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寧遠

在目前這種情況,遼西走廊已經成了滿清統治下的土地,有着八旗軍盤踞的北京城,更有着山海關相隔,沒有人會想到會有明軍出現在這裡,更想不到會有一支大軍跨海而來。

所以,當一支龐大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海岸時,帶給這裡百姓的是無比的震驚。

正是初春季節,凍土已經開化,正是春耕的時候。寧遠城外分佈着無數的耕田,從北方的山脈腳下一直迤邐到南面的海邊。

十多年的戰爭已經成爲過去,難得的和平已經到來,寧遠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希望,在田地裡辛勤的耕種着。至於這塊土地是屬明還是屬清,和普通百姓又有什麼干係?

兩年的和平,老天爺還算賞臉,收成很是不錯。對於這些曾經靠着朝廷撥付糧餉生活的關寧軍家屬來說,他們現在靠着自己耕種便能養活自己,更不用說還有跟着平西王的子弟兵軍餉以及搶掠送回來的財富。

所以,寧遠一帶的百姓的生活,要遠比在大明時更好,這也使得他們對大明並沒有什麼留念。

所以,當看到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現在數裡外的海面上時,這些百姓很是震驚,很是恐懼。

明軍殺來了,好日子是不是要到頭了?

海邊不遠處田地裡百姓看着大海中的船隻驚叫着,拋下農具便往家邊跑,他們要逃回家,要收拾東西帶着家人逃到寧遠城中,去躲避明軍。

帆船上,透過千里鏡看到這種情形時,吳平的臉上肌肉不由得抽搐起來。想象中的簞食壺漿迎接朝廷大軍並沒有出現,這些曾經的大明子民看到朝廷軍隊就像看到魔鬼一樣,這讓吳平心中很是不爽。

明明是大明子民,看到朝廷大軍前來卻像看到鬼一樣,都他孃的白眼狼,都他孃的漢奸!

吳平很想傳下軍令,對這些不再把自己當做明人的百姓不必客氣,可是想想自己身上擔負的任務,不由得嘆了口氣。這些百姓都是關寧軍的家屬,很多都是正在聊城和王爺對峙的清軍中吳三桂手下家屬。只有俘虜了他們,才能逼迫佔據清軍總兵力近八分之一的吳三桂軍隊投降。

出兵遼西一是要使清軍後方不穩,使得前線的清軍混亂,切斷關內清軍和他們老巢的聯繫,再就是俘虜吳三桂漢軍旗的家屬,動搖其軍心。這便是吳平擔負的任務。

因爲要接受來自覺華島軍糧的原因,在寧遠南八里的海邊修建有碼頭,運載軍糧的船隻可以在碼頭停靠,再經陸路轉運到寧遠城中。

覺華島雖然廢了,寧遠城外海邊的碼頭卻還在,碼頭上孤零零的停泊着十來艘漁船,卻是寧遠的百姓用來打魚所用。

不像山石嶙峋的遼南海岸,遼西走廊是狹窄的平地,海岸線沒有山崖,沒有暗礁,有的是平坦的沙灘。

載兵的大船徑直向伸入海中的碼頭停靠,排水量小的單桅、二桅帆船徑直向沙灘駛去,鐵錨拋下去,船隻擱淺在沙灘上。這些船隻重量較輕,漲潮時可以輕鬆浮起,即便浮不起來,百十個士兵也可以把它輕鬆推入海中。

無數的士兵從船上飛快下來上岸,在岸上排成隊列。靠岸之時正是防守最爲薄弱的時候,若是有敵軍這時攻來,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然而直到上萬名士兵上岸編組好隊列,想象的敵人並未出現。

想想也是,明軍來的如此突然,又是從海上前來,寧遠的清軍根本就想象不到。而且寧遠城距離海邊有八九里,便是城中的清軍得到海邊百姓報告的消息,整理隊列,出兵前來,最少也需要一兩個時辰。

在各級將領的指揮下,船上裝載的士兵基本上岸,共兩萬的大軍密密麻麻排列在海岸邊。船上的武器輜重也都通過碼頭卸下下來,便是裝在炮車上的紅衣大炮被吊到碼頭上三十餘門。

接下來便要攻打寧遠城,紅衣大炮是破城的中堅。

兩萬的軍隊上岸,大量的輜重要從船上卸下來,還有非常笨重的紅衣大炮,哪怕有可以移動的炮車,想從船上卸到岸上也非常麻煩。想今天便攻打寧遠城幾乎不可能。

所以,在吳平的命令下,一半的士兵列隊警戒,另一半的士兵就在岸上不遠處的小村子安營紮寨。

看到龐大的明軍船隊浮海而來,村子裡的百姓早就嚇得逃之夭夭,空下來的村子正好用來宿營。挨着村子搭建帳篷,總要比船上睡着舒服。

雖然知道寧遠城內不可能有太多的軍隊,可畢竟寧遠是遼西堅城,曾經擋住過無數次八旗兵的進攻。哪怕城中只有一千或者幾百軍隊,想打下寧遠也並非容易的事。

吳平沒有派兵倉促前去攻打寧遠,而是決定在這海岸附近的村子裡修整一夜。當然也不是隻休息,數十支百人規模的小部隊被派了出去,向附近各處搜索過去。他們的任務是儘可能的佔據這一代的村子,俘虜當地百姓,收繳糧食,同時查探寧遠乃至山海關錦州一帶的消息。

遼西走廊西面是起伏險峻的山脈丘陵,東面是寬闊平靜的遼東灣大海,在山河之間是一段只有二三十里寬的平地,而寧遠城便在這平地的中間,扼守住關外通往關內的咽喉要道。

而隨着明軍的突然前來,寧遠城方圓百里頓時動盪了起來,無數的火焰在城外各處點燃,那是明軍在燒殺搶掠,衆多的百姓嚎叫着向寧遠城逃來,試圖躲避着明軍的兵鋒。

大隊的士兵衝入各處村子,殺掉膽敢反抗的男子,把投降的男子統統綁起來,挾裹着婦孺老人,向着海邊迤邐行來,他們會在海邊上船,被運往覺華島。

剩下的士兵則翻檢村子裡的財富,糧食,銀錢,布匹,牛羊,統統沒有放過,把村子搜掠一空之後,在放上一把火燒掉。

這些百姓是吳三桂手下關寧軍的家屬,從他們投降滿清那一刻起,已經不是明人,他們也沒再把自己當做大明百姓。

所以,吳平以及所有的明軍,也都沒再把他們當做明人對待,他們現在不過是用來逼迫吳三桂軍隊的人質罷了。不能隨便殺掉,也絕不會對他們客氣。

第270章 兵至徐州第525章 蔣幹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385章 陳越的條件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807 章 姜瓖反清第481章 焦躁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834章 歸心第395章 恐慌第285章 絕望的史可法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後黑手第359章 媚香樓第868章 寧遠第四十章 差距第364章 餘波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412章 跪了第二十九章 擴大規模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十五章 家丁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二十章 建房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第219章 大沽口第367章 毆打第926章 寧遠城外的戰鬥第575章 寇白門買舟去杭州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396章 搶劫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第657章 殺人立威(加更)第799章 又封駁!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254章 天羅地網第1005章 情況變化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684章 破岳陽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決心(第二更)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898章 追與逃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420章 大明的工業已經落後了第一章、不再做傻子第336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694章 順軍困境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872章 清廷失去了信心第433章 勸降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興公主的要求(爲葉博士掌門加更第一章)第963章 祭奠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648章 安排第628章 潮汐第251章 兵至通州第264章 分別第九章 今個真呀真高興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586章 海上第272章 淮揚巡撫路振飛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第316章 突聞滿韃破京師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1023章 議徵商稅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526章 制衡第979章 白頭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466章 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