?第476章 襲擊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