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

內宮暖閣,坤興公主在翻看着堆積如山的奏疏,越看怒氣越盛。這些奏疏中大半都是彈劾齊王陳越賣地之策的。

“對前線數十萬大軍急需要糧草補給不聞不問,總是彈劾反對,彈劾反對,以後這樣的彈章一律留中,不要再遞到我面前!”坤興公主氣咻咻的吩咐着。

“是,監國。”一旁侍候的太監馬翔連忙答應着,吩咐小宦官上前把大堆的奏疏抱下整理歸檔。

“父皇說得對,這些文官最不值得信任!都是一幫只顧私利不顧國家的東西,現在竟敢把目標對準到齊王身上,妄圖置齊王數十萬大軍於死地,真是該殺!”坤興公主殺氣騰騰的道。

馬翔聽得渾身直髮抖,他從沒見到坤興公主如此憤怒。

“還愣着幹什麼?去傳史可法、路振飛、錢謙益、王寅、高宏圖幾位閣老過來!”坤興公主吩咐道。

“是。”馬翔趕緊吩咐人去內閣請幾位閣老。

聽聞監國公主召見,幾位閣老連忙放下手裡的事物,來到暖閣。

“幾位閣老都來了,今天本宮召你們前來是就齊王所獻賣地餉之事商討一下,必須儘快做出決定。”等幾位閣老見禮過後,坤興公主也不廢話,直截了當的道。

路振飛和王寅相視了一眼,王寅率先道:“北伐之事事關重要,關係着數十萬大軍的生死,更關係着我大明的存亡,老臣贊同齊王所奏。賣地籌餉是現在解決糧草不足的最好辦法!”

路振飛也道:“臣也贊同齊王所奏,北伐之事最大,數十萬將士萬不可陷入缺糧之中。”

“我反對!”一旁的高宏圖站了出來,大聲反對道:“北伐之事固然重要,可賣地籌餉聞所未聞。天下的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若是這樣作爲和直接掠奪百姓土地有什麼兩樣?便是能夠通過賣地解一時之困,可必然會造成北方百姓離心離德,乃至把他們推到滿躂一方,得不償失!”

王寅看了坤興公主一眼,欲要上前與高宏圖辯論時,坤興公主卻直接發話了。

“高閣老不同意賣地,那本宮請你拿出一個儘快籌措糧餉的辦法。”坤興公主寒着臉道。

人人能夠看出坤信公主的憤怒,高宏圖卻全然不怕,“籌餉辦法很簡單,可以向天下百姓加征剿餉,出兵北伐收復國土,是大明之大事,更是天下百姓之大事,朝廷可下詔,每畝耕地加收二分銀子的稅賦,我大明的田地近億畝,只這一項便能加收白銀二百萬兩,足夠北伐之用。”

加賦,這是大明的慣例,崇禎登基這近二十年,幾乎連年加收賦稅,剿餉遼餉,年年不絕。這所有人都清楚瞭解。坤興公主簡直都要氣瘋了,她沒想到高宏圖隨口便講出這個加賦這個辦法來。若是加賦能行,大明何至於落得個現在的處境,何至於天下百姓紛紛造反?

“加賦!好,便是加賦可以,本宮問你,現在剛剛纔一月,距離百姓們夏收都還有幾個月時間,現在百姓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你如何加賦?若是等到夏收,那這幾個月前線數十萬大軍怎麼辦?”

高宏圖道:“回公主,老臣查過戶部的賬簿,爲了此次北伐,揚州鳳陽淮安三府的稅賦都是以糧食的形勢繳納,出兵前屯在揚州淮安的糧食達百萬擔之多,足夠十多萬大軍一年所用。現在出兵還不到半年,如何竟不夠用了?那麼多糧食哪裡去了,莫不是都被當做空餉吃了?”

坤興公主還未回答,主管兵部的王寅道:“高閣老有所不知,出兵時我軍隊是隻有十二萬,可還有隨軍運送糧草的數萬民夫,從淮揚運送糧草到山東,一路上光是損耗便要一成,而且齊王打下山東以後,招降了十五六萬綠營兵,這些新降的軍隊也需要吃糧食的。還有山東連年兵亂災荒,需要拿出糧食賑濟災民,這些算下來原本準備的糧食便撐不了多久。”

“撐不到多久,那便是還有糧食了,緊一緊撐到夏收沒有問題。所以本閣的加賦之策沒有問題。”高宏圖不以爲然道。

王寅正要繼續辯駁時,坤興再次發話了,她寒着臉道:“本宮今天召見你們不是聽你們辯論的,而是必須對賣地之事拿出結論。

本宮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兵者國之大事不能不慎,前線軍糧自然要從寬從厚,豈能等到沒糧了再想辦法?

本宮決定了,賣地之事很是恰當,可立刻着手進行,不必再論!”

“我不同意!”高宏圖也怒了,“監國,您這樣可是與民爭利,不,是掠奪民財!如此朝廷的威嚴將喪失殆盡!”

“你不同意?”坤興公主簡直要氣樂了,“我是監國你是監國?高宏圖高閣老,我知道你是山東人,家裡在山東擁有大量的田地,賣地之事雖先損害的便是你的利益。大行高家,田地多達上萬畝,跨府連縣,原來光是佃戶便有上千家,其中有多少田地是投獻兼併所得?而滿躂一來,滿清官府便查抄了你高家的田產。

我知道你還想收復山東後要回自己的田地,這點也無可厚非。可是高閣老,您萬萬不該爲了一己之私,便反對賣地籌餉。你如此徇私,還有什麼資格位居內閣中樞?”

坤興公主的話如同刀子一般向着高宏圖飛來,使得顫抖着臉色大變。

“我,我......”高宏圖身體哆嗦着,他沒想到監國公主竟然一點也不給他臉面,就這麼赤膊上陣怒斥於他。這讓他臉面全失,還有何面目再位居中樞?

高宏圖還要再說時,史可法上前一下子攔住了他,躬身向坤興公主道:“監國慎言,高大人清明廉潔衆所周知,並非因私廢公之人。”

事情發展的太快,史可法還在盤算賣地籌餉的得失,坤興公主已經直接向高宏圖發難,這讓他簡直措不及防。可高宏圖是東林黨的骨幹,也是史可法一派的中堅,史可法生怕高宏圖憤怒之下再說出其他話語,再惹怒坤興公主,鬧得不可收場,連忙出面打着圓場。

坤興公主淡淡道:“清正廉明固然重要,可是身爲內閣閣老,最重要的還是要識大體,在朝廷爲難之時能夠拿出辦法解決困難,替君王分憂解難。若是事事只知道反對,臨事卻拿不出一點的辦法,這樣的大學士要之何用?”

一番話下來,高宏圖臉色灰敗,便是史可法也臉色大變,他知道就此一番話,已經決定高宏圖以後的仕途徹底完了。

身爲閣老大學士,讓君王對能力存疑,已經沒有資格在位居內閣了。

“臣無能,請乞骸骨!”高宏圖跪下磕了個頭,把帽子取下放在了地上,蹣跚着向外面走去。

對離去的高宏圖,坤興公主一點也沒有同情之心,對這樣只知道扯皮的大臣,她心中早就不滿了。

“賣地籌餉之事就這麼定了,諸位閣老回去以後商議一番,該如何着手進行。要快,兵情如火,萬萬懈怠不得,本宮限你們三日內討論出具體可行的辦法來!”坤興公主霸氣的說道。

史可法張了張嘴,又無奈的閉上了,垂頭喪氣的向外走去。身爲首輔他知道坤興公主已經給他留了面子,賣地籌餉之事鬧得如此地步,他這個首輔有着很大的責任,正是他的猶豫不決,使得事情越鬧越大。

而現在高宏圖被罷了官,外面的羣臣們知道後會鬧出什麼還不知道呢,可以想象,朝堂上恐怕又是一場動盪。

“元輔,借一步說話。”回內閣的路上,路振飛拉了一把史可法的袖子,輕輕道。

“路閣老要說什麼?”史可法頗有些不耐,因爲他知道之所以到現在的地步,其中有着路振飛和王寅等人的推波助瀾,不然坤興公主不可能突然發飆。

而高宏圖下去,直接得利的便是路振飛等人。這也是史可法沒有在暖和直接否定坤興公主的原因,他害怕若是自己也被迫下臺,就再也沒人能牽制路振飛等人,到時整個朝堂恐怕就是齊王一系說了算了。

“元輔,事情已經到了現在的情況,咱們身爲閣老,羣臣之首,這個時候還要大局爲重。”路振飛道。

史可法淡淡的看着他:“怎麼?路閣老以爲本閣是不顧大局的人嗎?”

路振飛:“下官沒有那個意思。只是現在高閣老突然罷官,監國公主強行推行賣地籌餉之事,消息傳出去以後,羣臣必然羣情洶涌,特別是那些御史言官,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而公主身爲監國是君,自然不會對他們妥協。所以事情很可能鬧到無法收拾。

可是對現在的大明來說,北伐正到了關鍵時刻,雖然齊王攻下了山東,可滿清八旗主力卻毫無損失,且隨時都有可能反撲。北伐若勝利,我大明收復舊土中興在望,北伐若敗,我大明很可能再次陷入危局。若是齊王都失敗,天下百姓更是會失去北伐的信心。朝廷能否偏安於南方還未爲可知。

我等身爲閣老,位居中樞,不能上陣殺敵爲國分憂,唯一能做的便是穩住朝廷局勢,使得齊王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心的對付眼前的敵人。

元輔,您說我說的是與不是?”

史可法沒想到路振飛會這麼說,竟然以大局勸說自己,讓自己壓制東林黨一系的官員,這讓自己如何反對?

終於,史可法緩緩點頭:“本閣身爲首輔,自然懂得大局,你放心,若是有官員鬧事,我會壓制他們。不過路大人你也要知道,雖然身爲首輔,我的能量也有限,並不是所有人都肯聽我的話......”

路振飛笑道:“連監國公主連元輔的話都不願聽,這樣的官員留在朝廷還有什麼用?乾脆趕出朝堂算了。”

“你!”史可法臉色一變,“路大人你是想掀起一場大亂嗎?”

路振飛搖搖頭:“亂不了。大明有齊王在,有你我在,只要咱們能夠一心,便亂不了。天下風雲激盪之時,大明存亡之際,唯有朝廷擰成一股繩發出一種聲音,才能夠形成合力萬事纔可行。

若是什麼都出現嘈雜之聲,做什麼都有人反對,則事事都不可爲。我大明之所以落到現在的境地,就是因爲發聲的人太多,做事的人太少!

下官不才,只想在監國公主在齊王的領導下,踏踏實實做些事情,爲我大明中興,爲天下百姓,做自己該做的事。

所以,對那些只出聲不做事的人,下官看不慣,也不想再容忍下去!”

看着路振飛臉上平靜的面容,史可法卻知道一場大的風浪即將掀起。雖然他身爲首輔,可監國公主真正信任的卻是路振飛和王寅。現在路振飛說的話恐怕便是坤興公主的意思,便是遠在山東的齊王陳越的意思。

現在北伐如火如荼,打着北伐的旗號行事便佔據了大義,雖在這個時候反對監國公主,便是不顧大局,便是天下百姓也不會同情。

好個齊王陳越,他自己身在南京之時不對朝廷官員進行清洗,現在卻假坤興公主之手進行了!他自己在山東統領大軍,卻讓坤興公主等在朝廷掀起風浪,剷除朝堂異己之聲,不顧會引發朝堂動亂的危險。

真是好氣魄啊!

看着面前氣定神閒的路振飛,再想想暖閣中的坤興公主。史可法真想就這麼甩手不幹,辭去首輔的位置辭官不做。可是再想想路振飛剛剛的話,若是自己真的辭官不做的話,豈不是就是他剛剛說的不顧大局!

而後果是什麼?恐怕便是東林黨勢力在朝堂上徹底被清洗。若是北伐失敗了還好,若是陳越真的趕走了滿躂收復了北京,自己這些在關鍵時刻辭官不做的人將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反而會被以後的朝廷打成禍亂朝堂的奸臣,等到陳越得勝回朝,攜大勝之威再順勢進行清洗的話,恐怕整個東林黨再也沒有存活的空間。

想想那種可怕的後果,史可法知道自己沒有多少選擇。

ps:四千字,今天就這一更了。

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336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888章 醞釀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96章 搶劫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無標題章節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興公主的要求(爲葉博士掌門加更第一章)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340章 無題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964章 刀兵起第714章 白龍魚服入鄱陽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192章 青石口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995章 解釋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557章 準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740章 儲君之爭第557章 準第294章 序幕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628章 潮汐第612章 我希望第460章 攻防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829章 我要看看明軍還有多少花招沒用!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三十一章 驚喜和失落強推感言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785章 封王第330章 千騎奔來滿城驚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526章 制衡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570章 談判第270章 兵至徐州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266章 海上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960章 富可敵國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640章 變第362章 幺蛾子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300章 潰敗第427章 暗潮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三十一章 驚喜和失落第360章 青樓遺謎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484章 襲擊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1005章 情況變化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729章 背叛第761章 史可法的演技第541章 傾覆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